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寒山寺

寒山寺

夜幕低垂,南巷縣城內白日的活力朝氣仿佛蒙上了柔暗色調的濾鏡,別有一番水鄉夜色的溫婉朦胧。渡口行人減少,只餘幾聲蟬鳴飄下枝頭,星子點點,橋下水波蕩漾,冷月無聲。

荷花節将近,縣城最繁華的地段邊,卻熱鬧依舊。在寬敞的主街道頭,矗立着一座樣式恢弘精美的古典宅院。雖氣派華美盡顯大族底蘊,卻也與這精心打造的水鄉街道那古典婉約的建築特色并不相違,完美融入了生氣勃勃的市井煙火。

夜色中,一位身量修長的年輕人獨自穿過繁華的街道,身影消失在那宅院門扉。

宅院內部陳設一派古典中式的裝修風格。

雕花精美的木質屏風旁,一個白白胖胖的小男孩正一臉生無可戀地坐在地上,旁邊,另一個看起來年紀更輕的小男孩正焦急地拉着他的手臂,試圖将地上的小男孩拉起來,讓他和自己玩小汽車。

“表哥,你回來啦!”明明正被家裏那個非要纏着自己玩幼稚的小汽車的遠房表弟煩得不行,一眼看到門口的高冷,立即一個鯉魚打挺坐起來,掙脫開小表弟,興奮地朝高冷飛撲過去。

旁邊的小表弟看到高冷回來,頓時也興奮地抛下小汽車,奔過去抱住高冷的大腿:“高冷表哥!”

明明扒着高冷的手,急切地問道:“表哥,你去哪了呀?今天怎麽這麽晚才回來。”

高冷看起來心情很不錯,面對弟弟們的糾纏竟也不像平時的冷漠,堪稱溫和地回應道:“去和朋友吃飯了。”

小表弟眼神裏透露出清澈的愚蠢,大咧咧問道:“高冷表哥,你在南巷還有朋友?我怎麽沒見過呀。”

明明動動鼻子,突然疑惑地問道:“表哥,你身上為什麽有一股淡淡的香味?奇怪,這個味道好熟悉呀……”

高冷唇邊笑意一僵,轉而壓下嘴角,沉聲道:“小孩子少問,作業做完了嗎?”随後掙脫開兩個表弟的糾纏,心情頗好地上樓去了。

空蕩蕩的客廳內,明明摸着下巴,兩道小眉毛糾結在一塊,冥思苦想着:“好熟悉的香味,在哪裏聞過呢……”

小表弟見高冷不理他們,又爬過來抓着明明的手臂:“明明,我們去後院荷花池玩小汽車吧!”

“我知道了!”明明突然激動地跳起來,旁邊的小表弟猝不及防摔了個屁墩兒,“是白蓮姐姐身上的香味。可惡!表哥居然背着我偷偷去和白蓮姐姐吃飯!”

明明臉上突然浮現怒意,氣沖沖地轉身追着高冷的身影跑上樓:“表哥!你怎麽能自己偷偷去和白蓮姐姐吃飯,還不叫上我!表哥!”

-

又是一日清晨。

白蓮帶着一頂大大的遮陽帽,輕快地跳下大巴車,視線望向熟悉的南巷村口。

大巴車前,同學們相互告別,随後紛紛從不同的方向再次進入南巷古村,根據各自分配到的主題進行調查走訪。

楊綿綿伸手搭上白蓮的肩膀,“咱們今天怎麽安排?前幾天根據口述訪談和村志的資料,已經把南巷這邊宗族的大致情況掌握得差不多了,最後整理一下就行。”

白蓮翻了翻根據前幾天工作整理好的資料,“那還是繼續找老人做口述訪談吧。基本情況根據文獻資料已經可以梳理清楚了,可以再找當地人了解一些口頭流傳的故事細節,順便再拍一些遺跡遺存,豐富下我們的材料。”

