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第二十九章
立政殿。
李世民回憶了一下剛才讓高明出去游玩,他那驚訝又很無措地表情,心裏有點發酸。
他在高明這個年紀,在長安城呼朋喚友鮮衣怒馬,實實在在的一個纨绔子弟。
哪怕後來他阿耶被楊廣打壓,避回太原,他也依然恣意妄為,否則也不做不出十六歲就膽大包天跑去救被突厥圍起來的楊廣,天真地以為憑借救駕之恩,讓他爹得到朝廷重用,最後卻被人輕描淡寫抹去功勞打發掉。
咳,後面劃掉。
幼時頑劣,可也沒耽誤他成為一個好皇帝。
李世民悟出一個道理,皇帝不是教出來的!
點開光幕,李世民來了興趣,讓他康康後世明君是什麽樣子的。
“肝帝?何為肝帝?”
【前面說過康熙皇帝後期幾個兒子打出了豬腦子,老大老·二退場後老八攜重勢隆重出道,康熙皇帝立馬将老·二拉出來,着重打壓八兒子。】
【一句“辛者庫賤婦所出”令老八狼狽出局,太子二次被廢,這個時候康熙終于意識到不能再繼續下去了,該為國家選出繼承人了,選來選去排在前面沒什麽存在感的老四進入他眼裏。】
愛新覺羅·胤禩臉色大變,他死死地盯着光幕,嘴被咬破了都沒發現。
鮮紅血液從他嘴角流下,八福晉看到驚慌呼出聲,然而八皇子什麽都聽不見了,他好像被魇住了,腦海裏不斷回蕩那句話。
“辛者庫賤婦所出!”
“辛者庫賤婦所出!”
Advertisement
啪!
八福晉狠狠給了丈夫一巴掌将他喚醒。
八皇子轉過頭來,八福晉愣住了,因為這個在她眼裏無所不能的丈夫紅了眼眶,眼淚在眼眶中要掉不掉。
“爺?別這樣,我們還沒輸!”她伸手抱住了丈夫。
躲在妻子懷裏,愛新覺羅·胤禩眼淚終于流下來。
他閉上眼睛,汗阿瑪,您對兒子和額娘何其殘忍,既然您嫌棄額娘出身,當初為何又要寵幸她?又為何允許她誕下他?
他本想成為讓額娘為傲的兒子,讓額娘母憑子貴,天音卻告訴他,未來額娘會因他而受到牽連。
他甚至不敢想未來額娘會如何?
本就謹小慎微的額娘,被汗阿瑪不留情面羞辱後,還有什麽臉面存活于世間?
【誰冒頭,誰挨打,這誰看不清形勢?這會兒皇子們都領悟過來,自己老爹可能不想放權,對想要争權的兒子很警惕,已經成年接觸朝政的皇子很倒黴,特別是老八,被老大一供出就成了那槍打的出頭鳥,一看老八被複立的太子瘋狂打壓,其他成年皇子一個比一個老實,有些是真沒參加奪嫡意思,有些自然是裝的,這其中老三借着修書裝出一副不争權奪利的樣子,可惜他只裝了一半,就被皇帝發現他借着修書招攬士人擁戴,這下好了,既然喜歡修書,那就天天修吧!老三陷入修書的魔咒,一本接着一本沒有盡頭。】
三皇子愛新覺羅·胤祉面如死灰,他以為憑借他在士人之中的名聲,能讓汗阿瑪看到他的優勢,畢竟老大老·二都完了,無嫡立長也該輪到他了,沒想到汗阿瑪竟然讓他修書到底!
他只是借着修書名頭弄點好名聲,不代表他願意下半輩子一直修書!
誰願意一直修書啊摔!
【老四也走不看淡權力路線,不想挑逗父親那根敏感的神經,裝出一副迷信佛教,想要出家的模樣,為此還給自己立了個法號叫“圓明居士”,他爹很滿意,賞賜給他了一個園子,還賜名圓明園。】
愛新覺羅·胤禛不淡定了,本來在得知未來他會做皇帝很亢奮,現在天音将他小心思提早公之于衆,這讓汗阿瑪怎麽看待他?
會不會覺得他心機很深,讓未來産生偏差?
