第33章
第33章
鄭思涵還是很欣賞洛瑛的,她的演技是少見的天才級別,不希望因為伴侶是誰這種事影響了她,也是有些惋惜。
之前崔淼的公司沒有陷入危機時,大多數人都羨慕洛瑛嫁入了豪門,哪怕是她的粉絲,也在祝福她。
但沒有多久,現在又換了口風,嫉妒的人都在落井下石,洛瑛的粉絲大罵崔淼,恨不得現在他們就離婚。
很神奇的是,鄭思涵見到的洛瑛卻一點沒有被影響,反而眼睛裏煥發出更亮的光芒。
鄭思涵對易夢說道:“我覺得這樣的洛瑛反而更适合《天問》裏鐵娘子,情況很相似,再加上她本身的演技,一定能诠釋的特別精彩。”
鄭思涵希望純粹用電影說服易夢。
易夢其實并不在意洛瑛和崔淼已經結婚了的事,她對洛瑛本人沒有意見,反而很欣賞她,雖然她明白情侶和夫妻是截然不同的兩種關系,她只是覺得很有意思。
自從劉偉導演和易夢講過後,她就去了解崔淼和他的公司到底發生了什麽。
一方面是崔淼攤子鋪太大了,他什麽都想做,可能是覺得某個方向發展更好就會投資,也可能擔心趕不上時代風口什麽都要投資,又或者是不想比同行落後一步,同行做起來的同類型公司他也要投資。
比起易元安女士和易夢的謹慎,崔淼算是比較激進了,可他也還是心裏有數,每次投資也預估了數據,損失在承受範圍內就行了。
本身崔淼的父母就是做天使投資發家的,他也言傳身教,金融游戲比旁人玩的更好,投資了不少公司,但真的做起來的是極少數,可這些公司一旦做起來了,給崔淼的回報率是極高的,這是場大賭博。
崔淼一直在賭,與不少導演和明星簽對賭協議,劉偉導演當初沒有選擇這條路,可不少同行都參加了,崔淼基本上全贏了,所以自認能永遠玩得轉這場金融游戲。
崔淼投了幾家公司後,有些做起來了,他想再向前一步——上市,但現金流不太夠,就選擇了一家大投資公司簽了對賭協議,這還是他父母朋友的投資公司,可當他坐在了牌桌的另一邊,不是當莊家而是做玩家時,他就會輸。
對賭大致有幾種不同的形式,首先投資人出錢換公司的一些股份,再提出公司要達成的目标,當公司在規定時間內未完成目标時,有的要求公司加錢回購投資人之前買的股權;有的是公司掏錢,向投資人支付現金補償,不調整雙方股權的比例;有的是公司低價賣股權給投資人,代價是創始人失去公司控股權;有時幾種形式會組合在一起。
這種玩法不管哪種形式,輸了掏不起錢就要破産清償或失去自己一手建立的公司。
Advertisement
崔淼名下廣華影業為首的集團沒能在規定時間內上市成功,要先還錢給投資公司,如果最後還不上就會失去控股權,現在還在湊錢還債的階段。
他還是有些積累的,沒有到山窮水盡的時候,加上他還是有些傲氣的,沒有讓洛瑛像之前輸給他的藝人一樣,拼命接爛片和商演賺錢,而是讓她愛惜羽毛,保持住形象,找好劇本,接頂奢品牌廣告。
崔淼也許是一個極致的資本家,有很多讓人讨厭的毛病,可他對洛瑛卻能看出身上還有一點溫情。
鄭思涵還在絞盡腦汁想着怎麽說服易夢,易夢已經點頭了:“既然洛瑛适合這個角色,那就讓她來演。”
鄭思涵有些好奇:“你怎麽一下就答應了?”她還沒發力呢。
“權力關系在經濟和愛意的影響下是流動的,你不覺得嗎?”易夢笑了笑,她想見證到最後,拿到遺産的簡愛是否真的能擁有平等。
