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75
1980-75
這邊高豔的後媽見高雪萍沉默了不說話,就當她沒反對就是同意,臉上一喜,正要張嘴,就聽得旁邊插進去一個溫和的聲音:“荷花嬸,多謝你照顧我們家萍萍生意了,看在同村人的情分上,做那麽一套衣服如果自己買了布的話那就只收手工費三塊五,如果沒有布直接買成衣的話,我們也給打個八折,吉祥,收你十六塊就行了,你看你選擇哪種呢?”
高雪萍看向陸柚如同恩人一般:“柚子哥。”她不知不覺松了口氣,潛意識裏已經将陸柚當做和自己二哥一樣沉穩可靠的存在。
高豔的後媽荷花嬸被陸柚一通搶白,臉色青一陣的紫一陣,嘴角抽了抽才擠出來一句陰陽怪氣的話:“喲,十六塊!咱們家豔子和萍萍一起長大的感情,還收錢咧……”
陸柚皮笑肉不笑:“正是因為一起長大的情分,所以才要收錢呀,正所謂親兄弟明算賬,而且萍萍和高豔的感情是他們小一輩的,但是高豔出嫁的衣服是娘家備的,一碼歸一碼,我們可不能讓你對高豔的親情被白嫖了,畢竟後媽難做,萬一後面讓人知道荷花嬸你沒給高豔的嫁衣出錢,到時候怕村裏好多人唾沫都要淹死你呢,所以該花的地方可千萬不能省!要不然影響到了名聲到時候多的都去了。我們可不能讓你受這樣的苦!”
一旁的高雪萍抿緊了自己的嘴巴,把這輩子最痛苦事情都想了一遍才忍住笑。
不過她忍得住不代表別人忍得住,尤其是今天本來高愛國辦喜事,村子裏來來往往的人就多,這邊荷花嬸為了道德綁架高雪萍可沒有壓低聲音,陸柚反道德綁架回去自然也不會小聲了,是以聽到的人不少,這會兒就“嗤嗤”“噗噗”的聲音響個不停。
荷花嬸頓時怒火高漲,可是她左右四下查看到底是誰在嘲笑她卻找不到目标——因為每個人都因為來吃喜酒而笑呵呵的,還真難分辨剛剛那些嘲笑聲是從哪裏來的。
她又想朝陸柚和高雪萍發脾氣,但緊接着她的眼角餘光就注意到了在不遠處地壩搭建的大土竈的大鐵鍋旁邊面無表情輪着鍋鏟做菜的高晉年,頓時心裏一個激靈,那些難聽的潑婦罵街就被硬生生改成了另一個調調:“呵呵,我可比不得陸知青你們會賺錢,怪不得賺那麽多,随随便便一件衣服就是好幾塊錢了,比不得比不得喲,我們這些老實巴交的小老百姓還是踏踏實實種地好了。”
說罷她覺得還不是很解氣,又加了一句:“至于豔子的嫁衣,我們還是想辦法自己扯塊布自己做好了,不過就是費點針線,再怎麽一身衣服也值不了十六塊。”
高雪萍聽得眉毛都要擰起來了,她正要據理力争說她做的衣服可不只是費點針線,那身衣服褲子可是她費了很大心思設計修改做出來的,而且布料也不便宜,需要八張布票和十塊錢。
然而還沒來得及開口就被陸柚往後一攔——雖然但是,論陰陽怪氣,他從後世百萬鍵盤俠中學到的随便漏出來一點也夠對付眼前這局面了。
“是啊,荷花嬸你說的很有道理,有多大能耐就吃多大碗飯,我們普通人做衣服就是縫起來能穿就行,至于款式什麽的都是浮雲,所以無論如何也賣不上價,可是那些款式好看的衣服,能讓人出彩出衆,那就多少價都願意買——比如愛國哥的妻子身上這套,人家布料連款式花了八張布票和二十塊呢!做出來穿上就是和別人不一樣,一看就是漂亮的新娘子!荷花嬸就連你剛才不都是看到第一眼就心動想讓高豔也穿上嘛?這就是貴有貴的道理!”
說到這裏,陸柚還露出真誠的微笑:“所以啊,咱們萍萍看在和高豔的情分上給打折到十五塊真的已經折扣很大了,畢竟這布料本身也是好料子。要不然,你們自己買好料子讓萍萍幫忙做也行,手工費才三塊五,這又剪又縫的,也不比自己在家裏用針線縫貴呀!”
