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第二十五章
李世民轉頭聽見一聲抽泣聲,就看見妻子淚水漣漣。
長孫皇後拿抽出手絹在眼角擦拭,“高明這孩子,怎麽會這麽想?哪怕我走了,二哥也會幫我照顧孩子們,對吧,二哥?”
李世民焦躁抓了抓頭發,“觀音婢,不要說走了,我當然會照顧幾個孩子!”
在妻子面前,他小心翼翼道。
光幕都說他是給青雀賞賜高于高明,又不是說沒有賞賜給高明,他皇位都留給他了,他怎麽還眼紅些許財物?
唉,養孩子可真難!
衛子夫坐在架子床上,寝室關閉嚴實,不讓一絲風進來,架子床四周懸挂着的帷幕幔帳被放下來,她頭上包裹着布帛垂頭嘆息一聲,“真好。”
後世的太子是在父母寵愛中長大,才會有這些不必要的苦惱,她的主君哪怕表現得對兒子再看重,也不會對兒子表達這種寵愛。
門被人從外面拉開,衛君孺端着一碗姜湯走進來掀開帷幔坐在床榻邊,她看着妹妹眉頭深深凝起,“你怎麽想的?跑去未央宮去給陛下請罪,你想讓陛下責罰剛為他誕下子嗣立功的你?”
衛君孺本跟着弟弟衛青進宮看望妹妹,因步伐慢了些,等聽到消息妹妹已經被架回來,她一來妹妹宮中就忙碌着命人煮姜湯。
衛子夫接過發燙的姜湯一小口一小口飲盡,辛辣滋味刺得她嗆出了眼淚。
“不管這孩子未來是不是冤枉,可他起兵是事實。”一想到那麽點大一個小人兒未來會被逼自殺,她心都要碎了。
是她沒用,沒能保護好孩子!
衛君孺嘆了一口氣,她哪能不了解妹妹的慈母心腸,在知道自己兒子未來會死,她也心肝膽戰。
她安慰妹妹,“既然陛下已經知道是冤枉了,肯定不會再發生那種事。對了,二弟和去病的身體是當前最重要的,我回去讓夫君找醫者為二人調養,去病小時候就愛生病,現在大了整天不落家馬馬虎虎,一定是底子沒能養好。”
Advertisement
聽着阿姐的絮叨,衛子夫搖搖頭,她露出苦笑,伴駕十年,她如何不了解陛下,當年她可是看着他對陳皇後的退讓,那樣閃耀的天子嬌女他說不要就不要,她不過是平陽長公主送與他的一個玩物,在他心中又有什麽地位?
他此刻或許會欣喜,會心軟,因誤殺兒子而誕生愧疚,可這些都很短暫,只要兒子長大觸碰到了權力,他就會想起兒子會起兵謀反這樁事。
【《舊唐書》:“承乾先患足,行甚艱難。”】
【《新唐書》:“時魏王泰有美名,帝愛重。而承乾病足,不良行,且懼廢,與泰交惡。”】
光幕變黑出現兩行白字,很快又換了畫面,一個意氣風發的少年郎在田地疾馳,随意踐踏青苗。
李世民臉色大變,太子有足疾這可不是好兆頭。
長孫皇後一陣暈眩,李世民忙擁住她。
“勿慌,一切還沒發生,朕不會讓高明受傷!”
長孫皇後淚水漣漣,心直往下降,她完美無缺令她自豪的兒子怎會有足疾?
