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第49章
江玉珣想說的話,被劇烈的咳嗽聲打斷。
看到桑公公那張放大無數倍的臉,從未如此尴尬的江玉珣索性直接閉上眼睛裝起了死來。
阖眼的那一瞬間,江玉珣的餘光看到……天子的眉毛忽然緊緊地蹙在了一起。
這是他第一次從應長川的臉上,看到如此明顯的疑惑與驚詫。
這回真的社死了。
“咳咳……”
江玉珣的手脫力重重地墜在了身側,咳嗽聲終于停了下來。
江大人這是怎麽了!
看上去……怎麽像是要自盡于此的樣子?
見此情形,桑公公的驚呼聲愈發尖銳。
甚至令江玉珣産生了自己将要交待在這裏的錯覺。
生不如死,不過如是。
……
流雲殿側殿,太醫慢慢将手指自江玉珣腕上移開。
“……江大人身體并無大礙,昏睡或許是因為前陣子的傷還未徹底養好。”
Advertisement
他一邊思考,一邊對躺在榻上的人說:“至于今日……應當是風邪犯肺、肺氣失宣導致的嗆咳。稍等臣便派人将疏風宣肺的湯藥送至此處。”
聽完他說的話,守在不遠處的桑公公忙上前問:“日常可需注意些什麽?”
太醫撫了撫須回答道:“切莫氣急,盡量避開冷氣、異味就可以了。”
說着,守在一旁的小太監便把房間內的香爐撤了出去。
桑公公連連點頭,同時恍然大悟道:“方才江大人一直在玄印監外的空地上練劍,應當是寒氣入肺,這才突然咳嗽!”
太醫一邊起身一邊連連點頭道:“應是如此。”
話音落下,便小心提起藥箱與桑公公一起走了出去。
兩人的腳步聲漸遠,殿內重歸寂靜。
……今日這一篇算是翻過去了吧?
床榻之上,正在裝睡的江玉珣一口氣還未松完,便被一陣“萬歲”聲打斷。
應長川來了!
江玉珣随即緊緊地上了眼睛。
黑暗中,腳步聲變得愈發清晰。
輕踏地板發出的細響,透過厚厚的地板傳至他耳畔。
榻上的人忍不住屏住呼吸,如待宰的羔羊般一動不動。
錦被下,江玉珣不由攥緊了手心。
穿堂內的燈火,如紗輕落在江玉珣臉頰。
自以為裝得很像的他不知道,自己的睫毛正随着呼吸不受控制地輕輕顫動着。
腳步聲停了下來,應長川終于停在了床榻前。
明明閉着眼睛,但是江玉珣仿佛已能想象得到應長川垂眸看向自己的模樣。
躺在床上的他從未像此刻一般別扭過。
一秒、兩秒、三秒……
江玉珣屏住呼吸,默數時間。
可是沒數幾聲,數字便被他的心跳聲帶亂。
江玉珣不由胡思亂想起來。
……應長川怎麽還不說話?
不曉得過去了多久,側殿內依舊寂靜。
在皇帝面前裝睡的江玉珣心理壓力成噸增長。
“投案自首,寬大處理”八個大字一遍遍于他腦海中徘徊。
難不成應長川要我自己起來認錯?
江玉珣修剪平齊的指甲,已經微微嵌入了掌心之中。
他瞬間陷入了天人交戰之中。
也不知道應長川究竟看了多久,就在江玉珣即将放棄,準備爬起來行禮認罪之時,他眼前竟然又是一暗。
下一息,腳步聲再度于殿內回蕩起來。
不一會兒便消失于殿外。
……應長川走了?
直到聽見殿門緩緩阖上的聲音,江玉珣終于屏聲靜氣,小心翼翼地睜開了眼睛。
四周一片漆黑,厚重的帳簾正随着慣性微微搖晃着。
太醫撩開忘記收起的幄帳,被應長川輕輕地放了下來,除此之外一切都與往常沒有什麽兩樣。
江玉珣忍不住伸手摸了摸幄帳。
奇怪……應長川大老遠來這一趟,竟只是為了做這樣一件小事嗎?