“行!”楊綿綿爽快應下,攬着白蓮的腰,兩人一起心情愉快地朝村內走去。

這幾天都一直在村裏走訪,再加上B大學長們友情提供的地圖和前幾天高冷的友情導游,南巷的大街小巷基本都摸得差不多了,是以今天兩人已經算得上熟門熟路了。

“蓮蓮哪,你們又來村裏調查呀?”白蓮在村裏走着,路邊賣曬幹小水蝦的大爺笑眯眯地主動沖白蓮問好。

這幾天在蘭姐的招呼下,白蓮跟蘭姐的朋友圈、南巷村裏的大爺大媽們基本都混了個臉熟。

不知道為什麽,大爺大媽們一見白蓮就有一種特別親近的感覺,再加上她又禮貌又嘴甜,長相還十分可人疼,是以大爺大媽們看她眼神灼熱得像看自己的親閨女。

“是呀,夏大爺,最近生意還好嗎?”白蓮笑容甜美,軟聲回答,惹得大爺非要送她一袋小水蝦當零食吃,白蓮趕緊連連拒絕。

“考察完有空來我家吃飯啊!我做的枇杷釀三白比張阿姨好吃,你別去她家吃了啊,來我這嘗嘗!”大爺看白蓮不好意思拿,表情遺憾,繼續熱情地邀請她。

前方,另一組的同學聽到聲音回頭,正好看見大爺強行送禮的一幕,差點驚掉下巴,“這個大爺,是前幾天我們碰到的那個臉色超臭的大爺嗎?”

“雖然但是,昨天一問到他信不信神,這大爺臉瞬間就黑了,還直接把我們趕走了。怎麽今天對着白蓮就這麽慈眉善目呢?難道是我們長得不夠好看嗎?”旁邊的同學不可置信地接話道,喃喃着世界的參差。

這邊白蓮婉拒了大爺的熱情饋贈,不敢再和街邊擺攤的爺爺奶奶們多聊天,怕一個不注意她們就又要往自己懷裏塞東西或者邀請自己去家裏吃飯,趕緊拉着楊綿綿往村子邊緣深處走去。

“這邊好多茶園果園啊。”楊綿綿一手搭在眉毛上,伸長脖子,興致高昂地舉目四眺。

逐漸遠離了居民區,觸目所及的綠色多了起來,身旁田地翠色鮮嫩,生氣勃勃。

“是呀。南巷這邊的氣候環境很适合種茶果。”看到更多的綠意,白蓮同樣感到放松起來。

“我們是準備去寺裏看看嗎?”楊綿綿湊過來,看了一眼白蓮屏幕上的地圖标記。

“對,我們可以看看這邊的寺廟和猛将堂,基本都是大宗族出大頭資金建的,應該也有不少宗族的資料遺留下來。”白蓮手指點出幾個地圖上标記的寺廟,耐心解釋道。

“好!而且寺裏信衆基本都是上了年紀的大爺大媽們,寶寶你刷臉問起來應該也會方便很多!”楊綿綿重重點頭,期待地看向白蓮。

白蓮嘆了口氣:“不過問起信仰這種東西,可能還是比較敏感。我也怕把握不好分寸,讓爺爺奶奶們不舒服。也許迂回問一下寺廟修建的歷史沿革情況,還有宗族供奉,可能會更好吧。”

南巷的寺廟群都建在距離南巷居民區邊緣的郊野。

趁着剛出門,大家都還有體力,楊綿綿建議先去建在山坡上的寒山寺,據說也是南巷香火最旺最靈驗的主寺廟。

南巷地勢較低平,山丘并不陡峭,只是要想爬上去,也許耗費一些體力。

前些年政府開發旅游業,特意将寒山寺開辟為一個景點,還修建了供游人香客訪寺的山坡臺階,這才使上山的路好走了不少。

腳步慢慢踏上石頭臺階,發出細微的摩擦聲響。臺階兩側,山野間農田漸少,紛繁草葉野蠻生長,茂盛樹木郁郁蔥蔥,卻仍有不少人們活動的痕跡。

白蓮和楊綿綿慢慢悠悠拾階而上,山野的風輕輕拂起少女頰邊發絲,送來草木的清香。楊綿綿随手從路旁撿起一朵小小的白色野花,插在白蓮耳側,仔細端詳,贊嘆道:“好看!”

白蓮見狀,也從旁邊撿起一朵紫色小花,輕輕地別在楊綿綿發鬓上,“綿綿也好看!”

