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35章

“盼娣,以後你就把這裏當家,不用客氣的!”陳玉玲可不是個苛責的老板,她想盼娣開開心心工作。

“嗯,那以後我就喊你姐,你直接叫我盼盼就行!”盼娣揚着臉,很久都沒這麽開心過了。

“好,盼盼,以後你要是有啥事,也直接跟姐說!”盼盼也是個爽快人,而陳玉玲就喜歡她這樣的。

終于到了布店開張這天。

陳樹華是一定要來的,可陳玉玲沒讓,因為爸爸現在是鏡城的“明星人物”,他的臉可是印在了上次的報紙頭條上,現在鏡城怕是沒多少人不認得他了,他這一來,還不得滿城轟動?而且,大家也就都知道這布店是廠長閨女開的了。

沒準人家還會在背後猜,陳樹華一個大廠長,給閨女站臺,這是不是想讓我們以後都只買他閨女的布呀?

尤其是對那些工人家屬來說,有陳樹華的面子在,你說人家到底是買還是不買?

陳玉玲做生意,不想幹那強人所難的事,表示支持不一定非得到現場,再說了,爸爸對自己的支持還算少嗎?

所以,陳玉玲跟爸爸說好了,不用專門過來,等晚上回去,爸爸親自下廚給她做一頓開張宴!

發哥很有心,開業當天早早的就來了,還帶了一只碩大的招財貓,六個開業的大花籃,上面張燈結彩的,寫的都是喜慶話。

陳玉玲趕緊和盼盼一起,把招財貓擺好,又把大花籃一字排開的立在門外,這新店開業的氛圍更濃了!

盡管陳玉玲和盼盼已經做好了十二分的準備,可看着越來越多的人湧進店裏,已經進到店裏的人連下腳的地方都快沒有了,兩人又要賣貨又要招呼客人,根本忙不過來,發哥也不當客人了,直接現場當起了售貨員,招呼客人,幫着陳玉玲和盼盼收錢找零,就算是上面下來的國産膠卷分到自己店裏那天,他都沒這麽忙過。

今天來的人中,絕大部分都是看了或者聽說了陳玉玲在報紙上打的gg過來的,有的人看到自己喜歡的布料,上來就問,“這種料子也有報紙上說的那種優惠嗎?”

針對不同的布料,因為成本不同,陳玉玲是設置了不同的優惠活動的,可今天店裏來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布料材質的辨別也就陳玉玲和盼盼兩個人分得清,她們倆只有兩張嘴,實在應付不了那麽多人不同的提問。

于是,陳玉玲當機立斷,她搬來凳子踩了上去,沖着店裏烏泱泱又亂糟糟的顧客大聲喊,“今天店裏的所有布料,一律六折!一律六折!”

Advertisement

站在高處喊話的陳玉玲一如在嘉城時候的伶俐和能幹,站在門外擠不進店內的黎祥和黎海遠遠的看着她忙上忙下,嘴巴和手沒半刻停歇,可臉上卻一直都是笑盈盈的,看不出半分不耐煩。

六折是所有布料中陳玉玲給出的最高折扣,統一了折扣力度,她和盼盼兩個人的工作量瞬間就減輕了大半,她們只需要回答大家每種布料的原價是多少就可以了。

一直在店裏忙個不停的陳玉玲也不知道黎祥和黎海來了,更不知道他們什麽時候走的,只是等到中午店裏人少些的時候才發現,門外又多了好幾個花籃,卻不知道是誰送來的。

陳玉玲和盼盼一直忙到中午飯點才清閑了些,兩個人一起去旁邊的面館裏吃了兩碗面,為了補充體力,陳玉玲又讓面館老板給她們每人另加了兩份牛肉和雞蛋,就算是吃飯,她們也不能耽誤太長時間,店裏随時可能會來人,所以兩個人是直接端着碗回店裏吃的。

下午的生意雖然沒有上午那麽火爆,可斷斷續續來的人也不少,只是大家都是買來自己用或者送人的,來批發的,一個都沒有。

批發生意在鏡城本地是沒有什麽市場的,想要拓展市場只能去其他城市,尤其是服裝行業發展的好的城市,陳玉玲本來想等店裏都穩定了就出去找市場的,可眼下布店的生意靠盼盼一個人她肯定吃不消,她還得再等等。

結束了第一天的營業,在進行盤點的時候,陳玉玲發現賣的最好的還是平棉布、斜紋棉布面料,以及滌綸、錦綸、棉三元混紡布,也就是俗稱的“的确良“,這些布的價格相對便宜,穿着也不錯,所以最受老百姓歡迎。

當然,最開心的還是盤點收益額。

今天一天的營業額就達到了三百六十七塊八!

看到第一天就這麽多錢,盼盼的腦瓜子轉的飛快,“照這樣下去,一個月就能過萬了!姐,你要成萬元戶了!”

在開布店之前,陳玉玲就已經當過萬元戶了,今天是因為第一天開業,大家都圖個新鮮,所以才會一下子來這麽多人,不會每天都這樣的。

今天,盼盼也是忙壞了,陳玉玲從中抽出兩張二十的,一張十塊的塞到盼盼手裏,“今天第一天營業,圓滿成功,你功不可沒!這是姐先預支給你的提成,你先花着,等月底了,姐再好好算算,都給你補齊!”