那日的沉默實在太久,江玉珣非常确定,應長川絕對看出了自己在裝暈。
……但是天子不戳穿,江玉珣便只好繼續裝下去。
元日節後幾日,江玉珣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他窩在側殿內看了四天的書,終于在收假的那一天“痊愈”了。
爍林郡的人也在這一日帶着制好的黑茶,來到了昭都。
這些茶磚既有送往克寒的,還有一塊是茶農們特意為江玉珣準備的。
……
太監小心翼翼地用銀針剝撬茶磚。
并把撬散的黑茶,小心收集入小壺內放到火上熬制。
伴随着“咕嘟咕嘟”的輕響。
不多時,濃郁至極的茶香便溢滿了整座流雲殿。
“江大人,您的茶。”桑公公輕輕把茶盞放在了江玉珣面前的小案上,接着便退了下去。
流雲殿內又只剩下了江玉珣和應長川兩人。
五重席上的天子輕抿一口熱茶:“去往克寒的使臣立春後便要出發,所攜拜禮可有備好?”
臉皮已經練得很厚的江玉珣瞬間進入工作狀态:
“回陛下,已經備好。大體上參照了送給連儀公主的禮單,除此之外還加了一些容易種植的蔬、果種子。”
說着便雙手将禮單送到了禦前。
絲帛、藥物、種子還有黑茶。
這是大周贈給克寒的第一份禮物。
應長川笑了一下,他瞥了眼禮單,接着一邊輕嗅茶香一邊随口道:“再加備些珍珠、螺貝、珊瑚,贈予克寒王。”
大周臨海,珍珠、螺貝這些東西并不稀奇。
但是處于內陸最深處的克寒卻完全不同。
克寒的社會等級要比大周更為森嚴。
除了福及所有克寒人的藥物、種子還有茶葉外,更要給克寒王一些能彰顯他身份之物。
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古代貴族,應長川說的這一點,江玉珣的确沒有提前想到。
“是,陛下。”江玉珣立刻點頭将這些東西記在禮單的副本之上。
去往克寒的使臣,是莊岳與費晉原選的,應長川簡單了解一番後便點了頭。
此事并不複雜,就此便可暫告一段落。
過完全部流程,江玉珣正準備松一口氣、告辭退下。
卻見五重席上的天子輕輕放下手中茶盞,狀似随意地說:“愛卿身體恢複不錯。”
江玉珣:“……謝陛下關心。”
塵封的記憶被應長川的話所激活……想起那日的事,江玉珣便止不住的尴尬。
就在他準備找個理由從禦前溜走之時。
應長川竟又哪壺不開提哪壺道:“孤那日的問題,愛卿還未來得及回答。”
?!
不是吧,他怎麽還記得這一茬?
江玉珣瞬間心虛起來。
絕招不可能連用兩次。
擔心應長川又問出什麽不該問的,危險發言過無數次的江玉珣索性心一橫道:“……回陛下,臣可以不說嗎?”
開口時他還理直氣壯,可越說聲音便越小。
應長川手抵着額,斜倚在玉幾上興味盎然道:“為何?”
……我就知道。
江玉珣絕望地咬了咬嘴唇說:“于公而言,臣子自然不能在陛下面前藏私。但于私……臣還是想給自己留些個人空間。”
流雲殿上太過安靜,江玉珣的聲音雖不大,卻在應長川的耳邊輕輕回蕩了起來。
心虛的江玉珣不敢擡頭。
因而他并未注意到,天子臉上的笑意忽然消失了片刻。
流雲殿上寂然無聲。
見應長川不開口,江玉珣終于略微不自在地擡眸看了他一眼。
同時糊弄了一句:“……況且,臣還沒有想清楚這個問題,不如等以後臣想清楚了,再回答陛下?”
應長川終于重新拿起茶盞,緩緩:“好。”
江玉珣不由一愣:“嗯?”
應長川怎麽不和我客氣一下?
下一秒他便趕忙将疑惑的表情藏了起來。
算了,管他呢。
天子日理萬機,用不了幾日就會把這些事忘到九霄雲外去。
混過今天萬事大吉!
