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32章
可發哥還是擔心張偉知道他們這麽做了不會善罷甘休,畢竟張偉看着也不像是會吃啞巴虧的人。
“我也沒說不分給他錢呀,客戶是他介紹的,只是該分給他多少,我們說了算!” 張偉想要的一定比陳玉玲和發哥願意給的多得多,可陳玉玲不願意費時間跟他扯皮周旋,只願意給他他應得的部分。
他們先跟易老板交易,張偉手裏也就沒有跟他們再讨價還價的籌碼了,到時候該分給他多少錢,也就不是他說多少就多少的。
發哥當然也不願意多分給張偉錢,“我覺得行,就這麽辦吧!”
雖然鏡城的賓館并不算多,可真要一家一家的去打聽也得耗費不少時間,兩個人分頭行動,一個裝作是跟易老板約好了給他照相的,一個扮做張偉的角色,說是易老板的生意夥伴,找起人來也算順利。
幸運的是,他們在第一天就找到了易老板。
易老板聽說他們手裏有現貨,就說先看看貨,如果确定有的話,再坐下來談價格。
第二天,陳玉玲和發哥帶着剩下的貨跟易老板碰了面。
這個易老板看着也是個懂行的,問了他們膠卷的出處,自己又仔細看了看,就讓他們先出個價。
“國産十七塊七一卷,進口二十一塊五一卷,您看行嗎?”第一次出價,肯定要出高于最低心理預期的價錢了。
易老板當然也要讨價還價的,一番你來我往的“商量”之後,最終定下來的價格是國産十七塊二,進口二十一塊。
而且,易老板把他們手裏的貨全都要了,但他有一個要求,就是陳玉玲和發哥以後不能再在鏡城做膠卷生意了。
這個價格,就算陳玉玲和發哥沒有賣給他,兩個人逐步擡高價格慢慢賣,也是賣不到這個價格的。
陳玉玲本就沒有再倒騰膠卷的想法,而發哥看到易老板接受了這麽高的價格,早就心動的不得了,再加上陳玉玲也不打算倒騰膠卷了,他一個人也做不來,眼前又能狠狠掙上一筆,他當即就答應下來。
一手交錢,一手交貨,易老板很爽快,陳玉玲和發哥也很滿意。
Advertisement
包裏滿滿的鈔票代表着這次膠卷生意的大獲成功!
來之前,陳玉玲就和發哥說了,在議價的過程中一定要沉住氣,可以降價,但是只能一點點的降,她說這個易老板既然之前都跟張偉說了願意出高價買膠卷,那說明他買膠卷的決心還是很大的。
這個易老板也不傻,他之所以願意出高價買膠卷,不光是因為他要保證自己收購的那三家照相館有充足的膠卷可以用,更是因為,如果他把鏡城市場上唯一有膠卷的陳玉玲和發哥手裏的膠卷都買光了,那別的照相館就買不到了。
膠卷的占有,不光是生意運轉的需要,更是跟其他照相館競争的手段。
陳玉玲對于易老板的這個打算心知肚明,所以在價格上據理力争,而易老板也是個不達目的不罷休的,他看中的不是一時的利益,而是照相館長遠的發展。
在買膠卷上,他是虧了,可長遠來看,他照相館的地位會越來越穩當,打敗其他照相館,他賺的也會越來越多。
今天,易老板買下了陳玉玲和發哥手裏的全部膠卷,達到了他的目的,而陳玉玲和發哥也賣出了超高價,這是個雙贏的局面。
賣給易老板的這些膠卷,包括成本在內,共計約兩萬三千元,再加上之前那三次交易的收入,這批膠卷總共賣出了近三萬元。
而他們的成本不過八千塊!
這錢要是分起來,陳玉玲是妥妥的萬元戶了,而發哥,雖然少了些,但也足以讓他樂的三天睡不着覺!
用他自己的話說,“這輩子也沒想到自己一下子能賺這麽多錢!”
而這次他們能賺這麽多錢,主要還是因為易老板,所以陳玉玲在本來打算給張偉的錢上又加上了一摞。
這筆生意算是徹底的結束了,分完錢之後,發哥問陳玉玲,“你打算接下來做什麽生意?”如果不是跟着陳玉玲,發哥是不可能賺到這麽多錢的,現在陳玉玲要改行了,發哥還想着繼續跟着她賺錢。
可陳玉玲是打算做布匹生意的,未來服裝會很火熱,原材料一定是緊俏品,鏡城本地就有布廠,而且還不止一家,隔壁市的布廠也不少,它們現在還沒陷入倒閉潮,但應該也在想辦法尋求新的出路了,來源都是現成的,而且,如果陳玉玲的布匹生意真的能做起來,那也是給它們提供了一條出路。
陳玉玲認為布匹生意大有前途,所以這次,陳玉玲是打算在布匹行業深耕下去的。
不過眼下,她首先要做的就是先開家店,一家正規的布店,雖然現在很多人在思想上還視做生意為洪水猛獸,可實際上,國家現在已經承認個體戶的身份了,陳玉玲要辦鏡城第一張個體戶營業執照,正大光明的開啓她的布匹買賣!
