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仙山問藥
仙山問藥
蓮池初綻,故人如新。
坐在蓮花中的女子看起來似乎并不認識莊恂,她略帶困惑地歪着腦袋,好奇的目光上下打量莊恂。應當是想不通無名無姓的凡人子弟怎麽會來到這片光怪陸離的蓮花天地。
說來這位凡人也不尋常,她居然看不透他的來歷。莊恂的生辰八字、前世今生在她看來終似霧裏看花,鏡花水月虛虛實實,她分辨不出何為真何為假。
小小的紫色蓮花從她的指尖冒出,在淺笑聲中倏忽化作了閃着銀光的紫蝶,紫蝶翹起觸須振翅而飛,在空中劃出一道星漢長河後,停留于莊恂的耳廓之上。
“來者何人?”
女子一襲紅裳自蓮臺垂墜搖曳,輕逸飄搖的裙擺氤氲開了蓮池裏澄澈的水波,宛如朵朵紅蓮在水墨畫上競相盛放:“這個問題,我只給你一次機會。假若你的回答不能令我滿意——那你不必逗留,還是離開為妙。”
她光裸的腳尖踩在池面,足下泛起層層漣漪,攜着不得窺探的輝光一步一步來到了莊恂身前。
随水波一同蕩漾開的還有莊恂恍惚的心神,蝴蝶的細足纏繞上他的耳朵,清晰可聞的心跳聲掩蓋了他呼之欲出的深沉喘息。
“在下……姓莊名恂,字謹之。”
莊恂擡起左手微微觸碰發燙的耳朵,蝴蝶善解人意地飛到了他的食指上。對面的女子瞧見他的動作,緩緩俯身向他靠近,在他的耳畔不緊不慢地呼出了一口灼人的熱氣。
這下不僅是他的耳朵,連帶着他的脖頸和俊臉都爬上了顯而易見的紅熱。莊恂明明看不清與他面對面耳鬓厮磨的人的真容,但他卻好像切切實實地在臉旁握住了那人猶帶潮濕的發絲。
“謹之……難怪……”女子唇齒間含混不清地吐露出這兩個陌生的字眼,算是勉強認可了他的回答。
到頭來原來是故人入夢。
“最後一個問題。如果你回答對了,我能告訴你一件你想知道的事情的答案。比如說……怎麽讓那位清樂公主蘇醒……”
“這可不是一個簡單的夢,莊公子現下明白了?”
Advertisement
女子說着說着真心實意地笑出了聲,她敢篤定莊恂絕對回答不出這第二個問題,畢竟有些水她只會放一次:“所以……我是誰?”
失去了前塵往事的他,怎麽可能會知道問題的答案。
莊恂睜大了眼睛,瞳孔中倒映出萬頃蓮池的潋滟光華。在這一刻,莊恂心底再清楚不過,縱然眼前的人與記憶中的她有諸多相似之處,可她們也不盡相同。
“你不是她。”
這個回答倒是出人意料,女子未說莊恂的答案是對還是錯,只是伸出右手食指點上莊恂的眉心。紫色流光星星點點從溫熱的指尖流入莊恂體內,熟門熟路地在經脈和骨骼間穿流,莊恂的額頭上浮現出一朵若隐若現的紫蓮。
他可以肯定的是今日之前他并未有過類此經歷,然而他的身體對這種心曠神怡的感覺是那樣熟悉和眷戀,就好像曾經在不知道什麽時候不知道什麽地方已經發生過許多次一樣。
二人周身狂風驟起,吹得滿池蓮花動搖西歪。
“我确實不是她。”
“我是你的道心。”
女子收回手,紫色的流光凝縮在掌心悄然隐沒。莊恂感覺自己體內百治不愈的沉疴已經杳無蹤跡,四肢百骸宛如被高山上奔流往下的無垢山泉水沖刷了百遍千遍,神清氣朗,再無頑疾之傷。
“……道心?”莊恂雖自幼在道觀中長大,但他并非修行中人,所以他如何能有女子口中所說的理應是修道人士方有的道心?
