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52

1980-52

只不過之前他并沒有想過自己也做,因為他之前跟着高晉年後頭做事已經習慣了別人給他帶頭,他只要做好被安排的事情就好,放到陸柚這裏,加上高晉年之前囑托過他有空幫幫陸柚,又拿了陸柚給的工資,于是章思滿就自動将自己被定位成陸柚的幫忙小弟,見到陸柚賺錢,也只是羨慕,并沒有想過自己也要做一樣的。

可是,當陸柚提出來了點破了之後,章思滿扪心自問,發現他其實是心動的。

男人嘛,誰不想幹一番事業呢?

尤其是臨時工被領導甩黑鍋給戳掉之後,他不敢告訴家人這個壞消息,但實際上內心卻一直憋着一口氣——他甚至狠狠內心發誓,有朝一日自己要混得比在廠裏那些正式工甚至他那個破領導更好!

之前想的是跟着年哥倒賣衣服賺大錢,可年哥說了眼下并非好時機,退回原位,他給陸柚繼續揉面幫忙也是一份收入。

然而萬萬沒想到,還能有新的選擇。

也許比不上倒賣衣服暴利,可卻是個細水長流并且穩定有賺頭,至少肯定會被他之前廠裏做事還要賺。

可章思滿還有點踟蹰。

若是按陸柚所說,他如果要做的話,肯定要把自己的自行車做改裝,到時候就瞞不住家裏人丢了臨時工的事——雖然他現在已經釋然了并且覺得比之前做臨時工做得有勁兒還賺得多,可家裏人不一定這樣覺得……

自從他去廠子當臨時工後,他那個媽和鄰居們說話的嗓門都要大些了,鐵飯碗是所有人心裏的最佳工作,進了廠子當工人感覺就是往後一輩子都有保障了。

XXX

章思滿內心的糾結,陸柚并沒有太關注,或者關注了也不會放在心上——大家都是成年人了,都該為自己負責了。

他是朋友又不是家人。

左右他只是提出個建議,要不要接受都是他自己的事,如果章思滿還是決定不加入,陸柚也可以找其他人——雖然自從他覺醒了前世記憶之後,就很少與村子裏的其他人交流(其實覺醒之前也很少),但是因為幫忙照顧桃子梨子以及上一輩留下來的交情,還是和村子裏的桂芬嬸關系蠻好的。

桂芬嬸家裏算是村子比較可以的,家裏有三個兒子。

Advertisement

桂芬嬸的男人是莊稼活一把好手,三個兒子也是高大漢子,是勤勞幹活的老實人,再加上桂芬嬸也是個不偷懶的,所以她家每年的工分排名都排在前頭。

不過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桂芬嬸一家過着村子裏其他人看來已經很“富裕”的日子,其實也有經濟方面的煩心事兒。

無他,三個兒子年紀相差不大,但是成家的事兒還沒着落呢!

也不算完全沒着落,大兒子倒是基本定下來了,但是女方要得禮有點高——雖然是擠一擠也不是不能拿出來,可是他們家還有二兒子和小兒子呢!

這倆弟弟也就比他們大哥一個小一歲一個小兩歲,要說親都是前後腳的事,手心手背都是肉,總不能厚此薄彼吧?

而且桂芬嬸也不是那種偏心的媽。

唯一讓她欣慰的是,她家那三個兒子也不是那種兄弟阋牆的,反而因為桂芬嬸他們做父母的都盡量一碗水端平,所以三兄弟的感情很好。

老二表示自己現在還沒喜歡的人,不着急結婚,老三更是表示自己年紀還小要自己賺到錢再說媳婦兒的事。

桂芬嬸當時就是又感動又愧疚。

但正因為如此,她更焦慮自己做父母的不能給三個好孩子好條件。

曾經她還想過高家的萍萍和自己家老二老三年紀差不太多,人漂亮文靜又有本事。

當初她和劉二娃他媽吵起來維護高雪萍未必也不是沒有想留好印象給自家倆兒子拉拉分的小盤算。

但是,随着高晉年的契兄弟陸柚騎着自行車回來,然後開始賣土豆,高雪萍也多了很多人找她做衣服,肉眼可見高家起來了,她就覺得自家倆傻兒子配不上人家了——雖然高雪萍父母雙亡,可人家自己有本事,無血緣的繼兄和陸知青也都是有本事的,人現在接觸的都是城裏人(對于村裏人來說,縣上市裏都統歸為城裏),說不定以後就是嫁到城裏的命呢!

于是,痛失一個好兒媳人選(bushi)的桂芬嬸就更失落了,但她從來不是容易頹廢的人。

與其矮個子裏拔高個,不如趁着她和孩子他爸還能幹,給幾個兒子都攢一攢。

她就不信了,只要她肯幹,還成不了事!

