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正式成為皇後,顧沁媛才發現要處理的事兒還真不少。
太妃、太嫔們遷宮, 這兒缺點什麽, 那兒東西不對,都要遣人來問, 若不是顧沁媛住在乾清宮, 怕是她們天天都要來殿內坐坐。
将內務府總管打發走,趙嬷嬷走進內殿, 見顧沁媛半躺在軟榻上,一臉的疲憊, 不由心疼道:“該請太後娘娘說道說道才是。”
那些個太妃們, 不過是覺得自家主子年紀輕、臉皮薄, 這才愈發蹬鼻子上臉。
顧沁媛擰擰眉心, 沖趙嬷嬷一笑,“總是勞煩母後, 不顯得我太沒用。”
“不和太後娘娘說, 也該想個法子才是, 總不能任由娘娘們這般行事。”趙嬷嬷上前來,伸出手給顧沁媛揉肩。
顧沁媛半眯着眼, 呢喃道:“是得好好想想。”忙來忙去的,她都抽不開空陪兩個孩子。
太上皇的女人, 人數衆多, 光是有子有女的高位妃嫔就有十來個,更別說低階的美人、才人,這麽多庶母, 加上她們身邊伺候的太監宮女,還真不好處理。
第二日顧沁媛拿出賬本,把各宮報上來的事一一登記在冊,随即分別指派人去管。
這法子治标不治本,顧沁媛就提出由淑、甄兩位貴太妃和幾位太妃一同管理太上皇的後宮。
淑貴太妃眼睛亮閃閃的,身子微微前傾,“可是真的?”元後和太後把宮權攥得牢牢的,她這輩子還沒摸過權呢。
甄貴太妃一副全然不在意的模樣,只捏着錦帕的手微微收攏,“皇後要是管不過來,你貴妃母還是能出份力的。”
顧沁媛淺笑道:“到時可要辛苦幾位妃母了。”
待太妃們離開,太後問道:“好端端的怎麽把宮權給她們?”
顧沁媛回道:“母後和我都不耐管這些瑣事,索性分給娘娘們。”讓她們忙起來,也省得她們閑着,老盯着其他地方瞧。
“你啊。”太後笑着點點顧沁媛。
Advertisement
那點小心思顧沁媛不認為太後會看不出來 ,就道:“母後可別拆穿我。”
太後笑了笑,才道:“太上皇宮裏的事本不該讓你管,這般也好。”
當初也是為着不讓天盛帝有反悔的一天,顧沁媛進宮後不久,太後便将鳳印交給她,宮裏的大小事都帶着她一塊兒處理。
等顧沁媛從奉先殿出來,太後便窩在慈安宮裏,表現出一副不理世事,只願安享晚年的老太太模樣。
太後的苦心,顧沁媛和徒明瑾都明白,心裏更加感念幾分。
顧沁媛操心後宮的事,徒明瑾便忙着前朝的事。
幾個皇子的冊封恩賞,天盛帝沒提,徒明瑾自己主動到寧壽宮請旨。
“四哥、五哥和六哥的爵位自然該往上提一提,兒臣已經寫好聖旨,明兒大朝會上就宣布,至于老八和老九,兒臣把他們都封為郡王,父皇看封號要選什麽。”徒明記遞上一張白紙,上面有幾個字。
魏忠接過,放在天盛帝跟前。
天盛帝看了一眼紙上的字,沉吟片刻後才道:“老八選個安字,老九嘛,正好他母妃最近跟朕念叨,說他跳脫得很,取個順字得了。”
“安”和“順”可不是多好的封號,父皇是想借此敲打誰?
果真不能有一刻放松,徒明瑾收斂心神,看來父皇是知道老八投靠他的事,至于老九和他的關系,父皇早就清楚。
“父皇選的當然是好的。”徒明瑾笑着道,“老九才和兒臣說要內務府給他挑個好地方建王府,等他王府一建好,就讓禮部給他把牌匾挂上。”
天盛帝哈哈一笑,“老九那個臭小子,怕是一出宮就不想回來了,可憐朕一個糟老頭子沒人在身邊陪着。”
殿內瞬間就寂靜下來,徒明瑾一愣,倒了杯茶送到天盛帝身前,“老九不在,兒臣和永昊還在宮裏呢,況且幾個兄弟就在宮外不遠,只要父皇宣召,怎會沒人來陪父皇。”
“你們幾個都有朝事要忙,守在朕邊上怎麽行。”天盛帝眼裏露出不贊同,“再說,永昊還要讀書呢。”
徒明瑾喂他喝了口茶,這才輕聲道:“兒子孝順父親是天大的事,怎麽都要抽出時間來侍奉父皇。”
“倒不必如此,你把天下給朕治理好,就已經是極孝順的。”天盛帝說道。
這話聽聽就算了,要真只顧着朝堂的事,父皇還指不定怎麽想,徒明瑾就道:“說起治理天下,兒臣經驗不夠,以後還得請父皇多教教兒臣。”
天盛帝笑着道:“行,你要有拿不準的只管來問就是,你二哥當初也有很多不會的。”想起已逝的二兒子,難免嘆息一聲。
徒明瑾趕忙勸慰道:“父皇莫要太過悲傷,二哥也不會希望您因為他傷了身子。”
天盛帝閉了閉眼,才道:“義忠王府那兒你留心些,一家子女眷孩子,也沒個頂立門戶的,還得你這個當叔叔的多照看照看。”
徒明瑾點頭道:“您放心,幾個孩子兒臣都放在心上,永晟只比老九小兩歲,也到該娶妻的年紀,兒臣已經讓皇後選了幾個女子,等他守完孝,父皇就能給他賜婚。兩個小的也才幾歲,東五所只永昊一個住着還有些冷清,剛好讓幾個小子都來上書房讀書。”
天盛帝很是滿意,“既然如此,倒不能厚此薄彼,老四……”剛想說老五,眉頭頓時皺起來,直接略過他,“老六家的孩子也都叫來宮裏。”
“是。”徒明瑾應下,頓了一下,便試探着問道:“父皇看是不是讓大哥家的永曉也來宮裏,畢竟歲數小,總不能耽擱。”
如果說天盛帝對太子還有幾分慈父心腸,那麽對大皇子可就只剩下厭惡。
過年的時候,天盛帝還會給義忠王府賜幾道年菜,有時還會把幾個孩子叫來宮裏,可好幾個月過去,他從未沒提起遠在皇陵的大皇子,甚至連大皇子妃和兩個孩子到現在都還是庶民。
天盛帝冷哼一聲,“都說你性子冷,可朕看幾個兒子裏,倒數你的心最軟。”
徒明瑾只道:“大哥犯了大錯,可孩子還小,終歸是徒家的子孫,永昊這一輩不過就他們幾個,“兄弟同心,其利斷金’,大齊的未來如何,還得看下一輩。”
天盛帝挑眉看徒明瑾,“你倒是想得好,才從朕手裏接玉玺不過幾天,就想着把擔子傳給下一輩?”