少女打鬧間,間有路人從旁邊的臺階上擦肩而過,或是背着大包、游客打扮的中年人,也有面容慈祥的老年香客。

“看來寒山寺香火還是挺旺盛的。”白蓮注意到上山人的打扮不一,年齡職業都不盡相同,側過臉跟楊綿綿說道。

不知不覺間,兩人玩鬧着也爬到了山頭。

首先映入眼簾的是一座色調古樸、紅磚黃牆的莊嚴佛寺。佛寺看起來已經有些年頭,明黃的牆皮已有些剝脫。佛寺形制規格雖不大,卻也布置得莊重肅穆,令人不自覺地噤聲緩行。

邁過佛寺前門,殿前空地中央的香爐中間插滿了香,煙霧袅袅,看起來不久前才有香客奉過香,并且供奉還相當持續。

兩人走進正殿,佛像莊嚴輝煌,高居主位。白蓮和楊綿綿按照田野考察的慣例,凡遇信仰神明即禮節性拜祭,雙手合十,微微躬身,以示尊重。

正殿中彌漫着一股佛寺特有的檀香氣味,飄渺玄妙的佛音歌從空曠大殿的四角傳來,似與檀香纏繞。

大殿空曠無人,白蓮和楊綿綿便決定先在正殿看看。

正位的巨大佛像下供奉着不少牌位,白蓮湊近觀察,正中位置供奉着國祚牌位,旁邊的則刻着各種人名,多是南巷大姓。

兩人正觀察着大廳的布置,突然有人聲從遠處傳來。

白蓮擡頭,只見一位身穿袈裟的僧人走在前面,後面跟着的則是一群熟悉的年輕面孔,正叽叽喳喳地跟住持套近乎。

“師傅,您來這兒多久了呀?”

“師傅,可以給我們介紹一下寒山寺的情況嗎?”

“師傅,附近是不是很多香客?”

“師傅……”

原來是負責調查神明信仰的同學,看來他們打算從南巷的各種寺廟入手,這便來到了寒山寺。

僧人似是有些不堪其擾,眉心微微跳動,盡量保持着面容鎮定,只是腳下步伐愈發加快:“同學們,我帶你們去找住持,有什麽問題請問他吧。”

一群人正要拐彎上對側的樓梯,卻瞥見了大廳的白蓮,熟識的同學眼前一亮,興奮招呼道:“白蓮!你們也來寒山寺了?我們正要去找住持聊天呢,好說歹說了半天才說服他們的,你要不要一起來呀?”

那僧人聞言也看向白蓮,見這小姑娘面善,便也語氣和緩道:“也是A大的同學嗎?那就一起來吧。”

白蓮拉上楊綿綿,感激道:“好呀好呀,謝謝你們,麻煩這位師傅了。”說完便跟上同學們的隊伍。

僧人帶着一衆大學生從主殿後面的階梯上去,來到了大殿後方的會客室,室內裝修居然頗有現代廳局風格。

一張紅木會議長桌上,僧人讓同學們圍坐下來,并給大家倒上茶水,“同學們請稍等,我去叫一下我們方丈。”

白蓮主動在長桌後方坐了下來,考慮到調查神明信仰主題更需要和住持交談,便把更靠近主位的位置留給了信仰組的同學們。

楊綿綿打量了一下這個會客室,一整個廳局風裝修。會議桌後面是紅木書櫃,兩瓶綠植大盆栽在書桌兩側,顯得頗有閑情逸致。

此時住持也來了。住持看起來是個四十多歲的中年男性,面容溫和,一來先和同學們施了個佛禮,同學們趕緊回禮。

白蓮擡頭看向住持,卻莫名覺得他有些眼熟。

在哪裏見過呢?

住持坐下,先和同學們問好,随後自我介紹是南巷本地人,便介紹起了自己的經歷。他十年前才皈依佛門,不久前剛剛接替了寒山寺原先女住持的工作,

耐着性子聽完住持絮絮叨叨的個人經歷介紹後,信仰組的同學們急切地開始了詢問。

“住持師傅,可以說一下寒山寺的建寺情況嗎?”

