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麥田

第19章 麥田

船隊回得悄無聲息,走得也悄無聲息。

它像是一支尋常的商隊,在京城裏裝滿了時興的布料、首飾後,又載了半船的新糧種,便順着運河滿載而下。混入秋後成百上千的水上糧隊,再也不見蹤跡。

松吾在碼頭伫立許久,才翻身上馬往京外去了。

現在是秋收時節,他要把京外大大小小的種植了新糧種的村子都跑一邊,去問一問今年的糧食種植與農戶生活的情況。

這是殿下交給他的任務。哪怕殿下日後再也不回來了,他也要繼續做下去。

他帶着紙、筆、碎銀子與一個布包,一個村一個村的走。入了夜就在村裏寄宿一夜,天亮了再出發。如是過了一周,才走到了神烈山下的神烈村。

神烈村裏秋收正忙。一戶戶秋糧收完後,就得合算歲租的問題。這是一年一度的大事,村裏人忙得腳不沾地、火熱朝天。

是以松吾到了,也不尋人閑聊。只扛着鋤頭就往地裏去。

神烈村全村依山而建,依靠的是山上流下來的山泉。偏那泉水并不豐沛,潤澤不了多少土地。是以整個村子都沒幾畝上品的田地。

柱子的田卻全是下等的田。他的田地開得偏僻,水也就更少些。但這樣的土地卻恰好适合用來試種土豆。

見到他,柱子格外高興,連忙招呼着他選土豆,說一會兒忙完了歸家去,烤個個頭大的土豆子加上鹽,給他松吾哥嘗新鮮。

他身邊放了三個背簍,草編的背帶用一根樹皮穿着套在了腰上,随着柱子的移動而移動。

松吾看了幾眼,不由得問:“你這三個筐子是怎麽回事?”

“一個是留種的,一個裝租子,剩下的就是自個兒的。”柱子憨笑着解釋,“這樣省事兒。”

松吾早就從前面的村子裏知道了今年要收租的事,甚至于種新糧種的還多加了一道新糧稅。

Advertisement

新糧稅對交租的糧食的個頭大小都有要求。若是拿去外面賣,那麽大個頭的土豆一筐都能給柱子多掙幾十文錢。

松吾拿起土豆,閑聊般地問:“這租子交了,你還能過日子嗎?”

“比以前好多啦。”柱子撓了撓臉,笑得憨厚,“聖上慈悲,一口氣給免了三年的租子,種新糧種還有那個……補貼!對,松吾哥你們說的補貼。現在我家裏也有些積攢了。”

那日子是真比過去好了。種出來的糧食自己可以留一些,還能往外賣一些。京裏的貴族老爺們沒有吃過土豆,先前總願意出些高價來買。

去歲買土豆的老爺們少了,但京中酒樓想要土豆的卻多了起來。他的土豆子總是不愁賣的。

領着松吾哥給的補貼,又賣着土豆子,慢慢的就攢了些錢。

他給老母請了大夫上門瞧腿,給婆娘和孩子都買了新布制衣裳。今年還想給家裏的房子修一修。

“現在雖然要多交些租子,但這個土豆子出糧也多,日子怎麽都比以前好了。”柱子說得很真誠,“那宮裏的貴人也要吃飯的呀,不可能一直免了租子。現在這樣很好了。”

松吾聽着他的話,莫名的就松了口氣。

郡王府選出來的試種人家裏,柱子家裏是最困難的。他的日子還能過得下去,就再好不過了。

松吾解下身上布包,從裏面拿出幾個紅薯:“我這裏還有一種新糧種,你願意試試嗎?它生的也能吃。種它的話,補貼我會多給你一兩銀子。”

柱子雙眼噌就亮了,他毫不猶豫地點頭:“好!松吾哥你放心,我肯定好好給它種出來!”

“交給你我很放心。”松吾笑着道,“不過補貼是雲中郡王私底下給你的。不是朝廷,也不是我給的。”

柱子不知道這其中有什麽不同,可松吾這麽說了,他也就呆呆的點了點頭。

見松吾幫他挖了一筐子土豆就要走,他支支吾吾地喊着人,有些遲疑地問:“松吾哥……雲中殿下,還會教孩子們讀詩嗎?”

松吾聞言一愣。見他沒說話,柱子立刻急道:“我、我,我不是想管殿下的事情,就是……”

“就是孩子們多識得幾個字,也是好的。”松吾輕聲說。

柱子呆愣愣地點頭。

松吾笑了笑:“或許會吧。殿下總不會不管你們的。”

他總是想盡己所能的讓這個世道變得更好一些。

松吾擡頭看向天上明瓦:殿下,已經好幾日沒有你的蹤跡,你現在在做什麽呢?

……

被人惦記着的雲中殿下,正在等電視品牌的安裝工人上門,好給他的書房做一面超大的電視牆。

結果沒想到的是,路乘川教授帶着威爾遜教授,在大門口與安裝工人狹路相逢。

路乘川看了看那至少150寸的電視,忍不住問:“你說你今天沒空,就這啊?家裏搞這麽大個電視做什麽?”