胤禛長舒一口氣,沒用,心跳還在加速!更讓他頭皮發麻的是天音接下來說的話。
【為了降低老爹懷疑,他一家搬到圓明園去住,為了表現與世無争,還開了幾畝地和菜園子和老婆孩子玩農家樂,因為他奪位與其他皇子與衆不同,還誕生了一句名理“不争即是争”。】
【他沒争,是他爹選中了他。】
康熙被逗笑了,“不争即是争?”這是什麽狗屁不通的道理?
其他兒子争奪皇位争得你死我活,就你老四歲月靜好像一朵與世無争的奇葩,你覺得你汗阿瑪我會認為你省心,将皇位交給你?
不,康熙皇帝冷酷道:“皇帝的多疑只會讓我懷疑老四心機深重。”
本來知道這個兒子當了皇帝,他還多看他一眼,現在才知道選擇他還真是那個理由。
算了,以後多照顧老四吧,這孩子真有點傻。
【雍正繼位後對于這個哥哥就很讨厭,覺得他就是一個反複小人,這裏要提到一件事,太子被廢,三皇子愛新覺羅·胤祉無緣無故被皇帝賞賜了五千兩銀子,清史稿也沒記他因何受到賞賜,不由讓人懷疑是不是跟太子二次被廢有關,讓皇帝很滿意他的行為。】
康熙嘆氣,老三,讓他怎麽說,總愛耍小聰明,所以為他着想還是老實修書吧!
【前面幾個皇子不适合做皇帝,排在第四位的愛新覺羅·胤禛自然進入皇帝眼簾,那麽這位皇子為何就被皇帝立為繼承人?】
【當然是因為他有一位好兒子!】
胤禛一口氣差點沒喘上來,他看向唯一兒子,眼神都不對勁了。
【開個玩笑,因子上位,來源于雍正登基之謎,圍繞雍正登基的不解之謎有很多,這只是其中一個。】
胤禛細長得眼睛睜大了,什麽意思?他登基還有不解之謎,還不止一個?
【據說有一年康熙來圓明園看到雍正的兒子弘歷聰明伶俐非常喜歡,便帶進宮親自撫養,為此還選擇立雍正繼位,确保皇位傳到弘歷手裏。】
胤禛:圓明園?什麽圓明園?未來汗阿瑪會賜給他園子?
弘歷,他未來會有一個叫弘歷的兒子?
所以因子上位的傳聞裏的“子”是這小子?
康熙也想到了暢春園二十裏地外的園子,去年開始動工,沒想到最後賞給了老四。
【後世還給這一傳聞舉例增加了可信度,比如乾隆非常崇拜康熙,不屑他爹的執政政策,一上位就推翻了他爹的執政方針,他爹判下的鐵案他給推翻了,還把那些跟他爹争奪皇位的叔叔們給平反了,可以說是坑爹的典範。】
胤禛一口氣差點沒喘上來,這是什麽混賬東西?
是生出來報複他的吧?
是誰?是後院哪個女人生下的弘歷?他愛新覺羅家怎麽可能有這種不孝子?!
【那麽真如傳聞那樣,康熙選擇雍正是因為他有一個好兒子嗎?】
【當然不是。這裏得提到康熙後期清朝面臨的問題。】
康熙心中那根釘落地,果然是那個原因。
胤禛認真盯着光幕,因為這很可能是他今後要面對的,既然未來在他不知道的情況下他都勝了,沒道理現在知道未來他會失敗。
胤禛握緊拳頭,他不能退縮,光幕出現就不允許他有退縮的可能!
其他兄弟上位,絕對不會允許他這樣一個被預知會做皇帝的人安穩下去。
他和他的妻妾孩子命運不能交到別人手中!
【康熙早年除鳌拜平三藩收臺灣這些功績可圈可點,可能皇帝在位時間長了,都有相同之處,開始懈怠朝政,不允許有大動得過且過,為了争奪死後一個好名聲,他大開國庫允許官員借銀子。】
康熙瞪大眼睛,這怪他嗎?
滿人人口少,統治漢人本就艱難,不籠絡滿漢大臣,誰來幫他治理國家?