數日後,昭都城郊。
風虐雪饕、滴水成冰。
服麟軍軍營附近的荒地,皆被屯為農田。
只剩下一處封閉的山坳仍保持着原狀。
寒風從垭口吹入山坳,這裏的溫度比別處更低。
哪怕是背風處仍難抵寒意。
不過半炷香時間,裸露在外的皮膚便已徹底僵麻,就連表情都凝固在了臉上。
江玉珣忍不住松開缰繩,朝着手心哈了哈氣。
元日節還沒有過完的時候,丹師就已經試出了威力最大的火藥配比。
而後,少府立即趕工,制作出了第一批火器武器。
今日便是試驗這些武器威力的日子。
想到這裏,江玉珣便不由緊張起來。
同樣騎馬立于不遠處的薛可進看了江玉珣一眼,猶豫着開口說道:“今日實在太冷了,江大人不如先去營帳內休息一會吧。”
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原本喜歡叫江玉珣“江公子”的薛可進,也逐漸改稱他為“江大人”了。
“謝薛将軍關心,”江玉珣朝薛可進笑了一下搖頭說,“我還好,等看完各類武器效果再進去烤火也不遲。”
“……那好吧。”薛可進猶豫着将目光收了回來,“若江大人身體不适,定要第一時間告訴身邊的人。”
身為征南大将軍舊部,薛可進一貫很關心江玉珣身體。
“會的,您放心吧。”
江玉珣話音剛落,山坳間的風雪忽然小了不少。
他餘光看到,薛可進的表情在這一刻突然緊繃了起來。
見狀,自己也在緊張的江玉珣不由開口安慰起了身邊的人:“今天是火器第一次試驗,成功與否都是……正常的,薛将軍不必如此緊張。”
“不緊張,”不願在晚輩面前露怯的薛可進還在嘴硬,“我只是……今日穿太厚,熱得慌而已。”
他話還沒有說完,幾十匹馬的身影就出現在了不遠處。
士兵的聲音被冷風刮到衆人耳畔:“啓禀陛下,投石機已經備好——”
薛可進立刻安靜了下來。
江玉珣也在這時努力調整呼吸,眯起眼睛向山坳另一邊看去。
不遠處,有士兵用燒紅的烙錐,烙透了包裹着火藥的球殼。
在風雪的間隙,騎馬立于投石機下的應長川緩緩擡手。
下一息,士兵撤走烙錐,用盡全身力氣一刀砍斷了投石機上的繩索。
馬背上,江玉珣咬緊牙關,并攥緊了手中缰繩。
同在此刻,他身邊的薛可進額間甚至冒出了細密的冷汗。
“砰——”
伴随着一陣刺耳的破空之音,巨大的被燒得通紅的鐵球飛向半空,覆在火球外的油紙熊熊燃燒,在瞬間灼化了雪與冰。
江玉珣的心也随鐵球一道高高地懸了起來。
他不由屏住呼吸,眼睛眨也不敢眨地向前看去。
鐵球重重地砸在了地上,并于落地的剎那發出巨大的一陣砰響。
“轟——”火焰燃了起來。
哪怕提前遮住了耳朵,江玉珣所騎的戰馬還是不安地在原地踏步,同時發出刺耳的嘶鳴聲。
火焰于野地上熊熊燃燒,随着劇烈的爆炸聲,以鐵制成滿是尖刺的“蒺藜”便自火球內炸出。
于頃刻之間刺向周邊幾十匹馬的足、腿之上。
“成了,成了!!!”薛可進當即忍不住高聲道。
“火器”的研發高度機密。
哪怕是在軍中知道的人也并不多,此刻他們全部聚集在這小小的山坳之中。
“萬歲!!!”
“他日折柔定将徹底敗于我大周火器之下!”
薛可進與服麟軍将士們的眼睛,瞬間通紅一片。
服麟軍随應長川征戰南北,不知與折柔交過多少次的手。
這裏的每一個人,都有故友死于折柔的鐵騎之下。
見試驗成功,山坳之中立刻爆發出一陣巨大的歡呼。
就連風雪也被這陣聲音震得大了起來。
然而緊張到極致的江玉珣,腦海內竟有一剎那的空白。
他耳邊忽然“嗡”了一聲,周圍人的歡呼都變得模糊了起來。
……火器真的成了?
