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配角支線)

第51章 (配角支線)

一場大雪過後,鳳京府萬籁俱寂。因為天氣過于寒冷,家家戶戶閉門不出,往日熙熙攘攘的神武大街如今都清冷了不少。

朝堂上亦是如此。前段時間,因為冬衣黴糧案水落石出,雖然鬧得朝中人盡皆知,但是這件事情最終卻并沒有掀起多大波浪。最終查出,此事是當朝首輔宋閱處事不當、失職所致。最終,以罰俸并停職一月而告終。

導致損失燕梧鐵騎六萬大軍的冬衣黴糧事件,朝中再也無人提起,漸漸被人所淡忘。就連燕梧鐵騎主帥,那位靖安侯大将軍也不再提及。仿佛這件事就這麽過去了。

但是,只有段愉辰知道,這件事已經成了他的一處心病。雖然不提,但也無法掩飾那曾經是一處血淋淋的傷口。

自此,朝堂上也平靜了下來。每日的早朝沒什麽大事,基本上不到一個時辰就結束了。楚淩鈞忠于職守,每日還是照常去上朝,下了朝去神機營和三千營處理當日的公務,若是還有時間,就去京郊大營練兵,仿佛還是跟往常一樣。

與之前不同的是,楚淩鈞搬回了靖安侯府的主屋,但是,先前住在這裏的段愉辰并沒有搬走。侯府的下人都挺開心的,兩位主子不再分房睡了。

轉眼間,鳳京府又下了幾場雪,隆冬臘月,天已經越來越冷。不知不覺,還有半個月就要過年了。

段寧彥披着鬥篷來到養心殿,從轎辇上下來的時候,卻見地上鋪了一層厚厚的積雪,踩上去的時候,靴子都陷進去了半寸。

緊接着,他正欲走上臺階,迎面卻突然飛來一個雪球,從他的臉頰旁邊飛過,險些就要落在他的臉上。

身後跟着來的貼身太監茂才見狀,趕忙上前,擔憂道:“殿下可曾傷着?”

段寧彥皺眉搖搖頭。

茂才上前,斥道:“誰扔的雪球,險些傷到二殿下!”

聽到聲音,那些正在打雪仗的小宮女和小太監才發現段寧彥的轎辇,趕忙跑下臺階,跪地請安。

段寧彥斂目看着他們,道:“下了這麽大的雪,你們不把雪掃了,卻在這裏打雪仗?”

那些宮女太監一聽,吓得忙認錯磕頭。

Advertisement

段寧彥抿了抿唇,正欲讓他們起身,卻聽到身後傳來一個聲音。

“這是誰惹二弟生氣了?”

聽到聲音,段寧彥回頭一瞧,只見有人乘坐轎辇向這邊行來,身後跟着的随從比他的要多上一倍不止。

段寧彥面不改色,只拱手做了個揖禮。“大哥。”

段寧暄跟段寧彥一般大,個頭卻要高少許。他下了辇,負手走來,先是看了看那些跪着的宮女太監,又看了看段寧彥,回了一禮,玩味道:“二弟啊,他們都是父皇宮裏的人,即便有什麽錯,你罰他們跪在雪地裏,不太合适吧?”

段寧彥一聽,說道:“大哥誤會了,我并沒有罰他們。”随後,他轉頭看向那群下人,“你們都起來吧,去把雪掃了。”

下人們一邊磕頭謝恩,一邊如鳥獸狀散盡。

随後,茂才上前,行禮解釋道:“大殿下,我們殿下方才險些被這些下人扔過來的雪球傷到,這才問了一句。并非是在苛責他們。”

段寧暄挑了挑眉,負手揚颌道:“哪兒來的太監如此不知禮數,本皇子在和二弟說話,輪得到你開口?”

茂才欲言又止,沒敢再說話。

段寧彥側目看了他一眼,示意他退下。“茂才是承乾宮的人,方才他所言,也是事實。地上積雪這麽多,不掃幹淨,若是滑倒該如何是好?更何況,這裏可是父皇的養心殿。”

“原來如此,是為兄誤會了。”段寧暄笑了笑,“對了,今兒是十五,想必二弟也是來給父皇彙報功課的吧?外面冷,不如我們現在就進去?”

段寧彥神色不變,點了點頭,兩人走上臺階,進了養心殿。

西暖閣燒着地龍,一進屋,身上原本的涼意也消散了不少。永嘉帝披着一件墨色繡金邊的對襟斜倚在案前,看着折子。

通傳之後,段寧彥和段寧暄走了進去,恭恭敬敬跪地請安。

“兒臣恭請父皇聖安。”

永嘉帝擡了擡眸,瞧見兩個兒子,方才想起今天是十五,該檢查二人的功課了:“都免禮罷。”

“謝父皇。”

永嘉帝将折子随手放到一旁,似乎有些興致缺缺。“這些日子,先生們都給你們講了什麽?”

“回……”

“回父皇,這半個月,講的是《尚書·虞書》。”

段寧彥正想回答,不想卻被搶先開口,他不由轉頭看了看段寧暄。

永嘉帝微微颔首,看了眼身旁的馮皎。馮皎會意,走到書架前,取了一本《尚書》來。

永嘉帝翻開書,淡淡道:“彥兒,你先來背一下《舜典》吧。”

被點了名,段寧彥臉色稍變,他愣怔片刻,方才搶先回答地明明是段寧暄,卻沒想到父皇會讓他先回答。

“彥兒?”

段寧彥忙回過神來,心下一時慌亂,低聲道:“父皇,我與皇兄并不是一同上課的,先生還沒有給我講到《舜典》。”

永嘉帝一聽,皺了皺眉。“朕記得,上個月,你已經學過了《堯典》,怎麽,這個月為何還沒學到《舜典》?”

