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第34章

試映結束了,鄭思涵和團隊能改動的地方并不多,最多是多餘的枝幹剪一剪,讓節奏再緊湊一點,該爆發的節點要把情緒處理到位,說白了,她還是得用商業片的技法講述一個文藝片的故事,才能盡量将她想表達的東西賣出去。

又改了改,鄭思涵把終剪版交給易夢,如釋重負地嘆了口氣:“我已經沒有能做的了。”

“接下來就交給我吧。”易夢接過來。

按宣傳的流程,點映和路演同時在全國各地鋪開,易氏集團旗下的商場和影院都是免費贈票,其他重點城市的院線是按照常規點映給的标準,大夢傳媒的員工到現場收集評價,不能全靠盯着網上的反饋,很多人就算玩社交媒體也不一定會發表意見,不能只看網絡上各大關鍵意見領袖的評論,有些還是同期競争影片利益方搞出來的惡評。

而路演則是靠劇組人員跑場宣傳,一般在各大院校舉辦,不放映電影,而是放宣傳片和幕後花絮,加上主創人員的現場互動,來吸引觀衆去影院觀看電影。

《天問》基本都是好評,鄭思涵微微松了口氣,專注路演的工作,不少觀衆是看過點映再來到路演現場,他們更愛踴躍提問。

有的問題讓鄭思涵也哭笑不得,觀衆問顧生明演了三個時代的三個男角色,是不是意味着男性的一慣性,什麽時候都有這樣怯弱的男性?

其實只是那次吃飯顧生明提到他想演的三個角色,鄭思涵覺得每個角色戲份都不多,找三個合适的男演員來客串比較難,還不如都讓他演了,省錢又省力,感覺觀衆有些過度解讀,可同時她也認可作品放出來後,诠釋就不是她一個人的事了,觀衆看到的都不一樣。

正式上映後,更多的觀衆來到影院,看到了《天問》,不同的感受鋪天蓋地而來。

有人看到了唐水雲飾演的辛亥女傑,看她因為怕疼不願裹腳,卻在後續習武和起義中受傷了也不皺眉頭;看她在私塾學堂比男生學的更快,受革.命感召,還跑出國留學,參加了同盟會,卻依舊常常被男子說女子蠢笨,沒法擔下參政權,她一片慷锵有力的檄文在各地報紙散了出去;看她的女同胞被抓捕殺害,她不想讓犧牲者白費性命,可依然沒法實現,她只能在失望下轉去專注做女子教育。

她建的女校全國遍地都有,女學生不少後來都繼續革.命事業,可是她因辦學窮困潦倒,重病也無錢治療,但她生性豁達,和幼時看她聰慧便不顧他人反對把她塞到私塾,又掏錢支持她學武和留學的父親一樣有着狂士氣魄,抱着病軀還要與女兒月下品茗談心,她滿懷希望憧憬着未來會更好。

有熟知這段歷史的觀衆點明了,唐水雲飾演的辛亥女傑這個角色部分取材的原型,比《天問》裏展現的更強悍,也不知道是湊巧還是什麽緣故,原型也姓唐,是和秋瑾齊名的唐群英,當時起草的約法草案裏沒有男女平權這一條,她就給孫.中山和參議院上書提案,但還是沒有被接受,就和一群女子打碎了玻璃,踢到了警衛,闖進了參議院正在開會的會場,後來還發生了唐群英為首的幾個女傑掌掴了宋.教仁的事情,可惜她們的主張始終沒成。

“原來只聽說歐美有這樣激烈的婦女運動史,沒想到我們過去也一樣。”這是感慨的。

也有人不滿,覺得鄭思涵沒有把闖入參議院拍進來。

鄭思涵也承認這一點,她更多還是放在了困惑上,而不是憤怒,整體還是想有一個疊代的進步和傳承,還有永遠半新半舊的困境和疑問。

Advertisement

而到了洛瑛飾演的鐵娘子,這個時代好很多了,從上向下,最差也要參加掃盲班識字,稍好一點的會去學校念書,但還是有一個老問題,就算學了知識,沒有地方發揮才幹,沒有崗位,好在當時在大力發展工業,急需人才,男女工人都緊缺。

盡管具體到個人想法上,還是有很多看不慣女工的人,可既然講了婦女能頂半邊天,那就不能說女子做不了,男女都不能說,也因此女子們才會抗議明明做一樣的苦活,工分卻不同。

洛瑛飾演的這一位鐵娘子還有更多層面的深意,她盡管受了些教育,卻也是人雲亦雲的跟從宣傳參與了工廠工作,沒有多少覺悟,私下悄悄抱怨辛苦,為剪掉的長發難過,她找了個為人不錯的男工人結了婚,想着以後她能輕松一點,把家庭照料好就足夠了,丈夫卻在廠房發生了意外事故,治好傷後只能做些簡單又不賺錢的活計,這個鐵娘子是她不得不做的,不然怎麽生活?

可也正是在拿到鐵娘子外號,她開始争奪自己該有的表彰,也許她并不懂那些高大上的理論,也不清楚前人争取的參政權是為了什麽,可她用親身實踐感知到了一切。

有觀衆發現了彩蛋,鐵娘子念的學校是女傑當初建的。

不少人是意外洛瑛把鐵娘子這個角色演出神采了,明明八竿子和她好像打不着一樣,實際她們很貼合,這個角色就好像是洛瑛本人,野心一點點滋長,從懵懂到掌握自己的命運。

到了白領女孩這裏,她讀了大學,有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和穩定的戀情,可老問題還是沒有解決,過多的訊息也讓她迷茫,這種說法也對,那種說法也有道理,工作生活中都有太多郁悶的地方,但不知道該怎麽辦,她包袱太重,沒法像厮殺過的女傑一樣抗争,也沒法像憑着生存智慧的鐵娘子那樣争取,直到為了一筆單子和女客戶拉關系私下一起吃飯,被帶着去喝酒,昏暗的氛圍下,還有酒精加持,女客戶袒露了些許肺腑之言。

關于這位女高管是怎麽堅持留下來坐到這個高位上的,她多年來把手頭業務做好,時刻準備着等待機遇,抓住一切機會,不管是準備讓她背鍋才推她上來,還是沒有可選的人才來找她,反正她現在爬上來了,就不能輕易再把她推下去。

白領女孩從女客戶還有當過鐵娘子的外婆身上領悟到了些東西,她擺出自己做出的貢獻,和上司争取升職,和男友談分擔家務。

上映後觀衆們都在讨論,有誇的也有批評的,除了說《天問》不夠憤怒之外,還有人說只看見了城市女性,不夠全面,還有人說最後白領女生的處理方式太妥協了。

鄭思涵虛心接受這些批評。

易夢看着上映幾天就過億的票房笑了起來:“鄭導,你其實是野心太大了,全都想塞進去,可這又不是拍紀錄片,怎麽可能都兼顧上,再說了,紀錄片也有它的切入角度,同樣的素材在不同人手裏就是不同的故事,這樣的講述方式才是你鄭思涵的作品。”

張燕滿意地點點頭:“已經夠好了,這種文藝片賺的是在各大獎項提名和獲獎後,在線上流媒體再次播放的錢。”

鄭思涵有些緊張:“把《天問》送上去了嗎?這次也能提名嗎?”

易夢端着盛滿果汁的玻璃杯,向她舉杯,輕笑道:“大膽一點,我的大導演,一定能拿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