寒風夾雜着粗粝的雪花朝着江玉珣刮來,頃刻間便帶走全部體溫。
旁人忍不住伸手去擋,但他卻如不知道般繼續呆坐在原地。
江玉珣的呼吸在瞬間變得急促起來。
大半年時間過去,如今的大周已經走上了一條與歷史不同的道路。
但是“周、柔之戰”卻始終似一柄懸劍,挂在江玉珣的頭頂。
時常令他不安、焦慮。
直到這一刻,寒風卷着火藥的氣味将江玉珣包裹。
幾個月來籠罩在他心中的陰霾,終于消散了些許。
那場直接拖垮大周的惡戰,似乎也不再那麽兇險……
“江大人!我去看看馬匹——”
直到薛可進轉身朝他歡呼,并打馬向山坳之間沖去,江玉珣終于緩過神。
“好,薛将軍。”
語畢,江玉珣慌忙俯身用手撫摸戰馬的脖頸,安撫起了它的情緒。
“江大人!這‘蒺藜火球’的威力果然驚人!”說話間,士兵已經合力将方才擺在山坳間的馬擡了過來。
——這并非真馬,而是由木架、稻草制成的假馬。
江玉珣随之下馬去看,同時忍不住第一時間詢問:“威力具體怎樣?”
“您看!”士兵一邊說一邊撩開稻草向江玉珣展示“馬”腿上的傷,“小腿處的木骨,已經被鐵蒺藜徹底削斷!大腿處的蒺藜也沒入了一大半。那火球爆炸時産生的威力,果然不是人力能及的。”
他的語氣都因為激動而變了調。
自多年前大敗于應長川手中後,折柔便開始養精蓄銳。
任誰都能看出,未來定有一場你死我活的惡戰等待着大周。
可是火器的出現,卻令他們看到了另一種可能。
伴随着他的話音,一襲玄色勁裝身披黑色狐裘的應長川也自山坳另一頭走了過來。
他身上沾着一股濃濃的火藥味,與龍涎香混在一起,竟無比和諧。
應長川并未下馬,僅垂眸看向人群中央的假馬。
幾息後,他再将視線落于江玉珣身上,并眯了眯眼睛問:“愛卿以為除了火器外,攻打折柔還需再做什麽?”
江玉珣不由轉身向應長川看去。
聽到天子的話,衆人皆安靜下來努力思考這個問題。
還需要什麽……
想到這裏,江玉珣不由輕輕摸了摸自己手邊的戰馬,再鄭重行禮道:“回禀陛下,臣以為更需提前訓練己方戰馬,盡可能使它脫敏。”
應長川挑眉道:“此話怎講?”
“馬這種動物極其容易受驚,今日實驗前臣已經用布料遮住了馬的耳朵,但它還是露出了焦躁不安的情緒。一場爆炸尚且如此,到了戰場上遇到接二連三的爆炸與重響,馬匹的狀況定然更加糟糕。”
江玉珣的話音一落,周圍人紛紛露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別說是火器了,如今距離“馬镫”的誕生還沒有過去多久,這個時代的騎兵尚且稚嫩非常。
此前主要指揮步兵的将軍們,在江玉珣提到這裏之前,都沒有清晰意識到這個問題的嚴重性。
應長川緩緩點頭,垂眸朝新任命的太仆看去:“韓大人記下了嗎?”
被點到名的太仆連忙起身行禮:“臣記下來了!今日回昭都後,臣定立刻着手研究此事。”
“蒺藜火球”內除了“蒺藜”以外,還有瀝青、幹漆、麻茹等物。
火球炸開後,裏面這些東西就在地上劇烈燃燒了起來。
山坳中間的風雪漸弱,說話間大火終于緩緩地熄滅了。
太仆話音落下後,應長川方才點頭,再次驅馬向着山坳間走去。
江玉珣攏了攏衣領,猶豫了一下也随他一道向前而去。
……看他表情便知,馴馬脫敏一事,應長川絕對早就已經想到了。
可他卻不主動提起,反點自己來當衆說出。
想到這裏,江玉珣的心中忽然冒出了一個奇怪的念頭。
——應長川的行為,看上去好像是在幫自己于軍中立威似的。
衆人在山坳間折騰了大半日。
等離開這裏回往服麟軍營的時候,已經是當日傍晚。
此時雪下得愈發大。
但應長川并不着急回軍營,而是一邊騎馬慢走,一邊帶衆人仔細查看軍營四周的屯田。
今年的雪下得很大,如厚厚一層棉被覆蓋在田地之上。
瑞雪兆豐年,新屯田地內的小麥,收成定然不會太差。
看到這裏,江玉珣的心情也不禁愉悅了起來。
然而開心不能禦寒。
看着看着,他便打了一個大大的噴嚏。
聽到背後的聲響,走在前方的應長川忽然轉身輕輕道:“折柔的風雪要大過昭都許多,愛卿想好要去了嗎?”
