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43 .北京28平米的房子
第43章 43 .北京28平米的房子
2001年初冬,高楊終于不再日夜守在果園裏了。今年新培育的狝猴桃長勢大好,也順利度過了多雨的秋天,沒再發生根腐病這種滅頂之災。
劉青青看他又瘦了,勸道:“你也不用什麽事都自己幹,忙不過來就花錢請人。”
高楊苦笑:“這批苗子要等到零四年才能挂果呢,到時候還不知道能賣多少錢,這幾年已經往果園裏投了好多錢了,說實話我都有點自卑了,家裏的錢基本上都是你掙的。”
“果園本來就是慢功夫,你別着急。再說了,這幾年要不是你在家帶娃,我也沒法出去闖。自卑啥呀?難道是有人在你面前說閑話了?”
高楊搖頭又點頭,“閑話一直沒斷過,一開始是笑我的,後來是妒忌我。但是我在意的不是人家的閑話,我是怕被你嫌。”
“怎麽會?”劉青青笑了,“你想想看,我要是跟一個男版的我結婚,人家丢下一家老小出去闖,我不就成專職孩子媽了嘛。你看你多厲害,帶了娃還搞了那麽大一果園。”
高楊也笑了,他說:“我老覺得,撿錢的是你,但是幸運的是我,你比二十萬英鎊更值錢。”
劉青青揉着他的頭發,笑說:“我這次回來呆兩天,然後去北京呆三天,經銷商年會。”
去年冬天,也得益于高楊在果園上面受了王巧妹的禍害,劉青青成功從她那裏借了一筆錢,拿s下了方正電腦的市級代理。她倒騰二手倒騰了好幾年,第一次做新品就拿了方正,這一步邁得有點大了,但好在方正電腦這兩年聲名鵲起,她在一年內賺回了本錢,還上了王巧妹的債,再加上拿了金山的分紅,算起來還有些富餘呢。
正好方正開經銷商年會,劉青青也想再去北京見識下首都的繁榮昌盛。
到北京安頓下來,劉青青就去了北京交通大學,杉杉這兩年暑假都不回家了,她們姑嫂親姐妹似的兩個好了這麽些年,劉青青還真有些想她。
兩人在學校不遠處吃了飯,又逛商場消食。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新聞畫面,在大大小小的電視屏幕上滾動播放。入世是上個禮拜的事情了,這畫面大家肯定都看過好幾遍了,但是路過的人還是會多看幾眼。劉青青不禁感嘆:“可算是入世了,以後國家發展又要上一層樓了。”
高杉杉卻一反常态,她一臉嚴肅地說:“嫂子,我選修了個經濟課程。教授說,入世之後發展肯定會很快,但是也要遵循人家外頭那一套經濟秩序了。嫂子,你做生意可得遵紀守法啊,萬萬不能越過法律線。為了以後的長遠發展,國家在企業經營管理這方面,肯定會完善立法執法的。”
劉青青點頭,還是得學習啊,大學生想的就是周到。
Advertisement
“你放心,嫂子雖然招數多,但是從不幹違法亂紀的事情。”也就是撿錢那事懸在腦門上讓她不安,可劉青青不想給杉杉徒增煩惱,就沒提那事兒。
“嫂子,我知道你做生意不亂搞,我就是提一提,注意點總是好的。嫂子,我還想跟你說個事,我準備考研究生。”
“考呀,讀書是好事,嫂子百分百支持。”
“可是我繼續讀書,不能掙錢,我心裏過意不去。”
“沒事,掙錢就是為了花的,再說你花的又不多。”劉青青想,她讀研究生了,跟張朋就更沒有希望了吧,于是問道:“你跟張朋,是徹底掰了?”
杉杉低頭,“也不是,我倆到現在還經常寫信呢,就是沒怎麽見過。”
“還寫情書呢,那就是又和好了?”
“也不是,寫信,主要是我幫張朋解答機械方面的問題,我還給他找書看,幫他找教授問問題,他給我反饋農機研究進展。”
劉青青忍不住大笑了起來,“那就是說,他研究那個什麽拔樹機,你也知道?”
“那個魯智深,我寫了兩頁紙罵他,搞什麽嘛,拔樹機有個屁用!”