民間以朱家遺脈為由造反的人還少嗎?
滿人統治天下,本就心驚膽戰,朱元璋敢大肆殺人,殺得血流成河都不怕,他敢嗎?前腳誅殺漢人,後腳漢人就敢反了!
民間念叨“反清複明”賊寇少過嗎?真以為念着前朝呢,前朝那會兒不也念着“反明複元”嗎?
再說明是滅在他們手裏嗎?
他們這般忠心,也沒見他們為崇祯皇帝報仇。
李自成一拍屁股走了,他們清兵是入關了,說到底崇祯皇帝的仇還是他們報的。
還有屠殺漢人的事分明是多爾衮幹的,人都被先帝拉出來鞭屍了還要怎樣?他辛辛苦苦花點錢維持個好名聲不就是想讓漢人對大清意見少一些嗎?
【他初衷是好意,畢竟朝中也不是沒缺錢的清官,可後來這項政策就變味了,你不缺錢你借不借?不借不是不給皇帝面子?于是王公大臣紛紛向國庫借個幾萬兩意思意思,時間一長,大家攀比這從國庫借錢,皇帝也不催還,還沒利息。好嘛,借出來的錢花着不心疼。于是國庫借出的錢數額逐年增長,連雍正在潛邸都聽說了,每年國庫借出數百萬兩白銀。】
【這就導致康熙後期吏治腐敗國庫空虛,雍正登基時他爹在國庫只給他留下了七百萬兩銀子。】
【七百萬兩銀子這看不起誰?好歹乾隆還給嘉慶留了一個價值八個多億的大貪官和珅,殺了和珅飽了嘉慶!】
所有皇帝都張目結舌,八億兩銀子,這是個他們如何都想不到的數字!
一個貪官就能貪下八億兩銀子,這乾隆朝得有多富?
胤禛腦袋如遭重擊,這大囊蟲弘歷那小子是如何養出來的?
胤禛這般視貪官如敵寇的人,無論怎麽也想不到自己會養出這樣一個處處跟他反着來的兒子,還将皇位留給了這糟心玩意兒。
這其實是老八的種吧?
只有老八的兒子才會這般優待臣子!
朱元璋的手癢了,他已經形成了條件反射,聽見貪官就想剝皮楦草。
他自認沒有一個貪官能活着走出京城。
哦,不是大明的,那就沒事了。
窮瘋了的漢武帝瞪大眼睛,後世貪官竟然能貪這麽多,他要是有了這八億,能橫掃匈奴了吧?西域拿下都沒問題,何須被後人罵窮兵黩武?
看來以後眼睛不能盯着諸王和大富商,也不能放過貪官,蚊子再小也有肉。
李世民:……
同樣窮瘋的不只是漢武帝,李世民也一樣,可惜大唐剛立國不久,還沒富裕到養出大蛀蟲,他倒是對門閥世家的財富流口水,可惜也只能看着流口水。
【要說康熙知不知道國庫虧空嚴重?你要說不知道,那肯定是糊弄人,誰當家做主不弄清自己口袋有多少錢,可年邁的皇帝已經沒有了年輕時候的雄心,只想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得一個好名聲,簡單來說,花錢買好名聲,這種得罪人事自然不想做。】
【可總得有個收拾爛攤子的人,這個人還得不怕得罪人,選來選去只有老四合适。】
胤禛獨自待在書房裏懷疑人生,所以汗阿瑪選他,是想讓他幫着處理爛攤子?
愛新覺羅·胤禟嗤笑一聲,“我就說汗阿瑪怎會選他,這得罪人的活非老四不可!”
說完,他從盒子裏抽出幾張銀票丢給老十,然後揣着剩下的道:“我去給八哥送點銀子,就算以後老四上位又怎麽樣?他能做的八哥也能做。還指不定誰輸誰贏呢!就算老四贏了,我也不能讓他好過!”
他和老四的“仇恨”可深了!
老十張了張嘴還是沒開口叫住九哥,他很想說,老四能做的,八哥還真做不了!
