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第十章
“屠弟奪妻?”時年十六歲的李元吉典型胡人長相,他剛出生時因返祖長相吓到母親窦氏,被母親命人丢棄。
實際上李元吉他那典型細長臉鷹鈎鼻深邃眼眶一臉兇相的胡人樣貌,在兩個漢人長相的兄長襯托下極為顯眼。
此刻聽見女音所說,立刻用兇狠的目光瞪向二哥。
李世民壓根不理會這個弟弟,在今日之前他還做着暢想阿耶封他做太子的美夢,此刻聽見女音所說,他心涼了。
到底是誰在針對他,設下這驚天大局?
是大哥嗎?不,大哥沒這個能力。
難道是長安城內的餘孽?
可是這天幕只有神仙手段才能顯化出來。
還是說真是神跡?祖宗顯靈?
那豈不是說未來他會殺了元吉?
阿耶會怎麽想?
李世民只覺全身血液像是被凍住一般,心口出現了一個大洞,飕飕向外冒寒氣。
【大家好,我是清溪,上回視頻我跟大家說了“千古一帝”唐太宗李世民一生彪悍的豐功偉績,這期再為大家詳細解說他殺弟奪妻一事的真假……】
千古一帝?!
誰?
Advertisement
他李世民?
李世民只覺得春天降臨春暖花開,世間一切變得美好。
哎喲,大哥那張鐵青的臉都順眼許多。
他,李世民,是唐太宗!是千古一帝!!
祖宗都顯靈了,誰還能否認?
誰敢否認?
李世民咧開嘴,很想進太廟喊他阿耶出來,阿耶,祖宗都說我是下任皇帝了,你快出來宣布我是太子!
太廟中李淵一臉錯愕,怎麽會是世民,他已經下定決心立建成,聯想到天音所說的屠弟,李淵心裏有了不好感覺。
他起兵造反可是想讓兒子能享受榮華富貴,不是讓兒子送命!
【玄武門之變,唐太宗李世民殺兄屠弟奪得太子之位,很快逼李淵退位登基為帝。】
李淵臉色陰沉下來,果然他将太子之位給了建成,他以為自己這個做阿耶的可以壓制世民,事實證明不行。
太廟外李世民同樣一臉鐵青,阿耶竟然将太子之位給了大哥!
憑什麽?
是他先準備造反,是他打下了劉武周,是他拿下了河東道,是他擊退宋金剛,大唐立國他占功勞最大,憑什麽讓李建成白撿便宜,就因為他空長幾歲?
他不服!
【不管李世民是如何登基,後續他為大唐盛世做出的貢獻都無法抹去他的功績,今日清溪詳細說一說玄武門變成奪妻門一事的由來。】
李淵神色一動,聽起來世民做皇帝後做得非常不錯?起碼千古一帝這個稱號極具誘惑。
他做不了千古一帝,但他可以做千古一帝的爹!
此刻他很慶幸還沒宣布太子之位。
【《新唐書》:“巢王妃,帝寵之,欲立為後,魏徵谏曰:‘陛下不可以辰贏自累’,乃止。”】
貞觀年間李世民見光幕再現,便命人将太子喊來一同觀看。
你小子以後當皇帝可要給你阿耶洗白,阿耶沒搶弟媳!
【《新唐書》上明确記載,貞觀後期唐太宗跟巢王妃生了個兒子,叫李明,後來還将李明過繼給了巢刺王李元吉。當時巢王妃應該非常受寵,唐太宗想要立她為後,還詢問魏征意見,魏征反對,還比喻巢王妃就是個辰贏一樣的yin賤之人,唐太宗默認了,最後立後這件事不了了之。】
李元吉一臉受辱,“啊”大叫一聲,他抽出士兵的刀沖李世民喊:“我要殺了你!”
然後被李世民身邊的尉遲敬德拿下。
“四弟,不要鬧了!”李建成走出來,“一切等阿耶出來再說。”
李元吉紅漲着臉,暗暗發誓先殺yin婦再殺奸夫!
正打算考驗太子的皇帝李世民臉色青紅不定,史書上都有記載,這……
難道他未來真跟弟媳楊氏生了個兒子,還将這個兒子過繼給了四弟?
等等,他怎麽會說立後,未來觀音婢呢?
