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南巷大族

南巷大族

第二天。

早晨集合後,大巴車把衆人又送回了村子裏,同學們很快又開始分組活動。

第一天的晚上,由于小組總結時大家紛紛吐槽了自己碰壁經歷,白蓮不由得也焦慮起來。解散回到房間後,她又重新好好翻閱了一遍老師發在群裏的文獻資料,包括南巷村志等文書,特別是宗族情況的部分。

看得楊綿綿佩服至極,“寶寶,我今天走了一天都快累死了,你居然還有精力看文獻,太厲害了嗚嗚嗚。”

白蓮重重合上平板蓋,嘆氣道:“我也好累!但是還是要為明天做田野做好準備呀。我擔心口述做不到什麽東西,只能先多看看資料,找找信息,不然連考察報告都寫不出來就麻煩了……”

是以第二天一早,白蓮站在南巷村口,白皙的小臉上神采奕奕。

經過一晚上的緊急備課,白蓮很快又恢複了信心,她元氣滿滿地拉上楊綿綿:“走!我們繼續去找昨天的阿姨做口述!我昨天已經翻過村志,感覺真的很有用。”

楊綿綿一臉崇拜:“好!就靠你了寶寶!”

兩人翻出昨天兩位學長友情贈送的地圖,順着路線很快又找到了昨天的阿姨家門前的巷子口。

狹窄的青石板小巷內,蘭姐圍着藍白布碎花圍裙,正拿着一盆菜往家裏走,晶瑩的水珠還沾在翠綠鮮嫩的菜葉子上,将要順着縫隙滑落地面。

“哎喲,蓮蓮哪,你們又來啦?”蘭姐正好轉頭,看到昨天的兩個小姑娘,不由得喜上眉梢,開心地招呼道。

“阿姨,我們又來啦!您在忙嗎,有什麽我們可以幫上的嗎!”小姑娘一臉甜笑,說着就上前要幫蘭姐拿菜,蘭姐心中更喜,忙說:“哎不用不用,我這會不忙的,你們進來坐、進來坐!”

蘭姐随手在一旁的小桌子上放下菜,往腰間圍裙蹭幹手上水珠,就要拉着白蓮往屋裏坐。

楊綿綿正暗自感嘆白蓮的好感buff,回過神來,已經被白蓮拉着進屋坐好,手裏捧上蘭姐家裏的茶水了。

“謝謝阿姨!”白蓮輕啜一口茶水,随後期待地看向蘭姐,“麻煩您了!我們現在不是在做調查嘛,今天過來是想問您一些南巷村的歷史,不知道您方不方便呀?”

對面那個溫柔漂亮的小姑娘一臉期待地望向自己,語氣軟軟懇求,這叫人哪裏舍得拒絕。蘭姐心下一熱,直接開口應道:“沒事,你們問吧!”

“真的呀!太好了,謝謝阿姨!”楊綿綿驚喜不已,抓住白蓮的手晃了晃。

白蓮立刻掏出記錄的東西,繼續星星眼看向蘭姐,“想先問下,您是屬什麽的呀?”

蘭姐想了想:“喲,我想想,這年紀大了,你問我多少歲可能都不是記得很清楚,生肖嘛……對了,我想起來了,我屬虎的!人家都說我屬虎,性子也莽,命硬!”

兩人對視一眼,白蓮心下快速算了一下,看蘭姐的年紀……那大概是1950年生人。

“那您了不了解,南巷這邊有什麽大姓宗族呀?您印象裏的,建國前後的都算。”

這個問題蘭姐倒沒想很久,迅速回答:“大姓,那就是吳家、王家呀!這幾年村裏不是要建古村景區,吳家給政府捐了好幾個祖上的宅子、園林,現在村裏那些什麽懷德堂的景點呀,原來都是吳家他們祖先的。”

白蓮的腦海中迅速回憶起昨晚在村志中看到的記載——南宋建炎年間,吳氏金鐘将軍護駕南渡,自此定居太湖洞庭南山腳下,世代耕讀為業,後從商發跡,始建南巷村。

“原來是這樣,那阿姨,現在村裏是姓吳、姓王的人家多嗎?那有沒有什麽您小時候還很興盛的大姓人家,現在沒有了的呀?”

蘭姐似又陷入了回憶:“南巷村裏,那姓吳和姓王的人肯定是最多的。至于我小時候……”

年長的女性沉浸在回憶裏,又絮絮叨叨地說起了自己的往事,白蓮卻并沒有打斷,而是耐心地聆聽着,不時給予适時的回應。

良久,蘭姐似是終于反應過來,止住話頭,有些不好意思地道:“哎呀,這人一老了,說起年輕的事情就停不下嘴,耽誤你們事了。”

白蓮立刻握住蘭姐的手,眼中水光瑩瑩:“沒有!我們不麻煩,聽阿姨您講過去的事情,我們也有很多收獲呢。”

蘭姐心中感動,緊緊地回握住白蓮的手。

連自己的孩子都不願意多跟自己聊天,嫌自己啰嗦,這素昧平生的小姑娘卻每次都十分認真地聽自己唠叨,跟她講完,心中也暢快不少。真的是個心善的好孩子!