【貞觀十三年左右李承乾兩足徹底無法行走,史書并未記載他是如何患有足疾,正常來說足疾來源兩種,一是外傷導致比如摔斷腿,二是身體內部病變引發。】
【史書上沒李承乾摔斷過腿記錄,倒是影視劇有他騎馬摔斷腿導致跛腳的劇情,這裏提一下李承乾在貞觀五年和貞觀七年各生過一場大病,這兩次病嚴重到李世民都不抱希望,只能寄托于缥缈的神佛,不信神佛的李世民下令修佛寺號召僧衆為太子祈福。】
畫面中不知為何少年突然從馬上摔落很快一臉痛苦被擡走。
畫面一轉,一個十二三歲的少年躺在床上不明生死,床邊一對美婦人哭泣着握住她的手,她身後穿着黃袍中年人手放在婦人肩膀上以作安慰。
畫面又跳到寺廟裏,巨大佛像下衆僧人敲着木魚祈禱念經。
大安宮李淵手中酒杯掉落在地,他不敢置信他的大孫兒未來會面臨生命垂危。
【很大可能李承乾在這兩次大病後留下後遺症導致後期足病暴發。】
長孫府中,長孫無忌神情凝重盯着光幕,知曉未來李治那小子會幹掉自己,他更傾向于高明上位,起碼高明在妹妹觀音婢影響下對他這個舅舅恭敬有加。
眼下高明作為繼承人再合格不過,真讓人想不到未來會生重病。
【李二夫妻二人都有嚴重遺傳病,長孫皇後有氣疾,李二有氣疾和風疾,後期還可能有糖尿病。李治也有氣疾和風疾,長樂公主遺傳了氣疾貞觀十七年去世,晉陽公主出生後體弱多病也遺傳了父母的氣疾,在貞觀十八年夭折,李泰後期也是病死,沒道理李承乾就身體健康。】
光幕出現剛才畫面中出現的中年人,看着胡須更長,容顏更老,含着淚光送走一個又一個兒女。
李世民反應過來,這莫不是後世人說的影視劇,這人扮演的是他吧?
李世民心揪起來,他最愛皇後生的幾個孩子,這幾個孩子怎麽都早早離他而去?
長孫皇後頭疼欲裂,是她害了高明,若不是她身體不争氣,又怎麽會讓高明患有足疾?
因她的氣疾,宮中太醫明裏暗裏多次暗示她少生孩子,否則會對壽數有礙。
她年少時就發誓要當好二哥的賢妻,身為妻子為丈夫生兒育女是本職,生下雉奴,她氣疾加重,頻繁發作,否則二哥也不會着急尋找神醫。
二哥曾跟她商量過不要再生了,是她執拗不肯妥協,眼下知道她生得再多也沒用,生了養不住,反而留下二哥一個人承受喪子喪女之痛……
長孫皇後突然喘不上氣來,顯然是氣疾又犯了。
李世民驚了下,忙将人抱起放到羅漢榻上,又命人喊來太醫。
光幕也沒時間看了,讓其暫停。
太醫被人馱着飛奔而來,見皇後唇色發紫連為她診脈時間都沒有,取出銀針先為她針灸一番。
一刻鐘後,長孫皇後氣喘平息,面色卻依然慘白。
“阿娘!”李承乾、李泰和李麗質帶着哭腔跑進來。
長孫皇後意識還不清醒,幾個要撲倒塌上的孩子被李世民攔截。
“我要阿娘!”
沒有比失去母親更讓孩子覺得恐慌,特別是天音早早預知長孫皇後會早亡。
本在側殿休息的幾個孩子得知母親病發,誤以為母親要死了,哭着喊着奔過來找母親。
李世民紅着眼眶抱住三個孩子,“你們乖一點,你們娘沒事,神醫馬上要到長安城,耶耶不會讓你們母後有事。”
“嗚嗚嗚~”幾個孩子摟住父親哭起來。
傍晚,長孫皇後總算是蘇醒過來,她一時間沒反應過來,等記憶回籠,想到高明的命運,她的心壓抑起來。
長孫皇後咬着唇,默默流淚。
突然她的手被握緊,長孫皇後這才意識到自己的手被人握着,一轉頭就看見丈夫握住她的手一臉擔憂看着她。
長孫皇後淚光瑩瑩,慢慢起身,什麽都不用說,夫妻二人相擁在一起默默舔傷。
【後世人根據李承乾犯病時間推測,他可能犯有糖尿病足,這是一種糖尿病并發症。】
【犯有糖尿病足長年要忍受疼痛,再加上少年生病後,李世民開始疏遠他,母親去世,爹更寵愛弟弟,讓李承乾爆發叛逆。】
【龍陽之好、刺殺師長、傾慕突厥文化……】
【李承乾這突然到來的叛逆期令李世民手足無措,他不了解孩子做出種種反常不過是表達自己的不滿。】
靠在丈夫肩膀上,長孫皇後握住丈夫的大掌,“二哥,我們是不是給高明壓力太大了?”