八哥左右逢源,就注定了他不能得罪那些支持他的王公大臣。
得罪了八哥的優勢蕩然無存,不得罪又被汗阿瑪排除在繼承人之列。
唉,八哥從一開始就走錯了路。
可能怪八哥嗎?他沒有老大那樣雄厚的母族支持,好不容易娶了個身份高貴的妻子,又因為這個妻子将兄弟們老婆都得罪了。
他想要那個位置,只能八面玲珑面面俱到俯身以皇子之身結交人脈。
【為什麽不選擇勢力龐大的老八,因為老八處處學康熙,對臣子優待,優待到沒有人說八皇子不好,這招攬人心手段恐怖,可問題來了這樣的人登基後會處理爛攤子嗎?恐怕會帶大清直奔深淵!】
【只能選老四,哪怕老四的同母兄弟十四也不行,十四年輕,不說有沒有那個魄力去改革,康熙也賭不起。】
暢春園裏,德妃很意外,本來知道大兒子未來會做皇帝她就已經很意外,沒想到天音又提及了小兒子。
她心沉了下去,一股陰影徘徊在她心頭。
康熙怔了一下,“老十四?”
他恍悟,也是連老十三都有那個心追随太子,跟他差不多的老十四如何沒有想法?
只是老十四在他心裏一直還是個孩子,他才沒往那方面想,就算是為了皇權正常交替他也不可能選老十四。
皇位繼承人只能在年長的皇子中挑選,老十四壓制不住那些不安分的兄長。
【在古代搞改革會死人的,事實證明康熙選繼承人眼光還是很不錯,古往今來變法者成功者寥寥無幾,商鞅變法成功了,自己卻五馬分屍,雍正變法成功了,被罵兩百年暴君!】
康熙:“老四成功了?”
至于沒罵,康熙自動忽略了,反正名聲不好聽的不是自己。
【可惜,雍正的成功只在今朝,選擇繼承人眼光這一點就比不上他爹,他兒子上位處處學祖父康熙,将雍正實施政策全盤推翻。】
胤禛噎着了,弘歷這小子是瘋了嗎?他汗阿瑪最後弄得國家弊端叢生搖搖欲墜,這教育是沒記住嗎?
【說實話康熙養兒子最後雖然變成了養蠱,可這些兒子真沒一個是好惹的,相比之下雍正大概吃夠了自己吃過的苦頭,養兒子施行富養,老話說得好,“崽賣爺田不心疼”,可惜乾隆沒他祖父那麽好運,能有雍正這樣給他擦屁·股的兒子,嘉慶拿得出手的功績也就殺了和珅一條,那抄家抄出來的折合八億兩銀子一年就花得差不多了。】
胤禛捂着胸口,他是遭了什麽報應,怎麽生下這樣的子孫?
康熙開始猶豫起來,選老四真的好嗎?
老四的後代質量真不咋地。
不對,他好像記得老四嫡子沒了後,後宅只剩下一棵獨苗,老四子嗣不豐啊!
康熙打定主意下次大選多給老四挑幾個貴女,好歹多生兒子有挑選的餘地。
至于老八……
算了,老八連老四都不如,被一個女人拿捏,連納妾都得他強塞,他才不多管閑事!
【也有人說康熙大概耗盡了清朝的國運,才會一下生出這麽多優秀的兒子,這些皇子放到後面無論哪一個都完勝清朝後面的皇帝,因為損了國運,才會讓後來子孫一代不如一代。】
【大概是康熙養蠱的養育兒子的方式讓雍正怕了,畢竟他沒他爹有那麽多兒子,兒子多了不值錢,他就四個小苗苗活到成年。】
康熙一臉嫌棄,老四就這幾個兒子,這是沒得選了,才選中一個敗家子?也沒見他不能生,他回憶老四後院女人,還真沒什麽印象,他對這些成年兒子後院不操心,自有後妃為自己兒子操心。
九皇子本想嘲笑老四最後挑了那樣一個兒子簡直是他報應,可又想到人家老四未來還有四個兒子,他八哥可就一個,奪儲這麽大的事,兒子多也是籌碼,可惜八福晉還在場,他沒敢慫恿八哥多納幾名八旗貴女。
【從雍正開始清朝不再立太子,改為秘密立儲君,就是皇帝選定繼承人後寫下遺诏放入乾清宮“正大光明”匾額後,等皇帝駕崩後再由諸王大臣一起取出公布新君,自此後清朝沒了立太子一說,也沒了立長立嫡一說。】
【皇子不再因為皇位手足相殘,這對于雍正來說是好事,對于國家問題就大了,但不得不說康熙養兒子那是有一套,沒有競争壓力養出來的皇子就是廢物!】
胤禛皺眉,他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但還是無法忍受自己兒子自相殘殺。
【要說雍正是撿漏,也有那麽幾分意思,雍正這種性情當皇帝絕對不合格,在康熙心目中合格的繼承人只有他親手養大的太子,可惜太子吃虧在出生早了。】
愛新覺羅·胤礽渾渾噩噩,可笑,汗阿瑪選老四不就是因為他對汗阿瑪沒有威脅嗎?什麽他才是汗阿瑪心目中的繼承人?這種話說出來何其可笑?
