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36章
這事已經過去有段日子了,按理說應該調查的差不多,該抓的也該抓了。
“沒什麽,就我在嘉城的時候老聽人說什麽走私案走私案的,感覺很嚴重的樣子,就好奇問一下。”陳玉玲說到。
“走私是被嚴打的,逮住了會被判的很重,但是這段時間倒還真沒聽說有人被抓。”黎海也是每天都看報紙的人,可他并沒有在報紙上看到過相關的報道。
陳玉玲在嘉城和零件店老板去舉報項前的時候,在公安那留的是零件店老板的聯系電話,要是當時陳玉玲也存一份他的電話就好了,這樣還能問問他事情最後怎麽樣了。
“玉玲的布店你們也去看了,你們都是做生意的行家,有沒有什麽意見,也給她提提!”陳樹華對個體戶的經營模式不甚了解,嘉城的個體戶很繁榮,想來黎祥和黎海應該對這個很了解了。
“我們哪有什麽意見呀,玉玲這布店,不管是選址、宣傳還是優惠活動的安排,這前期準備工作做的不知道比嘉城的個體戶強多少呢,在這方面,玉玲是榜樣,我們都該向她學習呢!”黎海這話雖然是在誇獎陳玉玲,可說的也是實話。
就連黎祥都說,“玉玲已經做好的很好了,陳廠長大可不必擔心。”
雖然陳樹華自認自家女兒确實很有頭腦,可作為父親,他總是免不了會為她擔心,“既然你們都這麽說了,那玉玲這布店一定是沒問題了!”
“你們還去我店裏看了?”陳玉玲在店裏的時候還真沒發現他們,這麽看來,店門口多出來的那些花籃應該也是他們買來送她的了。
“是啊,你店裏生意太火爆了,我們都沒能擠進店裏跟你打招呼!”那場面,現在想來,黎海還覺得歷歷在目呢。
“只是,我們不知道你今天新店開業,也沒給你準備什麽像樣的開業禮物。”黎海不無遺憾的說到,他要是提前知道這個消息,一定在嘉城給她準備份正式的禮物帶過來。
“怎麽沒有?你們不是已經送了花籃嗎,我很喜歡,謝謝你們!”有花籃,陳玉玲就已經很滿足了。
吃完飯,黎祥和黎海要去住招待所,陳玉玲和爸爸送他們到門外。
把他們送走之後,陳樹華轉頭問起了陳玉玲,“這個黎海,你覺着他怎麽樣?”
陳玉玲直接一個大無語:“爸!我現在只想把布店做好!”
Advertisement
自己想做的事業還沒真正起步呢,哪有閑心再去想別的,還是先把事業搞好再說,如果真是有緣分,早晚會在一起,不在乎眼下這會兒。
“也是,女孩子有份事業比什麽都強。”陳樹華自然是想讓女兒事業愛情雙豐收,可如果這兩者中只能讓他選一個的時候,他也贊同女兒選事業,“你年紀還小,不着急。”
拜托!就算以後年紀大了,她陳玉玲也不會着急的!
黎祥在鏡城是待不了多久的,嘉城那邊好幾家廠子,每天都攢了一堆事等着他處理呢,而且,在來之前,他跟黎媛保證了,很快就會回去,所以,明天簽完合同他就要走的。
黎海并沒有那麽忙,他是可以在這裏多待兩天的,而且,他也真心地想要在這麽多待,“哥,明天你先走吧,在咱們的技術員來之前,我留在這裏,先照應着。”
黎海那點技術,都是皮毛,他根本就不是個真懂技術的,這些話只是他想留下來的借口罷了,“我記得你來之前也跟黎媛說了,會跟我一起回去的。”
黎海就知道他會這麽說,現在,這裏只有他們兩個人,黎海也不用避着什麽了,“可是哥,你應該知道,黎媛真正着急想見的人不是我!我回不回去對她并沒有什麽影響,而且,說實在的,我也真的不想再當夾在你們中間的那個人了,太累了!”
黎祥想讓黎海跟他一起回去,确實是為了讓黎海繼續幫他穩住黎媛情緒的,要不然他一個人,又要忙工廠的事,又要照顧黎媛的情緒,根本做不到。
這麽多年,黎祥一直知道黎媛對他的那份心思,黎海總跟他說,要他趁早把話說絕了,斷了她這個念頭,早斷早好,最好是不要再把她帶在身邊了,可那時候黎祥說黎媛是因為太小了,不懂事,又受了那麽多苦,自己不忍心跟她說那些話,更別說把她送走了,他還無比的堅信,等她長大了,知道親情和愛情是兩回事,就會放棄對他的這個念頭。
可結果呢,黎媛都長到這麽大了,對他的那份幻想只增不減!