李世民盯着光幕想到自己那長長的名師清單有點心虛,他對青雀寵愛有加,對高明甚為嚴厲,想到自己在高明這麽大時還抱着阿耶撒嬌弄癡,哪怕稍微大點,稍有不如意也會哭鬧争寵愛。
再看看如今小大人的高明,他突然意識到這孩子許久未哭過,明明在武德年間還會因為被幾個堂兄聯合欺負而哭着跟觀音婢和他告狀,不過是三年時間就完全像是換了一個人。
聰慧、仁孝、舉手投足一國儲君風範,是他和衆臣心目中的太子。
他活成了父母期望的那樣,卻不再是他自己。
【李世民怎麽做的,派多位朝中重臣去管教太子,除此之外就是下令魏王李泰不之官,對李泰疼寵更甚。】
【毫無疑問這更加刺激了李承乾那顆脆弱的心,哪怕此時李世民沒有廢掉他的意思,在李泰規格超過太子的時候他便嗅到了不詳信號,再加上犯有腿疾令他有自卑心理,多年前的記憶在腦中複活,他不當太子是不是要死了?】
光幕上青年眼中滿是恐懼,又因為常年腿疾疼痛,令他整個人有點神經質。
李世民另一只手握緊床榻,痛煞他也,他可憐的高明怎麽會這樣想,哪怕不是太子,他也不會眼睜睜看着他去死!
【不行,他不能坐以待斃,他豁出去了,哪怕失敗去死也不用日日夜夜擔驚受怕。】
光幕上的青年也下定決心,畫面定格在那雙解脫的眼神上。
【李承乾後來事跡大家也都了解,想學他老爸重現玄武門之變,可惜姜還是老的辣,不出意外失敗了。跟比較倒黴的劉據和遇到虎爸被逼性格扭曲的宇文赟相比,李承乾前面的人生無疑是順利的。】
【出身高貴,受到最頂級教育,可以說是一個處處完美的人,這樣一個人出現腿疾又飽受別人異樣眼神出現心理落差也很正常,又因為父親偏心弟弟,貞觀一朝大臣一向跟着皇帝走,才導致他受刺激性情大變。】
【其次幼年時作為儲君,老師父母對他期望太大,令他更嚴格标準要求自己,如同一根繃緊的皮筋沒有松懈的機會,這樣的小孩子顯然很早失去了童年,周圍人也理所當然視他為成年人,這導致他心理壓力很大,情緒都壓抑在心裏,也是後期破防破罐子破摔突然叛逆的原因。】
李世民:“聽說後世有很多書,不知有無教育孩子的書。”承乾出生後,他一直在打仗,對兒子缺失管教,後來又跟大哥争奪太子之位更加顧不上高明,等當上皇帝,看到出色的長子他還很欣喜,這就是他心目中的太子。
長孫皇後聲音沉悶道:“是我的錯,是我對他太苛刻。”她知道二哥宏偉目标,高明啓蒙後便拿太子的标準要求他,将沉重負擔壓在他稚嫩的肩膀上。
“我對不起他。”哪怕是現在她也是高标準要求這孩子,狠心忽視他想要誇贊的渴望目光。
【現代有很多教育失敗的例子,比如大學生殺母、大學生巨嬰,毫無疑問都是父母在孩子幼年只讓他專注于學習,未關注心理成長,隔絕一切問題,導致一點小事就能擊潰孩子脆弱心靈,致使孩子心理崩潰,顯而易見無論是高壓養兒還是暴力養兒都是失敗的,有請下面這位即将出場的太子之父養兒達人康熙皇帝來告訴大家他在養兒一事上的獨特見解,雖然養兒子後來變成養蠱,不過這點小毛病可以忽略,重要的是他的每一個兒子都養成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