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第二十七章

張秋穗收到了母親寄給她的毛衣,純手工制作的毛衣針眼密集,一看就知道很暖和。她試了試,大小很合适,現在穿稍微有些熱,等再過一段時間穿剛好。

穗媽媽打電話過來問有沒有收到毛衣,然後說着說着不知怎麽說到張寧安來了。

“寧安那孩子也是可憐,從小沒有爸,媽是個精神有問題的,現在跟着他爸,也不知道後媽對待他好不好。天氣變涼了,不知道有沒有人給他織毛衣......”

張秋穗聽到電話那頭父親的吐槽聲:“還毛衣,人家現在啥買不到,還稀罕你那毛衣。”

小的時候,每到秋季,穗媽媽織毛衣時總會給張寧安也織一件,兩個孩子穿着除了顏色不一樣,款式一模一樣的毛衣渡過了七年的秋季和冬季。

張秋穗挂斷電話後,不禁嘆了一口氣。

她執着于考上B市的大學,是因為張寧安,她想着如果她在B市上大學的話是不是就離他近一些,是不是哪一天就能見到他了。

但事實上,B市這麽大,人這麽多,兩人偶遇是多大的運氣,而且就算他們偶遇了,他們也可能認不出對方啊。

大概是因為受許半仙的影響,張秋穗也對靈異事件半信半疑了起來。

她左右看看,發現室友都沒注意她,雙手合十,嘴裏念叨:

“拜托了,各位神仙大人們,讓我和安安相遇吧!拜托!拜托!”

“今天傍晚旁邊的音樂噴泉廣場有舞會,你們誰要和我一起去!”

孫甜馨揚着手裏的傳單,從門外推門進來,一臉興奮的樣子看起來很感興趣。張秋穗被吓了一跳,連忙正襟危坐。

趙響響去做兼職了,不在宿舍。許蘿要去參加八卦社的線下活動,沒時間。最後,孫甜馨拖着張秋穗去了。

她們到的時候,太陽将要西落,把西邊的天空燃燒的紅彤彤的,朵朵彩霞仿佛一只浴火飛翔的鳳凰,流光溢彩。

Advertisement

此時,噴泉廣場上已經聚集了不少人。有人坐在周邊的階梯上聊天、玩手機,有人伴随着音樂舞動着身軀,還有人在噴泉四周嬉戲、拍照。

孫甜馨拉着張秋穗直奔噴泉。四散的水珠淋到她們的發間、皮膚上、衣服上,帶來陣陣清涼。

以孫甜馨的家境,她不至于沒見過噴泉,可依然像個孩子似的拉着張秋穗踩水打鬧,終于她們兩個累了,坐到階梯上休息。

張秋穗喝着水,看着眼前熱鬧的景象,欣賞着晚霞,越發覺得今天天氣真好。

不知什麽時候,孫甜馨又跑到噴泉那裏,揚着手,大聲喊她:

“穗穗!秋穗!張秋穗!快過來啊,我們拍照!這個位置拍的照片最好看!”

張秋穗又喝了一口水,大聲回應:“來了!”

正走向孫甜馨的她沒有看到,在不遠處有一個人渾身僵硬如石,卻目光灼灼的盯着她。

那場晚宴後,寧安一下子忙碌了起來,雖然他的專業是金融,在英國留學的時候也修習過,但實際上手也是需要一段适應期,因此這段時間他除了上課,其餘時間都不在校內。

這天,他又一次匆匆忙忙走過校園,卻在路過一個噴泉廣場時,與他的命運相遇了。

“穗穗!秋穗!張秋穗!快過來啊,我們拍照!這個位置拍的照片最好看!”

穗穗……秋穗……張秋穗!

他仿佛被一道閃電擊中,酥麻感從心髒沿着血管傳到全身。等他反應過來時,他才發現他在不知覺間屏住了呼吸,仿佛害怕呼吸聲會把這美妙的幻境擊碎。

等等,這不是幻境?

是真的有人在喊張秋穗!

他僵硬的仿佛年久失修的機器人緩緩的向聲音的方向看過去。

“來了!”

他看到有個女孩回應了一聲,從階梯上下來和出聲的那人會和。

“你這個姿勢……額……有點怪!……哈哈哈……你換個姿勢啊……”

他睜大了眼睛,看着那個女孩和朋友迎着彩霞,在噴泉下面嬉戲拍照,點點水珠四散開來,在她周圍折射着彩色的光暈。

良久,他遲鈍的眨了眨眼睛。

她的名字是……張秋穗?!

在太陽最後的餘晖也消散,四周的燈光亮起時,張秋穗和孫甜馨兩人才意猶未盡的離開。

她們不知道的是,有一個人一直在默默注視着她們,或者說她。

過年了,過年了,過年了!

春節來了!

小張村的村民們開始為新年做準備。

臘月二十七。

一早起來,小秋穗就跟着媽媽打擾衛生。把裏裏外外全都打掃一邊,務必不留下任何灰塵。

中途,穗爸爸從外邊回來了,手裏提着一條豬肉。

這是從鄰居家買的。他家養的有豬,每到過年的時候都會專門殺一頭,讓鄰居們買。因為價格實惠,而且肉質新鮮,大家都願意去他家買,而不是跑大老遠去集市上。

穗媽媽将豬肉用草繩串起來,挂在梁上,避免被老鼠或者貓偷吃,尤其是一牆之隔的鄰居家的橘貓。

那可真是一只藝高膽大的貓咪!