想到這,她又主動道:“你們繼續問吧,我反正也沒什麽事,能幫到你們調查的事情就再好不過了。”

“阿姨,那真的是太好了!我之前看資料上說,吳家以前祖上出過很多大人物,您聽說過嗎?”

蘭姐了然:“吳承瑛吧,以前的科舉探花!現在村裏街上的那些會元、探花牌坊呀,都是以前明朝的時候吳承瑛考中以後,吳家出錢立的!我們這老人都知道,南巷村的大名人。倒是現在年輕人知道的少了。”

白蓮點點頭,昨天确實有在文獻中讀到,吳氏十二世孫吳承瑛明朝成化年間科舉入仕,官至禮部尚書。此後明清兩朝,吳氏又出過十幾位進士,是南巷本地有名的名門望族,清貴世家。

楊綿綿好奇問道:“那現在南巷村裏還有吳承瑛的嫡系後人嗎?”

蘭姐一拍手:“有是有,不過他們家人現在不住在南巷了,吳家這一代人也很厲害,聽說是經商的,生意做到全國都是。不過這家人倒也不是忘本的,前幾天,他們嫡系家的人還回來了,現在可能還在村裏呢!”

“那這麽說,最近這段時間很多吳家子孫回來了嗎?是為了荷花節?”白蓮若有所思,正在本子上記錄的筆尖一頓。

“哎呀,可不是嘛,最近村裏回來了好多人,都是回來過荷花節的。你們想了解這些大宗族的人,可能現在他們正好在村裏,還能碰上呢!”

蘭姐一拍大腿,猛地站起來一揮手豪爽道:“姑娘們,要不我現在就帶你們去村子裏轉一圈!給你們指指路,看能不能碰上這些大家族後人,幫你們問問!”

楊綿綿激動地拉白蓮站起來,白蓮喜出望外:“呀,那真是太感謝了!”

蘭姐風風火火,說做就做,扯下圍裙,把門一拴,就拉着白蓮往村裏走了。

此時外面天氣晴好,村中許多老人都出來悠閑散步。巷子口水流和緩,幾尾小船悠悠蕩蕩,身穿樸素布衣的老人手背身後,拿着一把大蒲扇,慢慢悠悠地走過石橋。

看見蘭姐神氣昂揚地牽着一個漂亮小姑娘的手,一路上熟識的大爺大媽打趣道:“喲,蘭姐,是你孫女回來看你了?”

蘭姐朗聲回答:“是來村裏做調查的A大大學生!人家小姑娘又和氣又聰明,可好了。”

白蓮笑意盈然,一路上都在甜甜地向大爺大媽們問好:“哎!叔叔好、阿姨好!”

一身學生氣的名牌大學生姑娘,看着溫柔娴靜,又嘴甜會喊人,還是十裏八鄉都誇贊的蘭姐帶着的,肯定是好孩子!大爺大媽們嘴上樂呵呵地應着白蓮,心中更添幾分好感。

三人在村中穿行,蘭姐一邊絮絮叨叨地跟白蓮和楊綿綿介紹着南巷的村情,一邊指着街巷,帶他們認路,“這條主街道,就叫青荷街,是村裏的主幹道,就沿着河建的。每年荷花節,那十裏河塘一整片都是荷花,村裏大家夥就都沿着街看呢。”

眼下荷花節将近,河中粉荷早已盛放,微風輕動,悠悠荷香彌漫開來,送入鼻端。

白蓮深吸一口清新的空氣,心中對荷花節不由感到有些期待,轉向蘭姐問道:“阿姨,今年荷花節什麽時候呀?我們在南巷待一個星期,能趕上嗎?”

蘭姐一聽,掰着手指算了算,“喲,還真可以趕上!就在你們走前一天。”

“太好了!”楊綿綿興奮不已:“那我們又可以湊熱鬧啦!我們可以參加嗎?”

蘭姐被逗笑:“當然可以,到時候村裏大戶人家出錢組織,從村裏到縣裏,白天大家賞荷花、看猛将出巡,晚上還有燈會、集市什麽的,還會有煙火和表演呢!”

“哇!”兩人都很期待,繼續詢問荷花節的風俗,蘭姐樂得給她們當導游,一邊帶她們在村子裏轉悠,看各種村裏的地标景點,一邊科普南巷的風俗習慣,相當享受白蓮捧場的搭話和期待的眼神。

身邊經過的相熟的大爺大媽看她被可愛漂亮的小姑娘捧着,忍不住投來欣羨的眼神,心裏暗道:不就是帶帶路、講講故事嗎,這我也行!