聽着永嘉帝質問聲音不善,段寧彥盡力凝神,不讓自己顯得那般慌亂。“回父皇,負責給兒臣講《尚書》的是戶部的江斌江師傅,兒臣學完了《堯典》之後,江師傅說《舜典》太難了,于是先給兒臣講了《國語》。”

永嘉帝面容更不善,他轉頭看向段寧暄,道:“暄兒,你來背背《舜典》。”

“是,父皇。”段寧暄幹脆答應,然後流利地背誦起來。

永嘉帝拿着那本《尚書》仔細瞧着,等段寧暄背完了整篇文章,這才放下書,微微颔首。“背得不錯。你下功夫了。”

段寧暄一笑:“兒臣謝父皇誇獎。”

段寧彥見狀,臉色稍變,不由低了低頭。

永嘉帝看他一眼,又道:“你說江斌教了你《國語》,講到了哪裏?”

段寧彥低聲道:“講完了《周語》。”

永嘉帝:“背來聽聽。”

“是。”段寧彥抿了抿唇,低聲背誦。“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謀父谏曰……”

片刻過後,段寧彥背完了《周語》中的三篇文章。他平日裏背誦詩書向來不會出錯,可是不知怎的,今日竟然背錯了幾處,好在他自行糾正過來了。

永嘉帝神色不變,只淡淡問道:“‘夫王人者,将導利而布之上下者也。使神人百物無不得其極,猶日怵惕,懼怨之來也。’這句話,是何意?”

段寧彥微驚,心下迅速斟酌作答,低聲回應:“這句話……是說,治理天下,應當開通利途,并分配給所有人。讓天神百姓和世間萬物都能夠得到他們該得的那一份,但是……”

段寧彥被這般提問,一時緊張,竟然忘了後面那句話該如何解釋。

時間緩緩流逝,永嘉帝也不催促。段寧彥抓着衣角,額頭漸漸浸出了汗。

段寧暄不由插口道:“二弟,還有半句話沒有解釋出來呢。”

段寧彥蹙着眉,猶豫作答:“即便這樣日日憂慮,卻也懼怕招來怨恨……”

聽他勉勉強強算是回答出來了,永嘉帝臉上卻沒有任何嘉獎的神色,只繼續提問:“那你來說說,這句話是何道理啊?”

段寧彥一聽,更是不知所措了。經過剛才的事情,他本就有些慌亂,回答出方才那個問題已是不易,不想永嘉帝又提問了另一個問題。

他垂首思索了好一會兒,這個問題并不算難,若是平日裏,他想一想也就能答上來了,可是如今,他心裏亂得很,腦子裏更是一片空白。

屋裏的地龍燒得太旺,也不知是因為熱還是什麽,汗水從段寧彥額頭上掉下來,他只能支支吾吾回答道:“回父皇……先生并沒有給兒臣講到這個問題,兒臣也不知……”

“不知?”永嘉帝面色漸漸冷了下來,将手中那本《尚書》倒扣在桌上。“這半個月以來,你只學了這三篇文章便也罷了,學得還如此敷衍?”

被這般訓斥,段寧彥趕忙跪地:“兒臣知錯。今日起兒臣定然好好讀書,不負父皇所期。”

永嘉帝冷眼看着他,沒說話。一旁的段寧暄見狀,笑道。

“父皇,二弟向來天資聰穎,怎麽會連這麽簡單的問題都答不上來呢?想來只是一時緊張,父皇不如讓他再好好想想?”

段寧彥低着頭,沒說話。

“是一時緊張,還是根本沒有用功?”永嘉帝涼涼地看着他。“前段時間你在戶部輪職,忙着幫靖安侯查案,顧得上念書嗎?”

段寧彥心下咯噔一下。“父皇……”

“沒認真念書也就罷了。再怎麽說,宋閣老也是你的老師。你小小年紀,倒是學會彈劾你老師了。”永嘉帝道。“真是出息了。”

段寧彥咬了咬唇,永嘉帝的話像是一道耳光狠狠抽在他的臉上,讓他的臉頰滾燙起來,眼睛也有些發澀。

他心裏并不覺得自己做錯了什麽,畢竟,他在戶部查出來的事情,都是真相。他只是把真相說了出來而已。

“兒臣……兒臣知錯。”段寧彥的聲音很小。

永嘉帝悠悠一嘆:“暄兒,平日裏,多提點提點你弟弟。”

段寧暄一笑,行禮道:“兒臣謹遵父皇旨意。”

永嘉帝又望向那個跪在地上的身影,思忖許久,緩緩道:“即日起,你就搬去撷芳殿住罷。”

段寧彥聞言,擡起頭,眼眶一紅:“父皇……”

撷芳殿是年滿十五歲,但是還沒有出宮建府的皇子們居住的地方,而段寧彥不過十歲,況且他身為中宮嫡子,一向是跟随他母後住在承乾宮的,可如今永嘉帝之意,是要讓他離開楚淩音。

永嘉帝面不改色,淡淡道:“去了撷芳殿,好好用功念書。日後,也不必再去六部輪職了。”

段寧彥一聽,自知此事已無轉圜餘地,他低下了頭,眼眶泛着紅,低聲道:“兒臣……謹遵父皇聖旨。”

【作者有話說】

這章是免費章節~冬衣黴糧案這部分的劇情告一段落,需要過渡一下劇情,這章沒有主角出現就不v了~

段寧暄這個角色之前提到過,是淑貴妃宋錦嫣(宋閱的侄女)和永嘉帝的兒子。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