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29章 第 29 章

◎濾鏡◎

于戡說他不會彈編導點的這個, 他沒再征求譚幼瑾的意見,開始彈亨德爾的一首曲子。譚幼瑾很熟悉這旋律,只是第一次聽吉他版的。

譚幼瑾低頭喝杯子裏的酒。她本來是沒打算喝的,但是一曲都沒彈完, 杯裏的酒已經空了。她也沒再倒, 就這麽看着空的玻璃杯。手指輕叩着玻璃杯, 發出有節奏的清響,只有她一個人聽得到。傳到其他人耳朵裏, 被吉他聲蓋過去了。

她幾乎想要問于戡, 就是這麽為她澄清的麽?那個他口中需要澄清的留言幾乎已經消失了。他現在新造出來的這一個才真給她帶來了壓力。倒不是怕輿論,這種和她職業無關的輿論即使有負面, 對她的影響也是有限的。真正困擾她的是,她不知道于戡是真是假, 但她好像可能也許有點兒當真了。

譚幼瑾低頭看向桌下,她自己的腿幾乎是貼着椅子, 但于戡的腿要舒展多了。有時桌下比桌上更能說明兩個人的關系。在于戡還沒畢業, 她還是他廣義上的老師時, 她曾經跟他說過, 要拍一桌人的暗流湧動, 鏡頭不光要從臺上掃,還要看看桌子下面, 演員可不是臉上有戲就得了。

相比現在, 譚幼瑾更喜歡他們私下的相處。現在她總是懷疑于戡在演,對鏡頭他可能比她更敏感。唯一一次, 她在鏡頭前完全相信他, 是他因為談及他拍的片子, 耳朵發紅, 一句話都說不出。

她不喜歡這種感覺,自己的情緒被另一人推着走,猜他真心還是假意。

譚幼瑾有一個熟人曾為她在年輕時候沒能戀愛感到遺憾,因為沒能體會到那種豐富複雜的情緒實在可惜。這情緒一樣一樣拆開看,譚幼瑾發現,所有的她都體會過。她只為自己的母親有過那樣的情緒波動,在她還是個小孩子的時候,大多數快樂都源自母親的誇獎,而母親一旦誇獎她的學生,馬上就能激起她的嫉妒心和好勝心,而後她又為自己的嫉妒羞恥,她一直都知道嫉妒是不好的。她猜測母親的心情,猜她是不是對自己滿意。等她大了些,開始能夠一分為二地看待自己的母親,可聽到別人批評自己的母親,哪怕有七分事實,她也覺得很反感。因為是自己人,對自己人總是袒護的。

等她違背了母親給她制定的規劃開始獨自生活,她才慢慢獲得了自己情緒上的自由,再聽到母親誇獎別人,終于能客觀地去欣賞所誇之人的優點,而覺得自己有沒有這優點都不影響自己的生活。

這情緒自由太過來之不易,一點兒都不想拱手讓人。好在這些年來她還算經得起誘惑,因為能誘惑到她的都不來誘惑她。

她喜歡輕松的關系,不願意給自己罪受。而她并不是一個适配度高的人。适配度高的人,和大多數人都能愉快相處。她不只不高,簡直低得令人發指。她的一個約會對象罵她,你又不是什麽十全十美的人,為什麽這麽挑剔別人?她并沒有挑剔,讓別人為她改變,只是覺得不合适。但她沒有反駁,只是說,我能力有限,光是忍受我自己一個人的缺點就已經竭盡全力了,再多了實在受不了。那人以為她在諷刺,其實她說的也算是實話的另一個版本。

一曲彈完,于戡還要重複彈,剛聽到前奏,譚幼瑾就打斷了這彈奏,笑着問道:“今天直播是不是開了美顏?”她太知道如何打破浪漫的氛圍。

剛才因為于戡的曲子冷清的直播間評論突然就炸了。照一般常理認為,因為直播美顏這事兒是譚幼瑾提出來的,那她肯定不是美顏的最大受益者。至于最大受益者,明擺着是某個人。之前覺得譚幼瑾對帥哥太冷淡的人,也為她找到了理由,其實這人并不是真帥。評論裏除了誇譚幼瑾坦誠的,剩下的都圍繞于戡的長相。

“我就說,這男的要真這麽好看,怎麽會現在還是個撲街。”

“菜都變色了,還信他真長這樣,不騙你們騙誰。”

Advertisement

“既然小姐姐提出來了,那就把美顏關了吧。”

……

偶爾有一個認識于戡的,為他證明他并沒有靠着美顏欺騙大衆,但很快就被別的評論淹沒了。

老譚問周主任:“好像幼瑾看着皮膚是比平常好點兒,這男孩兒不長視頻這樣?”

“比視頻裏好看點兒吧。”周主任并不喜歡這完全看不出皮膚紋理的濾鏡,把人的五官都給模糊化了。

編導完全沒想到譚幼瑾會當着鏡頭問這個,一時沒想到合适的話讓這個話題到此為止。

今天的直播時長已經足夠了,在沉默了許多秒後,編導進畫外音:譚老師可真愛開玩笑,今天的直播就到這裏……

直播間的觀衆看到最精彩處,一顆心剛提起來等待着不曾預料的場面出現,直播間突然切斷了。

直播結束,小編導才意識到自己剛才處理的不夠妥帖,停留在觀衆對于戡的長相質疑中結束。

“譚老師,你剛才怎麽想起提這個?現在好多人都覺得于戡是個照騙,根本不長視頻裏這樣。”就因為譚幼瑾的一句話,把一個好好的愛情故事變成了對直播濾鏡的讨論。

譚幼瑾并不覺得這句話如何影響了于戡,反正他的長相又不會因為她的話有變化。就算有,也不過是增加了他的讨論度,等節目正式播出,自然可以扳回一局。她倒是覺得美顏反而耽誤了于戡,這種磨皮瘦臉的電子美容術只會讓他看上去更奇怪。

直播結束,節目卻繼續錄制。周主任見直播完了,馬上給女兒打電話,今天他們一家三口要去看芭蕾舞《紅色娘子軍》,順便問問女兒的感情進展。票是譚幼瑾一個多月前就買好了的。周主任年輕時的偶像是吳瓊花,這場舞她看了好多遍,演員也換了幾撥,她卻始終興趣不減。她年輕時很羨慕芭蕾舞演員,後來有了女兒,也未嘗沒有讓女兒補足自己遺憾的想法。然而培養女兒的經驗告訴她,把希望放在別人身上始終要落空。最近她自己報了一個芭蕾舞的班,從零開始學起。

譚幼瑾的手機鈴聲是樹林裏的鳥叫,和她設置的鬧鐘是一種是聲音。她在電話裏說正在錄節目,讓父母先去。

挂掉電話,于戡問她:“鈴聲你又換回來了?”

“嗯?”譚幼瑾的鈴聲從來都是鳥叫,只不過不是同一類鳥。

“四年前就是這個鈴聲,但昨天不是。”

【作者有話說】

也不立flag了,不過即使稀稀拉拉地更新下去,到四月末也該結束了。到時大家再看吧。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