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第八章
李世民看着紙上羅列的天災,不是幹旱就是大水,時不時大水幹旱并存,他麻了,他是戳了天災窩嗎?
“陛下,天音只說到貞觀二十三年……”杜如晦皺眉,沒繼續說下去,是天災只到二十三年還是陛下壽命只活到二十年後?
李世民領悟到是後者,他只活到五十,連一甲子都未活到。
嗚嗚嗚,太慘了!關鍵他阿耶今年六十有五,豈不是連阿耶都活不過?
“阿耶,阿娘準備了午膳,請您過去用膳!”李承乾突然闖入殿中,李世民冒冷汗,他想起天音最開始說起的殺弟奪妻這句話來,立馬急了,“輔機,你可得給朕作證,朕跟齊王妃毫無瓜葛!”他殺的弟是誰?他可只殺過齊王李元吉!
這是潑污水,他哥,他弟的那些妻妾他都好好養着呢!
【光這樣說,大家或許體驗不到唐太宗李世民的牛掰,印象裏總覺得李唐拿下江山太過容易了,從起義到李唐定江山也就四五年時間,實際上這是忽略了當時的社會環境。】
【從東漢末年三國開始,中間經歷了五胡亂華,漢人差點滅種,南北分裂170年亂世,一直到隋朝成立,三百多年一直在打仗,可以說,經過多年的打仗,大家戰術水平極高,武德極其充沛。隋末盤踞地方有能力造反沒有點武德,人頭早被人砍了,而這個時候李世民橫空出世,力壓群雄,二十二歲就橫掃中原,幫李淵打下江山。】
【二十二歲,往前數也只有項羽、霍去病這個年紀能有這般戰績!】
【或許冥冥之中自有天定,上天可憐飽受戰亂三百多年的華夏文明,才誕生了李世民這張SSR卡,如同漢武時期霍去病的橫空出世封狼居胥照耀華夏歷史,李世民的生來使命就是一統華夏結束戰亂。】
【文能提筆安天下,武能馬上定乾坤!更難得的是唐太宗李世民還是一位自古以來從未有過文治武功齊駕并驅的皇帝!】
【他在位期間,精簡官吏,善于用人,虛心納谏,完善三省六部制,科舉制,重視農業,減少租賦,減少力役,讓百姓能夠休養生息,對來降的少數民族一視同仁,加強新羅和日本的關系。】
【他把百姓比作水,君比作舟,說下了那句流傳千古的名言“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從此中原百姓恍然意識到原來誰做皇帝不是跟他們沒關系,不是天授皇權,而是他們傾向誰,誰就是皇帝!】
朱元璋認同點頭。可不是,他贏陳友諒之流就是勝在愛民如子。
【上天眷顧李唐,天命在李世民,在他的治理下,中原不在內耗,百姓過上安穩日子,這種日子太難得了,你可以想象,你生活在唐朝初年,看似太平,但你父親,爺爺,太爺爺,太爺爺的太爺爺,太爺爺的太爺爺的太爺爺……全都是從戰亂時代過來的人,你們就不會想象到,啊,原來這個世界上有和平這種東西。】
Advertisement
生活在元末的朱元璋深有體會,當年要不是活不下去,他也不至于造反。
【大唐人很珍惜這種和平,他們也很愛帶給他們久違和平的皇帝。】
李世民捂住臉,他看向他的臣子們,程咬金大大咧咧道:“這話沒錯,大家都很愛陛下!”
【多年來戰亂積累的武德經驗全向外界輸出,大唐創下了不世之功,華夏疆域在大唐得到前所未有的擴張,疆域頭一次擴張超過萬裏!】
【可以想象,你生活在大唐,同一個時間在南方安息州你能吃荔枝,在北方貝爾加湖畔能欣賞極光,在安西都護府能看到遠道而來的波斯人、昆侖奴,疆域擴大增加了大唐人的自信心,大唐人很自豪,毫無疑問當時大唐是世界中心,軍事科技第一,萬邦來朝!】
【昭昭有唐,天俾萬國!】
李淵手中的酒壺掉落在地,若是二郎未來真創下這番絕世偉業,他讓位他又如何?
【外邦稱大唐為天國上朝,稱李世民為“天可汗”,大量外邦學子前來留學,學習上國先進知識和工藝,身為□□上人的大唐人無比自豪,這種民族自豪感為後世留下無與倫比的影響力,成為後世人的目标,誰都想華夏重攀世界頂端,哪怕現在也激勵着我們。】
【過去我們華夏大地受過百年磨難又如何,我們從頭開始,從貧困中走出,未來有朝一日我們将重新站在世界頂端!華夏人對此深信不疑,因為在一千年前的大唐,我們就是世界第一,統治東亞,萬邦來朝……】
【作為後世大家最喜愛的皇帝之一,有人喜歡自然也有人讨厭,但絲毫影響不了這位文功武治齊駕并驅的皇帝成為千古一帝!】
李世民摸摸發熱的臉頰,嘴邊笑意都遮蓋不住了,他本來是很警惕這突然出現在眼前的光幕,可上面說他是千古一帝诶!這讓他怎麽好意思?
“恭祝陛下!”程咬金第一個跪下來,其他人見狀跟着下跪。
李世民不好意思掩蓋住臉,“這些都還未發生。”他要更努力,打下比天音所說更多的疆土!
