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第57章
狂風卷着礫石“砰”一聲砸在了車壁上。
雖然沒像白天那樣把馬車砸出個窟窿,仍吵醒了正酣眠着的人。
春季的澤方郡夜裏氣溫仍會降至零度。
車外狂風還在呼嘯,江玉珣輕輕地吸了吸鼻子,下意靠近熱源并輕輕地蹭了他一下。
淺淺的暖意與淡淡的龍涎香,瞬間襲了上來。
真暖和……
不等江玉珣放下心來再次陷入沉眠。
方才還睡意蒙眬的他,瞬間清醒過來。
不對!
馬車上哪來這麽熱的物體?
江玉珣猛地睜開眼睛,重重地眨了兩下确定自己沒有在做夢。
馬車上似乎……只有我和應長川?
江玉珣如被施了定身咒般坐在原地一動不動,嘗試着一點一點用餘光向身邊看去。
睡夢中,自己不知道什麽時候枕在了應長川的肩上。
兩人的身體早緊緊地貼在了一起,沒有半點縫隙。
Advertisement
江玉珣的耳邊“嗡”一聲響了起來。
方才還有些涼的耳垂瞬間變得滾燙,臉頰也随之燒了起來,同時忍不住在心底裏瘋狂尖叫——
這是可以随便枕的嗎!
不知道如何面對此情此景的江玉珣,只用了不到一秒便決定……閉眼,繼續裝睡!
撲通撲通撲通。
這一瞬,江玉珣甚至有些懷疑應長川會不會也聽到了自己的心跳聲。
馬車外狂風呼嘯,仍沒有半點要停下來的意思。
就在屏息凝神之際,江玉珣忽然聽到自己耳邊傳來了一陣若有若無的輕笑……
他瞬間緊張起來。
應長川發現我醒來了?
還是說這只是我因緊張而生出的幻覺?
江玉珣的眼睫輕輕顫動。
馬車內重歸寂靜。
只剩方才那陣似有似無的笑聲順着他的耳朵溜入心間。
化作一陣隐隐的癢意,徘徊在心頭。
累極了的江玉珣如夢游般回到了鎮北軍營地,接着倒頭就睡。
他醒來的時候,呼嘯一日的狂風已經停了下來,天空碧藍如洗,昨日漫天的黃沙仿佛只是一場迷夢……
江玉珣還在對着軍帳頂發呆,湯一蒙的聲音已經從帳外傳了過來。
“江大人還沒有睡醒?”湯一蒙猶豫了一下,放輕聲音對身邊的人說,“要不然我們先去卸糧種吧,先不打擾他了。”
糧種?
……對啊,從折柔帶回來的糧種還沒有卸呢!
聽到湯一蒙的話後,江玉珣終于打起精神從榻上坐了起來:“稍等一下湯大人,我馬上就來!”
開口他便發現,昨晚大喊過後自己的聲音變得極其沙啞。
“诶!好,那我們就在軍帳外等您——”湯一蒙的聲音從軍帳外傳了過來。
經歷了一場狂風的江玉珣,就像從土裏面剛刨出來般滿身是沙。
江玉珣隐約記得淩晨回軍營後,玄印監曾告訴自己可以去應長川所在營區洗塵。
但他昨夜太累,壓根顧不得這些。
大周軍中紀律嚴明,只有晚上戌時以後才能沐浴。
此刻距戌時還早,看到身上那些灰塵,江玉珣不禁嫌棄起了自己。
他輕輕咳了幾聲,便掙紮着爬起來洗漱。
約莫一盞茶工夫過後,就換好衣物走了出去。
甫一出門江玉珣便發現,湯一蒙不但和自己一樣渾身是沙,甚至眼圈上的青烏還沒有退去。
他被對方這模樣吓了一跳:“湯大人,您的眼睛讓軍醫看過了嗎?”
“看過了,”半跛着腿的湯一蒙一邊走一邊說,“不打緊,說是過兩天就能消腫了。”
說着說着,他忍不住偷偷打量了江玉珣一眼。
他的目光着實有些古怪,江玉珣被看得渾身發毛:“怎麽了湯大人?”
“沒什麽,沒什麽!”湯一蒙連忙搖頭,他本想閉口不言,但憋了幾秒之後終是忍不住破功道,“江大人不去找陛下嗎?”
