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95

1980-95

落霞村人習慣炸的紅苕圓子做法其實相當簡單——将紅苕蒸熟或者水煮熟後去皮,搓成李子大小的圓球狀下油鍋炸,等一個個圓子飄起來便用笊籬撈起來,這便好了。

因為紅苕本身就是甜的,所以加不加糖都可以。

炸好的紅苕圓子外殼焦紅酥脆,內裏綿軟香滑、甜而不膩,非常受小孩子們喜歡,也是家家戶戶性價比最高的過年吃食。

小朋友們最喜歡做的就是用一根筷子把四五個紅苕圓子串起來,然後舉在手裏和小夥伴們玩,玩累了就吃一個,是非常簡單的快樂。

至于更“高檔”一點的糯米圓子則是把主材料從紅苕變成了糯米,外殼要更加香脆,內裏要更加黏香,只不過糯米價貴,很少有人會炸這個。

像是桂芬嬸家裏,他們雖然今年賺了點錢,但也沒有奢侈去炸糯米圓子,而是只炸了紅苕圓子和酥肉——能炸得起酥肉還送這麽大一碗來已經算是不錯了。

桂芬嬸想着紅苕圓子家家都會炸,所以就幹脆選擇端了碗酥肉來。

結果沒想到陸柚家炸的品種更豐富,連餃子都能下油鍋。

落霞村他們這兒吃餃子的頻率很少,畢竟是偏西南方向的,不像北方那邊有什麽事都會下意識選擇頓餃子,普通人家一年到頭吃餃子的次數不會超過一只手,就算吃也是水煮,油炸還是第一回聽說。

當然,也不排除油炸要油,大家還是舍不得——反正水煮的也足夠好吃了。

陸柚笑道:“是年哥在外面看到別人這麽做的,味道還挺不錯的,和水煮是不同的味兒,外面的殼炸得酥酥脆脆的,桂芬嬸你嘗嘗看吃不吃得慣。”

桂芬嬸一聽就笑開了:“呷,還能有什麽吃不吃得慣?油炸的什麽能不好吃?你和小高手藝又好,那更是那啥……好上加好!”

她說着也不見外,捏着一個個頭比較小的炸餃子咬了一口,頓時驚了:“這、這還是肉餡兒的啊!”

陸柚:“是大蔥豬肉餡的,逢年過節嘛,當然要吃肉了,肉餡兒的才香嘛!桂芬嬸你就多帶點回去,紅星叔他們下酒肯定不錯。”

桂芬嬸卻連連擺手:“不行不行,我們屋頭那些個男人都是山豬吃不來細糠,給他們吃這個炸餃子下酒實在是太奢侈了,”她說着手裏還不停,端着那碗餃子就往一旁的大筲箕裏倒了一半進去,“你們也是不曉得精打細算,這種肉餡兒餃子留着自家吃多好?萍萍婷婷、桃子梨子多吃點肉長高點!”

Advertisement

酥肉、糯米都不是便宜的,而且桂芬嬸看了,陸柚他們炸得酥肉是手指粗細的那種,粉裹得比較薄,都能看得清楚肉,這麽一大碗她已經算占了人家小輩的便宜了,再裝一打尖的肉餡餃子,那她王桂芬成什麽人了?

做完這些桂芬嬸準備馬上走免得陸柚給她“加菜”,結果走到門口就看到剛剛還在地壩玩的那十來個小孩此刻已經沒有繼續玩了,反而一個個坐在小板凳上,兩人一個長條凳,在規規矩矩地……學習?

