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鼓上舞
鼓上舞
四月十三,風和日麗。
今日的三學論劍,雖說是三個女院參加,但桃源書院、若川書院、芳華女院個個都是衛朝有名的大學,出過不少天子親臣和才女。
加上恰逢學假,隔壁男院和國子監都來了不少人觀賽,甚至還有好些世家勳貴,皇親國戚也到場了。
是以桃源書院早早撤去往日的攔籬,且特地從黑虎營調了三支護衛隊來書院維持現場秩序、來賓安全。
觀賽席呈一個半月型包圍賽場,因着人多,來賓男女分席而坐,中有一個深溝以作間隔。
男子席那邊多是少年學子和世家貴族子弟,三三兩兩聚在一處,取笑玩鬧。
女子席則一般是那些沒有入學的女子或者文學生,這些貴女們都有固定的手帕交。這會子大多數是平日裏本就相熟的聚在一起說些閑話,偶爾還會因着姐妹一兩句調笑,立馬紅了臉。
“嗳,淑妤你看,那個就是陸熹殿下呢。 ”許蓓芙手拿粉秀镂空彩蝶團扇微遮着臉,挨着一個青衫女子道。
薛妧今日是特地來看自家妹妹的。
她聽許蓓芙這麽說,便側了側身子,看向專為皇戚準備的特席處。
今日來的宗室子弟,有齊王嫡子陸佩、定王嫡三子陸蘊、以及剛剛提及的魏王嫡長子陸靜和嫡三子陸熹。
齊王自前朝起就表現的很是中庸,陸佩也一直表現得不惹眼。定王一脈如今勢頭正盛,陸蘊自然也頗為惹眼。
那魏王卻有些說頭,乃是當年林皇太後的母家,因着當年皇太後奪權失敗之後,一直和衛帝有些嫌隙,但到底安分守己了好幾年,是以如今也算過得去。
陸靜不茍言笑,城府頗深,陸熹則風流不羁,輕狂浪蕩。
薛妧只略略看了一眼,便低頭道:“長得還算端正,就是感覺眼神有些飄忽。”
Advertisement
許蓓芙扯了扯薛妧衣袖,道:“我還聽我哥哥說,如今定王一脈似乎要起來了呢…。。”
薛妧笑了一下,道:“這與你我何幹,莫非你看上陸蘊公子了?”
許蓓芙臉色一紅,嗔怒道:“說什麽呢,你這壞丫頭!”
末了又道:“還不是聽母親說,薛老夫人在給你看親事呢,我這才幫你看看!沒想到你還取笑我。”
薛妧一聽這話,俏臉也染上一層霞色,小聲道:“全看父母之命罷了……”
這邊女眷正玩鬧着,便又聽到男子席上傳來一陣喧嘩,有人朗聲道:“陸小王爺來了。”
便見自遠而近走來一名少年,他并未坐在為皇戚準備的特置席位,而是越過一道石欄,和一應世家學子坐在一處。
那人本就生的俊美,今日身上穿了件蓮青色圓領錦袍,皂靴銀冠,長身玉立,更顯氣質豐貴都雅。
陸晏也不是獨自前來,身後還跟着一位淺藍水雲紋長衫的少年,那少年比陸晏略矮一些,面容也更稚嫩柔軟,不似陸晏俊美,但也長得唇紅齒白。
想來這就是陸六郎陸昊了。
陸小王爺自來行事親切,臉上也總是帶着若有似無的笑意,并沒有高高在上的貴族架子,是以一向很受歡迎。
這不一出現,女席這邊立刻就有少女羞紅了臉,也不顧是什麽場所,周圍還有些大人,有膽大的将絹帕疊成各式絹花,便往那俊俏人兒懷中抛去。
然,絹花大多連陸晏的衣角都沒碰到,就紛紛跌在中間的隔溝中,慢慢沉入溝底。
“還是陸五爺長得好看。”一旁的董穎也湊了過來道。
“那可不是,陸小王爺生的俊美,少人能敵。”畢瑤也接道。
董穎又微微嘆息道:“可惜……”
少女們當然知道董穎這句“可惜”是在可惜什麽。
可惜陸晏江郎才盡,文通殘錦;可惜陸晏年少驚豔,日漸式微;可惜陸晏風流少年,端是個浪子王孫。
“我覺着陸六郎也不錯。”畢瑤道。
“你這妮子想什麽呢,那陸六郎已經和長陽侯家的方妙涵定親了。”許蓓芙笑道。
薛姌一直不語,只遠遠看着男子席,不知在想什麽。
那邊男子席上,衆人似乎沒想到陸晏也會來,一時議論紛紛。
“哈,他怎麽來了?”