“陛下?”江玉珣有些不解地問,“卸糧一事也要找陛下商量嗎?”
“不不不!”湯一蒙趕忙笑着撓了撓頭,“我怕是昨晚沒有睡好,不小心昏了頭。方才說的那番話,江大人您就當沒有聽到——”
說完又用手指敲了敲腦袋說:“看我這記性,陛下今日一大早就去軍馬場了,此時也不也在營地啊。”
江玉珣猶豫了一下,輕輕點頭道:“好……”
他表面上強裝鎮定,但心裏卻不知怎的生出了一種做壞事被人看到的心虛感來。
呼,別多想!
江玉珣深吸一口氣,強行将亂七八糟的念頭從腦海中丢了出去。
裝載糧種的馬車停在不遠的地方。
湯一蒙的腿還跛着,走起路來稍慢了江玉珣一步。
将要走到馬車邊時,忽有一陣春風迎面吹來。
江玉珣的長發随風向背後飄去,正巧從湯一蒙面前掃過。
帶來一陣暖意,與……淡淡的龍涎香。
湯一蒙瞬間瞪大了眼睛。
鎮北軍中有很大一部分士兵都是“役卒”。
他們在來此地服役前,都是普通的百姓。
聊起種地的事,各個都能說得頭頭是道。
江玉珣到的時候,幾名士兵正合力将一口大陶缸滾至此處。
行過禮後,其餘幾人一邊拆卸馬車上的糧食,一邊對江玉珣說:“麥種最忌水,若是周圍環境太過潮濕,便非常容易捂種、黴變,到那個時候麥子就難發芽了。”
說着,便将裝在麻袋裏的麥種倒了一半進陶缸裏。
江玉珣随手抓起一把,輕輕揉了揉後說:“這些糧種似乎是從地窖裏取出來的,有一點點潮氣。”
“折柔王庭幹燥少雨,能将種子放成這樣可是不容易啊,”湯一蒙忍不住笑了一下說,“幸虧他們不重視,不然我們也難如現在這般輕易地拿到麥種。”
士兵随他們一道檢查了麥種。
過了一會忽然後擡頭看了看天說:“今日天氣不錯,不如先把種子晾曬一下吧?等徹底曬幹後,再将它們裝進陶缸裏面去。”
澤方郡離折柔太近,在這裏育種并不安全。
江玉珣等人離開的這幾日,應長川已經看過了附近幾個适合做軍馬場的場地,訓練騎兵一事也有了些眉目。
再過一段時間,他們便要南下回京了。
屆時衆人便會将麥種帶回昭都,并趁着春耕的最後時機将其播下。
從沒有種過田的江玉珣一邊聽,一邊認真将這些士兵說的話記在心中,并不時詢問一些細節上的問題:“每缸都要裝滿,還是說需要空出些空間?”
駐守澤方郡的士兵,操着一口濃重的北地口音。
他們早就聽說過“江大人”的名字,并把他視若神明。
士兵們沒有想到,江大人有一日竟然會如此認真地聽自己講話。
黝黑的面龐在此刻泛起了紅,士兵努力用官話對江玉珣說:“麥種既容易吸濕,通氣性又差,絕對不能放得太過緊實。不然若是麥堆裏面回潮、發熱的話,我們很難發現和排除。”
江玉珣連忙點頭,将他說的話記在了心裏。
前幾年大周的稅收都用在了軍饷之上。
若不出意外,今年大周軍糧已有三四成能夠自給。
等回到昭都以後,便要着手于擴建糧倉之事了。
江玉珣相信負責此事的官員,一定會盡最大的努力完成此事。
但在此基礎上,還應該多收集民間整日都與田地打交道的百姓的建議。
現在約莫兩三點的樣子,距離日落還有一段時間。
見日頭不錯,士兵便開始在地上曬起了糧食。
“稍等我一會,”見衆人開始忙碌,江玉珣向他們打了個招呼道,“我回軍帳內拿個本冊,記一下剛剛說的那些事。”說完便轉身向住處走去。
“是,江大人——”
陽光穿透毛氈落入軍帳之中,照亮了一方空間。
江玉珣坐在書案前翻找自己起了自己的筆記本。
他桌上的本冊實在太多,過了好一會方才将所有冊子翻完一遍。
“怎麽回事……”江玉珣忍不住嘟囔道,“我明明記得是放在這裏的,為什麽突然找不到了。”
說完他又不信邪地繼續翻了起來。
十幾分鐘後,面對鋪滿一地的本冊,江玉珣終于忍不住懷疑起了人生。
“奇怪。”
……難不成我忘記把它帶到澤方郡了?