唉喲,還真沒看錯,像是高佑濤高佑黎都低頭在作業本上寫字做算術,旁邊的一些抓耳撓腮的面前也攤開着一本卷成鹹菜葉的書,還有的就是手上拿着個很短的鉛筆在一張紙上照貓畫虎地描……

如果她沒記錯的話,那幾個在一張紙上寫的,應該沒有去上學吧……

陸柚見她好奇地盯着一群小蘿蔔頭眼神疑惑,他低聲解釋道:“這些娃兒都是之前跟着桃子玩的,現在桃子讀書了就一起耍的時間少了但感情還在,所以這段時間天天來找桃子耍。但是我想,一個個都是不是小孩子了,也不能天天純耍,也有幾個在讀書的,桃子也在做寒假作業溫習課本,我就想着幹脆都一起學……”

XXX

這時候九年義務教育還沒有實施到各家各戶,很多家庭尤其是農村的并不會花錢把家裏孩子送去讀書,到了學齡但沒讀書的娃兒比比皆是,男孩子都是這樣,更不用說女孩子了。

就算有送去讀書的,也基本上都是送到更便宜的村小,像是陸柚這樣把孩子送去鎮小學的很少——畢竟學費都要更貴一些,實在是傷不起。

七八十年代對于教育的确不怎麽看重,農村大部分村小的教學水平也一言難盡——不存在分科老師不說,教學的老師可能自己也才小學或者初中水平,并不具有教師資格,只是因為需要老師所以才趕鴨子上架。

老師教得差,學生學得更差。

因為這時候許多農村家庭裏的家長并不是很注重孩子的教育,所以對于師資教育什麽的并不是很在意,覺得能教娃兒認幾個字就可以了。

甚至還有些家長覺得所謂的學校就是有個地方把鬧騰騰又不能幫忙幹活兒的娃兒管着就行,所謂的老師就是他們在忙碌的時候幫忙看管娃兒安全的人。

當然,也有部分家長覺得雖然小孩兒幹活不多,但總歸還是能幹點兒,因此不送去讀書也是常态。

這些家庭裏的孩子言傳身教地很少有對讀書感興趣的。

這種情況甚至持續到了十多年,在九十年代的時候古惑仔系列電影播出爆火流行後,更加深了年輕人這種認知。

陸柚就記得前世都小學的時候很多同學會嘻嘻哈哈地說一些[讀書苦,讀書累, 讀書還要交學費, 不如參加hei社會, 有錢有勢是有地位, 晚上還有個美女抱着睡]之類的順口溜。

扯遠了,總之,現在這些待在陸柚家裏的小蘿蔔頭們,像是這會兒找高佑濤的這些個小孩,只有一半的在讀書,剩下的都還在拖着,而那幾個就算已經入學的,也沒怎麽把心思放在書本上。

說個不誇張的話,比他們小好幾歲的高佑黎小朋友認識的字都比他們多!

但既然都在一起玩,陸柚覺得還是得[一視同仁]了——他其實不是那麽愛管閑事的人,也沒有什麽聖父心态,但,誰讓他昨晚上做了那個[夢],夢到了一些讓他意想不到的事情,讓他不由得受到影響,對這些小豆丁們産生了憐惜之情。

XXX

在陸柚的前世,他的媽媽只是很偶爾地提及過關于兩個表舅的事情,那其中的只言片語透露出了,就是高佑濤因為當時家境困難于是就去混社會去了。

畢竟那個時候古惑仔的爆火影響了當時大部分年輕人的價值取向,他們不覺得混社會有什麽問題,不以為恥反以為榮,覺得這是自己潇灑、牛/逼的證明。

沒人知道高佑濤是不是也是受到了影響,但他混社會的确也是混出了點名堂。

不是跟在別人後面湊人頭的普普通通的小二流子,小馬仔,而是成了一個小頭目,手底下管着幾十號人,都很服氣他。

只不過陸柚的外婆他們對于這種混社會的混混一向不恥,對于高佑濤不學好反而去混社會更是不滿。

因此哪怕那個時候的高佑濤都被手底下的人喊一聲[濤哥],吃香的喝辣的,卻單方面被高家給斷了聯系,平時更是基本上從不提起他。高佑濤也回來過幾次試圖修複關系,但被拒之門外幾次之後也沒有再出現過。

陸柚前世的媽媽那個時候本來年紀小,對這個大表哥也印象很淺淡,只記得某天她的媽媽哭得稀裏嘩啦的,從泣不成聲的嗚咽中大概了解到高佑濤似乎背上了人命,自己也沒了。

因為了解太少,陸柚的媽媽面對悲痛的母親也不敢多問,只留下了大表哥不學好去當混混最後不得善終的印象,還以此教育過陸柚讓他一定要走正道。然而從前世到今生,陸柚卻相當後悔自己當初沒有多問點詳細的內容。