長樂門內一處宮殿跟小妾一同撫養庶出女兒的楊氏羞憤欲絕,她自丈夫兒子死後就被關在這處狹小宮殿中,連門都未出過,不管未來是不是做了那般羞恥之事,可是現在她真沒想過。
如今成了別人口中辰贏一般的人物,她只想死去,可她看了看虎視眈眈的宮婆子,心裏悲憤,人為刀俎,她連自絕的自由都沒有。
剛将心愛女子封為皇後的李治則一臉懵逼,什麽?阿耶跟四嬸有一段?他怎麽不知道?
【關于巢王妃的真實身份有兩種說法,一是說她是隋觀王楊雄侄孫女,另一說法她是當時長安城極為貌美的歌舞伎,因容貌妖媚又很有才情被李元吉看中,從而嫁給了李元吉。後來又被秦王李世民看上,等李世民登基後就霸占了這個弟媳。】
不論哪個位面的李世民都是一臉問號,唐高宗李治一拍案桌,“胡言亂語!”
明朝位面已經回到京城的永樂皇帝精神一振,“來人取唐史!”
朱元璋搖頭,“李世民有君天下之德而安萬世之功者也,些許污穢傷不了他的功績。”
【現在大家搜索齊王妃或巢王妃基本上都有标明她跟唐太宗生有一子,似乎大家都沒懷疑過這件事的真實性,肯定有人說史書上都有記載了,難道還有假?那麽,清溪在這裏問大家,史書上記載就一定是真嗎?】
永樂皇帝朱棣點頭:“史書也是人寫的。”他可沒忘記他登基後瘋狂改寫洪武年間的記載。
【今天清溪就在這裏提出幾點自己的疑問。】
【首先是曹王李明,根據《舊唐書》記載曹王李明是太宗十四子沒有給出明确出生年月,只記載在貞觀二十一年授曹州刺史,冊封曹王,唐高宗繼位後将李明過繼給了巢刺王。】
李世民:“這唐書還有新舊兩說?”
在聽到将李明過繼給李元吉是他兒子幹的李世民松了一口氣,他就說嘛,他怎麽可能會将兒子過繼給李元吉,為他傳承香火。
他剛登基将兒子李寬過繼給了李健成,對李元吉沒一點表示,就足以表明他對這個弟弟的态度。
【曹王李明沒有明确出生時間,但好在太宗第十三子李福有記載,李福于唐高宗鹹亨元年九月十三日去世,享年三十七,鹹亨元年為公元670年,也就是說李福是公元633年出生,公元633年為貞觀七年,那麽作為他的弟弟,李明應該在貞觀七年之後出生。史書記載巢王妃楊氏在貞觀後期受寵,再根據唐朝的慣例,皇子早早封王,作為後期唯一出生的子嗣不會拖太久,最多不超過三周歲,也就是說李明很可能在貞觀十九年前後出生……】
【那麽問題來了,貞觀十九年巢王妃是多大呢?大家都知道古人結婚很早,比如長孫皇後出嫁時才十三歲,李世民是十六歲,巢王妃應該是差不多年紀嫁給李元吉。李世民是公元599年出生,李元吉是603年,也就是說李元吉比李世民小四歲左右,巢王妃比李世民小五六歲到六七歲。李明出生時李世民虛歲四十七,巢王妃四十左右,四十歲的女人在那個時候已經是做奶奶的年紀,這個年紀還能受皇帝寵生下一個兒子,那只能說上天很眷顧這個女人。】
【巢王妃到底是不是曹王李明的生母我們先打個問號。我們再回頭來看,史書記載巢王妃生李明,李明過繼齊王李元吉。清溪翻遍了唐史,這個記載只在《新唐書》出現,無論是《大唐創業起居注》還是《舊唐書》都沒有明确标明李明之母是曹王妃,只記載楊氏生明。】
【這裏可能會有人拿李世民上位後瘋狂改史一事說事,清溪在這裏澄清一下,史書是本朝給前朝修的,例如清給明修,明給元修,只有證明前朝政權的合法性,才能證明自己取而代之也擁有合法性,開國大事之一先給前朝修史,一般來說不會幫前朝粉飾。
還有李世民改的是起居注,《舊唐書》是後梁後唐後晉五代十國時編着,《新唐書》是宋朝歐陽修等人主持編寫,李世民還沒有能力穿越到兩三百年後篡改史書。】
唐太宗李世民有點臉紅,他改起居注後世人都知道了?