他猶豫了一下,随便抽出一張紙記錄了起來。
昨日風沙太大,士兵都在軍帳內休整。
今日好不容易天晴,衆人訓練的熱情也比往常更大。
在晾曬麥種的同時,校場那邊便傳來了震天的鼓聲。
“咚——”
鐵器相互碰撞産生的細響随之傳到了營帳外。
牛皮制成的軍鼓敲擊起來聲音格外渾厚。
衆人的心跳聲似乎與它一起産生了共振。
湯一蒙一邊整理麥種,一邊問:“校場上這是在做什麽?”
說完便頂着青腫的眼睛,有些好奇地回頭向遠處看去。
校場與營區之間雖有一段距離,但今日天氣晴好,一眼便可以看到遠處士兵們的動作。
第一通鼓聲之後,士兵們整理完了随身攜帶的武器。
緊接着又是第二通鼓。
伴随着鼓聲,已經整裝完畢的士兵迅速調整陣列,不斷在校場上變化起了隊形。
在冷兵器時代,兵陣尤其重要。
它是保證攻擊有序進行的基礎。
遠遠看去,此時成千上萬的士兵正遵循着鼓聲快速移動,在校場上排出一個個不同的幾何圖形。
他們動作整齊劃一,遠遠看去絕對稱得上“壯觀”二字。
“規整!”湯一蒙不由跟着贊嘆起來,“不愧是我大周鐵血之師!也不知陛下是如何讓這麽多人整齊行動的……”
江玉珣一行人來澤方郡已有一段時間。
伴随着鼓聲,他的聲音也不由大了起來:“只有法令嚴明、賞罰有信,士兵才能願意聽将領的話。”
他一邊輕掃手下的麥種,一邊忍不住對比起了應長川和折柔王:
“陛下當年定下的軍法雖然嚴苛,但我相信相比起折柔那個把外交視為兒L戲,動不動便以不入流的幼稚手法捉弄使臣的王。士兵更願意為大周抛灑熱血。”
客觀公正地說,應長川在這個方面絕對稱得上靠譜。
歷史上的大周受怡河潰堤與昭都大亂影響而元氣大傷。
只服役兩年的士兵,個人能力也遠比不上折柔人。
應長川能鏖戰七年,最終戰勝勇不可當的折柔人。
靠的便是這樣居有禮、動有威的隊伍,與背後嚴明的軍紀。
“正是,正是!”湯一蒙當即點頭,“戰時有威、銳不可當,這才是我大周軍士該有之風。”
※
軍馬場雖然還在籌建之中,但是鎮北軍中騎兵已經開始了訓練。
今日江玉珣等人沒什麽大事要做。
他原本可以休息……但一想到自己還未沐浴,便瞬間打消了這個念頭。
曬完麥子後天還晴朗,江玉珣與湯一蒙等人本想随便走走、呼吸新鮮空氣,沒想竟直接走到了馬棚邊。
此刻大部分成馬都在訓練,棚內只有部分馬駒正在休息。
江玉珣看了一會,忍不住感慨道:“這些馬果然與折柔馬種不同。”
前段時間馬在他眼裏還只是一個樣,自從出訪折柔并順利回到大周以後,江玉珣終于能一眼辨出兩國馬匹的不同之處了。
“的确是,”湯一蒙也跟着江玉珣一道看了馬駒一眼,他一邊回憶一邊說,“周馬大多是用來馱載重物的‘挽馬’,它的力量雖然大,但是不夠靈敏速度也有些低。”
江玉珣輕輕點頭說:“折柔馬身材矮小、四肢強壯,相比之下更為靈活。”
“大體上是這樣的。”
作為一名文官,湯一蒙并不大清楚訓練騎兵之事。
他看完馬駒之後,便将視線移到了別處。
但是江玉珣卻忍不住想了起來……
克寒馬身材同樣較小、耐力強大,若能結合此馬與大周原生馬的長處培育出新馬種。
未來的騎兵戰鬥力定會更上一層樓。
“也不知道出訪克寒的使臣什麽時候能回到昭都。”想到這裏,江玉珣随口道。
湯一蒙想了想回答說:“一來一回最快也要四五個月的時間。”
另一人補充道:“如今已經過去了差不多一個月,預計盛夏時節便可以回來了。”
這段路在現代只需一兩日就能抵達。
可在古代,卻要歷經艱難險阻,花費近半年的時間……
聽了他們的話,江玉珣不由恍惚了一下。
但見衆人面色如常,他便只跟着點了點頭。
幾人正要走,負責養馬的士兵突然帶着弓箭來到了前方那間馬棚裏。
他先用弓箭不斷地摩擦馬駒的身體,待其習慣了弓箭的存在後,便不斷地調整角度、撥動弓弦。
伴随着“嗖嗖”的破空之音,年歲尚幼的馬駒不安地在原地踏起了步。
但它并沒有像江玉珣想的那邊在馬棚內橫沖直撞。
——經過一段時間的适應,它已逐漸接受了弓箭的存在。
戌時終于到了!
