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26章

陳玉玲打了三次電話才聯系上發哥的朋友劉振華,對方還算熱情,說發哥跟他打過招呼了,自己馬上就讓人安排一下,騰出明天的時間來,帶她去詳細看看嘉城的膠卷市場。

發哥跟陳玉玲說劉振華只是在嘉城倒騰小生意,混的還行,可聽電話裏劉振華這語氣,感覺他在嘉城已經是個人物了,至少在嘉城的膠卷市場那地位是舉足輕重的。

難道自己運氣這麽好,又遇到了一個大佬?

第二天,按照劉振華說的時間地點,陳玉玲早早的就在南方大廈等着了。

南方大廈是嘉城有名的購物去處,尤其是年輕人,最愛去,他們穿着當下最潮流的喇叭褲、蝙蝠衫,還帶着墨鏡,有的還燙了頭發,染了顏色。

嘉城年輕人的樣子是在鏡城絕對看不到的景象,鏡城的人還停留在普通人都偏愛統一的軍綠色着裝,工人們都是一身藍色工裝的時代,至于嘉城路上跑着的出租車,鏡城更是沒有的。

已經過了約定的時間,一直站在南方大廈門口的陳玉玲是左等右等也等不來劉振華。

陳玉玲怕錯過他,也不敢進去等,就這麽在太陽底下暴曬了近一個小時。

就在陳玉玲想要再去給他打個電話問問情況的時候,一個燙了卷發,穿着暗紅色喇叭褲、白色蝙蝠衫,戴着墨綠色墨鏡的人直直朝她走了過來。

陳玉玲當時還想,這人誰啊,這審美也太災難了!

她在南方大廈門口站了這麽久,他還是第一個把潮流穿的這麽不倫不類又俗氣的人呢!

而這個俗氣的人此刻拍了拍陳玉玲的肩膀,“靓呂,唔候意思要內等多埂乃!”

陳玉玲側過身,看到是他,他就是劉振華?!

陳玉玲再遇大佬的夢想啪的一聲,碎掉了。

“沒事,沒事,來了就好,振華哥好!”陳玉玲熱情的跟他打招呼。

Advertisement

劉振華剛才過來的時候,遠遠的就看到有個跟周圍人打扮都不一樣的美女站在南方大廈門口,還想着她不會就是陳玉玲吧,沒想到還真是!

看到家鄉來的美女,劉振華自然很高興,“內候,吃都你額猴蓋心!”

奇怪,雖然陳玉玲不懂嘉城地區的方言,可劉振華說的,她全聽得懂,“我也很開心認識振華哥你!”

劉振華會的也就那麽幾句,還學得四不像,已經讓人家等這麽久了,劉振華的架子也擺的差不多了,他讓陳玉玲跟着他,說現在就帶她去看看嘉城的膠卷市場。

陳玉玲跟着他先是轉了兩趟公交,然後又七繞八拐的走了很久,終于到了他所說的膠卷市場。

“就是這裏了,怎麽樣,膠卷多吧?”劉振華很驕傲的指給陳玉玲看,“這一片,全都是賣膠卷的!”

而陳玉玲看着眼前藏在昏暗小巷子裏這一家家雜亂的小店,心裏滿是狐疑。

“這裏賣出來的膠卷,我敢拍着胸脯跟你保證,一定是全嘉城,不,是全中國價格最低的!你要是想賣到鏡城,從這裏進貨,保證你賺的最多!”劉振華很得意的看着陳玉玲,“這地方,一般人不知道,我是看在發哥跟你是我老鄉的份上才帶你來的,走,我們一起去看看貨!”

不等陳玉玲說話,劉振華就走進了最近的一家店,叫老板把貨拿出來看看。

陳玉玲走近了,都不用再低下頭查驗,她就能看得出來,這些膠卷質量堪憂,應該是工廠的殘次品,只是不知道這樣的殘次品是怎麽流到市場上的,而且還形成了這麽一條巷子的小産業。

陳玉玲拉住了劉振華,“振華哥,算了,我不看了,我們走吧。”

可劉振華卻說,“你走什麽呀,你來不就是為了買膠卷的嘛,至少看完了再走呀。”

陳玉玲沒有理睬他的話,徑直離開了。

走出巷子之後,陳玉玲才說出了原因。

劉振華很不理解,“你買回去就轉手賣了,又不是自己用,你管它是不是殘次品?大不了你再買點質量好的,混在一起,可這樣一來,你的利潤就低了。”

陳玉玲想賺錢,可也絕不會為了錢去賣這些僞劣産品。

陳玉玲請劉振華去士多店買了些吃的,又買了一瓶可口可樂,她把東西遞給劉振華,說自己明天就要離開嘉城了,可還沒好好逛過嘉城呢,說自己想随便逛逛,就不麻煩振華哥了。

劉振華拿着東西氣哄哄的走了。

劉振華走後,陳玉玲就開始跟路人打聽嘉城賣膠卷的櫃臺主要集中在哪裏,根據路人的指點,陳玉玲找到了一家大的百貨商店,其中一層連着好幾個都是專門賣照相器材的大店,各種品牌的膠卷也是應有盡有。