“小王爺雖然才盡,又不是風流盡,當然是來看美人了。”
“誰不知道女院學生,美而不俗,氣質動人。”
一個身穿赤雲錦衣的少年,皺眉道:“你們真是夠了。”
這少年是都察院左都禦史之子,林雲麒。其有一妹妹,便是當初入學宴刁難過薛姮、方妙涵的林倩柔。
薛川穹和陸晏交好,自也是認得陸昊的,他笑道:“陸晏之,瑾泉弟弟。”
陸昊對着薛川穹腼腆一笑,道:“沒想到薛世子也會來。”
薛川穹笑道:“我妹妹今日參加劍舞。”
陸昊微微一愣,遲疑道:“是薛妧姐姐,還是薛姌……”
陸晏道:“是他三妹妹薛姮,和方妙涵同學劍道的那個。”
陸昊乍聽到方妙涵的名字,一想到自己和她已經定親,不由耳尖一紅。
随着來來往往,人也大多到齊,盡數落座。
展春堂前,是一個巨大的高臺。兩邊插着三個書院的院旗,繞成一圈,迎風飄揚。
芳華女院的旗子上畫的是牡丹,若川書院畫的是江河,桃源書院畫的則是并蒂桃李花。
一個身穿白色長衫的夫子上臺致辭。
接着有三列身穿各自院标志學服,腰懸輕劍的持杖禮儀隊,并排走到臺前,一一施禮。
論劍的群舞,三院是統一舞蹈,以整齊劃一度來決勝負。
樂聲起,三隊同時開始群舞。
有了對比,就可以看出三個書院不同之處。真真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芳華女院來自江南水鄉,學生也是一派嬌小玲珑模樣。若川書院是長安來的,女子生得高挑大氣。望京在衛朝中心,桃源書院的學生也是溫婉柔約,兼有二者之氣。
随着擊鼓聲的響起,群劍舞就算結束了,中間會休息半刻鐘。
接下來就是單人劍舞了,對劍最後比。
随着一道悠揚的琴音,薛姮以一塊月白雪紗包裹着全身,宛若一位襟飛帶揚的仙女,借着紅綢當威壓從天而降,落在鼓上。鼓面勾畫描繪着大朵大朵的粉桃,竟像是盛開在她腳下一般。
“羅屏繡幕圍香風。
吹龍笛,擊鼍鼓。皓齒歌,細腰舞。
況是青春日将暮,桃花亂落如紅雨。[1]”
少女梳着望仙九月髻,鬓邊簪兩朵粉花,手持桃枝,且舞且唱,美嬈無比。
但劍舞,舞的是劍,她這樣唱的再好聽又有什麽用?
一時間衆人也不知道她究竟要做什麽。
“桃花亂落如紅雨……”
随着話音落,薛姮突然扔了桃枝,從薄紗下抽出一柄輕劍,那劍身錯落有致的纏着桃花。
同時随手扯開那層輕薄似仙的白紗,只見她裏面是一身藕色窄袖六十六褶翻雲裙,每個褶子縫裏都藏着一條粉珠寶石鏈,尾端綴有銀鈴,走動間,粉光潋滟,銀鈴聲聲。
此時上空竟不斷落下桃花,一朵一朵飄然落下。
琴聲也随之漸漸激烈,不複剛才纏綿之意,旋律激揚大氣起來。
到了這時,觀衆席上的人,才隐約察覺到有些不對。
薛姮入拍起舞,像一只翩翩粉蝶,裙裾飄飛,一雙如煙的琉璃水眸在面巾後灼灼閃現,波光潋滟。
她的身姿舞動的越來越快,右手執劍,動作飄逸,随着空中不斷飄落的花瓣,整個人猶如花中仙子,俏麗高貴。
風起,恰巧吹落了薛姮臉上那層面紗。
露出薛姮嬌美的容顏,少女卻沒有絲毫慌亂,臉上挂着清甜迷人的淺笑。腳步輕轉,裙褶裏銀鈴互相碰撞,發出清脆的響聲,劍招依然是穩穩的。
高臺寬廣,少女持劍鼓上舞,可謂靜若處子,動若脫兔,緩若游雲,疾若閃電,又柔美又潇灑。
随着劍動,劍身上一片片粉色花瓣飄落。
花美、人美、舞更美。
男子席上,那些少年已經忍不住報以了掌聲,眼裏皆是不加掩飾的驚豔。
薛川穹和陸晏雖然一直站在一處看着臺上的薛姮,卻是兩種心态。薛川穹不通舞藝,只覺得自家妹妹跳的甚是好看,但你要讓他說出到底好在哪處,卻是說不出來的。