“這寒山寺的歷史啊,最早要從明代說起。明代吳承瑛的筆記上有提到,這寒山西北有寺,名寒山寺。但是呢,這寺也是命途多舛,幾經戰火焚毀,現在我們看到的寒山寺是民國時期修複的,這還多虧了當時的南巷大族吳氏出資。說起這吳氏,我俗身家世還和他們有淵源呢……”

然而這住持卻總說着說着岔開,信仰組同學們不得不陪着笑耐着性子聽他說,再見縫插針把話題扭轉回來。

“看來您皈依佛門之前經歷也是相當豐富啊!那您可以再說說寒山寺供奉的神明情況嗎?”

“最早啊,這寒山寺其實不是佛寺,它叫寒山庵,是供奉呂洞賓的。這間會客室後面,還保存着早年的呂洞賓像呢,只是現在已經變了佛寺,不好再拿出來供奉。說起來,我能知道這段,還跟我師父有關……”

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住持講到一些關鍵的地方總是突然叉開,又不好打斷追問,惹得信仰組的同學心累不已。

【小羊要吃炸雞:這咋聊啊?】

手機彈出的微信消息引起了白蓮的注意。

她本來在專心聽着住持侃大山,并思考為什麽這住持看起來這麽眼熟,卻突然被頻繁亮起的消息提示打斷了。

她低頭一看,原來是信仰組相熟的同學們把自己和楊綿綿臨時拉了個小群,在讨論(吐槽)如何讓住持說回重點。

【moduoli:住持是不是故意的呀(大哭)】

【安:誰來輕輕地提醒一下住持。。。】

【天青雨過:我們還有建寺情況、供奉神明、居民祭拜情況等等問題要問,而且還要想辦法拉關系,看看能不能盡量讓住持幫我們聯系下村裏的香客(昏厥)感覺前途渺茫】

【綿綿:啊啊啊啊我們宗族組也想問問住持大宗族的供奉和出資情況,可是這住持也太能侃了啊!我真的要懷疑他是不是故意的了!】

群內消息跳得飛快,會客室中卻無人好意思打斷住持的滔滔不絕。

白蓮想了想,趁住持講話中難得的停頓空隙,抓住機會主動開口問道:“謝謝住持師傅,跟我們分享了這麽多信息,真是辛苦了!只是我們怕您需要打理這麽大一個寺,事務繁忙,我們還有不少問題想問,怕耽誤了您的時間,可不可以現在把問題整理好集中給您看看,方便的話可以給我們稍微講解一下?”

白蓮語氣婉轉,住持面色并無不悅,看向白蓮,神情卻突然浮現出一絲微妙:“這位同學,可以請問一下你的名字嗎?”

“我叫白蓮。”白蓮內心疑惑,表面上還是語氣禮貌地告知了對方自己的名字。

“原來你就是白蓮!”住持語氣驚嘆,周圍同學和白蓮卻都震驚不已,住持是怎麽認識白蓮的!

不等白蓮問出心中疑惑,住持又繼續興奮開口,語帶佩服:“這幾天,我頻頻在我母親和認識的長輩朋友圈裏看到和同一個叫做白蓮的小姑娘的合照,原來就是這位同學!你廣結善緣,頗有佛緣啊。”

白蓮瞳孔地震,她就說她怎麽看這住持如此眼熟,原來是因為他長得特別像昨天那個非要拉着自己拍照的賣豆花的奶奶!竟然是母子!

【綿綿:我要笑死了!我們這幾天做完口述訪談,蓮寶因為太讨人喜歡,被好多大爺大媽拉着一起拍合照,原來她們還發了pyq!】

【lucky:啊啊啊這住持怎麽還刷朋友圈啊!我真的笑不活了。。。】

【绾風:蓮寶幹得漂亮!快繼續幫我們問住持問題!拜托了嗚嗚嗚】

似乎是因為長輩們的朋友圈,住持對白蓮态度格外友善,問起問題來也不再東拉西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仿佛切換成了口述訪談的easy模式,很快就把信仰組和宗族組想詢問的情況都分享給了同學們。

會議桌上,噼裏啪啦的鍵盤聲此起彼伏響個不停,像恨不得記錄下住持說的每一個字。

【方:我要哭了!我鍵盤都要摁起火了!這是我這麽多天來做口述訪談最順的一次!可是這甚至不是我自己訪問的。。。】

【潮汐:同感。。。感謝蓮姐的饋贈!你組終于有可以用的口述訪談資料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