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第13章
馬車從宅子的側門進入,停在一堵與鄰居相近的牆前。
她單手抱着錦盒,将買多的點心遞給松語:“你們三人去将點心帶去給小公子。”
這顯然是一個支開人的借口。
三人雖然擔憂她的安危,但還是沒有猶豫地應聲,快速離開。
蕭雲一回頭發現這邊屋子和那邊屋子都建的高牆回廊,廊檐上翹,別說攀爬了,就是梯子都不好搭。
她遺憾地放棄了爬鄰居牆頭的打算,繞路去敲鄰居後院的門。
輕輕地敲了三下,便有人将門打開一些,極為警惕地看過來。
她面帶禮貌的笑容:“你好,我受人所托來見大公子。”
門被拉開,她已經有些眼熟的侍從用松了一口氣的口吻說:“大公子昨日回來時便說要閉門謝客三日,但今日訪客依然衆多,故而小人會有此姿态,讓楊姑娘見笑。”
蕭雲微微一笑:“是我來得不是時候。”
“怎麽會,我們主子從昨天回來就在等您呢!連小公子都問了好幾回。”
因摘星樓打賭一事,謝衡徹底認輸,再加上對太子兇惡的印象,抓心撓肝地等着給太子賠罪的機會。
結果太子領了差事,一時半會兒沒空理會他們。
謝攸便說等鄰居上門。
結果蕭雲到了下午才來,叫他體驗了一番望穿秋水的感覺。
對一切心知肚明的蕭雲裝作受寵若驚:“我還以為兩位公子視我為火中之薪,避之不及,出門前很是憂心了一番,沒想到……”
侍從哽了一下,讪笑着說“怎麽會”,便默默領她進去。
謝衡在客廳正襟危坐,眼神卻頻頻飄向外面。
見蕭雲邁着淑女的步伐緩緩而來,沒忍住跟兄長小聲吐槽:“這楊八小姐生得比尋常女郎高許多,怎生走得一樣慢?”
謝攸輕飄飄地看他一眼:“我以為經此一事,你已經學會了君子慎言。雖說你年歲尚淺,但也快過總角之年,該懂事了。”
謝衡脖子一收,坐得更加端正。
心中反複演練自己等會兒向楊八小姐表達心悔恨愧疚的流程,等人一拐過回廊便站起來上前迎接。
結果對方連個眼神都沒有給他。
那個女人抱着錦盒,直接對他兄長說:“有一急事需要大公子的幫忙。”
他兄長:“姑娘請說,若有能幫得上的,在下必然盡力。”
謝衡:?
謝衡有些難以置信地看着兩人,心想:兄長閉門謝客,分明不想沾染京城的是非,怎麽這女人一開口,他兄長就直接答應?
甚至不問是什麽事!
蕭雲将錦盒遞到謝攸面前:“請大公子在見過盒中的東西後,同我單獨商談。”
謝攸打開錦盒,只見一張明黃的卷軸躺在裏面。
明黃。
若不是尺寸過大,大家都要以為是聖旨了。
輕輕拉開,看到上面的一些線條和文字之後,一向從容淡定的謝大公子驀然變了臉色,猛然将盒子關上。
他諱莫如深,不再言語。
另外兩人沒有看到盒子裏的東西,察覺到氣氛的緊張,也沒有講話。
蕭雲淡笑:“大公子不必緊張,殿下無意将你們拉入渾水,不然也不會讓我一個人拿着這麽重要的東西上門拜訪。”
謝攸很快平複心情,對侍從說:“箬竹,去将所有門關上,然後和阿衡在花廳下棋,若有人強闖,便說我身體不适,在屋中休息。”
“若對方執意要見您……”
“那便邊勸邊攔,動靜大些。”
敢強闖的,無非那幾位,真動手事情就大了。
也枉費他營造的“謝大公子因不願留在京城,閉門謝客”的假象。
安排好一切,謝攸才對蕭雲說:“出門在外,一切從簡,委屈姑娘入內室交談。”
前面說過,朱鸾巷的情報遞到蕭雲手裏時說的是沒有人住。
這個假情報從側面說明這棟宅子沒什麽居住痕跡。
所以謝攸能選擇的內室,只有他自己的房間。
蕭雲用餘光打量了一番周圍,給出“好像剛被打掃過的客棧房間”的評價。
謝攸道了聲“冒犯”,便将門從內反鎖,在桌上攤開錦盒裏的地圖。
果然是京城輿圖。
他微微一嘆:“殿下對在下可真是信任。”
蕭雲:“主要是相信您對九族的愛惜。”
她的玩笑讓空氣有片刻靜止。
謝攸的笑容淡了些。
倒不是被吓到了,只是被人所脅迫的感覺,對誰來說都不好受。
他:“殿下是要找某位在京城潛藏的要犯?”
蕭雲見他不高興,自己興致不減:“公子不妨猜猜是誰?”