康熙沉默片刻後嘆了口氣,在他心裏太子永遠只有一個,他都不明白父子如何走到這個地步。
或許真如天音所說,太子生不逢時,若是太子年輕些……
或是他年輕些,或許父子之間還有改正錯誤的機會。
【雍正什麽性格,愛之欲其生惡之欲其死,他年幼時被皇帝多次批評過,還評價他“為人輕率,喜怒不定”。】
【康熙早期後宮是子以母貴,雍正生母是包衣,因為生母身份太低,沒有親自撫養孩子的權利,雍正出生沒多久就被抱給了皇帝的表妹佟佳皇貴妃撫養。】
德妃已經很久沒聽到自己是包衣了,她早就被皇帝擡了旗,現在再聽到果然很刺耳。
【雍正年幼時身份大概算是除了太子他最高,可惜後來養母死後他又回到生母身邊,身份發生了巨大轉變。】
胤禛回憶起了養母,其實那段過往早就記不大清楚,印象中養母體弱多病,對他管教并不多。
【雍正年幼時肯定被寵溺過一段時間,養母身份高貴,也令他經常見到皇帝,能經常面見皇帝,自然也受寵,下面的奴才相繼捧着他,養出了一些壞脾氣,生氣時喜歡大哭大鬧。】
胤禛臉憋得通紅,诽謗,這是诽謗,他何時哭鬧過?
【康熙評價後,對雍正的影響還是很大,很多證據證明他之後開始控制自己情緒,但我們知道人本性難改,雍正的真性情在康熙時期壓制的很好,等做皇帝後就放開了,清朝離我們很近,保留下來很多豐富的歷史資料,比如他跟年羹堯的恩寵怨怒,關系好的時候說“我跟你之間要做一對千古君臣相知相遇的典範,讓後世羨慕去吧。”】
胤禛:年羹堯?這一位他可不陌生,汗阿瑪面前的內閣學士,近年來頗為看重。
看來可以找機會親近親近。
【年羹堯妄自尊大嚣張跋扈被殺後,雍正的朱批變成了“像年羹堯如此負心背恩欺君辱國的賊臣,當發願生生世世不與之同類者,何況現在可愧可恨之至”。】
胤禛:……
這等忘恩負義的小人,甭想靠近他!
退休致仕在家的年遐齡興致來了教小女兒讀書,在看到光幕提到次子會得罪未來皇帝,一口老血差點沒噴出來!
這得有多恨,才會讓未來皇帝這樣罵他?
這個次子到底幹了什麽?
【前一年還叫人家小甜甜,現在就恨之欲死,情緒變化之快大概也只有雍正了,人家李世民恨魏征恨到不行,也是隔離很久才把人墓碑推倒。哈哈,順便說一下,這段也是出自《新唐書》,《舊唐書》沒有記錄哦。】
李世民拍了拍胸口,幸好是《新唐書》,不然讓他怎麽面對魏征?
