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節目錄
賞春光
“小姐,您明日穿粉紅還是粉紫?”陸庸妍的丫頭荷生緊跟建康城和京城時尚,簡直是時尚圈的弄潮兒,這衣服搭配出來能亮瞎衆人雙眼。
蓮之跟着進來,“小姐,阿香和雨桐進來回話,明日的賞春宴,二夫人說不去,她說不想出門。”
荷生側目,“如何不去?她不去,難道叫我們小姐自己去?真是好笑,知道她是二房,但也當真是會甩鍋,剛到京城才三天,這就不理我們小姐了?”
只見庸妍眼皮子一擡,說:“少出門也好,我們一家對京城貴婦圈并不熟悉,人家看不上咱們才好,省得被人牽制算計。”
“曉得了。”荷生也不再糾纏,挂出三件衣服,“那下次有機會咱們再出去玩,這三件都是新衣服,小姐喜歡哪一件,我最喜歡這個淡綠齊胸裙,配這件粉紅半臂,似荷花一般兒,有趣致。”
“我都喜歡,你設計的都好看。”陸庸妍在着裝上可有可無。只疑惑魏氏為何要約她,明明大家都不曾見過,也不是一個圈子的,對方是貴夫人,還要約她明天去京郊打馬球,她不會啊!
幸好張氏懂得稱病,她也要在家當個孝女,大家就都不去了,真是甚好。
次日一早,魏家的馬車就到陸府來接人了,這也是魏夫人第一回瞧見傳說中的陸家女郎,亭亭玉立,小荷才露尖尖角,人不醜,但怎麽感覺年紀這麽小呢?心裏打着嘀咕,便伸出手,要拉陸庸妍往外走,“乖寶,可憐見兒的,怎麽就你一個,你家的長輩呢?”
“庶母興許是剛來京城,水土不服,還沒調整過來,在家休息呢。感謝您關懷,改日我與庶母再專程去給您請安。”
原來是二房夫人出了幺蛾子,那今日是去不成了,可這孩子絲毫不見急色,還是穩穩當當,很有禮數,魏夫人暗暗點頭,不錯,是個有教養的孩子。
陸家巷子的巷口,另外還停着一輛低調的不起眼的馬車,孟老太君坐在馬車內,仔細朝陸庸妍盯了一會兒,等庸妍察覺,四處去尋,那馬車已經又遠了幾步,看不着了。
在路上,魏夫人就沒說什麽了,只是讓丫頭伺候喝茶吃點心,孟老太君瞥了一眼,也就荷花酥還不錯,裏頭是蛋黃,就是不知道是雞蛋黃還是鵝蛋黃,或者是鴨蛋黃,她最喜歡鴨蛋黃。
馬車颠簸着出了城,到莊子的時候,太陽正好升起,小厮丫頭們都井然有序,安靜利索,可這京城風氣,就是無風不起浪,喊着人出來玩兒,必然是要出點什麽事的。
可惜陸家的女娃娃今日沒來,這浪大不大,倒也沒什麽關系了。
“喲,這是孟家的老太君來啦!”“啊,孟家的老太君也來了?”“我們家的秀兒今天也來了,一回兒一定要帶去給老太君請安,也讓老太君見見,徹侯可還沒成親呢,萬一就入了老太君的眼呢?”……
Advertisement
京城貴圈都有一本經,知道哪些人家是富而不貴,哪些人家裏只剩宗親的軀殼子,不剩一點實惠。但這孟家嘛,有錢又實惠,還有充足的爵位,不考慮孟君誠的個人因素,與孟家通婚之後,立即可以改變宗族門戶和家族命運,那絕對是翻身躍龍門的上乘選擇。
“老太君,您看,那個荷葉尖兒一樣的,就是顧家的,”家裏那個多嘴多舌的仆婦陪孟老太君在高處坐着,指給她看,“您看,看明白沒有,就是那個着綠裙的小姐,漂亮吧?”
“老身不瞎。”孟老太君其實根本就沒看清楚顧秀兒的長相,顧家這種門楣,擡進來給君兒做妾都嫌不夠資格,還奢望談婚論嫁,一邊去吧。
又小坐一會兒,略喝了口茶,孟老太君就要起身告辭。
有丫鬟上來同魏氏耳語幾句,知道孟老太君要走,她連忙起身去送,“您老慢點兒,就為了瞅未來孫媳婦兒一眼,您這又是出城又是坐車的,徹侯不心疼您,咱們都心疼了。”
“與咱們家的婚事,陸祭酒可同意了?”孟老太君道。
“哪能不同意呢,皇後娘娘都知道了,改天說不準聖人也都知道了,徹侯這麽年輕有為,哪家的千金嫁進來都只有享福的,您老又和善,哪裏還有不願意的呢。”好聽的話反正不要錢,魏氏一股腦兒往外倒,“看來您也是瞧中陸家的小姐了,那我改天就去宮裏同皇後娘娘說明白了,既然兩家都願意,這可是大喜啊!”
“老身改日向皇後娘娘謝恩。”
這就是同意了,魏氏心中激蕩,簡直大喜,恨不能當場就壓着陸庸妍和孟君誠拜堂,如此正好,如此陸家也不必再惦記京城其他勳爵豪門了。
“您哪裏話,咱們進宮回話就行,您是超一品命婦,比皇後娘娘都還高上半級,皇後娘娘也不敢受您的拜。咱且托一回大,明日我與武侯夫人專程替您進宮謝恩,求個恩典,就将這樁婚事定下,您看如何?”
“好,到時候一杯謝媒酒,老身少不了你們的。”孟老太君終于清楚明白表了态,這事兒成了!
魏氏激動的,一直哈哈笑,連手都高興得不知往哪裏放了。
不得不說,京城貴婦們的行動能力驚人,隔天上午,魏氏就和武侯夫人許氏一起進了宮,在皇後宮裏小坐了一會兒,下午聖人賜婚的口谕就到了,“陸家有女溫良恭儉、蕙質蘭心,堪配徹侯孟君誠,故朕賜婚孟陸兩家,望兩家酌情相商,早日完婚。”
宮人在陸家宣了旨,又說:“想必聖旨也馬上就跟着到了,陸大人着緊準備吧。”
還沒出大門,就在門口和姓魏的侯夫人說了幾句話,看了幾盆根本沒見着的花,天上就砸下來一個夫君,姓孟?
陸博士接了旨,沒有吭聲,君候門庭,他如何高攀得上啊!
陸庸妍生母不在,庶母也不愛出門,不擅交際,這想打聽一下這位徹侯孟君誠的口碑,都沒有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