李淵在太廟看到目光深沉,他想得更多,為何要改起居注,有什麽不能記錄的?
【另外除了巢王妃生明這個記載只出現在《新唐書》,同樣唐太宗想立楊氏為後,詢問魏征,魏征比喻楊氏類辰贏這段也只在《新唐書》有記載,想來大家都看出問題了,為何宋朝會那麽清楚三百年前唐初發生的事呢?還将其記在史書上呢?】
【這裏清溪先賣個關子,我們再回頭看看《舊唐書》中記載的楊氏生明,這個楊氏究竟是不是巢王妃呢?】
【綜合新舊唐書和墓志銘,初判斷唐太宗後宮應該有五位姓楊,第一位是貞觀元年被封為四妃之一的楊妃,出身弘農楊氏,封貴妃。】
【《大唐故贈司空荊州大都督上柱國趙王墓志銘》:王諱福,字佑,王即太宗之第十一子,楊貴妃之所生也。】
【第二位楊妃應該也在貞觀年間成為四妃之一,《隋書》記載為隋炀帝之女,生吳王李恪、蜀王李愔。】
【第三位楊氏是隋朝觀王楊雄的孫女,魏王府咨議參軍楊恭道的第三女。《全唐書》中有李世民寫的一篇《冊楊恭道女為婕好文》文章,這位楊婕妤與李世民沒有兒子。】
【第四位就是《新唐書》記載的巢王妃楊氏,玄武門之變後被接入宮中,後和李世民生了曹王明。】
【第五位史書記載不詳,是在楊素孫子楊臺墓志銘上發現的,“……又以姐在後、庭,編名戚裏。其年,以妃嫔之親授尚食直長”意思是因為姐姐在李世民後宮做嫔妃,他才被列為外戚,掌管皇宮膳食。這位沒記載有生兒子。】
【以上五位楊氏,《新唐書》只明确記載巢王妃是曹王李明生母,那麽宋朝人為何那麽肯定曹王生母就是巢王妃呢?】
【衆所周知,宋朝是真正做到了與士大夫共治天下,作為士大夫修史肯定要傾向士大夫,翻翻史書唐太宗時期最出名的士大夫是誰?毫無疑問是不畏強權的魏征。那麽,為了突出魏征,肯定要給他“立德”,立德是什麽?就是打造人設,典型的“卧冰求鯉”立的就是孝順人設,人設有了得立一個反襯對象來鞏固人設,這個對象除了當時的皇帝還能有誰?其他人都不夠格!臣子立德君王失德,于是宋朝的士大夫從故紙堆中翻出了楊氏生明。】
【楊氏生明,楊氏是誰?既然生了兒子肯定要給個名分,沒名分那肯定有隐情,什麽隐情?肯定是這個楊氏身份有異不好說出來。】
【再一看曹王李明最後過繼給了誰?挖槽,是巢刺王,最重要的是巢刺王的王妃也姓楊!于是士大夫們恍然大悟,李世民肯定是和這個弟媳婦有奸、情,不僅生了個兒子,還将兒子又過繼給了弟弟,給自己弟弟小綠帽戴嚴實了,這事有跡可循呀,李唐有胡人血統,本來就葷素不忌,唐高宗娶了老爹的小妾做老婆,唐玄宗搶了自己兒媳做貴妃,子孫都這樣老祖宗還能幹淨?肯定是上行下效!】
娶了老爹小妾當老婆的唐高宗李治:……
武媚笑了,“這宋是唐之後的朝代吧,竟然能與帝王共治天下,想來這帝王大權旁落了。”
李治點頭:“吩咐下去,将十四弟生母給記詳些,省得後人胡亂猜測。”
【從此以後唐太宗李世民搶弟媳一事成了板上釘釘。就如朱棣吃屎一樣。】
被Cue的朱棣,戰術性後仰。
“啊呸!”
【然而真相真的如此嗎?我們再來看看唐太宗的子嗣,假如李明真是在貞觀十九年出生,那麽他比排位十三的李福足足小了十二歲。長孫皇後是貞觀十年去世,貞觀八年還生了李世民最小的女兒。】
李世民驀然起身,“觀音婢去那麽早?”三十多歲去世,他的觀音婢竟然抛下他和孩子早早離世!