徒明瑾從話中聽出幾分揶揄,當即笑着道:“所以還得辛苦父皇替兒臣教導永昊,等他長大,能入朝辦差,兒臣可就輕松了。”
天盛帝笑着瞪他一眼,“你可別想偷懶,還得給朕再幹個幾十年,到時開辟一個大齊盛世,也不枉朕把江山交給你。”
徒明瑾跪在地上,面色嚴肅,鄭重道:“兒臣領命,定不負父皇所托。”
天盛帝眼中閃過一抹深思,開口道:“好了,快起來。”
徒明瑾起身,行了個禮後才又坐下。
天盛帝望向窗外的迎春花,淡淡道:“老大家的永曉,你既有那個心,将他接來便是。”
“是。”徒明瑾心道,看來父皇對大哥一家也沒那麽忌諱。
父子兩又說了會兒話,徒明瑾還說起開恩科的事。
新帝登基,開恩科、大赦天下、減免賦稅,都是常規的事,送上來的奏折提的最多的也是這些。
“主考官的人選你可有想好?”天盛帝問道。
“父皇覺得劉宏如何?”徒明瑾就道。
天盛帝看了看他,這才笑着道:“他還是朕二十幾年前點的狀元,在翰林院修書多年,難為你把人找出來。”
徒明瑾就道:“劉宏的才學夠做主考官。”
之後,顧沁媛問徒明瑾,為什麽太上皇明明沒想過放權,可朝廷一點都沒亂,好似根本就沒二聖臨朝那回事。
徒明瑾笑着搖搖頭,手指輕點桌面,“媛媛難不成以為我會和父皇吵起來?”
顧沁媛只低聲道:“不止是我,宮裏宮外都這麽以為的。”
好些人都在猜測太上皇什麽時候會忍不住走到臺前來,二聖相争,局勢混亂,心懷叵測之人便覺得有利可圖。
徒明瑾冷笑,“如今還不到妄動的時候,等到局勢平穩,朕早晚收拾他們。”
顧沁媛拍拍他的手背,安撫道:“你自個都說将來定會收拾他們,怎麽還生氣。”
“若不是我最近改了脾氣,想必還真會出現那些人盼望的局面。”說着,徒明瑾皺起眉頭,“二虎相争,必有一傷,我不想與父皇鬧到那個份上。”
太過複雜的朝局,對大齊、對百姓并無任何益處,所以徒明瑾能做的只是一點一點試探太上皇的底線。
當然,他的性情不是那麽容易改變的,到底有人給他支招的緣故。
顧清柏呈上來的奏折裏夾雜着一份書信,是顧家老太爺親手寫的,信上只說:都說老小孩、老小孩,人一老和小孩子沒什麽兩樣,你若不想招惹孩子哭,能做的不過是順毛捋。
徒明瑾當時只一笑,等回到乾清宮見妻子哄小兒子,頓時就有點明白。
同理,他不想和太上皇起争執,能做的不過是順從父皇的心意。
不過徒明瑾并不想做一個傀儡皇帝,順着太上皇的心意是一個招數,但尋找中間之道才方為上上之策,既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又不會使太上皇動怒。
選劉宏當恩科的主考官便是徒明瑾的一次嘗試,劉宏為人迂腐,之所以在翰林院蹉跎幾十年,也是因為他從不加入任何的陣營,只顧做自己的事。
現如今,只有這樣的人,才最容易達到兩方平衡。
見徒明瑾又皺起眉頭,顧沁媛心中有點難受,不由道:“外邊的事我不太懂,只你要記住別把自己繃得太緊。”
徒明瑾只一笑,“媛媛安心便是。”
他這麽勸說,可顧沁媛依舊不放心,心裏就想若有什麽法子幫幫他才好。
作者有話要說: 升級了也要繼續打怪~
謝謝雲一的地雷~
謝謝“??”,“遠”,“潇湘葉兒”,“yxywil”,“紅顏禍豬”,“疏雨輕塵”,“夜魄”,“sinicay”,“安”,“雪蝶”,“”,“小小燕子飛啊飛”,“wttttty”,“萌萌的我”,“殺掉你喲”,“安*琪*”的營養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