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契機
契機
聽女兒這話,她像是已經掌握了些什麽,“你說來聽聽!”
陳玉玲把項前假冒他人學歷的事情跟爸爸說了。
陳樹華心裏知道,雖然不多,但廠子裏肯定有本不夠資格進廠的工人,他們是通過關系操作進來的,俗稱走後門。
而且,這種現象不止是在自己廠子裏存在,每個國營廠都或多或少的存在着,只要做的不出格,進來的人也是正幹的,那往往也就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可如果是像張建國這種整天不做事還惹事的,哪怕他是自己的小舅子,陳樹華也會毫不猶豫的把他開了。
如果真的追究起來,這種不符合資格的人是可以直接開除的。
陳玉玲也知道,人情社會,廠子裏又是人聚集的地方,關系難免錯綜複雜些,關系戶并不稀奇,可她就是想借着項前假冒學歷的事把他趕出去,“這事肯定是真的,就是他假冒了誰的,具體的證據我還沒來得及搜集,不過,只要給我點時間,我一定能搜集到的!”
陳樹華從女兒的話中聽出她是想揪住那個人就不打算輕易放開的意思。
比起開除掉一個不夠格的人,陳樹華更在乎女兒為什麽如此态度堅決的要開除他。
“這個叫項前的,是做了什麽嗎?”自家女兒雖然任性,可也并不是計較的人,這個項前肯定是做了些什麽才惹得女兒非要追究他不可。
跟爸爸,陳玉玲沒什麽好隐瞞的,“這個人心術不正,總妄想着給您當女婿,好攀上您這個高枝呢!”
那,陳樹華就明白了。
随意開除不是陳樹華的作風,做事是要有根據的,不管這個項前是托了誰的關系,只要女兒說的情況屬實,那他是非走不可了。
“這種事情不用你親自查,我讓小王安排人去查就行了。”小王是廠子保衛科的,平日裏陳樹華有很多事都是交給他做,是個可靠的。
既然爸爸對這事也上了心,那陳玉玲就沒什麽好擔心的了。
爸爸提前回來,又這麽快把事情都弄清楚也安排好了,陳玉玲原本請的明天的假看來也是用不上了,想着還不如趕快上班把項前的登記資料交給小王,讓他趕緊查,“那明天我就把項前的事跟小王說。”
Advertisement
放假哪有讓惡人早遭報應來得爽。
第二天,陳樹華一大早就去了派出所。
張菁菁還在關着,那五個人,外省的已經開始着手遣回各自的本省處置了,聽同學說,遣回的那四個人,有三個應該是要判死刑的,現在全國各地嚴打刑事犯罪,他們在本省和其他省流竄作案,性質惡劣,數罪并罰,活不了了,另一個罪行雖稍微輕點,但也足夠把牢底坐穿了。
本省的那個人因為率先坦白,也算積極配合,加上本來犯得事就不多也沒那麽嚴重,坐個十幾年的牢也就能出來了。
至于張菁菁,念在她是初犯,而且還很年輕,給她的處罰就是一年的有期徒刑。
“對她的處理結果已經簽字生效了嗎?”陳樹華問同學。
“還沒,只是初步定下來了。”先處理的是那五個罪行嚴重些的,張菁菁的罪行跟他們相比小太多,所以公安們是先忙完了那五個人的事才來處理張菁菁的。
還好,來得及,“那按照法律規定,張菁菁這事最高能判多少年呢?”
陳樹華得到的回複是三年以下。
于是,陳樹華找到了負責處理張菁菁案件的公安,“作為受害者親屬,我希望公安同志們能從嚴從重處理張菁菁的犯罪行為,她這是極其惡意的意圖和極其惡劣的行為,會造成嚴重後果的,不能就這麽輕判了,如果必要,我們不放棄上訴的權利。”
受害者親屬的合理合法要求當然不能忽視,而且跟他一起的還是所裏的領導,那更不能忽視了,“在進行量刑時我們也會考慮和尊重受害者親屬意見的,請您放心。”
同學也跟他說讓他放心,陳樹華才離開了派出所。
而陳玉玲上了班之後就拿着項前的登記資料找到了小王,向他說明了爸爸的授意,小王立馬就表示一定會盡快查清楚。
張平還在家裏,陳樹華現在不想回家看到她,所以雖然已經到了午飯的時間,可他出了派出所還是直接回了廠子裏。
陳玉玲今天中午沒去食堂吃,她被陳倩倩帶着去外面的館子打牙祭去了,父女倆在食堂并沒有碰見面。
而項前卻在食堂看到了他上一世的前岳父,上一世,靠着這個前岳父,他一步步發達起來,還在自己飛黃騰達後不僅狠狠踩了他一腳,還讓他為曾多次或故意或有意的諷刺過自己付出了代價。
想想自己的上一世,雖然前面為了讨好陳玉玲一家憋屈了點,但後面過的可真是太爽了!
小王親自去了武海一中,很容易就拿到了項前弄虛作假的證據,當他把證據拿到陳樹華面前的時候,陳樹華并沒有立馬就下令處理了他。
陳樹華下午在廠子裏聽了駐廠領導以及廠裏其他管理人員的工作彙報,自己不在的這幾天,廠子裏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中,廠子的生産指标也都能按時完成,可眼前的平靜并不能掩蓋暗藏的洶湧,如果不盡快實施改革,他不知道眼前的平靜還能維持多久。
對于改革,陳樹華覺得首先要做的不是擴充人手增加産量,或是擴大廠子的生産範圍,而是整頓內部。
攘外必先安內,想要廠子發展長遠,那廠子裏的人必須要有幹勁,不能像現在一樣,以為端着鐵飯碗就高枕無憂了,做多做少都一樣。
廠子要發展,要進步,要緊随時代發展潮流,關鍵在人,改變工人的固有認知,調動工人的生産積極性才是最根本的。
而這事,最好是有一個契機來開展。
只是因為在登記資料中弄虛作假被開除,這沒有什麽大不了,頂多就是廠子裏工人們的一條飯後談資,說說也就忘了,并不會對廠子裏的人或者對廠子有任何的影響。
項前是一定要離開廠子的,可陳樹華想借着他的離開做些文章,改一改他被開除的說法,讓他的離開為廠子的改革發揮點作用。
簡單來說,他想讓項前做殺雞儆猴裏的那只雞。
陳樹華把證據放在了抽屜裏。
随後,臨時組織了一場會議,在會上,他說明天廠子裏要辦一場職工大會,到時廠子裏所有人員務必都要參加,一概不準缺席。
消息很快就傳達到了廠裏每個人的耳中。
項前還是重生後頭一次參加職工大會呢,職工大會嘛,不就是歌功頌德的嘛,跟他們普通工人沒啥關系的,但開會了就不用再上操作臺工作了,也算是一種休息,所以,項前還是很樂意開會的,對于明天的大會也很期待。
而在所有員工中,知道此次職工大會真正目的的陳玉玲對明天的大會最是翹首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