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争執
争執
此次衙門一共順利收編九個山寨,造戶籍五百三十八戶,約三千人口。
“加一起,咱們安南縣的人口都快過萬了!”錢縣丞拿着做好的統計文書,一臉驚訝的來與韓徹做彙報。
之前他還真未想過,山間土着們竟能有這麽多的人口。
韓徹說道:“這些年天下太平,隔壁杞縣和受災前的渠縣,人口數字也一直在增長,沒道理只安南不升反降。”
說白了,都是因為安南過去逃戶太多,才導致衙門戶口所登記的數字嚴重缺漏。
“唉。”錢縣丞長長嘆了一口氣。
錢縣丞被調來安南任職也有一年多了,也別瞧着安南各農戶都變得富裕,不少外地商賈行人皆奔之而來。但就算是這樣,安南真正能被稱得上一句繁榮的還是以靠近縣城為中心的這一小片區域。
這方面,從墾殖指數上去看是最為直觀的。
安南縣總面積有八千六百多平方公裏,但眼下衙門登記在冊的耕地總面積卻才剛破一百五十平方公裏,指數僅為百分之一點七。
這個比例放在時下來說其實并不算太低,不過這裏面不僅加上了韓徹之前帶領流民在朱家沖開墾出來的那部分田地,還有其他鄉民為種植蓮藕和甘蔗多墾殖出來不少的田地。
而在這之前,安南縣的墾殖指數還不足百分之零點九。
土地開墾程度又是最能顯示縣城各個區域的開發程度,因此韓徹巴不得那些山間土着就近選擇開荒墾地。
于是衙門也大力扶持土着們,凡是在山下修建房屋的,皆可獲得一筆建房補貼。曲轅犁,耧車還有一些常用農具,每戶也都可以分得一套。
至于耕牛,衙門手中目前是沒有那麽多,但在韓徹找尋兩波往年為沉水香運來大批耕牛的商戶,承諾他們幫忙運來耕牛,韓徹便能與他們做一筆白砂糖或棉冰糖的交易。
之後耕牛和農具一到來,那些個山間土着們便紛紛搬家住進山下剛修建好的房屋裏,準備開墾荒地。
Advertisement
當然,山上的寨子他們還是回去住的。這不是那位韓縣令特意過來跟他們說了,今年他們将土地開墾多少,衙門到時候各種農作物的種子便免費發放他們多少麽!
地開墾出來後是他們的,最後種出來能掙大銀錢的蓮藕和甘蔗也是他們的。試問,他們又如何能不被這份釣餌所吸引?
考慮到這些山間土着們長久居住在深山,韓徹便尋來這九個寨子新選出來的裏正詢問他們預備如何開荒養地。
結果被韓徹這麽一問,其中一人當即便一臉茫然的問道:“什麽叫養地?”
“那你們平時是怎麽種地的?”韓徹好奇起來。
“在山裏面找塊平整的地方,把樹木砍伐掉,再燒一把火。再用鋤頭挖洞,把種子放進洞裏,不就可以了嗎?”對方這般回答。
“那地裏的作物能長好嗎?收成能多嗎?”韓徹眉頭都皺了起來。
“好歹能收回來些。”他還咧着嘴笑。
“地這麽種下去,收成會一年比一年少吧?”韓徹又問。
“沒事,要是長不出東西了,就換塊地方。”其他人也這般點着頭。
韓徹見狀,頓感萬分無奈。
這些個山間土着們種地的方式,可算是讓韓徹見識到了什麽叫“耕耘不以時,荒廢不加辟”和“其耕也,僅取破土,不複深易。”(1)
真正的純靠天吃飯,靠作物自己奮發生長。
這麽種地肯定是不行的,韓徹第二天便從這九個寨子開墾荒地就近的村莊,分別選取出幾名種地好手,去教授這些土着們開荒養地。
這些領了韓徹任命,來教授土着們種地的村民們是有薪酬的,但他們極為認真的态度,卻不僅僅是為着薪酬,而是來自于韓徹親口對他們的誇贊。
韓徹如今深得安南縣衆農戶的信重,得了他的誇贊的村民們,自是感到十分的驕傲和高興,做起事情來自然是格外認真。
這些土着們對官府如今還有防備,但對距離他們寨子近處的村民卻并不會。畢竟他們之前一些生活必需品,就是通過跟這些村民做交換的。真要說起來,彼此間還比較熟悉。
之前下山給鄉民做工的一些山間土着們又曾親自見識過,山下村民們地裏産量是如何在韓徹所教授的好的耕種方法後,大幅度增長的。
因此村民們認真去教,山間土着們也能毫無排斥的認真學習。再加上耕牛和好用農具到位,一片又一片的荒地很快便得以成功開墾出來。
當趙四郎帶着商隊再度來到安南時,便先是被嶄新又平整的半邊道路和另半邊已經在修繕中的道路合并一起的寬敞程度所大感驚訝。接着他又瞧見原本荒涼的一些地方,竟被開墾成了土地。
再細瞧,趙四郎發現這些正在進行開荒的人身上穿着的極具風格的服裝,明顯就是山間土着們!