他現在已經有點适應宋人動不動就抹黑他了。
【雍正六年發生了一起轟動天下的案子,即曾靜謀反案,這曾靜是一個失意文人,大概是覺得功名無望,遣徒弟投岳鐘琪反書,邀他謀反這岳鐘琪是誰?光從他的姓氏大家應該猜測出來了,沒錯這位是岳飛的後世子孫。這樣大家應該猜到曾靜應該為何邀請岳鐘琪謀反,當年岳飛可是抗金英雄,女真立國最開始稱後金,選岳鐘琪也挺有意思。】
唐之朝代對于岳飛這個名字很陌生,沒怎麽放在心上反而明清反應有點大。
朱元璋感慨:“原來是岳王爺的子孫。”
明朝這會兒岳王爺的子孫不少,但隐居的比較多,朝中就有一位,之前跟他反過元。
沒想到傳世那麽久,不知他朱家是否也傳世到那時候?
此刻朱元璋還不知道自己後世子孫跟養豬一樣有百萬衆,算起來還真不必擔心血脈被除盡。
【岳鐘琪看了反書驚恐萬分,這反書內容先是稱女真是夷狄,夷狄入主中原是盜竊王位,這是反駁清朝正統,其次又列舉了雍正皇帝十大罪狀,謀父、逼母、弑兄、屠弟、貪利、好殺、酗酒、yin色、誅忠、好谀、任佞,反正沒資格當皇帝,三是雍正用陰謀詭計登位,得位不正。】
【雍正登基後一直有這些傳言,最兇險的一次,他登基時他生母拒絕做太後,這令他得位不正謠言大增,這些傳言哪裏來的,許多是八皇子允禩這些争權失敗者散播的謠言,所以雍正對允禩允禟痛恨之極,後來将允禩改名“阿其那”,允禟改為“塞思黑”。】
康熙臉黑了,自己兒子不是狗就是豬,那他這個做阿瑪的算什麽?
還有德妃是什麽意思?她對他選定的繼承人不滿意嗎?
胤禛心痛到麻木,娘娘竟然不願接受太後之位,他已經猜測到他登位時的艱難,娘娘不僅不願幫他,還為他制造困難,她真的那麽讨厭他這個兒子嗎?
【這樁謀反案鬧得沸沸揚揚,他的得位不正也傳開了,雍正拿到反書後,為了澄清自己,親自編寫了一本《大義覺迷錄》将反書裏的那些罪狀一一反駁了。】
康熙驚住了,老四這小腦袋是怎麽想的,事關名聲豈是寫一本書就能洗清的。
文人的筆要是那麽容易對付,他也不需要愛惜羽毛。
【皇帝親自下場辟謠也是開天辟地頭一回,他認真的态度着實令人覺得可愛,可惜他不懂輿論操作,謠言這種東西越是澄清越沒人信。對付謠言最好的辦法曝出一個更吸引人眼球的謠言,什麽“八旬老太強迫十六歲少年”,什麽“呔,禿驢休想和貧道搶師太!”等等,這些哪一個不比這有沖擊力,只要轉移吃瓜群衆注意力,再處理流言主導者豈不是容易很多?老百姓最大的願望是填飽肚子養活孩子,誰有那個閑工夫關注皇帝是誰,怎麽登位?】
李世民瞪大眼睛:後世人都玩那麽花嗎?
他仿佛打開了新世界大門,好像學會了。
愛新覺羅·胤禛:……
他現在有點認同自己想得太簡單,可和尚和道士搶尼姑又是什麽鬼?
自北周開始,歷朝歷代的和尚道士尼姑都不淡定了,特別是女帝時期,佛教自武帝滅佛後再次得到壯大。
所有正在寺廟參拜佛像的信衆都不敢直視端莊的大師們了。
所有人心裏都癢了起來,啊,阿彌陀佛,罪過罪過,可是好想知道大師是不是真和道長們搶了師太?
【你看人家李世民缺這些流言了嗎?也不耽誤百姓認同他是好皇帝?】
【也正是澄清失敗,雍正惱羞成怒拿起了“正義大刀”,自雍正一朝開始,文字獄越演越烈。到後來,寫的文裏有個“明”字都能歸于反書!】
朱元璋手一抖,腦門上冒出一個大大問號。
哪怕是他也不至于不準民間不準寫元字,離譜太離譜,果然是蠻夷。
康熙也是無語,老四還真是沒有學過帝王之道,看來有些課程得安排上了。
【雍正這樣容易炸的性情,顯然不适合當皇帝,承受能力太差,要是老流氓劉邦或許還會笑嘻嘻給自己多添加點細節,真真假假才沒人當真。】
【在性格上的缺點,雍正自己也承認,他一點也不遮掩自己缺陷,跟田文鏡的折子上是這樣寫的,“朕就是這樣的漢子,就是這樣的秉性,就是這樣的皇帝。”】
【除此之外還有溫情的一面,比如還有和臣子在請安折子上的搞笑對話。雍正年間有一位杭州制造每月堅持不懈向雍正問好,把雍正都給整不會了。】
光幕出現了一張白紙。
杭州織造:皇上您好嗎?