可以說是十分羨慕蘭姐了。

在青荷街兩旁,有許多鋪子和古建築,蘭姐一一指路介紹:“這家賣白玉糕點的,別看排隊的人多,其實用料不好!這白玉糕,其實家家戶戶都會做,但還是要嘗老配方老味道!我下次親自做給你吃。”

“這家銀魚莼菜羹,還可以,老板是個實在人,也是我老姐妹,祖上傳下來的配方,好多年了。你們要去吃,報我名字,給你打折!”

“要吃枇杷釀三白,現在正是時候,但是過段時間材料就沒那麽新鮮了。也可以嘗嘗,南巷特色!”

白蓮聽得十分專注,在地圖上标注出蘭姐說的這些店鋪,“我都記下了!我們都要去打卡!”

楊綿綿已經垂涎欲滴,偷偷咽了下口水。

前頭蘭姐方向一轉,錯開了主街道,進入一個僻靜開闊的巷子。

這個巷子明顯與普通村民居住的小巷不同,腳下青磚鋪設平整,灰牆古樸靜谧,微塵不掩。整條巷子只有一座恢弘的大宅,深色檐瓦雕飾精美,顯露出主人的身份貴重。

“這就是懷德堂了。村裏的重點景點,吳家人的祖宅!”蘭姐指着宅門,手一揮就要帶兩人進去。

門口收費的小姑娘本來要問白蓮和楊綿綿要門票錢,蘭姐輕飄飄一句:“我帶來的。”小姑娘又把手收回去,笑道:“蘭阿姨帶來的呀,那可不能收錢,請進吧。”

大宅進深極寬,入口院子開闊,卻被花草盆栽、樹木涼亭裝飾得錯落有致,顯出一股清靜優美的意味。

三人穿過院子,就來到主廳。

主廳頂高開闊,梁柱雕飾複雜精致,雖已被重新陳列過,原有的很多陳設被清空,大廳顯得空曠了許多,但保留着的那些看不出材質、卻雕工精巧的木質桌椅依然透露出昂貴厚重氣質,顯示出主人不凡的財力。

也許此時正值旅游淡季,整個懷德堂大廳內游客并不多,白蓮和楊綿綿正好可以拍攝整個大廳的全景。

正在此時,一群人穿過大廳後的回廊,從後院花園邁向前門,交談聲隐約傳來。

聲音逐漸清晰,來人們走進大廳,映入眼簾的先是一群穿着襯衫的中年男人,看樣子像是什麽縣裏的幹部,嘴裏正說着懷德堂的建設情況。

“吳家捐贈懷德堂後,我們找了專業的文保展覽旅游公司來設計,原來的家具、藏品都放在縣博物館倉庫裏,專家們還在一一整理修複中,等待展出。懷德堂宅子這邊也還在開發中,目前對外開放的就是前廳和後院花園……”

一行人往白蓮站着拍照的門口方向靠近,卻見一群中年幹部中間,是一個身量修長、膚色白皙的年輕人,正聽着幹部們介紹懷德堂的建設情況,不時微微點頭。

待看清被包圍在中間的年輕人,楊綿綿率先驚訝出聲:“高冷?”

幹部們的介紹聲一靜。高冷也看到兩人,眼神驚訝,微微點頭致意,剛要開口,卻被蘭姐的聲音打斷。

這邊蘭姐也剛剛看清一群人的面貌,開口樂道:“這些是縣裏文化局的幹部,小張、小王,我都認識的!這兩個小姑娘是A大學生,來南巷做調查的!”

幾個幹部也認得蘭姐,出聲笑道:“蘭姐,最近身體還好吧?”又對兩個女孩打招呼:“同學好。”

白蓮和楊綿綿禮貌回應。

蘭姐揮揮手:“好得很!”又看向中間的年輕人:“是吳家的子孫不?”

幹部解釋道:“是吳家的人,他母親帶頭簽字捐了懷德堂,這個小同志是做代表來看看現在的建設情況。”

高冷也微微欠身,向蘭姐打招呼。

蘭姐眼睛一亮:“小張、小王,你們和這個小同志等下還有安排不?”

“我們正好也看完了,懷德堂是看的最後一個宅子。”

“好得很!這邊兩個小姑娘正好想找吳家後人調查調查,這個小同志,你等下有空不?要不就和我們兩個小姑娘聊聊吧!”蘭姐一拍大腿,興奮地牽線搭橋起來。

楊綿綿向蘭姐投去贊賞的眼神,然後視線直勾勾地看向高冷,等待他的回應——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