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第九章
李世民走出大殿,就看見站在外間驕陽下的觀音婢。
他疾步走進過去,牽住她的手,興高采烈道:“觀音婢,阿耶說不怪我!”
他眼裏帶着笑意,往常因玄武門之變帶來的沉郁一掃而光。
他雖不後悔,可李建成畢竟是他同胞兄長,時至今日他夜間還是偶爾會被噩夢驚醒,夢中兄長和元吉總是質問他為何要殺他們。
“我答應阿耶,要創下遠超天音所說還要廣袤的疆土!”
皇後溫柔道:“恭喜二哥,我在立政殿準備的午膳,不如今日就好好慶祝一下。”
李世民尴尬一笑,推脫道:“觀音婢,不是我不想去,輔機和克明都在甘露殿等我回去處理政事。”
糟糕,觀音婢不會也誤以為他對楊氏有想法吧?
長孫皇後見丈夫祭出自己大哥來,不由覺得好笑,“二哥,我不是為那件事,二哥什麽人品我還能不知道,只是想找你聊聊海陵郡王妃一事,這天音一出,對寡居的海陵郡王妃影響不好,說不得會将人活活逼死,我于心不忍,想請你過去一起商量。”
李世民松口氣,“原來是這樣。”
李世民當上太子後搬入東宮,原本住在東宮的李建成遺孀遷入長樂門內宮殿,李元吉生前的齊王府也被他賞賜給了臣子,為了方便看管,李元吉遺孀也一同被送去長樂門內嚴加看管。
若是沒有天音,他大概不會記起這二人,若真因為天音想不開,豈不是在印證了他殺弟奪妻的流言?
李世民轉道和長孫皇後回了立政殿,幾個孩子看到阿耶過來歡呼湊過來,十歲虎頭虎腦的次子撲到李世民懷裏撒嬌,“阿耶,你這幾日怎麽不看阿娘和孩兒,孩兒好想你!”
李世民摟住胖兒子,親昵道:“阿耶亦想你!”
他沒能看見旁邊的大兒子李承乾在看到李泰露出挑釁笑容時臉上消失的笑容。
Advertisement
一家人湊在一起吃飯,飯後長孫皇後将幾個孩子打發走,只留下剛出生不久的次女。
“二哥,我已命人去長樂門內開導三弟妹。”長孫皇後并不在意海陵郡王妃死活,她只是不希望在這個關頭坐實丈夫逼迫弟媳令她自缢的醜聞。
無論如何,海陵郡王妃都得活到天音還二哥清白。
李世民不在意道:“無妨,等明日天音再現,會一切真相大白。”
然而李世民失望了,隔日天音并未響起。
甘露殿前殿,下朝後李世民又将一群臣子召集來,除了繼續讨論今年冒出跡象的旱災,剩下的都圍繞天音。
“……根據臣掌握消息,凡是未應天音所求一鍵三連者,均無法再看天幕。只有那點了收藏的才能反複觀看。”房玄齡摸着短須說出這兩日掌握的信息。
杜如晦道:“臣用金餅打賞,那天幕提醒臣的權限會在下次光幕再現時解封。”
程咬金也湊熱鬧:“俺發現,這天幕對小孩很友好,俺家小孩看到的是青少年模式,天幕放完陛下的雄才偉略後會用白言說一些成語由來,俺現在知道‘一鳴驚人’和‘望梅止渴’是哪裏來的,可惜昨日也就放半炷香時間。”
“要是俺這大老粗多看幾日,再過一些時日,俺也能一鳴驚人!”
程咬金洋洋得意,那小人兒演繹的小故事他也看得津津有味,所以并不是他不愛看書,而是教書先生教得有問題。
李世民鼓掌:“義貞,了不得,都會用成語了!”
其他人也刮目相看,要知道這位前幾日為了找借口吃牛肉說自家莊子裏的牛自缢了,這等沒文化的人突然冒出一句成語可不讓人驚訝。
很快大家你一言我一語将摸索出的天幕功能說了。
雖然不知天幕昨日為何失約,但總體來說帶來的利大于弊。
光是長安城內忽略那點子風流韻事,得知大唐未來在李世民的英明神武領導下成為天國上朝,肉眼可見長安城內民心所向。
“陛下,長安城內各坊間有些許閑人紛紛讨論陛下和海陵王妃,是否下令禁止?”大舅子長孫無忌出聲詢問。
李世民不在意揮揮手:“只要天幕還在,遲早會還朕清白。”
他未來可是“天可汗”“千古一帝”,咳咳,可不能因為這點小事阻塞言路,他連魏征那毒舌都忍了,民間的些許閑言碎語還不至于讓他生氣。
眼下最重要的是……
“世家治下的隐戶是何反應?能否派人言語引導一番?”