雍正:朕很好。
杭州織造:皇上您好嗎?
雍正:朕很好。
杭州織造:皇上您好嗎?
雍正:朕很好,又胖了一點。
杭州織造:這是天氣和糧食價格報告,請皇上過目。
雍正:朕很好。
康熙無語,他想到某位堅持不懈向他推薦芒果的大臣。
【我們說這位皇帝是肝帝,就是他經常熬夜爆肝工作,在位十三年,每天睡眠不足四個小時,批閱的奏折和題本根據後人統計有一千七百多萬字,相當于每天至少寫四千字,這可是毛筆字!】
【別人當皇帝是享福的,雍正從當皇帝第一天就沒休息過,全年無休批閱奏折,除了奏折還要處理全國政務,他爹還能時不時南巡北巡游玩放松心情,雍正當皇帝從未出過北京城。】
【在位期間,完全靠勤快來彌補天分,前期還好有親愛的十三弟弟幫他分攤工作,雍正八年後這位最愛的弟弟病死,讓雍正受到了打擊,雍正十三年這位勤勞登基後從未休息過的皇帝累死在龍案上。】
胤禛打了個冷戰,這是何等悲催的未來,他千辛萬苦奪嫡,就是為了累死?
本來羨慕老四勝出的皇子們一下子不羨慕了。
這位置看來還得老四坐,他們可做不了苦行僧。
【雍正的十三年,在他老子在位六十一年和他兒子在位六十年之間顯得非常短暫,但他的功勞不可忽視。康熙末年,因康熙精力不濟,倦怠朝政,放任皇子參與朝政,引發“九龍奪嫡”令朝政不穩,另外國庫空虛,吏治腐·敗,康熙投鼠忌器,下定不了決心處理,給下一任皇帝留下一個爛攤子。雍正用了十三年掃除康熙留下的弊端,整頓吏治、改土歸流、攤丁入畝,廢棄賤籍,給下一任皇帝留下了一個國庫六千萬兩,人口從一億變成三億,吏治清明的國家。】
李世民流口水,三億人口怎麽做到的?後世哪來那麽多糧食養活這麽多人口?
也沒看清朝的國土比大唐最盛時多。
改土歸流什麽意思?攤丁入畝他倒是聽懂了。
【好了,今天的專場特輯《扒一扒那比帝王還要高危的職業——太子!》就到這裏,視頻有點長,看到這裏的小夥伴要是還滿意不要忘記給清溪一個一鍵三連,下期清溪跟大家聊一聊秦朝的那些事兒!我們下期見。】
光幕熄滅,逐漸變暗,清朝的新觀衆還有些不适應,倒是其他朝代人已經摩拳擦掌準備等待評論區出現。
大家都知道,從天音得知的訊息有限,評論區那才是寶藏,只要有錢,你啥都能知道!
一顆茄子:啊啊啊,我的鴻飛哥哥!我看清穿文,四爺帶入全程是他!
雞翼虎:艹艹,宇文赟的老爹這麽恐怖嗎?讓我回憶起初中時的陰影,那時候的班主任,總是悄無聲息從某個角落長出來,透着窗戶窺視學生,一不注意扭頭看見窗戶上長了個腦袋,能吓死人!
四方:宇文邕應該更恐怖吧,控制欲超強,他兒子的生活,想想就讓人窒息。
李世民依依不舍地将金子充入光幕,他摩拳擦掌發出懸賞。
唐太宗李世民:走過路過不要錯過!重金懸賞解決李世民一家遺傳病方法,(重點)哪怕解決不了也要能控制住!
晚了點,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