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第11章
宋楚雲回去後也沒和唐恬提今日偶遇他後娘的事,小夫郎和這名義上的娘親沒甚感情,有的全是雞毛蒜皮相看兩厭,說了只是徒給人增添煩惱。
唐恬見他抱瓜回來就曉得他是去了李婆婆家,對這位老人家他還是偶爾在村裏會打上兩次照面的,因而多問了句:“婆婆身體還好麽?”
“挺好,我給她砍了一跺柴,又挑了兩缸水,這些物什管個三五日沒多大問題。等過幾天第二茬芽苗菜長起來,去看她的時候再行添補。”
宋楚雲帶回來兩個瓜,一個拿竹簍裝了浸在井裏,另一個就直接在身上蹭了蹭,問唐恬:“吃不吃?”
小夫郎秀氣的眉輕皺,扭頭去屋裏取來菜板和刀。
地裏摘來的瓜一般上邊都會有泥,不過李阿婆對村民們送來的瓜果很珍惜,在給宋楚雲前就已經洗過一次了。他幹了小半個時辰的活有些渴,瓜拿在手裏掂量就懶得進屋去切。
“不用。”宋楚雲擡擡下颌,手掌一用力瓜就被他掰成了均勻的兩份。他啃了一口,瓜是熟透了的,入口綿軟清甜:“好吃的很,拿着啃,比切開吃要爽。”
他的吃相絕對算不上優雅,但沒了胡子的臉五官清晰俊朗,所以看上去仍是有點搶眼。
唐恬瞧他吃的香,也拿起瓜小口咬着。宋楚雲好笑,示意他看向自己,而後吭哧一大口嚼得脆生。
“要像這樣吃,汁水飽滿全塞到嘴裏才香。”
唐恬被他逗笑了,小哥兒不會爽朗的哈哈哈,只是抿唇偷樂,低頭拿餘光瞟。
宋楚雲幾口就解決掉了自個兒那份,見小夫郎還剩三分之二,有點想搶,可最終還是默默忍住了。
這麽瘦弱的小崽子。
就不在奪食什麽的上面欺負他了吧。
-
Advertisement
-
唐恬自從開動金手指後,和芽苗菜的對話就多了起來,第二茬的生長周期比一茬還短,不過兩三天的光景,那白嫩的杆杆兒就又鋪了滿滿一簸箕。
宋楚雲對此笑的合不攏嘴,直念叨着唐恬辛苦,還專門跑了趟集市給他買來點心做犒勞。
“這是慶元齋才上的新品,裏面的餡料是用花瓣做的,我看有好些小哥兒排隊在買呢,就給你也買了幾塊。”
慶元齋是淮昭鎮上鼎鼎有名的點心鋪子,截至今年,剛好是家十年老字號。他們家的點心以春桃酥最為出名,其次就是花瓣餅和芝麻糖。
唐恬只原先在家的時候吃過兩回,味道定是不用說,可他記得價格也是很貴的。
“少花錢.....上回買的麥芽糖都還沒吃完。”小夫郎巴巴的捧着點心袋子,捏起軟糯可口的花瓣餅先給宋楚雲遞了一塊。
“買點心花不了幾個錢,再說掙錢不就是為了讓生活過得更好麽?要是想吃的舍不得吃,想買的舍不得買,那掙一屋子的錢放着又有何用?”
宋楚雲有着一堆的人生哲理可以把小夫郎給堵回去,後者自知說不過他,索性低下頭專心吃餅。
在嘴皮子仗上贏得勝利的宋哥便開心地鼓搗起了芽苗菜,第二茬他摘下來照舊往村長家送了一回,好在這回沒碰上趙梓歡,是她大哥趙慶餘給接手的。
村長家的大兒子在鎮上給人當小工,有時花樓酒館裏缺人,也會去給人當個打手充充門面。
宋楚雲的惡名他早在鎮上就聽說了,因而見人上門面子上還是挺客氣,只說上回家裏吃了芽苗菜口感比集市上買的好,等村長從老家探親回來再商議他擺攤做生意的事。
宋楚雲沒多糾纏,知道要想搞定村民們在集市上有一席之地,不是兩三句話就能簡單辦成的,是以送完菜他就很自覺的找其他村民刷好感去了。
剩下的芽苗菜他留了一半自己吃,怎麽說都是自家養起來的新鮮芽菜,一點不嘗未免太說不過去。
其餘的就給了村裏的幾個半大孩子,這些孩子們跑得快嗓門大,不消片刻就能把惡霸棄惡從良改頭換面的事跡傳遍柳豐村。
-
-
在等待好感度刷起來的空擋,宋楚雲保持着每天兩點一線的生活節奏。上午鋤田松土、下午上山獵野、傍晚吃完飯和唐恬一起閑唠嗑。
往往都是小夫郎在旁邊做草編,他搭起爐竈燒草木灰,經過連續十多日的滋養,先前那硬結成塊的泥地也逐漸有了光澤,一鍬下去翻起來的終于是黑土,而不再是草根碎石。