他無非是一個再俗常不過的凡夫俗子。
女子沒有解答他的疑問,乘蓮花而來,駕蓮花而去:“去吧,去不缺山找她吧。”
“你想要知道的那件事情的答案。”
不缺山……這個名字……
蝴蝶離散,好夢易醒。
莊恂急促呼吸着從夢中醒來,原先放在枕頭下的護心鏡不知何時已經被他牢牢握在了手中,他怔忪地坐在床上,心亂如麻,一時半刻什麽都沒想。心頭空空,腦海空空,他甚至生出了他不過是一具空空如也的軀殼的荒謬之感。
他是誰的軀殼,誰又是他的魂靈。
夢境中的記憶在醒來後漸漸消退,眼下他已經全然忘記了夢裏的經歷,唯獨記得一個在腦海中反複喧嚣,不管怎麽樣都不能遺忘的名字——不缺山。
《巡天游記》裏有提到過一座仙山,正是名喚“不缺”。
莊恂衣衫半解地爬下床,來不及整理好松散的領口便倉促地走到桌案邊翻找着那本他從舊書集市買回來的書冊。先前新編纂完成的《巡天游記》在他離開狀元客棧的時候已經交到了店小二手中,留存在他自己這裏的仍然是原本。
這本他抄寫過兩遍的書……書中的每一個字每一句話于他而言都不陌生,更何況是這個讓他印象深刻的地名,傳說中女娲造爐煉石的地方。
仙山不缺,萬物盡藏。
莊恂手指來回摩挲着書頁上的這八個字,深吸一口氣,心下做出了最後的決斷。
他還記得《巡天游記》中曾記載過一則異事。一位樵夫為了醫治身患重疾的三歲幼子,放下柴刀日日面山虔誠叩拜,七七四十九日後果有仙音入耳,靈丹妙藥從天而降,幼子服下後一夜之間痊愈如初。倘若當真按照書上所說,不缺山定然會存在醫治蕭婼的良方。
莊恂懷中揣着《巡天游記》一書在宮門外踱步,大太監很快出來把他領了進去。
“莊卿匆忙前來,可是對婼兒之事有了什麽頭緒?”
皇帝坐在禦書房的屏風後低頭批閱奏章,身後的宮女已經為他換了好幾盞清熱去火的涼茶,胸口的躁郁頑固難消。
蕭婼昏迷不醒的消息被他瞞了下來,太醫院的太醫們人人都收到了一筆不少的封口費。對外面統一宣稱清樂公主偶感風寒正在府上休養,目前朝堂街坊無人知曉公主的确切情況。
“陛下,臣莊恂請願前往不缺山為清樂公主求藥,望陛下恩準。”
莊恂恭敬地雙膝跪地,拿出懷中的《巡天游記》高舉過頭。皇帝擺了擺手,大太監從屏風後走出,小心接過書冊轉而移交到皇帝手裏。
“哦?不缺山是何地?朕怎麽從未聽說過?”皇帝一手托着下巴,一手随意地在書冊上翻了幾頁。
“相傳此乃女娲補天的煉石之地,機緣者得入。清樂公主之事,臣……欲去一試……去問仙人求藥……”
一旁聽着的大太監在得知莊恂的意圖後不禁詫異地看向了他,這件事莫要說陛下了,他這個半吊子的下人都覺得沒譜兒。
“看來莊卿是一籌莫展了啊。”皇帝閉上眼睛,思忖片刻:“莊卿有這份心意誠然讓我與婼兒感動,朕準了。只是朕還要提醒你,莫忘了一月之期。”
“謝陛下恩準,臣……不會忘。”
坐在帝王高位,他怎麽會不知道婼兒的病症是連太醫院的太醫們都束手無策的,讓一個不懂醫藥的新科狀元來救他的女兒實在是強人所難。可是,他已經走投無路了,他願意相信莊恂,作為一位皇帝,更作為一位父親。
“莊狀元……”走出禦書房後,大太監臉上挂起了欲言又止的為難神色,“你這……真是糊塗啊……”
“欺君之罪,罪加一等。”
聽聽剛才兩個人在禦書房內所說的,傳說傳說,傳說如同兒戲怎可當真呢?而且這還事關身家性命,說要去找傳說中的仙山未免太過草率。
“公公不必擔心。假若當真尋不到仙山,找不着仙人,救不了清樂公主,莊恂也已經做好了以命相抵的打算。”
生死在莊恂的言語間不過是輕描淡寫。
“呸呸呸,萬萬使不得。莊公子還請惦記着道觀的那幾位道長,勿要沖動行事。”
大太監見四下無人,偷偷靠近了莊恂給他出謀劃策:“哎呀!莊公子還不如盡早知會親朋好友一聲,打包好細軟找個月黑風高夜趁機走人。”
“不是我說,咱們躲不了還跑不了嗎?”
莊恂行禮謝過大太監的好意,瞧起來還是一派儀表堂堂的鎮定模樣,嘴角帶笑溫和開口:“清樂公主算是對我有救命之恩,莊恂不可不報。”
當初山洪亂石,蕭婼自甘墜馬為他謀生,這是恩情之一;莊恂傷勢未愈,蕭婼帶他上京分文不取,這是恩情之二。
人生在世,不過有恩報恩,有仇報仇。想來他莊恂這一生還算福星高照,走走停停結識了不少仁人義士。當務之急是要盡快傳信至道觀,讓師父和師兄弟們早做受他牽連的準備。
“莊狀元,你可要想好了……”
“以性命報恩只可報于一人。莊狀元,咱家祝你問心無愧。”
大太監的話不無道理,要是能有其他辦法莊恂一定不會如此決絕,只是……他沒有,他不僅沒有辦法,還面對着普天下萬人之上的人。橫豎都是死路,不如憑着夢中醒來想到的三個字,走一趟自由快哉巡天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