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第 30 章
轉眼間快到年末,假期也開始多了起來,看朋友圈裏度假旅游的,宅家躺平的,急診科的醫護只有羨慕嫉妒的份兒,連續放你幾天假期,想都不要想。
孟凡晴在辦公室裏抱怨,連續幾臺急診手術累得她腰酸背痛。
湯茜可清楚孟凡晴這腰酸背痛,壓根就不是做手術累的。
本來是給湯茜租的房子,孟凡晴比她本人還迅速,趁着調休,利用半天的功夫,已經搬到了湯茜的新家——季海的對門鄰居。
五個行李箱,三個旅行袋子,不到半天全部收拾妥當。
湯茜認識孟凡晴這麽久,還從來沒見過她如此積極過。
“如果我也喜歡季醫生,你不會氣得殺掉我吧?”見孟凡晴對季海這股認真勁兒,湯茜故意試探她。
“我才不在乎呢,我的季醫生這麽優秀,喜歡人越多說明我眼光越好。但是,我确信,将來小海海一定是我的!”
“小海海?!”
湯茜忍不住打了一個冷顫,這肉麻的稱呼,也就孟凡晴能叫的出來。
不過聽孟凡晴這麽說,湯茜也就放心了。
她不會像孟凡晴這樣主動出擊,但如果季海同樣也喜歡自己,湯茜也不會輕易放棄的。
也不知是誰給的自信,也許是女人敏銳的第六感,湯茜總能察覺到,季海對她的感覺非同一般。
深夜,湯茜在值班室已經快要睡着了,門口的廣播傳來通知,一位患者腹部劇烈疼痛,請醫生速來就診。
患病的是一位中年婦女,因為這一段時間經常腹部劇烈疼痛,病人曾在消化內科看過門診,并治療過一段時間,當時的診斷是膽結石。
Advertisement
雖然醫生曾建議要手術,但病人自己有點膽怯,始終沒有接受,因此只用藥物控制疼痛。
這一次,和同事們聚會後,吃了幾塊烤肉喝了一瓶啤酒後,再一次引發了疼痛難忍。
原本以為會像以前一樣,因為油膩食物刺激而引發膽結石發作疼痛。吃點藥就能扛過去,可連續疼了五六個小時,實在挺不住了,只能半夜來就診。
病人到了急診就主動要求打個止痛針,然後在拿點藥回去吃吃就好了。
腹痛可大可小,湯茜給病人做了詳細的檢查後,結果卻發現,除了膽結石外,病情已經演變成急性膽囊炎,看來不手術是不行了。
“我不想手術,孩子明年就要高考,學業很重,我得照顧孩子,能不能吃點藥先緩緩。”病人詢問湯茜的意見。
“不行,現在的情況可拖不得。再說,手術後恢複的快一些,幾個星期就能恢複正常生活,并不耽誤日常生活。”
這樣的結果與病人自己的預期完全不同,她和陪她一起來就診的兒子商量了很久,但也只好無奈接受手術的建議。
與單純的膽結石相比,用腹腔鏡處理發炎的膽囊卻沒有那麽容易,不過手術還是相當順利。
手術後病人的疼痛得到了很大的緩解,手術第二天湯茜去查房,她還自嘲說:“都怪我膽子小,早知道手術效果這麽好,我就不用忍這麽久的疼了。”
病人的兒子還打趣說,他媽媽這半年吃的藥比飯都多。
病人準備出院的前一天,湯茜接到了病理科的術後送檢報告,膽囊病例報告顯示竟然是膽囊存在腫瘤,非但如此,細胞形态更顯示是惡性度極高的類型,可以預見疾病的進程與癌細胞的擴散速度都會相當快。
臨床上,膽囊癌的發生率并不算高,而且症狀不明顯。
因此有一部分人是因為其他原因手術,在手術中化驗才意外發現。
如果按照流程,當遇到預期外的膽囊腫瘤時,應當馬上進行第二次手術,用開腹的方式切除膽囊并與其相鄰的部分肝髒,已達到根除腫瘤的目标。
湯茜很委婉地告訴病人的兒子這件令人意外的事。
因為病人和丈夫早年離異,她和兒子母子相依為命。這邊也只有兒子一個家屬,她17歲的兒子,完全不能接受。
小孩子拿不定注意,病人的兒子第一時間告訴了他媽媽術後結果。
病人拒絕了湯茜接下來的一切建議,并決定去其他醫院再去就診。
湯茜可以理解這個意外對病人和家屬的沖擊,但目前時間不等人,越快手術對後續治療的幫助越大。
他們這麽折騰再去檢查,恐怕會耽誤黃金治療期。
病人固執,完全聽不進去湯茜的忠告,并且問了湯茜一連串的問題:
“如果我同意第二次手術就會好嗎?可以再活多久?”