江玉珣不由愣了一下。
……應長川突然提起這個,難不成是在試探自己?
幾日前,少府把去往折柔的使臣名單送到了禦前,其中就有江玉珣的名字。
當時應長川只看了一眼未置可否。
江玉珣還以為應長川已經忘記此事,沒有想到他今日竟突然提了起來。
身披灰白色狐裘的年輕尚書立刻回答道:“臣已經想好了,此行非去不可……況且出發折柔也不着急這幾天,等到開春之後,北地也會逐漸溫暖起來的,屆時氣候與昭都便沒什麽兩樣了。”
應長川笑着看向北方,他的視線似乎已在剎那之間穿透厚重的雲霧,看向了遠在千裏之外的折柔。
見天子還沒有點頭,江玉珣不由着急道:“陛下不是也在春天去過折柔嗎?應當知道那裏的氣候吧。”
——應長川率兵大勝折柔,就是幾年前的春天發生的事,這一點史書記得清清楚楚。
聞言,應長川不由微揚眉梢,同時漫不經心地說:“折柔春日依舊嚴寒,寒風吹裂皮肉使之與鐵甲粘連在一起也是常有的事情。”
“嘶……”江玉珣的皮膚不由随着應長川的話幻痛了一瞬。
史書只記載了戰争何時開始何時結束,并沒有講述這些細節。
應長川一邊緩緩策馬向前,一邊繼續說:“遇到這樣的情況,須用銀刃剜下皮肉才可脫掉鐵甲。直接卸甲,只會撕裂更多皮肉。”
江玉珣:……?
真的有這麽誇張嗎。
江玉珣雖然沒有去過折柔,但是現代的他好歹是看過天氣預報的。
若應長川說的這一切,是發生在冬天的話還好。
可是那場戰争明明爆發于春季……
想到這裏,江玉珣本能地想要質疑應長川。
但還未開口……他便記起自己上一回大膽質疑應長川夜裏取敵人首級的記載,結果被他舊日部下們狠狠打臉的事。
這種事絕對不能發生第二次!
“這樣啊……”江玉珣喃喃點頭。
若自己沒有記錯的話,大周所處的時代正處于一個小冰河期的末尾,冷一點或許也正常?
況且身為皇帝,應長川沒事騙自己這個做什麽。
他總不可能無聊到這種程度。
聽完應長川所說的話,江玉珣不由沉沉點頭:“軍中将士向來辛苦,絕對不能虧待他們。”
說着說着,他的表情也變得肅穆起來。
下一息,應長川忽然拽了拽缰繩停在了半道。
“陛下?”見狀,江玉珣不由疑惑地轉身向應長川看去。
寒風吹過面頰,他下意識眨了眨眼。
應長川停頓片刻,忽然移開視線:“孤說的話,愛卿都信嗎?”
“自然,”江玉珣極其認真地點了點頭說,“陛下總不能騙臣這些吧?”
灰白風雪中,那雙眼瞳顯得尤為黑亮,幹淨得不摻任何雜質。
這一眼似乎直接看入應長川的了心底。
話還沒說完,就有一片雪花輕輕落在了濃長如扇的眼睫之上。
寒風自耳邊呼嘯而過。
應長川輕輕地笑了一下,再次輕拽馬缰向前而去。
他的動作與往常沒有任何區別。
但是江玉珣卻不知怎的,從眼前人的身上看出了一分罕見的心虛來……
……奇怪,應長川這一次為什麽不回答“自然”?
看着前方那道玄色的背影。
江玉珣的心間忽然生出一陣不祥的預感。
他忍不住攥緊了手中的缰繩。
等一等,應長川不會真的這麽無聊吧?!
作者有話要說:
小江大人:陛下心眼真多,不像臣,只會實話實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