就算是嘉城的正規商店賣的膠卷也比鏡城的商店賣的價格低很多,而且人家說了,如果量大的話價格更優惠。

樂凱在鏡城是一卷十二塊,在這裏一卷十塊,賺頭是不如她昨晚買進的那批外國膠卷了,可是因為自己要的量比較多,兩百多卷,所以老板給了她優惠價,一卷能便宜将近一塊錢呢,陳玉玲每卷的賺頭也至少多了近一塊錢。

只是陳玉玲的錢加上發哥的錢買了昨晚的那批外國膠卷已經所剩不多了,陳玉玲既然來了這一趟,就想能多帶點貨就多帶點貨,多帶點那自己回去就能多掙點。

所以,陳玉玲還是動了臨行前爸爸給她的一部分錢。

至于媽媽給的錢,陳玉玲是不可能會動的,等回去,陳玉玲是要原封不動還給她的。

老板要去別的店調貨,讓陳玉玲在這裏等一會兒,陳玉玲也沒幹坐着等,趁機好好把這個三層的百貨商店逛了逛。

整個一層全都是賣衣服的,二層賣的比較雜,有衣服,有布料,有毛線,還有很多小家電,而三樓,除了賣照相器材的,還有賣各種零配件的,比如進口的汽車配件和摩托車配件等等。

這個時代,能開上外國車是不容易的,想買一輛外國轎車,首先你要有批文,而且還得很有錢,因為進口車不光是價格奇高,進口的關稅也很高。

同樣的,進口的汽車配件也很值錢。

而就在一家賣進口汽車配件的店裏,陳玉玲看到了項前的身影,他遞給了老板一張名片,還不時翻開手頭的介紹冊跟老板解釋。

跟上次在火車站看到的不一樣的是,現在的項前穿的人五人六的,跟個做大生意的老板似的,和前兩天光着膀子被人嫌棄的他截然不同。

陳玉玲覺得很奇怪。

老板接下他的名片,随手放在了櫃臺上,看着他的介紹冊,聽他說了兩分鐘之後就擺擺手讓他離開了,項前還想要繼續跟他解釋,可老板很生氣的樣子,讓他趕緊滾。

項前離開後,陳玉玲走進了這家店。

她從櫃臺上拿起項前的名片,看到上面寫着,嘉城瑞達汽車配件有限公司,銷售經理王瑞。

老板看到陳玉玲拿着名片看,一點兒不介意的樣子,“你有興趣啊,那你拿走吧!”

陳玉玲對項前的名片不感興趣,她感興趣的是項前為什麽要用假名字,以及他現在在做些什麽,“老板,這個王瑞,剛才都跟您說了些什麽呀?你為什麽這麽生氣?”

陳玉玲這才知道,原來項前是打着推銷進口汽車零配件的幌子想要讓老板利用自己的資質,先買進他們的汽車零配件,然後再賣給他們,當然,只要老板願意,錢好談。

“我幹的從來都是正當生意,不怕查的!想讓我幫他們偷稅漏稅,找錯人了!”老板這會子還義憤填膺着呢。

利用汽車配件企圖偷稅漏稅,這其中的道道,陳玉玲是知道的,書裏的陳玉玲在報攤上看過不少這樣的報道,敢這樣做的人,沒被逮到的發了大財,等政策改變之後成為可以炫耀的經歷,被逮到進了監獄的,則成為當時報紙上的負面典型。

有那麽些關系硬的人,能拿到進口車的批文,然後有人從他們手裏高價買來批文,再拿批文去買進口車,在将汽車運輸回國的過程中,玩一手偷稅漏稅的把戲——将汽車拆了,當配件進口,當然,要提前找好有資質的配件接手商。

成品汽車和汽車配件的進出關口繳納的關稅相差甚遠,這樣一來就完美避開了國家對進口車的高額關稅。

在把進口汽車按照汽車零件的關稅運到國內之後,再把這批配件再度組裝成汽車,銷往全國各地,

不光是進口汽車,還有摩托車等等,憑着這一手偷天換日,輕輕松松就能賺的盆滿缽滿。

原來傳項前在嘉城跟了個大老板這事竟是真的,只不過,他跟的這個大老板做的生意卻是見不得光的。

怪不得項前名片上的名字是假的,而且連個聯系電話都沒敢印在上面。

“老子要是知道他是誰,一定送他進去!嘉城的市場就是被這些心術不正的人搞壞的!”老板怒不可遏的表示到。

老板只知道他做的是不正當的生意,卻不知道他個人的真實信息,留下的名片,那上面肯定也都是假信息,老板雖生氣,卻也無可奈何。

可這個人的真實信息,陳玉玲知道啊,陳玉玲不光知道他的真實名字叫項前,還知道他的家庭住址呢。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