“不手術可以嗎?保守治療康複的幾率有多大?”
“吃中藥行不行?我看很多大病最後都是吃中藥好的!”
“是不是手術沒做好造成的?早知道當初我就不做手術了!”
面對前幾個問題,湯茜自己也沒有答案。
醫學本就是不确定因素最多的學科,更何況一個惡性程度如此高的腫瘤,治療的成效誰也沒有把握。
但是,湯茜可以肯定的就是,病人才四十剛出頭,身體各方面的情況良好,治療絕對比不治療要好。
倒是最後一個問題,讓湯茜有點惱火,她斬釘截鐵地回答:“手術本身不會造成腫瘤。事實上,有一部分腫瘤是意外發現的,所以術後的切除組織都要進行病理化驗。”
見病人低着頭不願意說話,湯茜接着又說:“如果當初不做手術,現在你連自己有腫瘤都還不知道。況且別說腫瘤了,不手術的話,你可能連膽囊炎這關都熬不過去。”
病人猛地擡起頭,看了湯茜一眼,還是沒有發表自己的任何看法。
湯茜也不知道她的話病人是否聽進去了?
這樣的結果,對醫生,病人和家屬都是一個大意外。一時無法接受,想不通都是人之常情。
猶豫了一宿,病人來找湯茜複印完病例與影像之後,最終的選擇,還是辦理了出院。
可以料想到她不會再回來就診,從湯茜這裏拿走資料時,病人的嘴裏還在嘟囔着:“不來醫院就沒事,一來看醫生保準出問題……”
雖然病人對此次醫療效果相當不滿意,湯茜還是囑咐病人的兒子,今後的一些注意事項和必備的應急藥。
不論他們未來在哪裏治療,湯茜都衷心希望病人能順利痊愈。
這個病人的治療,從意外開始,也在意外中結束。
大約半個月後,又是湯茜的夜班,這個病人再次被送回到急診室。
全身的水腫與黃疸幾乎讓湯茜認不出就是當初的病人,她的狀況很糟,與當時她出院的狀況,簡直就是判若兩人。
湯茜從她的兒子處了解到,從這裏出院後,病人從別的醫院得到的治療方案與湯茜建議的方案相差無幾,都是建議她手術把腫瘤切幹淨。
因為有第一次手術的糟糕結果,病人抗拒第二次手術。
最後,在別人的推薦下,她希望通過偏方和草藥來延長壽命。
結果,偏方的效果不如預期,又嚴重傷肝,病人的情況急轉直下。
不得已,只好将她再次送進急診,于是意外地她又成了湯茜的病人。
湯茜給病人再次做了CT,看到的圖像不出所料。腫瘤不斷往外蔓延,淋巴結四處擴散,
膽管遭到腫大的淋巴結壓迫,造成了她目前全身的黃疸。
病人的兒子非常後悔當時沒有聽從湯茜的建議,哭着求她說:“醫生拜托你,救救我媽。現在我們想盡快手術,同意接受任何治療方式。”
湯茜很理解目前病人兒子的難過與無助,她也很想再幫他們多做點什麽,但疾病進展速度如此之快讓她真的愛莫能助。
面對一個擴張如此之快的腫瘤,手術的黃金時期已過。現在能做的只是保守治療,控制腫瘤的繼續發展。
湯茜先用引流的方式解決了因為膽管被堵塞而造成的黃疸問題,随後把病人轉到腫瘤科會診,看看還有沒有适合她的化療藥物,說不定還可以延續一段時間的壽命。
之後,病人被轉去腫瘤科的病房,一個星期後,湯茜特意過去問了一下病人的治療情況。
相當遺憾,化療藥的效果并不理想,效果抵擋不了腫瘤的侵襲。
病人剩下的時間可能并不多了。
湯茜悄悄地走到病人的病房門口偷偷地看了一眼,她躺在病床上,瘦的像個紙片人。
她的兒子滿臉愁容地坐在病床前看書,看一小會書就擡頭看一眼他媽媽,随後再抹一把眼淚,繼續看書。
這個還未成年的孩子,将來有可能要一個人面對生活了,再也沒有羽翼來保護他了。
湯茜想走過去安慰男孩幾句,可腳就被釘在原地動彈不得,現在說什麽都蒼白無力。
如果當初病人肯聽勸告,盡快手術,可能她還能陪孩子幾年,現在做什麽都晚了。
“不檢查就沒事,一檢查就出事!”
治療疾病上,這樣的鴕鳥心态終究要不得。
畢竟,除了家屬之外,醫生是最盼望患者能快點康複出院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