如那天音所言,經過三百多年戰亂,普通人想要活下來很艱難,不得不求世家庇護,隋文帝朝北方世家動手逼出七百餘萬戶人口,逼出了的開皇大治。
北方的世家被隋文帝治得服服帖帖,等打下南陳以同樣手段強迫南方世家吐出人口,卻遭遇了強烈反抗,最後南方世家意思意思吐出了一部分人口。
隋炀帝楊廣在位期間死了很多人,但不至于天下人口少了一半,肯定有隐戶重新回歸世家治下。
再加上隋末戰亂四起,世家大肆收人,這才是他登基之初只有兩百餘萬戶的真相。
另外別忘了大唐打仗戰場都在北方,江南波及不廣,也就是說南方世家隐匿的人口幾乎沒受到損失。
這也是大唐開國以來得看世家臉色的原因之一,世家加起來藏匿的人口說不定比國家統計出來的人口還要多,李世民要是朝世家動手,世家肯定會蠱惑這些隐戶再次掀起戰亂。
更不要說大唐還需要世家出人治理江山。
如今連續幾年受災的新生大唐經不起波折,面對強勢的世家,李世民也只有忍。
以前這部分人口李世民看着垂涎卻接觸不到,現在不一樣了,有了天幕,天幕告訴這些從戰亂中走過來的人,現在的大唐跟以前的朝代不一樣,它是新生的、強大的,能為他們帶來太平!
那麽世家的那些遠離戰亂的庇護還有誘惑力嗎?
那些主動跑出來的野人,他不介意笑納。
就在李世民跟臣子們商議如何偷世家塔時,大唐另一個位面,武德元年,李淵剛稱帝,正頭疼太子人選。
是選立下汗馬功勞的次子世民還是遵循門閥傳統立嫡長立世子建成?
若選世民也說得過去,北邊的劉武周是世民拿下。
大唐如今最大的一塊地,河東道可是世民打下的。
可若是選了世民,建成又該怎麽辦?
他的毗沙門在他起義期間,幫他招賢納才,整肅三軍,平定西河,攻下霍邑,鎮守潼關兼守永豐倉,避免他腹背受敵……
作為唐王世子,他有功無過,為人寬厚,仁善,很有長兄風範,對于這個世子他很滿意從未起過換人的念頭。
可現在不一樣了,他當皇帝了,這太子人選成了難題。
手心手背都是肉,李淵左右為難。
李淵心裏那叫愁呀,一苦惱就想找鐵哥們裴寂倒苦水。
“請尚書右仆射進宮。”
裴寂一進甘露殿就看見李淵側躺在案前一手支着頭一臉憂愁往嘴裏灌酒一邊欣賞歌姬跳舞。
李淵沖他招手,只見裴寂大大方方從歌姬中穿過,還随手捏了捏某個歌姬的臀,發出猥瑣笑聲。
他嘿嘿笑着在李淵身旁盤腿坐下。
李淵也不介意他的放肆,說出自己的苦惱。
裴寂給自己倒了一杯酒,“不容易呀,若是選了大郎,你家二郎可不會善罷甘休。聖人,你可別忘了,當初你還遲遲未下定決心,二郎可是已經暗暗招兵買馬謀劃造反了,他能眼看着你把皇位給了大郎?”
李淵噎住,當初他匆忙起事,可不就是裴寂向他告發二郎這臭小子偷偷摸摸準備造反?
“你認為該選二郎?”
裴寂沒有正面回答,而是跟他說:“聖人可知世家門閥為何能傳承千年嗎?”
“因為世家堅持傳嫡不傳庶,傳長不傳賢,一旦亂了宗法,世家就會陷入內耗,千年來悄無聲息消失世家還少嗎?”
李淵若有所思,他心裏很快下了決定。
“來,喝酒!”他舉起杯。
等兩人喝高了,性致上來,兩個臭味相投的老色批蒙住眼睛yin笑着向一群花季少女撲過去。
剛建國的大唐要立太廟啦,立太廟可是一件大事,将祖宗奉入太廟,告訴祖宗子孫有出息啦,都能當皇帝了,以後祖宗可要保佑李氏子孫。
李淵立廟可不像他兒子想要往上找個牛掰的始祖,他按照傳統将自己爹、爺爺、太爺爺、祖爺爺牌位擡進了廟。
祖宗進太廟後,完成了祭祖大事,李淵準備一口氣将太子封了,就在這時祖宗牌位上方出現一道光幕。
李淵驚慌,還未喊護駕,就聽一道女音響起。
【怪弟媳太美,李世民屠弟奪妻?(下)】
“什麽?”世民殺了誰?
李淵臉陰沉起來,目前他只有三個兒子活着,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四子李元吉。
三子玄霸在大業十年就因病去世,幼子集弘,不幸在他起兵後沒能逃脫死在長安城。
那麽世民殺的是誰?是元吉嗎?
他可不認為他這把年紀還能繼續生兒子。
僅有的三個兒子可都是他的寶貝蛋!
太廟外衆多光幕彙聚在一起,形成一個巨大寬幕立在太廟上方。
即使是烈日下依然不影響視線。
太廟外看到神跡出現,無數人跪下,然聽見女音所說,原本要喚出口的“祖宗顯靈”幾字被哽在喉嚨中。
無數目光看向趙公李世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