“能讓陛下拿出這張輿圖,想必是那位至今沒有消息的榮王世子。”
謝攸看圖上的幾處紅圈,似有發覺:“殿下醒來不過幾日,便能确認榮王世子尚在京城,且将地點縮小到如此程度,麾下想必是有能人,為何要來找在下?總該不會是想給我們兄弟一個将功補過的機會。”
他怎麽想都覺得是對方想拉自己上賊船。
蕭雲嘆氣:“這事前面的工作都是太子殿下一個人完成的,若殿下的幕僚中真的有能人,也不會叫我帶着東西來找您。”
謝攸對太子能夠認識到身邊都是廢物的事情感到欣慰。
就算他沒有入局的打算,也樂見皇室和朝廷能夠撐得久一些,給他們争取更多應對的時間。
情緒稍緩,他拿起夾在地圖之中的幾張白紙,發現是紅圈附近人家的背景調查。
盡管只寫了人名、職務和親戚關系,信息量也極大。
詳細到“程府管家的外室是王府五少爺的情人和張大人的表侄孫女”。
按理說多少會有些發現,但這幾戶人家除了曾經給榮王送過禮之外,跟榮王沒有任何關系。
滿朝文武,沒給榮王送禮的人加起來不到一只手的數。
謝攸幾乎是即刻發覺了問題,太子并不是想讓他通過分析線索的方式來找人,而是在試探他,或者說,他伯父對朝堂勢力的了解。
伯父近年來常做出置身事外的态度,但禦史大夫作為三公裏掌控監察的職位,對結黨營私之事的了解,遠比旁人想象中深。
也在他進京不久後,詳細地囑咐過他……
不等他想好如何應對這試探,坐在桌子對面的蕭雲便敲了敲桌面說:“大公子,若馬車從你我的門前出發,往丞相府急行,會走哪一條道?”
謝攸回神,問:“何時出發?”
蕭雲:“嗯……就大公子帶弟弟上門做客的時候吧。”
也就是書中男女主初遇的時刻。
“馬車之中的人……”
“假設是蘇大人的家眷吧,我聽聞蘇大人在入宮伴駕之前,将府中女眷分別安排在城中各處,有住在朱鸾巷的也說不定。”
謝攸:“前幾日,朱鸾巷中并沒有蘇大人的家眷。”
蕭雲不在意地說:“那假設他們路過。”
原著中女主确實路過了朱鸾巷。
但她那天大張旗鼓地在朱鸾巷找人,丞相府的馬車還未靠近便被要求改道,她還派人送了他們一路,走的是有官兵巡邏的大道。
榮王世子的腦子就是被原著作者踢了,都不會選擇劫持女主的馬車。
通過對人員流動的調查,她确信這小子還茍在原來的地方。
謝攸沒有深究這“比喻”中的深意:“如果走朱鸾巷這條道,想必是希望低調隐蔽,因而即使是急行,也不會走最快的那一條道。”
他提筆,以鄰居宅子東邊的小路為起點,以丞相府為終點,緩緩地畫出一條路線。
途中路過了三個被圈出來的區域。
在蕭雲挑起眉後,他又添了四條路線分支,說:“在下不知京城布防,只能如此。”
蕭雲接過他手中的筆,劃去三條路:“這幾條路中,皆有官員府邸被查抄,若有發現,不會等到此刻。”
她秀氣地握着筆,眼神卻頗有鋒芒:“只剩兩條路了,大公子覺得是哪一條?”
如果要動手,她希望一次即成。
若打草驚蛇,她的優勢便沒有了,所以不能讓某人消極怠工。
謝攸默了會兒,食指直接點在自己最開始畫的那條路線上的某一處人家。
“如果說有人窩藏榮王世子,只有這處人家有可能做到。”
九卿之一,掌管宮廷警衛的郎中令,馮磬的宅邸。
蕭雲沉默了。
心中卻是恍然:怪不得亂軍沒有在城中劫掠,而是直沖皇宮而去,原來是有這種級別的內應。
郎中令算得上是帝王近臣了,宮中的禁衛軍有一半在他手中。
國師用來擊退亂軍的禁衛軍,由衛尉(九卿之一,負責守衛各處宮門)林威統領。
聽起來沒有問題,但從理論上講,讓林威繼續守衛宮門,命手下禁衛軍機動性更強的馮磬去迎敵是更為穩妥的安排。
結果馮磬是“帶領一隊精英守衛陛下身側”。
那些精英是他手下的官,只有兵被林威帶走了。
這件事多半是國師所為,因為皇帝在發賞賜的時候,沒有落下這位“護衛身側”的郎中令。
那麽大一個叛徒不處理,師尊在想什麽?
壓下心中的疑惑,蕭雲勉強一笑:“此事關系重大,之後要如何處理,需殿下定奪。但大公子之功,殿下必然會記着的。”
謝攸:“殿下能原諒幼弟的頑劣便好。”
“此事自然會被揭過,兩位公子想要在京中待到何時,也都随你們的心意。”
蕭雲很是大方地說道。
反正不要她出錢,就一句話的事。
謝攸見她動作麻利地将輿圖和紙張卷起,思及近日聽到的傳聞,道:“姑娘似乎并不在意自身的事情,以如今的境況,比起來此替殿下轉達旨意,其實更應該于人前行走。”
因為牽扯太子,那樁本不該為人所在意的婚事引起了太多注目。
在一方身死,另一方被太子撐腰的情況下,對楊八小姐的诋毀臆測顯然多于正面評價。
她卻好像不是當事人一般。
“要毀掉一個女人的清譽,只需要幾句話,但要維持清譽,需要花費的力氣超過想象。”
蕭雲擡眸與他對視,勾出女鬼般的笑容:“陳三郎變心悔婚,推诿責任,楊環所能做的,竟只有以死明志。”
“為何不能是他死呢?我想了很久,發現自己手中所握的,不過是虛無的情感,當不了救命稻草,只能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我或許不該是女兒,妹妹,未婚妻……而是一個有價值,有選擇的人。”
這一番覺醒般的宣言成功震住了某古代人,并且獲得了“大公子敬佩的目光”×1。
但她還沒來得及高興,就聽到了意料之外的聲音。
“本殿下找伯珩有急事,若吵到他休息,本殿下自然會道歉……”
蕭雲:“……”
在這一瞬間,她心中不是慌張,而是後悔。
後悔沒有把七皇子的腿打斷,讓他有強闖別人府邸的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