“阿娘!”太子李承乾急匆匆往外跑,他臉上滿是将失去母親的恐慌。
【自她去世到李明出生中間有至少七八年後宮無子嗣誕生,這當然不是李世民深情潔身自好,大家都知道李世民在老婆死後沒少過女人,武則天和寵妃徐惠妃都是這個時期進宮,這個徐惠妃也沒有孩子,也就是說長孫皇後去世後,李世民并未為她守身,那多年輕妃子不可能都有問題,沒有孩子出生只能說問題出在李世民身上。】
武媚愣住,武則天是在說她嗎?則天,則天……
【正史記載,李世民是病死。但在歷史上他的死因成謎,大家所熟悉的是他晚年迷信丹藥,我們知道歷史上不少皇帝是吃丹藥吃死,參考秦皇漢武唐太宗。哈哈,這位年輕時嘲笑秦皇漢武吃丹藥而死,大概沒想到晚年也會走上前輩走的路。根據史料記載唐太宗生病吃藥是長期行為,也就是說最早在貞觀八年他小女兒新城公主出生那年他可能就患了病,這種病導致他生不出來孩子。】
【那麽生病期間唯一誕生的李明來歷就有些存疑,不可能年紀大了和年輕妃子生不出來,反而跟一個年近四十歲的女人生出了孩子,但最終唐太宗還是給這個孩子一個名分,生母只記了楊氏。】
【清溪不知道那位生下唐太宗第十四子的楊氏是否真如宋人猜測那樣為巢王妃,一千年前萬邦來朝的盛唐早已成為過眼雲煙,八百年前的大宋也消失在歷史長河,我們只有在翻閱史書時才能找到前人留下的蛛絲馬跡……】
年輕的趙公李世民:“原來天音是一千年後的後人?”
【好了,今日視頻就到這裏,覺得清溪講解的還行麻煩給個一鍵三連,本期“怪弟媳太美,李世民屠弟奪妻?”真實性存疑,真假由大家自己判斷,我們下期再見。】
太廟上方光幕出現了幾個圖案,無人敢有動作。
太廟中李淵随意點了一個,罵罵咧咧道:“臭小子吃什麽丹藥?最後吃死了吧?”圖案淡去又跳出一個視頻,說的還是他兒子李世民。
李淵點開,等看完後,整個人差點沒激動跳起來。
他很想大聲炫耀,瞧瞧,這是我兒李世民,他未來是千古一帝,是天可汗,會将突厥可汗抓到長安城跳舞,會收複中原将疆土擴大到外蒙!
嘿嘿,他是千古一帝的老子!
太廟外面無人敢動,那光幕遲遲未有人觸碰,逐漸淡下去消失。
就在此時李淵一臉嚴肅從太廟中走出來,不論是李世民一派還是李建成一派又或者是皇帝一派的人心情都很複雜。
李世民知道自己未來會采用特殊手段搶奪皇位,堅定了某些念頭。
皇位只能是他的,他不會讓!
李建成一派的人則怒視李世民等人,将其視作亂臣賊子。
皇帝一派和中立派則看向李淵,心裏猜測李淵會怎麽做?
會打壓次子,還是将太子之位給次子?
無人會認為李淵會奪權,開玩笑軍權在李世民手裏,李世民能離開大唐,大唐卻離不開李世民。
眼下,就看皇帝做出什麽樣的選擇。
李淵看向幾個寶貝兒子,小兒子被建成拉着,二兒子背挺直,緊抿着嘴不看他。
看得出來世民生氣了,應該是知道他準備将應允給他的太子之位給建成。
李淵嘆口氣,事到如今他還有選擇嗎?世民不會放手,他總不能動手殺了兒子。
不可能,大唐舉世皆敵,南面的李密王世充不可能坐視他做大,一旦河南分出勝負,就是攻打他之時,沒了世民,新生的大唐說不得會夭折。
不得不說,他這兒子打仗能力得天獨厚,還真很可能是老天爺派下來結束亂世。
“……追封皇後,谥號穆……冊封皇次子李世民為皇太子,封皇長子李建成為晉王,封皇四子李元吉為齊王……”
聖旨宣布,李世民聽見立自己為太子愣住了。
而另一邊李建成身子晃了晃,一陣暈眩,他求助目光看向一群族叔。
裴寂在人群中暗嘆一聲,大公子時運不濟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