錢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鼓勵,盼盼剛來鏡城,少不了花錢的地方,而且,這不是陳玉玲白給她的,這是她憑自己本事掙來的,陳玉玲只是先提前給了她一部分。

盼盼高高興興的收下了錢,“謝謝姐!這是我頭一次掙到這麽多只屬于我自己的錢!”

剛才在盤點收益額的時候,盼盼在腦子裏都自己算過了,按照陳玉玲給她的提成算法,再加上自己的底薪,照這個營業額下去,她一個月能掙近百塊呢!

盼盼一直想要有個自己的家,有套自己的房子,就在今天,她看到了希望。

雖然手上有了錢,可盼盼也不願意多花錢,她寧願攢着,所以,只要陳玉玲不說什麽,她想一直在店裏住下去,不出去租房了。

陳玉玲當然不會說什麽,“只要這家店還是我的,你在這裏想住多久就住多久!”

盼盼只花了些錢買了一個簡易的折疊床,被褥還有一些生活用品,陳玉玲從家裏都給她帶來了,當晚,她就在店裏住了下來。

而陳玉玲則回了家,爸爸已經做好飯在等着她了。

陪陳樹華一起等的,還有黎祥和黎海。

陳玉玲還沒進家門呢,就聽見屋裏傳來陣陣笑聲,這笑聲還有那麽點熟悉呢。

“玉玲,你可回來了!小黎說今天你店裏生意好的不得了呀!”女兒新店生意興隆,好朋友黎祥帶着弟弟來到自己家,陳樹華今天尤其高興。

“玉玲!”看到陳玉玲,黎海馬上從座位上站了起來跟她打招呼。

黎祥面朝着陳樹華,兩人剛才正在碰杯,這會兒他正把酒杯往嘴邊送呢,喝了口酒後,黎祥才轉頭看向已經走到他們旁邊的陳玉玲,但也只是看了一眼,很快就移開了。

黎海把自己旁邊的椅子移開,陳玉玲順勢坐了進去,“你們什麽時候來的啊?怎麽也沒跟我說一聲,我該去接你們的!”

“我哥來跟你爸談生意,我沒事,就跟來了,你也忙,就沒告訴你,我們也是今天剛到的!”黎海一個人把陳玉玲的問題全都回答了,“今天忙了一天,你肯定累壞了吧,喝點水!”

黎海給陳玉玲倒了杯水,還端到她面前。

自打陳玉玲進屋來,黎海就表現的特別殷勤,這一點,黎祥看到了,陳樹華也看到了。

“黎海,你跟玉玲在嘉城是怎麽認識的?”女兒在嘉城的時候,黎祥跟他彙報女兒的情況,可沒提起過黎海,陳樹華也是今天才知道黎海的存在。

“啊,我們……我們是……”陳玉玲說過,不能把她鬥歹徒的事情說出去,陳樹華突然問起這個,黎海還在想怎麽應付他呢。

“他們是我介紹認識的,玉玲走之前,我請她吃飯,當時黎海跟我另一個妹妹也在。”黎祥及時化解了黎海的無措。

另一個妹妹?他除了黎媛,還有其他的妹妹?

“哦,對,是的!”黎海趕緊附和。

陳樹華還想問問黎海現在在做什麽,是跟着黎祥一起幹的,還是自己單獨出來幹的,可不等他再開口,就被陳玉玲給堵了回去,“爸,黎廠長和黎海在嘉城幫了我很多,他們這次過來,我們可得好好招待他們,我們先一起敬他們一杯吧!”

接下來,陳玉玲的布店又成為大家話題的中心,陳玉玲在報紙上打的那版gg,黎祥和黎海都看到了,是陳樹華把那張報紙存了下來,拿給他們看的。

大家也都看出來了,陳玉玲真正想做的是布匹批發生意,然後,他們開始紛紛給陳玉玲出起了主意。

“大家的好意我都心領了,只不過,布匹批發這生意還得等布店穩定了再說,現在不急,別光說我了,黎廠長,黎海,你們這趟來鏡城,是打算跟我爸的廠子合作什麽生意呢?”陳玉玲把注意力轉移到了他們此行的目的上來。

陳玉玲想做布匹生意不假,可她都沒想着讓爸爸幫忙,更不會想着讓黎祥和黎海幫她的忙,而且,他們還都遠在嘉城,黎祥已經幫過她一次大忙了,她還不知道怎麽感謝和回報人家呢,她不想再繼續欠他們人情。

如果是合作的關系,互贏嘛,陳玉玲還能接受,可平白無故,沒有回報的幫忙,一次可以,兩次就不合适了。

黎祥在嘉城又開了家分廠,做零配件組裝的,主要做小家電的生産線組裝,産品面向全國銷售,對零配件的需求量也是與日俱增,他這次過來,就是跟爸爸合作,讓爸爸的工廠生産符合他要求的零件,然後賣給他。

這樣一來,爸爸解決了廠子生産過剩的問題,黎祥也解決了廠子零件不足的問題,只是,不同産品對零件的具體要求尺寸和材料都不同,還需要兩個廠子的技術專家提前溝通好,針對這個問題,黎祥說了,會派自己廠子的技術專家駐在爸爸廠子裏,随時溝通,跟進,兩人的合作只差合同上的簽字了。

提起零部件,陳玉玲想起了一個人,“黎廠長,你們在嘉城有沒有聽說公安最近破獲了什麽走私案?”

黎祥和黎海都仔細想了想,得出了一致的回答,“沒聽說啊,什麽走私案?”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