“喜劇效果倒是不錯哦。”張朋這個人才,總能出其不意地惹人發笑,劉青青又問:“那你倆現在算啥關系啊?不算談戀愛吧,沒人這麽談戀愛吧。”
高杉杉嘟着嘴,輕聲說:“不算,其實我也搞不清我倆算啥關系,我就是挺願意跟他寫信說話,但是吧,一想到他爸他媽給他出的主意,就不敢更進一步了。”
“其實張朋當年跟你放狠話,說要相親結婚。我聽說他根本就沒去相親,為這事又挨了他爸打,這人是不錯的。但是我跟你哥也聊過,我倆都覺得他家不适合結婚,你倆就這麽寫着信吧,反正你要讀書,也不着急确定關系。”
見過杉杉後,第二天就是年會,這種經銷商年會,其實就是廠商和經銷商互相吹牛皮,你誇誇我我誇誇你,預備着來年做大做強再創輝煌。劉青青對這種吹牛大會都是應付差事,反正來了就包吃包住,她更想去中關村看看。
和九八年比起來,中關村更大了,人也更多了,劉青青覺得這裏的建築和人群共同組成了一條巨龍,騰雲駕霧,引風弄雨,把互聯網的風吹向了全國。
她去金山公司樓下轉了轉,遠遠地看着,裏面的每個人走路都很快,像極了不斷提速的互聯網。劉青青沒去打擾這樣的快節奏,更沒去見那些老同事,她就在中關村漫步着,沉醉在這裏的空氣中。
中關村的空氣,由汽車尾氣、電腦的香氣和人類的臭氣組成,可是劉青青卻很喜歡這種複雜的味道。她一個農村婦女,就是在中關村認識了高級知識分子,從這裏看到了更廣闊的世界,又在這掙到了人生第一桶金。可以說,她的人生被中關村改變了。
走着走着,到了中關村外圍,劉青青被路邊房産中介廣告吸引住了。
“二十八平米?還有這麽小的房子呢。”她對着廣告自言自語。
房産中介都是千裏眼順風耳,一個平頭小哥嗖地一下竄出來,熱情洋溢地招呼:“美女看房嗎?這房子小是小了點,但是一室一廳一衛格局分明,夠住了。離中關村近,到這邊上班方便。重點是便宜啊,一平米五千,一套才十四萬塊錢。”
“我能去看看嗎?”
“能,您等我去拿鑰匙。”
看房路上,小哥問:“您在哪上班?”
“金山。”
“喲,那您可是高端人才啊,您先買個小房子住着,要不了幾年就能換大的了。”
我也就幹過金山的保潔,算什麽高端人才,劉青青暗暗發笑。
進了小區,小哥賣力介紹:“您看,這小區夠新的吧,去年交的房,業主臨時有事要用錢,不然還不賣呢。”
劉青青不置可否。
進了房子,小哥又介紹了起來,但是就二十八平米,除了衛生間,其他地方一眼就掃完了,也不用多介紹了。
劉青青徑直走到客廳窗戶跟前,她細細看了很久,終于找到了金山公司那棟樓,但是從這裏只能看到樓頂一角。北京太繁華了,高樓遮天蔽日的,能看到這一角就不錯了。
“這房子,能貸款嗎?”
小哥說:“理論上可以,但是您也知道這位置多好,業主急用錢,肯定想賣給能全款的。這地方好,您不住租出去也是賺的。您看現在北京的房子還給外地人賣,再過些年,可能就只賣給有戶口的了,您看中了就早點下手。”
劉青青在心裏默默算了算數,刨去生意上的流動資金,再減去給家裏留的應急錢,她還真拿得出十四萬。可是,真的要為了中關村買一套住不上的房子嗎?
劉青青要了小哥的電話,說:“我再想想吧。”
晚上還是方正那邊的吹牛大會,劉青青低頭吃着飯,卻發現今天的牛逼沒吹起來。有個南方老哥喝多了,一直在哭訴自己在美國股市裏賠掉了大半身家。
這裏說的是美股2001年前後的互聯網泡沫。
“他娘的什麽狗屁互聯網,我看都是泡沫,一窩蜂起來的互聯網公司太多了,咱哪知道誰家能冒尖?稀裏糊塗炒股,稀裏糊塗賠錢。”一個北方大哥附和道。
去年這幫人在QICQ
QQ的前身,1999年推出。
上聊得火熱,天天喊叫着炒美國股票,還想拉劉青青入局,說跟着他們就能發大財。劉青青也心動過,但是她琢磨了半天都覺得股市水有點深,而且還是美國股市,所以就沒敢跟這個風。不過她對金山有信心,又覺得QICQ這種聊天軟件肯定能火,如果這兩家上市了,她絕對要買。
經銷商老哥哥們還在拼酒,劉青青是唯一的女代理,老被他們打趣,她懶得跟這些人混,吃飽喝足了跑去跟方正銷售部的老總們聊了聊業務,就回酒店了。
北京大酒店的房間睡着賊舒服,可是劉青青翻來覆去睡不着,她滿腦子都是那個看得見中關村的小房子。寶雞和北京相隔千裏,可她就是老想着這個地方,老想着要跟北京多一層聯系。
第二天一早,劉青青扶着沉重的腦袋,給高楊打了電話。
“我想了個事,聽着有點瘋。”
“你想幹的事都是大事也都是好事,你說。”
雖然是電話交流看不見人,但是劉青青還是站了起來,說:“我想在北京買個房子。”
“在北京買房子?”高楊的語氣裏全是不理解,“北京房子很貴吧。”
“一平米五千,運氣好,正好遇上個二十八平米的小房子,咱們出得起這個錢。”
“二十八平米?還有這種麻雀房子?二十八平米,五千一平,十四萬啊,十四萬在咱們寶雞,買一百二十八平米都還有剩的。”
劉青青知道這事聽着不太靠譜,她說了自己想買的理由:“可是這房子看得到中關村。”
高楊在電話那頭笑了,“你看中了就買吧,我知道中關村對你的意義,而且錢也都是你掙的,你做主。”
“嗯,我再去看看。那寶雞的房子,咱過兩年再買吧。這房子要真買了,先租出去掙錢,等杉杉畢業了就給她住,我就拿個房本就行。”
劉青青挂了電話,又聯系了帶她看房的小哥,她要在那個麻雀小屋上寫下她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