“做直播。”景長嘉笑道,“您快進來。”

路乘川帶着威爾遜進門,一邊換鞋一邊伸着脖子去看那幾個裝修工人,嘴裏還忍不住道:“做什麽直播,你們年輕人一天天的就想着搞直播。我跟你說小同學,你現在是需要專心鑽研的時候。”

威爾遜龍夏語一般,可聽他那語氣就知道他在訓小孩。他連忙拍了路乘川一把,又對景長嘉張開了手臂:“wujiu!我是威爾遜。”

景長嘉與他熱情擁抱了一把:“威爾遜教授,我昨天還在看您那篇關于霍奇猜想的論文。”

“那可太巧了。”威爾遜哈哈大笑,“我昨天也在看你的論文!”

他不由分說地拉着景長嘉落座,掏出論文就開始提問。

路乘川抱臂站在一邊生悶氣,一分鐘後腿腳就不聽使喚的自己走到了景長嘉的另一邊,拿起一支筆開始一起讨論起來。

安裝師傅早就和景長嘉确定過效果,見那邊滿嘴布伊戈語讨論得熱鬧,也就沒打擾他們。只在最後确認安裝時,讓景長嘉過去看了看效果。

150寸的電視幾乎覆蓋了小書房的一整面牆。景長嘉看着他們聯通信號,又調整了分辨率,

等楊恒中午放學,拿着美人魚大賽決賽宣傳單興沖沖跑回家時,迎面迎接他的,就是滿地的草稿紙。

楊恒呆滞擡頭,就看見兩個不認識的老頭和自己親哥,他們不約而同的站起身,在伸懶腰。

楊恒:“……你們搞什麽啊?”

“小恒放學了?那你把地上的草稿紙都收一下,放我書房去別弄丢了。咱們去店裏吃飯。”景長嘉笑眯眯地說。

楊恒看着他哥,再看看另外兩個老先生,認命地嘆了口氣,蹲下身就開始收拾地上的草稿紙:“怎麽寫了這麽多。”

威爾遜不好意思地大笑了兩聲。

這位老先生是亂扔草稿紙的罪魁禍首,他對着數學公式有一種強迫症一般的完美主義。一張紙多寫錯兩個字符,他就不肯要了。

楊恒動作飛快地收拾好了,下樓上了車就開始和他哥讨價還價:“那個美人魚決賽,我要去看,你給我買票。”

景長嘉扭頭去看他手裏的宣傳單,發現那就是自己在科技館給弘朝直播過的美人魚大賽。

想到自己借它的宣傳片裝神弄鬼,景長嘉欣然點頭:“好。”

得了他哥保證,楊恒心情很好地又湊過去和他哥咬耳朵:“那兩位是什麽人啊?”

“一位二十多年前拿過諾貝爾,一位是玉京數院的院長。”景長嘉說。

楊恒睜大了眼,還沒來得及感慨,就聽前座的老爺子又笑了起來:“這句話我聽懂了,我可沒拿過諾貝爾。”

威爾遜教授扭過頭,沖着楊恒笑眯眯地說:“諾貝爾沒有數學獎,所以我拿的是麥田獎。你們年輕人愛叫它‘數學界的諾貝爾獎’。”

威爾遜說着,格外慈祥地看了景長嘉一眼,又收回視線對楊恒說:“小朋友,你要記住這個獎。或許過不了幾年,你的哥哥就會捧回一座獎杯了。”

數學是科學孕育的土壤,數學成果則是土壤裏的麥苗。

因此,這個數學界至高的獎項,名為“麥田”。

它誕生于一個世紀之前,四年才有一次評選。每一次評選,都只将自己的麥穗獎章頒發給四十歲以下的數學家。

它是所有青年數學家都想摘得的桂冠。但它只選擇這四年裏最有天賦與實力的年輕人。

“我可不敢想這個。”景長嘉笑着搖了搖頭,“我現在最大的願望,是論文能順利刊登。”

上一次的麥田獎是兩年前頒發,明年新一屆的麥田獎也将舉辦。景長嘉并不認為自己能趕得上。

威爾遜笑着回望路乘川:“別管它能不能登了。你能寫出這篇文章,就證明你超凡的數學頭腦。你現在最該做的,是讓路給你發個畢業證書,然後來布伊戈做我的學生。”

“你不是想做霍奇猜想麽,我們的方向如此一致,我們天生就該在一起做研究!”

“你想都別想。”路乘川毫不猶豫駁斥了他的話,“誰都別想和我搶學生。”

但威爾遜說提前畢業的事,卻真實觸動了路乘川的神經。

就如他所言,即便景長嘉這篇論文沒能成功發表,但在數學領域上,他早已遠遠超過了同齡人,甚至遠超數院的一些老師。

讓這樣的學生按部就班的學習、考試、畢業,就是在埋沒他的天分。

以數學年報的速度,即便論文能登,也是很久之後的事。

或許他真的該仔細想一想景長嘉提前畢業的事情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