而陸晏出身皇家,自幼接觸一幹風雅之事,鑒賞能力一流。他自是能看出薛姮應當是臨時學的舞,一開始動作略有僵硬,但奇特的出場方式已然彌補她在舞蹈基礎上的欠缺。
而之後舞劍時的一招一式兼具淩厲和柔美之态,當得起一句翩若驚鴻,婉若游龍。
“我的老天爺…這也太漂亮了…仙女下凡不過如此。”有人下意識嘆道。
孫澄作為一個琴師,第一反應就是那曲子譜的是真好,想着怕又是那小丫頭不知道從哪學來的“民間小曲”。
前奏纏綿歡快如春天桃花朵朵開,後面又激揚暗藏殺伐之意,這等變奏混音的古怪想法,也就只有薛姮那個鬼靈精能想出來了。
想來那彈琴之人,就是素有琴仙之名的慕容韻。
除了她,怕也是沒有人能把這兩首完全不同的曲子演繹的無縫轉接,如此和諧,還絲毫不失曲意。
至于薛姮鼓上一舞,孫澄更是驚其脫俗,直覺恍若神仙玉女。不由暗道:這小姑娘真是少見的鐘靈毓秀之人,琴靈,舞亦透着一股靈氣。
陸晏心裏也是一聲驚嘆:月娥,月娥,的确月中仙娥也不過如此。
薛川穹聽到衆人誇贊,不由自豪出聲:“我妹妹當然好看!”
林雲麒驚訝道:“薛川穹,那小娘子是你妹妹?”
薛川穹道:“是我三妹妹。”
“什麽?”
“天吶,你妹妹莫不是桃仙轉世吧?”
一時之間,衆世家子弟都圍着薛川穹打探着薛姮的事。
陸晏輕笑未語,只覺正值青春愛風流,這些少年知好·色,則慕少艾,也屬正常。
不過他更覺得男子漢大丈夫,應志在四方,垂輝映千秋 [2],仕則慕君,不得于君則熱也[3]。
皇戚席這裏也被薛姮吸引了目光。
陸佩記憶力不錯,上次入學宴的帖子他妹妹也收到了,是以認出了鼓上的那個少女。他道:“那不是武國公薛公爺的嫡女麽?似乎是個三小姐……叫薛姮?”
“我自認風流,日裏見過的美人沒有一千也有八百。不成想八百俗粉竟難比那臺上桃仙一舞,這薛姮柳腰花态,娉婷袅娜,看來劍舞這一項桂冠非桃源書院莫屬了。”
這人言語輕佻風流,使人一聽便知,這是位賞花弄月,蜂蝶随香的郎君領袖,浪子班頭。
“陸熹慎言,武國公到底也是天子親臣。”
這一位卻是冷冷淡淡,面帶肅色。
“談論個美人罷了,哥哥也這般嚴重,好沒意思。”陸熹落了興致,收了折扇道。
陸蘊自薛姮落在鼓上時,就一直目不轉睛的看着她。此刻聞陸熹言,突然彎唇一笑:“陸熹說的不錯,美人罷了。”
不知道為何,陸蘊這話一出,坐在陸蘊身後的陸靜卻是眉頭一皺。心中生出一絲不好的預感,覺得陸蘊今天一反常态。
衆人心中各自思量,随着琴聲節奏加快,臺上的一舞卻已經終了。
最後的雙人論劍開始了。
負責抽簽的是桃源書院的蔡夫子,他今日應該是特地打扮過的,發髻梳的一絲不茍,一身寶藍長衫,衣襟處繡了代表桃源女院的桃花。
蔡忠拿着簽桶,走到了臺上,按次序讓六人抽簽。
芳華女院柳娉兒,對陣,若川書院王琪。
芳華女院白蒹葭,對陣,桃源書院方妙涵。
若川書院李雯月,對陣,桃源書院甘靈玉。
對劍不像劍舞那般,需要夫子賽後共同商議評級,對劍勝負一目了然,當場就能出結果。
第一場王琪、方妙涵、李雯月勝。
接下來方妙涵超常發揮一挑二,力挫李雯月和柳娉兒,奪得論劍一甲。
沒過多久,那其餘兩項的結果也出來了。負責評審的夫子便站出來宣布結果。
開場群舞,由芳華女院拔得頭籌,芳華女院來自江南,本就是歌舞之鄉,是以這結果也算意料之中。
獨劍舞,桃源書院薛姮鼓上一舞宛若桃仙,驚豔衆人,直接豔壓其餘二人奪得桂冠。那變奏混音的琴曲,奇妙的出場方式,薛姮這個第一當之無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