這是發哥從來沒接觸過的行業,而且看樣子,投入還不小,陳玉玲都打算把自己的錢全投進去。
發哥這次掙的錢還沒焐熱呢,雖然他相信陳玉玲的能力,可真要讓他拿出剛賺的錢投入到他完全不了解的生意上,他還真不舍得。
而且,他也舍不得離開被他稱為鐵飯碗的工作。
“那等你把店開起來,只要有能用到我的地方,你盡管說!”比起冒險,他更願意守好現在掙的這些錢。
陳玉玲并不感到意外,“那我就先謝謝發哥了!”
做生意嘛,合則聚,不合就好聚好散,很正常,就算以後不合作做生意了,陳玉玲和發哥也還是朋友。
可是這筆生意還不算全部結束,還有個麻煩等待處理,那就是張偉。
到了約定的時間,張偉直接找到了陳玉玲。
而這個時候的他還不知道陳玉玲和發哥已經跟易老板私下交易成功了。
所以他上來就問,“你們想好了沒?打算分我多少?”
看來這兩天他根本就沒去見過易老板,連當個中間人都這麽不上心,沒有一點客戶維護意識。
“你先說你打算要多少吧!”陳玉玲開門見山,先摸清他的心理預期價。
張偉略微思考了一下,說,“怎麽着也得給個七八百的吧。”
現在,陳玉玲還知道了,張偉并不知道她手裏有那麽多貨。
想來也是,她一直讓發哥對外說自己手裏貨不多,所以張偉就以為自己手裏貨真的不多,往多了想也就三四百卷,如果他知道自己手裏真實的貨量,那他也就不會說出這個價格了。
也幸好沒帶着他一起去跟易老板交易,要不然就算跟他提前說好了價錢,看到真實的交易量,他怕也會當場變卦,又生出更多事端吧。
陳玉玲本來準備了一肚子用來跟他讨價還價的話,現在看來,竟一句也用不到了。
“那你等一下,我把你的錢拿給你!”陳玉玲轉身回屋去那早就給他準備好的錢去了。
而張偉直接就愣住了,這兩天他先是在一個朋友的錄像廳裏待了一天,又蹭另一個朋友的摩托車去了隔壁的霈城逛了一圈,這剛回來,還沒帶她見易老板呢,她咋也不跟自己讨價還價一樣就先把錢給他了?
這是同意他入夥,先把定金給他的意思?
陳玉玲出來,把錢遞給他,“這是你應得的,你拿好了!”
張偉只覺得自己手裏沉甸甸的,他好吃懶做慣了,整天只會游手好閑的跟着他那些個狐朋狗友閑逛,他倒是見過這麽多錢,但那都是別人的,自己只能看看,現在,陳玉玲跟他說,他手上的這些錢都是他的了,而且還是他應得的,張偉都有些不敢相信,“這是我應得的?”
陳玉玲只好把事情都跟他說了。
而張偉在聽完之後,只問了陳玉玲一句,“你給我的這些錢,是多少?”
“一千塊啊,”陳玉玲覺得這個價錢已經很地道了。
張偉的心理預期最多才七八百塊,就這,他還擔心陳玉玲和發哥不願意給呢!陳玉玲這一下直接給了他一千塊!
張偉把陳玉玲給他的這些零零整整的錢一張張的數了數,沒錯,還真是足足的一千塊!
一千塊啊,頂一個普通工人三年的工資了!
張偉把錢揣進褲兜裏,一只褲兜塞不下,兩只褲兜都塞的滿滿的!
意外拿到了超出自己想象的錢,張偉怎麽可能還會氣陳玉玲越過他私下跟易老板交易呢,他開心都來不及呢, “哎呀,表妹呀,你以後一定是能做大事的人,仗義!大氣!”
書裏對張偉的描寫是少之又少,少到陳玉玲除了他大衆化的名字就再也記不起其他任何關于他的事了。
以前,張平總跟她說,“你這個表哥啊,游手好閑,不務正業,是個心術不正的,”可現在看來,游手好閑,不務正業像是真的,至于心術不正,還有待繼續觀察。
至少,在易老板這事上,張偉是通過展示自己的價值來掙錢的,而且他提供的信息還是真的很有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