這一番話說下來聽得別人都有些心動了,可惜荷花嬸完全不為所動,因為她的本意就是想占便宜白嫖一套衣服,到時候還能一石二鳥,在高豔出嫁的時候掙個臉說她哪怕身為後媽也給做了一套新衣服。
她本來想的是高雪萍年輕臉嫩性子又溫和不懂得拒絕別人,誰知道半路殺出個程咬金?
Advertisement
明明那陸知青之前沒和高晉年結契的時候就是個小悶墩兒,咋轉眼就嘴巴跟機關槍似的?
還說什麽自己準備布料到時候只花三塊五的手工費不比自己用針線縫貴多少……啊呸!敢情當她不知道那種好料子買一身也要十來塊錢嘛?
那總的加起來給高豔那賠錢貨花十幾塊錢買新衣服?
想得美!
如今荷花嬸雞飛蛋打,還被陸柚明裏暗裏諷刺了一遍她這個後媽做得不敞亮,荷花嬸眼裏的刀子幾乎要歘欻欻在陸柚身上在紮出幾個洞來!
然而陸柚完全無動于衷,是別人結婚不熱鬧還是他年哥做的菜不好吃?他才不會浪費時間和別人打嘴仗呢。
XXX
因為這年頭家家戶戶都比較窮,很少會用買的,大多數都是自己種自己養。
比如為了高愛國今年辦酒席,桂芬嬸年初的時候就申請多養了一頭豬,就是為了結婚這天有肉上桌。
不過因為還沒到過年的時候,這豬也沒養到最肥的時候,所以桂芬嬸還蠻心疼的,打算到時候四分肉六分菜。
這其實在農村結婚算是不錯的了,因為大部分辦席都是三七分——當然是七分素三分葷。
酒席就是八個熱菜五個涼菜,百分之六七十都是白菜土豆蘿蔔豆腐的那些菜,再放幾片肉,就算是有葷腥味兒了,這樣就算辦個十來桌花費也比較少。
不過臨到頭這個月多賺了點——桂芬嬸和紅星叔還是沒收陸柚給的工錢,但他們有高愛國幹臨時工兼職交上來的公中,算起來也是有三四十了。
雖然按道理公中的錢交到父母就是讓父母安排使用,用到誰身上做子女的都管不着,不過桂芬嬸一直是要端平水的人,既然是老大交的那當然大部分要用到老大身上。
左右老大結婚之後就有自己的小家庭了,他們當父母的手就伸那麽長去攪和人家小夫妻倆,于是桂芬嬸和紅星叔便打定主意幹脆把大兒子這喜酒再辦豐盛一點。
XXX
這年頭新人是不講究拜堂的,在新郎抱着新娘進了家門後,便大大方方地開始招待客人開席吃飯。
考慮到十月份的天氣比較涼快了,高晉年和桂芬嬸他們商量後,減少了炒菜的占比,而是選擇了三蒸九扣的做法——即大部分都是蒸菜炖菜,這樣能保證出菜快而且吃到嘴裏還是熱熱乎乎的。
這次桂芬嬸又舍得,放棄了三蒸九扣中連湯帶水檔次比較便宜的水八碗,而是選擇了肉多素少的肉八碗。
所以高晉年也甩開了拘束發揮,梅幹菜燒白、粉蒸肉、醬肘子、豆瓣魚、酸蘿蔔老鴨湯、四喜丸子是當仁不讓的熱菜主菜。
當然炒菜也還是要有兩三個意思意思,比如油渣炒蓮白、拔絲紅苕。
那拔絲紅苕雖然主料是家家戶戶都快吃厭了的紅苕,可卻是裹了一層熬化了的白糖。
這道菜還不怕涼,甚至要微微涼了等外面那層糖殼變脆了才好吃。
晶瑩剔透、表皮酥脆、內裏軟糯的拔絲紅苕是宴席上小孩子們的最愛。
不過嗎,最受歡迎的還是油汪汪的各種肉類佳肴。
比如醬肘子,無論是在哪個年代都是十分受歡迎的存在。
因為一只豬只有四只蹄子,所以高晉年頭天晚上盡可能地[修]成差不多的大小,簡單去除腥味後便放到鹵水裏鹵泡一晚上,今天早上才拿出來放到盤子裏上大蒸籠裏蒸。
從天還沒亮就上鍋一直到中午酒席開席前才端出來撒上蔥姜蒜和各種其他調料,還沒上桌就香氣四溢讓人口水直流。
更別說醬肘子還有濃油赤醬的油亮外表,還有軟爛可口肥而不膩的滋味兒,就連缺牙的小孩兒和老人都能在嘴巴裏抿化,自然一上桌就你一筷子我一筷子給分吃了個幹淨。
殘留在盤底的那一汪湯汁也沒浪費,都被分到碗裏拌飯吃了。
就連桌子底下來蹭飯的各家各戶的狗子們也美滴很,雖然肘子裏的那節骨頭早就被嗦得幹幹淨淨,可是經過十幾個小時的又鹵又蒸,那骨頭縫裏每一絲都滲透進了香氣,狗子們鋒利的牙齒咬得“嘎嘣”“噶蹦”地響,屁股後面的尾巴愉快地搖來搖去。
除此以外,四喜丸子也讓來吃酒席的客人們意外得很。
國人都喜歡講究好寓意,在結婚這種喜事上更是恨不得每個細節都是好兆頭,四喜丸子就是辦喜酒雷打不動的固定嘉賓。
小孩兒拳頭大小的丸子,哪怕是四個也相當有存在感。
只不過有些人家的條件沒那麽好,四喜丸子裏是摻着不少菜的,而為了讓菜黏合在一起,又會加上面粉和澱粉增稠。所以大部分人家的四喜丸子都是看着好看但吃進嘴裏都是一股澱粉幹巴的味道。
來吃酒席的客人們按照以往的經驗,覺得高愛國的酒席上出現的四喜丸子也是個樣子貨,想留着肚子吃其他的肉,但又覺得不吃劃不來,畢竟這可是高晉年做的菜!