一日的訓練結束,大周士兵回到了營地。
江玉珣吃完晚餐後,立刻起身準備去洗澡。
“江大人今日怎吃得如此快?”見他這麽着急,還在吃飯的同僚不解道,“可是有什麽事要做。”
“昨日風沙太大,如今發間仍有黃沙,”江玉珣委婉問道,“諸位大人不去洗塵嗎?”
“哈哈哈無甚大礙!”不等同僚回答,與他們一起用晚餐的千夫長笑着擺手道,“軍中不都是這樣嗎?”
另一名千夫長同樣不拘小節道:“夏天熱了便直接到河裏沖洗便可,其餘季節也沒什麽講究的。”
“是啊,浪費這時間做什麽?”
說着,衆人便一道大聲笑了起來。
江玉珣雖然早知道古代行軍打仗條件艱苦,但是親耳聽到仍不免有些震撼。
江玉珣:?!
不是吧,你們這麽随便?
同樣是一直待在軍中,應長川怎麽就不覺得浪費時間!
這一刻,江玉珣忽然覺得應長川身上的龍涎香是那麽的親切……
怪不得後世都懷疑應長川有潔癖。
他在這軍中也太格格不入了……
鎮北軍中将士雖然有些糙,但駐地裏設備卻一應俱全。
江玉珣原本想去公共浴區的……
但想到方才聽到的那番話,他最終還是按玄印監所說,認命般去了應長川的地盤洗澡。
或許是早交代過守兵。
江玉珣非常順暢地走進了天子所在營區內。
不同于別處的喧鬧,此處一片寂靜。
守在帳外的士兵一個個身着玄甲、沉默不語,如同幽靈一般靜靜地立在原地。
氣氛使然,江玉珣也不由放輕了腳步,呼吸随之變得緊張起來。
應長川行軍打仗時與士兵同吃同住。
但他身為天子,且如今并非戰時,吃、住自然還是有些講究的。
鎮北軍營地面積頗大,安全起見應長川一個人就占了整整一片營區。
此前江玉珣只去過他辦公那頂軍帳,還沒有到過別的地方。
江玉珣深吸一口氣——
我又不是來偷雞摸狗的,到底在緊張些什麽?
應長川去軍馬場了,說不定半夜才回來。
速戰速決就好!
江玉珣抱着衣服按照門口士兵所指的方向,緩步走到了營區的西南角。
砂礫輕輕在腳底滾了一下,他小心翼翼地撩開帷帳的氈簾向內看了進去。
春季正是草原上最容易起火的季節。
折柔的帷帳內不點燈,大周這邊也僅留一盞燭燈放于積滿水的托盤中,勉強用來照亮。
只有辦公的軍帳內,和往常一樣燈火通明。
這間帷帳內的燈光有些昏暗,江玉珣頓了一下正想向前走,不料卻見——
似乎有一道人影站在不遠處?
江玉珣不由吃了一驚。
他不自覺地又前走了一步,想要看清那人究竟是誰。
銀色的戰甲泛着刺目的寒光。
昏幽的燈火照在那人的身上,正好将他的身形勾勒得清清楚楚。
被一場場戰争打磨出的肌肉流暢而有力,他肩背寬闊、腰腹窄瘦……
江玉珣有些慌亂地移開了視線。
幾息後燭火下,他忽然窺見了一雙煙灰色的眼眸。
卧槽!