他打發走了李承乾,“好兒子,阿耶現在沒時間,你去陪你娘吃。”別耽誤他跟臣子們喝酒慶祝。
【我們的偉人曾經評價過“自古能軍無出李世民之右者,其次則朱元璋耳”,李世民到底多能打,偉人甚至認為強過朱元璋。接下來我們欣賞一下李世民彪悍的一生。】
畫面變成了一段段影視片段。
【十六歲雁門之圍,設疑兵退突厥,智救隋炀帝。】
【十八歲勸父起義。】
【十九歲,淺水原之戰滅西秦,蕩平西北。】
【二十歲,平劉武周宋金剛,收複太原,河東大捷。】
【二十二歲,虎牢關之戰,三千五對敵窦建德十萬大軍,一戰擒兩王定中原,封無可封,封天策上将。】
【二十三歲,水淹七軍,重創劉黑闼、徐圓朗,平定河北山東。】
【二十五歲,平定楊文幹叛亂,擊退突厥。】
【二十七歲登上帝位,設疑兵之計,親率六人吓退突厥。】
不對,他二十九歲登基,這後世人算的莫非是周歲?
【二十八歲改元貞觀,精簡官吏。】
【二十九歲,俘突利可汗,滅梁師都,完成大一統。】
李世民眉飛色舞,他今年二十九周歲,豈不是不久後就能在長安欣賞突利可汗跳舞?
【三十到三十二歲,滅東突厥,成就天可汗霸業。】
“天可汗!”李世民深吐一口氣,眼神堅毅。
【三十五歲平吐谷渾。】
【三十九歲,松州大敗吐蕃松贊幹布。】
李世民:朕看到了,打完東突厥,朕就去打吐蕃!
【四十一歲滅高昌,設安西都護府。】
【四十二歲擊敗薛延陀,冊封百濟王。】
【四十三歲擊敗西突厥咄陸可汗。】
【四十四歲,命人畫淩煙閣二十四功臣像。】
李世民突然瞪大眼睛,淩煙閣畫功臣像,好主意!
他要給身邊的心愛的臣子們畫像陪他一起在太廟享受香火。
房玄齡,杜如晦兩人對視一眼,均看到對方眼中的激動之色。
程咬金嚷嚷出聲,“這個好,俺要排在第一位!”
【四十七歲,滅薛延陀,将外蒙古高原、貝加爾湖首次納入中國版圖。】
【四十八歲,滅丘慈,設燕然都護府。骨利幹入貢,車鼻可汗入貢。】
【五十歲駕崩,阿史那社爾、契苾何力,力請殉葬,未被允許。】
【唐太宗彪悍的人生不需要向人解釋,人無完人,即使唐太宗也做過錯事,讓我們欣賞的是身為一個皇帝能夠知錯就改,善聽谏言,而不是像某些皇帝死不悔改,皇帝不可能犯錯,即使錯了也是天下人的錯!】
【今日視頻就到這裏,本期視頻會分上下兩部分,明日清溪再為大家詳細解說李世民奪弟媳一事。喜歡up主解說的觀衆老爺請給個一鍵三連呦~】
“這就完了?”李世民咧開嘴,給給給,繼續誇他呀,他還沒聽夠呢,沒想到後世人這麽欣賞他!
“來人上酒,今日大家不醉不歸!”
李世民快活地跟大臣們喝酒,喝多了脫下上衣光着膀子跟大家一起跳舞。
“聖、聖人,老聖人有請。”
小宦官突然闖進來禀報,本有些微醺的李世民立刻清醒了。
他換了一身衣服,洗了臉,乘坐步辇前往大安宮。
大安宮在皇城西邊,本是武德五年李淵為表彰李世民修建,規格肯定比不上太極宮,只是這大安宮李世民沒住上,如今成為李淵的居所,只能說世事無常。
李世民之所以将太上皇遷移到大安宮也是忍耐到了極限,一國無二主,損己利人完顏構、叫門天子朱祁鎮這樣的人身邊都有人幫着謀權奪位,更不要說當過開國皇帝的李淵。
沒錯,李淵身邊也有這樣的人,哪怕李世民當了皇帝,奪了李淵的權,想要立從龍之功的投機分子都能源源不斷通過李淵的好哥們裴寂找到機會。
今年忍無可忍的李世民将裴寂流放,将李淵遷移大安,父子倆關系一時間降到了冰點。
老色批喝酒澆愁,連女色都不感興趣,要知道去年還憑借六十四歲高齡給李世民添了個弟弟。
李世民不是不知道阿耶的頹廢,反而他對大安宮的現狀了如指掌。
觀音婢時常帶着孩子們來請安,老頭子給還願意給孫子好臉色,卻始終不願意見李世民。
父子間隔着殺子之仇。
李淵突然派人說要見他。
李世民很快聯想到剛出現的光幕。
是質問他殺弟奪妻一事?還是意外他未來創下的功績?
李世民走進大安宮寝殿,發現李淵站在敞開的窗前眺望遠處山林景色。
李淵聽見腳步回過頭,看着這個年富力強的兒子眼神複雜,這要是武德年間聽到天音,他肯定不會猶豫,改立世民為太子,說不定還能保下建成和元吉。
只是一切都遲了,他嘆息一聲。
“未來你做得不錯,阿耶不如你。”
随後他話音一轉,語帶嫌棄道:“你怎麽才活到五十?朕好歹也活過一甲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