鄭思涵緩緩點了點頭,其實《天問》劇本最後也是這麽寫的,讓白領和上司争取晉升,與男友談判,雖說是“天問”,可要兼顧商業性,不能光提問不給觀衆答案,可是她沒法讓大環境解決問題,只能從個人角度逐一突破。
“權力啊,這個東西在特定背景裏會更加突出吧。”鄭思涵說道。
顧生明這時才加入話題:“古裝戲會明顯一點,前朝的不同官職和爵位,還有後宮的妃嫔,哪怕是皇帝這個角色,也要和權臣争奪權力。”
“你深有體悟啊。”鄭思涵道。
顧生明點點頭,他為了磨練演技,之前有段時間到處客串:“不過也看劇本好壞,現代官場戲沒法拍,就只能在職場,家庭,或者把背景放在古代,好劇本才能寫出這一層東西來。”
鄭思涵稍微琢磨了一下顧生明這個人,他并不渴望出名,只是想好好工作,演些有意思的角色,相反,如果他是個事業心極重的人,那也沒法和易夢和平相處,早早就會分開。
不過權力是流動這話沒有錯,要不是顧生明演藝事業發展不錯,最近還獲了獎,有了世人皆知的角色,他不會被易夢帶來坐在這裏和她們一起談事。
鄭思涵笑着邀請道:“《天問》的劇本你有看過嗎?男角色都還沒定下來。”
易夢看了顧生明一眼,沒有說什麽,鄭思涵雖然顧忌了些許關系,但她的要求很高,顧生明的演技能過關也是他的實力。
顧生明當然很感興趣了,他想演些有挑戰性的角色,《天問》裏有些很有意思的男角色,比如裏阻撓女傑的政客,正因為女傑她們上馬能打仗,下馬能寫檄文罵仗,他才更害怕女傑的力量,或是優柔寡斷的生産隊隊長,宣傳上說婦女能頂半邊天,他也欽佩鐵娘子的能幹,可依舊被其他男工的說服,又或是和白領競争崗位的男同事,他給領導溜須拍馬,喝到胃病住院還記得搶功勞。
《天問》裏的男角色并不少,但大多數都露出了男性的軟弱,只有個別的沒有,他們剛好是三位女角色的伴侶,可他們戲份很少,沒有發揮空間,盡管如此,他們三個也不是完美的。
兩個女主演都确定下來了,就剩最後一個了。
鄭思涵不知道該怎麽辦,女演員她都考慮過一遍了,還是找不到最合适的,能撐起戲來的那一個。
易夢建議道:“不如直接找新人,更方便塑造你想要的感覺。”
鄭思涵驚訝:“可以嗎?這樣耗費時間更長。”
“沒有關系,反正上次也差不多是這樣的,我感覺好像這種方式更适合你。”易夢說道。
鄭思涵深吸了一口氣,她不打算再說什麽“一定能拍好”之類的話,還是要用行動表現,很快就召集了攝制組的幾位副導演還有攝影師,散開去各地高校找形象合适的女生。
沒有花太多時間就找到了最符合鄭思涵想要的女生,是一張有些倔強的乖乖女的臉。
鄭思涵的教學也沒有太辛苦,她就是想要一個青澀的初生牛犢的剛入社會不久的女生,本色出演剛剛好。
《天問》很快就殺青了,粗剪片也做了一版出來,易夢帶着鄭思涵放給內部審查工作人員,還有各家影院負責人。
上映時間确定了,但衆人都不太看好《天問》,除了易氏集團的影院,其他家都沒有太多排片場次。
易夢問影片哪裏不夠好?
衆人直白道:“不夠商業化。”
雖然主題不是這些男人喜歡的,可他們更看重錢,《天問》是類似傳記片的故事,再怎麽運用娴熟技法也掩蓋不了這類電影不賺錢的事實。
鄭思涵已經盡力了。
易夢攬着鄭思涵的手臂,鎮定地溫聲道:“等上映了咱們再看,上座率高了,他們這些人自然會增加排片,不用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