臘月二十八。

這天,小秋穗家要和小寧安一起蒸馍。

兩家一起和面、盤面、劈柴、燒鍋、蒸馍……

馍蒸的很多,要從臘月二十八一直吃到第二年的正月十五,僅靠一家勞動量實在是大,因此大家習慣性的兩家或者三家一起蒸。

穗媽媽和小寧安姥姥負責和面和盤面,穗爸爸負責劈柴、燒鍋、蒸饅頭,流水線工作,讓大家輕松了不少。

小秋穗和小寧安站在案板前好奇的看着兩個大人和面,也不知道她們怎麽弄的,揉幾下,往裏面塞一個紅棗,一個胖嘟嘟的馍就做好了。

尤其是小寧安姥姥,她更是有一手做花馍馍的手藝,只見她先是把面揉成條狀,盤起在,用筷子一壓,一捏,再往上面裝飾點紅棗,一朵精致的花朵樣馍就做好了。

這種花馍馍是用來敬神敬祖先的,只有到正月十五,年過去了,才能從敬桌上拿下來吃。但是,到那個時候,花馍馍已經硬邦邦的了,堪比兇器,磨牙效果一等一。

“馍蒸好了!”

剛蒸出來的馍,軟乎乎的,配上裏面的紅棗,更是香甜可口,不用配菜就能吃的津津有味。

忙活了一天,蒸的饅頭堆成了小山。等熱氣散去後,大人們會把饅頭放進用蘆葦編織的大桶裏,裏面還要燃燒“黃”,熏一熏,防止馍發黴。

不知為何,看着這些馍,總是會有一股安全感呢。

臘月二十九。

這天是飄散着香氣的一天。

從上午開始準備材料、腌制,下午就要開始炸東西了。

炸雞、炸魚、炸丸子、炸油條、炸馓子、炸麻葉、炸油餅……

萬物皆可炸。

這天是小秋穗非常喜歡的一天,因為可以偷吃呀!

當然,偷吃可以,但不能說話哦。

不知從什麽時候流傳的習俗,在張莊村炸東西的這天不能說話,因為這天炸物的香氣會吸引來神仙,如果有說話的聲音就會把神仙吓跑。

所以,噓——

臘月三十。

紅彤彤的門畫被貼到了門上,哼哈二将一左一右守護着門扉,讓人安全感大增。

除了門畫,還要在大門、客廳門、廚房門前放一根木棍,把着門。

張莊村的人們相信在過年的時候,除了神仙也會有小鬼出沒,這根棍子就是攔小鬼的。

小秋穗不知道木棍能不能真的攔住小鬼,但她倒是被木棍攔住,摔倒了好幾回。

門畫貼好時,鍋裏的餃子也煮好了。當然,在吃飯前還有最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放鞭炮!

噼裏啪啦、噼啦啪啦!

年獸快快跑開!

正月初一。

新年快樂!

不,一點都不快樂!小秋穗心想。

她在淩晨兩點就從溫暖的被窩裏被挖出來吃年夜飯,飯後才睡到四點就又被挖出來要出去拜年。

冒着雪花,穗媽媽一手牽着小秋穗,一手提着用紅布蓋着的籃子,籃子裏放的有蘋果、馍和油紙包的果子——一種甜點。

去拜年的時候,對方會把籃子裏的東西取出來一部分,再添進去一些東西,這家去完了去下家,等把一圈的親戚走完,籃子裏的東西還是滿滿當當的。

“大伯,來給您拜年了。”

“哎呀,拜什麽年啊,快進來!來來,秋穗給你壓歲錢!”

一圈下來,小秋穗的兜裏塞了滿滿的壓歲錢。

新年真快樂!她心想。

走親戚的活動會從臘月初一一直到臘月十五。平常根本不聯絡的親戚,全靠過年這會兒聯絡感情了。

近的親戚就騎着自行車、三輪車去,遠一點的就開着大篷車去。

大篷車沒有頂,敞着風,裏面放着棉被,随着噠噠噠的聲音走在鄉野的路上。

臘月十五。

小寧安姥姥送給小秋穗一個紙糊的燈籠,小寧安也有一個一模一樣的,上面畫着一只小豬,這是兩個小孩的生肖。

穗媽媽早早把湯圓買好了,芝麻餡的,吃一口,滿口生香。但是小秋穗匆匆吃了幾口就往外跑,去找小寧安。

他們兩個要提着燈籠去玩。

正月十五的月亮圓又圓,像一輪銀盤挂在天上,地上也有星星點點的光芒在不斷移動。

這些都是提着燈籠出來玩的孩子們。

有的是紙糊的,散發着朦胧的光芒。有的是塑料電動的,發着光還唱着歌,可是讓不少小孩羨慕極了。

忽然,伴随着一道尖銳的聲音,噼裏啪啦,天上綻放了一朵煙花。

仿佛打破了禁制一樣,接二連三的煙花在天上綻放。

小小的村莊仿佛被煙花包圍。

“安安,快看快看,那朵煙花好大!”

“穗穗,那邊的也好看!”

煙火易逝,但記憶常存。

直到很多年過去,他們依然記得那年的煙花很美。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