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三遇
三遇
從骊山別苑打道回府時,不過才申時出頭。
地面上幽幽踏過一輛繁華精致的檀木馬車,車子徐徐駛進巷道,油光锃亮的駿馬打了一個響鼻。
馬蹄聲微歇,緩緩停在安國公府門前,金光倒影中,與門前巍然屹立的兩頭石獅子渾然一派。
端慧長公主看了眼身側睡得正香的少女,柔聲喊道:“阿魚,到家了。”
簫池魚悠悠轉醒,呆呆望了眼四周,伸了個懶腰後才提着裙擺從馬車上緩緩下來,剛一落地,就聽見一道少女蘇音,帶着欣喜:“七妹妹。”
她一擡頭,就看見五姑娘簫池月和六姑娘簫池衣并排站在一起。
看二人裝扮,皆帶着長長帷帽,想必是要出門子去。
簫池月拉着簫池衣往外走,方才還說,七妹妹不在可惜了,甫一擡頭便見豆蔻少女玉立婷婷的站在那裏,見簫池魚回來的正是時候,簫池月驚喜道:“七妹妹回來的正巧,我和六妹妹正要去臨江仙吃他們的招牌粽子呢,你既回來了,咱們便一道去吧。”
粽子?
簫池魚恍惚想起方才在骊山別苑,她桌上确也放了一盤翠綠竹粽,只可惜她忙着應付端淑長公主,無心享用。
臨江仙是京城數一數二的酒樓,甭管是酒水、吃食還是風景、歌舞,樣樣拔尖。
它的名頭簫池魚自然耳聞過,适才的朦胧睡意消了個幹淨,簫池魚望着端慧長公主,眼含期待。
端慧長公主柔柔一笑:“去吧,早些回來。”
臨江仙其實并不臨江,但也不是虛擔這麽一名兒只圖好聽。
它在鬧市中心,寸土寸金的地面兒。
Advertisement
當家的應該是個極有生意頭腦的人,登上這間酒樓,樓層三數之下可以一攬街市光景。
若樓層高處便能一眼看到周城江河的波瀾美景,晚江的景致最好,若是嫌熱嫌擠錯過了白日聲勢浩大的賽龍舟,到了夜晚,瞧瞧粼粼波光之上的燈船也是極美的。
卻說這等佳節,臨江仙一位難求,簫池月一早就盤算着要來這裏賞景,這件雅室是她早早就定下來的,說來也是運氣好,就在四樓靠窗的位置,宜遠宜近,觀景最好,無論是街道的人山,還是江邊的人海,統統納入眼中。
三人落座後,簫池月偶然問起今日宴會上可有何樂事,簫池魚思索一番,便将端淑長公主當衆失禁的事兒說與她們聽了。
不但是簫池月,就連一向文靜內斂的六姑娘簫池衣都驚的長大了嘴巴,下巴近乎都要落地。
反正這事兒早晚都要傳出去,自己兜着不講也沒什麽作用,簫池魚這樣想着,至于她偷杯換盞這一舉,自然抹了個幹淨。
不錯,今日宴會結束,端淑長公主當殿失禁這事兒就像自己張了翅膀似的,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快速傳播至一衆貴族耳裏。
見過的說的頭頭是道,沒見過的聽得目瞪口呆。
話說端淑長公主回家後,一直哭鬧不止,她自覺無顏再在燕京城裏立足,許驸馬便想了個法子,幾日後主動求聖上尋了個外放的差事,不消幾日功夫便帶着妻女去上任了。
簫池魚後來聽聞時只一笑而過。
姐妹三人六耳不聞窗外事,時間飛逝,一壺熱茶、幾盤竹粽閑談嬉笑下來,戌時已至,盛況将襲。
長街上亮如白日,人聲鼎沸,有年輕的公子小姐,也有半大的孩童和老人。
萬家燈火齊明,紅燭高照,街道兩旁店鋪挨着店鋪,有茶樓、酒館、書齋、衣舍,還有各種家裏自包了各色粽子出來售賣的小商販,一直延伸到街尾。
一盞盞明燈燭火映照在紅磚綠瓦的樓閣亭臺之上,給這夜色平添了幾分詩情畫意之感,每個人的面龐上都披了一層光彩,喜笑顏開。
燈船從遠方緩緩駛近,有歌聲傳來,伴着絢爛煙火。
三人漸漸坐不住了,看了一會子煙火,便拿了帷帽向街道奔去。
帶上這兜帽,她們此刻不過也是那尋常女子,再沒了規矩束縛。
夜色照耀下,整條街市恍若一片燈海,街道上人山人海,肩膀挨着肩膀。
游龍舞獅的表演從街頭開始,由遠及近,周圍的攤子上擺着各式各樣的花燈,賞燈的人絡繹不絕,簫池魚一眼就被其中一盞做工精致,新穎別致的荷花燈吸引住。
她看的愣神,一晃眼的功夫,簫池月和簫池衣卻都不見了人影。
遠處有人在喚“七妹妹”,簫池魚用力擠開人群到那裏,卻不見她們的蹤影。
人群湧動,有往南走的,也有往北走的,你來我往,一眼望不到盡頭。
簫池魚暗呼了一口氣,靜下心來慢慢跟着人流移動。
她個頭不算小,雖躺了三年,身量卻不遲緩,比同齡人還要出挑一些。
可到底只是尚未及笄的小姑娘,很快便被人流帶着向前走,途徑河岸時被身後人踩了鞋襪,一個趔趄,正正撞向對面人的懷裏。
鼻尖登時傳來一股鑽心的疼痛,簫池魚疼的眉頭豎起,心道這人的胸膛好硬,她的小瓊鼻肯定都被撞紅了。
她一邊想着,一邊兀自用力站起身來,被她撞着的那人也伸出手來扶她。
簫池魚堪堪站定便要道歉,估計人家也被她撞得夠嗆,不過還好自己遮着面容,倒也無妨。
她還未出聲,那人便率先問道:“姑娘可是安好?”
簫池魚一驚,是一道男聲。
是了,哪個姑娘家的胸膛處是硬邦邦的,還能把人鼻尖給撞紅?
幾息腹诽過後,簫池魚品出這道聲音耳熟的很,如春如月,又如清風般醉人。
她定睛一看,竟是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