話語已經不足以讓她斷了這份幻想了,而黎祥竟還狠不下心來把她送走!黎媛每每見到黎祥身邊出現別的女性,都免不了一頓胡攪蠻纏,而只有從小一起長大的黎海能勸得動她,也只有黎海,是除了黎祥之外,唯一能跟她正常交流的人。
黎祥被黎媛困住了,而黎海可以解救他,所以,黎祥需要黎海,“可你應該知道,沒有你,我什麽都做不了。”
“那我要是不願意繼續幫你了呢?”黎海反問他,“我不可能一直站在你身邊,幫你安撫住黎媛,我也想要有我自己的生活。”
而這,也是黎祥最害怕的。
黎祥不是沒有過後悔,他一開始要是聽了黎海的話狠下心來,也不會有現在的局面。現在的他對黎媛是真的沒轍了,他一說要讓她離開,她就尋死覓活。
如果黎祥再堅持,那黎媛手腕上是會再多道疤還是這次真的就沒了命,黎祥不敢想。
“還是那句話,哥,你要是真的不想再耽誤更多人,那就一次狠心狠到底,讓大家都解脫!”
黎海也同情黎媛,那個小小的,渾身是血的她被扔在黎家門口的畫面,黎海也是親眼見到的,她本來是慣常了家暴的黎家二叔的繼女,在親媽去世之後,她就成了二叔洩憤的工具,哪怕年齡再小,被打也是她的家常便飯,打完了就扔在門口。
黎祥看不過,把差點被打死的她抱回了自己家裏,當親妹妹一樣的養着,可養着養着,黎媛對他的感情就變了,到現在,已然無法自拔。
雖然黎媛跟黎家并沒有血脈關系,可黎媛到底是像親妹妹一樣的養在自己家裏的,黎海所說的讓她離開,不是讓她徹底離開黎家,而是讓她離開黎祥身邊。
黎媛對黎祥的這種情感狀态,顯然不正常,黎海的意思是有病就要治病,等她好了,黎家随時歡迎她再回來。
“我都打聽好了,嘉城市郊有家療養院,裏面有一個心理疾病治療的專家,你可以把黎媛帶去那裏。”帶黎媛去看心理醫生這事,黎海試過,黎媛根本不配合,那也只有黎祥能做到了。
為了這次能離開嘉城,而且是不帶着黎媛就離開嘉城,黎海費了數不盡的心思和心力去跟黎媛解釋,去安撫她的情緒。
這次出行,是黎海給黎祥的最後機會,也是黎海給自己的最後期限。
這次,不管黎祥同不同意,能不能狠下心來把黎媛送出去,黎海都決定絕不跟他一起回嘉城,當幫他安撫黎媛的中間人了!
“哥,你自己再好好想想吧。”該說的,黎海都說了。
黎海都想不明白,黎祥在工作上是那麽一個雷厲風行的人,怎麽在生活中,到了黎媛身上,他就變的一直這麽的優柔寡斷呢?
第二天,雖然頂着黑眼圈,但依然保持着良好精神狀态的黎祥在河海車造廠跟陳樹華舉行了簽字儀式。
這次合作,不僅對陳樹華的河海車造廠意義重大,對鏡城也有重要意義,這标志着鏡城國營廠緊随時代步伐,響應國家號召,進行市場化改造的成功。
不光是鏡城新聞報的記者,就連省城的記者也都到了簽字儀式的現場!
這次,陳樹華不僅帶着廠子走出了鏡城,他自己更将要成為全省的名人了。
簽字儀式之後就是記者們的采訪時間,在采訪中,陳樹華還透露了一個消息。
現在的河海車造廠其實早就脫離了一開始設立的目的,為了适應市場需求,産品的生産也會越來越多樣化,上面已經同意了河海車造廠的改名計劃,至于新的名字,陳樹華賣了個關子,“到時候你們自然就知道了!”
應付完記者們的采訪,陳樹華親自送黎祥去了火車站。
在去火車站之前,黎祥又特意問了黎海一遍,“你真的想好,不跟我一起回去了嗎?”
黎海對于他的這個問題感到很失望,“我就不送你了,工作上的事,我們随時保持電話溝通。”
言外之意,如果不是工作上的事,就不要再給他打電話了。
在陳樹華送黎祥到火車站的時候,黎海也走進了陳玉玲的布店裏。
而陳玉玲那時并不在店裏,只有盼盼在忙着招呼客人。
盼盼說,有人來店裏遞話,說是有個姓李的老板,想從店裏進一批布,要的量還挺大,喊玉玲姐去先給介紹一下,盼盼還說,玉玲姐說她很快就會回來的。
想要批發的話,那肯定還是要來店裏具體看看布的品種和質量的,确實用不了多長時間,黎海就在店裏坐了下來等着她。
可半個小時過去了,陳玉玲還沒回來。
盼盼都着急了,“玉玲姐怎麽還不回來?”
“遞話的人有說讓玉玲去哪裏跟那個李老板介紹嗎?”黎海想要去看看情況。
“說是去街頭一家叫衛民飯館的碰面。”當時店裏有好幾個客人,有點吵,所以遞話的人說的很大聲,盼盼也聽到了。
黎海一邊走一邊問,很快就找到了那家叫衛民飯館的店,可店門卻是緊閉的。
旁邊的小販以為他是想來飯館吃飯的,就說,“趕不巧,飯館從早上就沒開過門,您換地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