他實在是很難想象,頑皮又機靈的大侄子是如何變成媽媽口中那因為混社會而不得善終的大表舅的。

陸柚當下能做的,也就是平日裏言傳身教讓小哥倆都往好的學,更是在入學年紀到了,第一時間就送去鎮小學——畢竟比起擺爛的村小,鎮小的老師們都是從師範畢業的,要正兒八經得多。

不過,或許能覺醒前世記憶真的是有福氣的,陸柚萬萬沒想到在臘月二十八晚上,也就是高晉年回家那天晚上,又做了一個[夢]。

XXX

也許是之前有了安勝和孟嬌那個夢境的經驗,在短暫的驚訝之後,陸柚很快鎮靜下來并且用上帝視角努力記憶着這個[夢]。

在夢境之中,主角變成了高佑濤。高佑濤本來應該有個幸福的童年,然而父親的早逝和母親的抛棄讓他無憂無慮的童年戛然而止。

身為烈士遺孤,本來高佑濤和弟弟高佑黎應該得到妥善的照顧,可惜遇上了個自私自利不靠譜的媽,不僅借着烈士遺孀的身份拿走了撫恤金,還火速選擇了再嫁——因為再嫁的對象是個副廠長,不抓緊就會便宜別人了。

雖然對方前妻留下了一對女兒,她嫁過去是當後媽,可是副廠長哎!

又有錢又有權,可比她那死鬼前夫要好得多。

她可算是明白了,當軍嫂就聽起來好聽,實際上苦得不行!

男人經常性因為任務不在家,有點事啥都指望不上,而且職位又低,就是個小班長,手底下就幾個人,不是什麽旅長團長,啥好處都撈不着,還被那些軍嫂們教育說要多理解多奉獻,啊呸——還不如就嫁個[實惠]的!

至于高佑濤和高佑黎倆兒子……

沒辦法,她的再婚對象也是二婚,有前妻留下來的一雙女兒,不願意再養兩個別人家的拖油瓶,她便順水推舟聯系了娃兒在農村的爺爺丢過去了。

這可是他們高家的種,還都是男娃,總不可能不要吧?

高佑濤親媽又想着她也年輕又不是不能生,況且都生了兩個兒子了,這說明她會生兒子,到時候嫁給副廠長再給他生個兒子(這也是對方相中她的原因之一),拿捏住那前面生的兩個黃毛丫頭不輕輕松松?

被親媽毫不猶豫的抛棄,高佑濤一直很沒安全感,雖然在二叔奮鬥下過了兩年好日子,可好景不長,二叔過勞去世。

緊接着家裏錢財被卷走個一幹二淨,大姑姑為了家裏人的生活和并不喜歡的城裏人結婚……如此種種,都導致了高佑濤對于錢和權勢的渴望。

後來高雪萍和安勝離婚,辍學的高佑濤都一度懷疑自己是個掃把星,要不然為什麽克死了親生父親,克死了如父親一樣存在的好二叔,禍害得大姑姑婚姻不幸……

也不過還是個青少年的高佑濤也曾試過各種打工,然而在外面打工也不是件容易事。高佑濤年紀小沒文化沒本事,拖延工資、克扣工資、租房問題、被收保護費……

工廠、本地人或者一些小混混們……

誰都能踩一腳。

成都下大雨了,而且看天氣預報估計要下到下周去。這幾天每天基本上都是在下班的時候下,再加上大風,哪怕回到家裏褲子也是濕漉漉的。

不過比起來廈門那邊的臺風更可怕,我的親戚在那邊的都已經公司放假回家,昨晚上超市都被買空了。還有今天聽到新聞說泸州那邊也是強降雨大暴雨,雖然下雨 能降溫,但是看到這些消息,心裏也還是默默祈禱雨小一點吧……

對了,明天就是成都大運會了,明天就要蹲守電視看直播了~為體育健兒加油,為種花家加油!

另外,求走過路過莫錯過的讀者老爺們慷慨收藏哇,愛你們啾!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