“如今這安南,哪裏還有過去古荒服地,蠻煙瘴雨之鄉的半點模樣。怕是比一些北地縣城還要來得富庶繁華。”商隊中有一人便這般感嘆道。
趙四郎點頭:“韓大人眼下又用甘蔗造出那般好的白糖,想來距離他被調離回京城那日,亦不遠了吧?”
說起來,當初剛識得時,他們還猜測韓徹是不是想拉攏趙家,借助趙家的銀錢使力,好讓他能從安南調離呢!
不過那時候,誰又能想到,這位韓狀元竟還有這等制糖的好本事!
白糖裏面所能帶來的利潤和價值,饒是趙四郎背後的人怕也得大為震驚。只恨當初,竟不懂得與其交好。
不過趙四郎等商隊因是從京中而來,他們出發時還只是農歷九月,那會白糖的消息尚未傳過去。但此時趙四郎已經能夠想象得出,眼下京中怕是已經被這白糖的出現,攪得風雲頓起了!
京中此時确實因白糖的出現,使得不少勢力蠢蠢欲動。
這日朝堂上,有官員便站出來言道,韓徹既有這般大才,便不該繼續讓他在安南那等偏僻毒瘴之地埋沒,合該把他調回京城,予以重任。
然他才剛說完,馬上便又有人站出來表示反對。言道韓徹雖制作出白糖,是有功勞。但他這兩年在安南的政績,卻一直都是下等。如這般下等政績,如何能稱得起大才?又如何能就此将他調回京城,還予以重任?
前者當下便反駁,說那安南本就是偏僻荒涼之地。歷來被發配去安南的官員,便從未有人做出過好的政績。此乃安南環境過于惡劣的原因,與韓徹能力有何幹系?再者韓徹雖政績為下等,但去年稅收完成府州給的預算,人口更是明顯增長。若這般還不能算有才,那怎樣才能算有才?
年邁的皇帝則一言不發的安坐在上方龍椅上,由着底下這些官員激烈争執。
人老成精,更何況還是一位帝王。
所以老皇帝一眼便看出來,眼下朝堂上這些大臣們的這份争執,根本就不是為了韓徹本人。畢竟韓家當初沒落多年,韓徹又在考取狀元郎沒多久,便被流放發配去了安南。
此刻能站在朝堂上的這些官員,不論品階還是資歷,都并不是韓徹當初能輕易交往密切又友好到能為他奮力争執的對象。
不過是借着韓徹身為太子舊人,又是因那麽一樁事才被流放發配到安南,一方面為彼此掙得利益,一方面也是在試探自己的态度。
對此,老皇帝一言不發,他們争執多久,他便看了多久的戲。
只等到這些人争執得差不多,齊聲懇請聖上做最後決定時,老皇帝才坐直了身子,突然告訴大家,韓徹還呈上了一份“忏悔文書”。
注1:“耕耘不以時,荒廢不加辟”出自《盤州文集》卷29《勸農文》。“其耕也,僅取破土,不複深易。”出自《鐵奄方公文集》卷33《廣州乙巳勸農文》
最後推薦一下基友的新文,是個勤奮更新的大大!
書名——《世子她有上億負債》,作者:十尾兔,作品ID:8026976
文案:容昭穿成安慶王世子,安慶王病中得獨子,立刻請封世子成功,病當即好了大半,然後發現——
壞了,“獨子”是個小丫頭!
是老夫人和王妃為讓他走得安心,故意謊報。
安慶王還哪裏敢走!!
這要是被皇帝知道,欺君大罪,滿門抄斬啊。
于是,安慶王撐着這口氣,把消息瞞得死死的,生怕洩漏。
外人只知安慶王世子病弱,從不見人。
一晃17年,近來安慶王再次病危,王府上下人心惶惶。
女首富容昭就是這時穿來的。
回看記憶,容昭一臉淡定——
這好辦,古代首富保不住命,那就當“首負”。
君不見,與銀行行長稱兄道弟的,除了存款一個億,就是負債五千萬。
于是,安慶王世子出來活動了,這丫是掙錢一把好手,也是欠錢一把好手!
越有錢有勢,家裏的“安慶王世子欠條”越多,年底,各府送給家主的不是收益,而且——安慶王世子欠條。
這欠錢路子一開,那就再也打不住啊。
一年後。
安慶王世子着女裝大剌剌上朝,滿朝文武都當沒看見。
包括坐在頭頂的皇帝老兒。
——沒辦法,皇帝老兒私庫大半都換成了世子欠條。
殺了她?
誰來背負這上億兩負債?!
至于“病危”安慶王,他又蹦起來了,近日太醫還說,安慶王活到九十沒一點問題。
安慶王:“看着上億負債,我敢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