這裏值得一提的是,平時村裏人做飯最多放點醬油醋什麽的,只求能吃飽和有點鹽味就成,有時候那些吃席的菜也最多是肉片多放點豬油多放點,味道是沒多少提升的。
但高晉年不一樣,平常做菜的那些油鹽醬醋他要放,平常做菜村子裏覺得根本用不上的胡椒粉、肉桂、香葉、花椒、八角……這些他也要放,甚至連幹辣椒他都要分好幾種,有増香的有添辣的有加紅的……
用的料多又細,這菜的味道自然就味道豐富,滋味獨特,一般人都效仿不來了。
村裏人或多或少都吃過一些高晉年做的菜,對他的手藝那是相當的信服。
只不過因為高晉年做菜水平比較高,能請得起他做菜的也少——至少村子裏不多——所以難得遇到高愛國結婚請了高晉年主廚,村子裏的人哪怕是和桂芬嬸有點過節的如劉二娃他媽都維持着表面的和平送了點雞蛋和一塊錢來蹭吃來了。
畢竟這可是高晉年的手藝!
因為有這樣的打算,所以哪怕覺得這四喜丸子是四喜(澱粉)丸子,想到有高晉年的調味,這應該也比其他地方吃到的要好得多。
于是桌上的人都公平地用筷子給平分到個人碗裏——這樣又能嘗到味道又還能留着肚子裝其他菜——然後就這樣平平常常地往嘴裏一放……
“我兒豁!”發出這個聲音的人下意識就看向之前裝四喜丸子的那個盤子,可惜那個盤子裏除了一點點指頭大小的湯汁,其他的什麽都沒有了。
事實上不只是他,其他人吃到嘴裏下意識也是這個反應——真後悔,不該分着吃的,不然那就能獨吞一整個了。
這出自高晉年廚藝做出來的四喜丸子滋味的确沒得說,是他們平生吃過的最好吃的四喜丸子,但更重要的是,這四喜丸子居然一點素的菜或者澱粉都沒有,每個丸子都是純肉丸子!
大氣,太大氣了!這高紅星一家真的是為大兒子辦喜酒下了血本了啊!
高紅星——桂芬嬸的丈夫
昨天為什麽沒更新呢?
因為我爬山歸來的時候已經是八點鐘了,到家已經十一點了。
我昨天的冤種經歷是這樣的。
上午十點集合,然後開車兩個半小時(中途又堵車)到目的地,吃了個很難吃的農家飯後,大家從下午一點開始爬山,然後八點鐘才下山。
因為他們為了更加野趣,選擇去爬野山(也就是還沒有完全開發的,沒有索道車車的,只能靠兩只腳走路,并且沒有休息站沒有喝水吃東西補充),我當時還以為自己背着東西就沒關系,事實證明我太天真了。
更糟糕的是,手機沒有信號,走錯了兩次路,導致本來六點就可以下山的愣是兜兜轉轉到八點,然後山裏全是那種長滿了雜草的小路,泥濘、幹枯的河床石頭,陡峭的滑坡、茂密的樹林……
得虧人多,大家一起打氣,要不然真的會心理崩潰……
然後下山之後休息了半個小時回程,再組織去吃飯,吃完飯又打車回家,都已經是晚上11點了,整個人狀态都很down……
我發誓,我這輩子,絕對不會去爬野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