……竟然是應長川?!
天子平日裏衣着寬松,江玉珣從沒有意識到對方的身材竟然如此的好。
常年揮劍鍛煉出的手臂線條格外清晰,哪怕靜垂于身側,都能感受到那迫人的絕對力量。
野史上曾有過應長川單手扼人脖頸、取人性命的記載。
看到這一幕……江玉珣瞬間覺得那記載真是半點也不誇張。
他的的确确能夠做到。
……現在不是想那些有的沒的時候!
江玉珣立刻向後退去,打算在營區內另尋帷帳。
應長川不是去軍馬場了嗎?
他是什麽時候回來的!
然而不等他退出這頂帷帳,應長川的聲音便自不遠處傳來:“何人在此?”
江玉珣:“……”
他老實立定:“是我,陛下。”
說話間,江玉珣不由欲哭無淚地看了一眼不遠處那名士兵……不是,皇帝在裏面你怎麽不擋我一下啊!
萬一我是刺客,你也放任我到處亂跑嗎?
不等江玉珣想辦法腳底抹油從此處溜走。
應長川便開口道:“進來吧。”
“是,陛下……”
大周的帷帳為方形結構,前後以屏風阻隔。
只一眼江玉珣便辨出——這間帷帳前間是天子的衣帽間,裏面懸挂着各類盔甲甚至還有刀劍,後間則是他沐浴的地方。
應長川剛從軍馬場回來,此刻他正在這裏卸掉戰甲、更換便裝。
進門的瞬間,帷帳內的燈火突然亮了起來。
江玉珣下意識垂眸,不敢随便亂瞄。
“抱歉陛下,臣方才并不知道您在這裏,”江玉珣立刻解釋道,“臣現在就去另尋一間浴房。”
“不必麻煩,”應長川聽上去似乎一點也不介意,他随口說道,“其餘帷帳還未啓用。”
……原來如此。
門口的士兵并沒有給自己指錯方向。
說話間,有士兵抱着水桶進帳。
伴随着嘩啦的聲響,滾燙的熱水落入浴桶之中,帷帳內忽然生出了淡淡的熱氣。
應長川已鎮定自若地換上平日裏的玄衣,并随手把卸下的銀甲放到了一旁。
頓了一會,江玉珣也緩過了神來。
不就是裸上身嗎?這種事情古今皆常見。
大家都是男的,我剛才究竟在緊張什麽……
想到自己上輩子沒少看室友在宿舍換衣服,江玉珣立刻深吸一口氣,一點點地擡起了眼眸。
鎮北軍中雖然什麽都有,但是邊塞條件自然不比昭都。
所謂的“浴房”其實就是一個擺滿了巨大陶缸的公共軍帳罷了。
擔心撞見別人,前幾次江玉珣都是尋深夜前去浴房,且至今沒有習慣“陶缸”這種神奇的沐浴用品。
天子所在的帷帳,自然與普通浴區完全不同。
最明顯的一點是——這裏擺的并非陶缸,而是尋常的浴桶。
看清楚後,江玉珣不由放下了心來。
應長川緩緩取下護腕放置一旁。
他雖然換好了衣服,但領子還未像從前那般束好。
都怪連儀公主講的那個故事。
江玉珣的目光不由落他衣領處,下意識尋找起了當年留下的傷疤。
然而下一刻,他并沒有看到什麽貓抓的痕跡,反見到一道橫貫于應長川胸前的猙獰刀傷。
那傷口極其規整,緊挨着心髒所在的位置,似乎是瞬間砍刺形成。
……應長川竟然受過這麽重的傷?
江玉珣的心忽然緊張了一瞬。
戰場上刀劍無眼,受傷是難免的事。
或許因為史書上沒有過記載,直至這一刻前江玉珣似乎都從未把“重傷”這兩個字,與應長川這個人聯系在一起。
帷帳內的燭火半晌未剪,光線一點點變得昏暗起來。
沒多久木桶裏便盛滿了水,帷帳內被烘得熱了起來,水汽也在此氤氲開來。
說話間應長川已經走到江玉珣的身邊:“怎麽了?”
他緩緩垂眸,向身前的人看去。
“臣在看陛下身上的傷……”江玉珣擡起眼眸,看着應長川的眼睛小心問,“陛下的傷是何時留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