“挺好,趕不上夏總能趕上秋,再等兩個月可以撒種了,我就去買些種子回來,說不準今年冬天咱能有波大收成。”
宋楚雲兀自在院子裏踱步,饒有興味的盤算着他的鴻圖大計。唐恬彼時正在折一只草編的小雀兒,翅膀撲扇撲扇,如若不細看的話還真以為是只鳥雀歇在他指尖上玩耍。
見宋楚雲激動的在院子裏走來走去,他實在沒好意思打破對方的美好幻想。
先不說一塊田剛開墾,要想能種出東西最少也得好好滋養三五個月。再者就算趕在入秋前把田肥好了,那買種子的錢又從哪裏着落呢。
宋楚雲在趙瑭村賣野貨掙來的錢僅夠維持下日常開銷,雖說吃的肉都是山上打來的,不需要另花錢去買。
但結餘的幾十文還得支撐他們度過一段沒有收入的日子,至少在柳豐村裏成功擺上攤前,是沒辦法為生計再采購些什麽的了。
“那可未必噢。”
宋楚雲在捕捉細微表情上有着非比尋常的天賦,他只需朝小夫郎多盯上片刻,就大致能猜出他所想。
“看看這個。”
他從衣兜裏摸出個舊毛氈袋,拿起晃了晃,裏邊銅板撞擊的脆響讓唐恬瞬間眸子放光。
“這是上回拿你做的草編換來的錢,這些小玩意兒在咱們村不起眼,放到別村倒是好賣。剛好又趕上了小集,雜七雜八的加起來有個三十文,怎麽用你說了算。”
唐恬聞言微微一愣,宋楚雲的意思....是這些錢可以由他來自由支配麽?
以前在家他也會趁農忙去給農戶或茶園打打雜,得來的錢還得看後娘心情。若心情好了有個一兩文的零用,可絕大多數時候是沒有的,他辛苦掙來的錢全被捏在了後娘手裏。
“怎麽不說話?如果沒有想買的錢先存着也可以,只是我看這院子裏有些空蕩。若是在小田另一頭修個雞籠,咱養點小雞小鴨什麽的,叽叽喳喳顯熱鬧不說,排洩物還能拿來肥田,豈不是一舉多得?”
宋楚雲勾唇,一邊搖錢袋一邊向小夫郎描述滿院叽喳亂竄的鮮活景象。
唐恬幾乎沒有猶豫就被他笑意蕩漾的語氣給說動了。
是了,現下鋤好的田不用撒種伺弄,沒攤可擺宋楚雲也無需每日都進山獵野,空餘下來的時間多,總得做點什麽事情來打發。
橫豎養小雞小鴨他拿手,無非是修個雞籠遮風避雨,再日常撒點碎谷碎玉米粒當吃食就好,并不是多麽細瑣折磨人的功夫。
雞鴨長大了能下蛋,肉自家能吃也能拿去賣錢,劃算下來是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這樣想着,唐恬不禁淺淺一笑,點頭道:“好,就買小雞小鴨。”
宋楚雲是個天生的行動派,主意打定,翌日一早就徑直拉着唐恬去了集市。
買家禽蓄養這種事還得靠小夫郎出馬,他一個未成年就進了軍校磨砺的貴公子,能分得清雞和鴨的區別就不錯了,哪裏還能挑揀出品種的好壞。
好在唐恬出嫁前就有這方面的經驗,兩個人在集市上沒費多長時間,那背簍裏便多了六只毛茸茸歡脫叫喚着的小東西。
小雞是四文一只,小鴨六文,三只雞三只鴨都是唐恬挑選的,一公兩母。
雞鴨這樣的家禽即使沒有公的也能自主下蛋,選一只公雞是為養大了能打鳴兒。公鴨則是宋楚雲堅持,因為他覺得就一只公的太寂寞,有個不同品種的好兄弟也算是種別樣的陪伴。
為養活這些小東西,他還花八文錢買了袋碎玉米粒。現在就等雞籠拾掇好,這些活蹦亂跳的毛茸茸們就能在院子裏可勁撒歡了。
從集市一到家,宋楚雲就把提前準備好的竹篾給拎了出來,唐恬後知後覺:“你早就有這個打算了,對不對?”
“對啊,可那是你做的草編換來的錢,總得經過你的同意才能用嘛。來來來,過幫我搭把手。”
唐恬對編竹筐竹籃本就很在行,兩個人齊心協力,不多時一個可供雞崽鴨崽遮風避雨的籠子就完成了。
宋楚雲小心翼翼把毛茸茸們從側屋挪到院子裏,那生怕手勁用大給小東西掐死了的笨拙動作,成功惹得小夫郎笑紅了臉。
毛茸茸們也挺頑強,一被放下就圍在他腳邊瘋狂啄食,叨叨地面又叨叨他腳背,不出半個時辰,小院俨然就成了它們六個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