只不過地裏的那些活兒他們已經都是每天滿工分了,實在是沒有再挖掘的了,所以得另辟蹊徑才行。

而身為整個村子裏和高家往來最多的,桂芬嬸很快就知道陸柚賣土豆賺了錢。

雖然陸柚不可能給她一個外人說賺了多少,可是看桃子梨子身上的新衣服吃的小零嘴,後來還來她家買土豆的舉動,桂芬嬸心裏都門兒清。

只不過她也曉得悶聲發大財,自己也不是那種讨人嫌的碎嘴子,所以在一邊靠賣土豆賺點小錢外,也暗示過陸柚生意好了如果需要幫忙的話,她家裏還有三個壯勞力的兒子可以随時待命。

陸柚:“……”

誰說這年頭的人不精啦?

不過get到意思之後,陸柚也沒覺得有什麽,這也變相說明了自己生意的成功?

只是考慮到章思滿和高晉年的關系更好,所以在有擴大生意的想法時,先給章思滿說了,如果章思滿不願意,到時候給桂芬嬸那邊遞話也不是不行。

不過高晉年在聽完陸柚的打算後,卻道:“不管小滿那邊做不做,其實都可以給愛黨他們說一聲。”

桂芬嬸雖然姓王,但她夫家姓高,生了三個兒子按照當下流行的“國”“黨”“軍”起名。

高愛黨就是桂芬嬸的二兒子,小時候也是當過一段時間高晉年的跟班的。

只不過後來高晉年跟着牛棚裏的那些老師教授們學習,擔心人太多動靜太大會引起心懷不軌之徒的注意,便獨來獨往,和高愛黨他們漸漸往來得少了。

其實高晉年也不是故意的,當時年紀尚小的高晉年少年也是想過和關系還可以的村裏小夥伴一起學習,然而可惜的是,愛黨同志是徹徹底底的學渣,是小學都沒讀兩年就哭着喊着寧願回家種地也不想去寫字背書的那種。

既然如此,那便不要勉強,于是高晉年自己努力學習本事,後來又在外面結交了章思滿、安斌這些人,有了新的夥伴圈子。

不過雖然漸行漸遠,但也并非完全不再交集,高晉年自然知道高愛黨三兄弟都是踏實不偷懶品性說得過去的好同志。

而且獨木難成林,他雖然姓高但總歸不是落霞村的[高],陸柚更是從外省來的知青,如果要在落霞村繼續落腳發展的話,最好是拉扯點本地人。

就比如和落霞村村長有堂親關系的桂芬嬸一家。

當然,這些思慮都只在高晉年自己心裏轉過,并沒有掰碎給陸柚講——在他看來,陸柚只需要開開心心做他的小生意賺小錢錢就行了,這些人際關系和其他問題,當然是交給他這個做契兄的來解決就行。

所以高晉年給陸柚鼓勁:“這生意本來就做得,等我這邊改進一下涼面涼皮的調料,應該更不愁賣,所以完全可以把讓桂芬嬸那邊也摻一腳進來,不用擔心,到時候就算小滿和愛黨他們一起做,也不會影響什麽的,而且,還能擴展你們的受衆。”

高晉年比陸柚更了解他們縣裏的消費水平,國營飯店的飯菜又要錢又要票,這麽多年也沒少過顧客,而且在前些年風聲緊的時候,黑/市裏的那些桃酥、棗糕、米糕之類的,也從來不缺人買。

陸柚看高晉年是帶着“強者光環”的,所以聽他這麽一說,完全沒有任何懷疑地就相信了。

也是,民以食為天,現在雖然物資緊缺,卻也不是前些年鬧大饑荒的時候,且馬上就要改革開放,大衆的錢包都要鼓起來了,這幾年正是各行各業萌芽發展的起始階段。

他是相信自己能做好這份小買賣的,只是要帶着別人,承擔一份責任,自然少不了一些壓力。

不過,他也提出了他的顧慮:“但是桂芬嬸家裏沒有自行車啊。”

如果是靠人的兩條腿走的話,這一來一回實在是時間太長也太累了,而且天氣越發熱了,像是涼面涼皮這些東西悶久了也會發熱發酸,味道就會大打折扣了。

到時候還沒賣出去就先馊了,得不償失。

“那就要去問愛黨他們願不願意買自行車了。”

陸柚:“自行車肯定是都想買的,關鍵是也得買到。”所以他才會在桂芬嬸那邊主動示意的時候沒有滿口答應,而是想着先問一下本身就有自行車的章思滿。

“這個不是問題,你忘記咱們家的自行車怎麽買到的了?”高晉年一語點醒夢中人,讓陸柚眼睛一亮。

“對啊!可以找小黃小杜他們!”

二更,有點短小,明天争取長點兒,周末沖沖,繼續求讀者老爺們收藏嗷嗷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