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第三十章

【一顆星星:和珅那又不是八億現銀,有大宅子古玩字畫加在一起,是虛值。】

【酸梅湯:和珅那八億還算少了,抄家幾個時辰就清點出來了,明顯有貓膩,後來有人估算過,和珅至少十一億兩,那是清政·府十五年的財政總收入。光黃金就抄出18.69萬兩,折合成軟妹幣也得168億,再加上銀子,合計有300億軟妹幣,這錢我從元謀人開始打工到現在170萬年都賺不到。】

光幕下方出現一行行漢文字,看起來像是不同的人在聊天。

忽的下方文字下拉,評論區放大,唐太宗李世民發言出現在了最上方。

愛新覺羅·胤禛沒來得及分辨唐太宗是真是假,就被上面發言中那一串又一串的數字震暈,多少?

八個億?

這是他做夢都想不到是數字。

他先前還好奇為何倒掉一個和珅能吃飽他孫子,八個億?

哪怕拿到這會兒,他汗阿瑪也吃飽了!

弘歷這個不孝子到底是他後院哪個女人生的兒子?

【泡菜國滾出:何止是元謀人,指不定得從侏羅紀時期算起。現在看貪官動不動就以億起步,明星逃稅也是億起跳,看他們還覺得掙一億很簡單,輪到我們普通人一年去掉吃喝存個一萬都夠嗆,還得背負房貸車貸到死,生個小病去醫院驗個血拍個片小一千沒了,現在生育率那麽低不從源頭找問題,就知道鼓勵生育,普通人光自己在這世上活着都很困難了,哪裏還養得起孩子?生孩子這種事不應該是有錢人才生得起嗎?】

【匡匡最美:當時還不斷有官員上報,說抄出來的家産太少了,和珅的財産遠不止這些,反正嘉慶态度挺暧昧,按下了此事。】

【一顆星星:那些古玩字畫應該進圓明園了吧?可惜八國聯軍一把大火燒毀圓明園,那些古董不知是流落國外,還是損毀于大火之中。】

圓明園被燒幾個字映入胤禛眼簾,手中珠串停住,他猛然起身,在書房內踱步。

“八國聯軍?”大清不是亡于內亂而是異族之手?

Advertisement

那些紅毛綠眼睛蠻夷?

暢春園裏康熙咳嗽一聲,他本就對那些洋人警惕,多次驅趕傳教士,如今天音出現證實了他的猜測,這些洋人果然不懷好意。

“洋人?”将手快伸到十三洋行的九皇子愛新覺羅·胤禟“嘶”了一聲,老四那選的是什麽兒子,關閉海禁?照他看是想獨占跟洋人通商後的那筆財富吧!

【元和:咳咳,沒看我們二鳳陛下都發懸賞了嗎?大家給個面子。】

【草莓醬:不好意思沒注意,滑稽臉。JPG,這個up主的評論區是不定時有角色扮演?好多古人吶!】

【七七:up主工作室員工又出來營業了。】

【歷史迷:不像工作室,應該買了水軍吧?這個up主播放量虛高,歷史類哪有這麽多點擊率?再說這個up主解說也不是很專業。大家要想了解更多真實歷史,可以關注小胡說歷史。】

【七七:好了,樓上可以不拉踩嗎?管他是水軍還是工作室自己,我們覺得好玩就行。】

【昨日青空:雍正時期人口一下翻了兩倍是真的嗎?有點誇張了吧。】

【一顆星星:指望舉國生娃帶來的暴漲是不大可能,到清末也總人口才四億,雍正那會兒應該廢除賤籍帶來的人口暴漲。清初八旗跑馬圈地,蓄奴成風,這些賤籍沒有戶籍是不需要交稅,雍正想要多弄點人口,自然朝這方面使力。這跟楊堅搞人口普查逼迫關隴貴族釋放出人口是一個道理。】

李世民被提醒了,他之前一直絞盡腦汁想要增加人口,卻完全忽略了賤民這個群體。

官賤民先不說,光是私賤民就是個大問題。

在世人眼裏,賤民不算人,是牛馬一類財産可以通買賣,區別在于官方和私人。

官賤民還好說,私賤民是私人財産,作為皇帝他李世民可以學楊堅動不動來個“大索貌閱”,可他能強制人家釋放奴婢嗎?

這等同于搶劫私人財産!

可李世民真眼饞這部分人口,特別是知道後世皇帝靠這一政策令人口翻了兩倍!

大唐如今才多少人口?兩百餘萬戶,一戶按5人來算,也才一千萬出頭。

才這點人,跟人動不動以億計算,少得那叫一個可憐。

假如賤民被釋放,哪怕是一部分,他是不是就有了兵源?

李世民吞了吞口水,那叫一個心動。

雖然不能強制釋放賤民,但他可以下旨不允許人為阻攔賤民自贖,同時特許賤籍參軍,只要獲得戰功就能脫賤入良!

李世民想得好,将這事拿到朝堂上一說,立即就炸了。

“陛下,萬萬不可!我朝律定,奴婢賤·人,律比畜産,怎能令其靈活改賤為良?豈不是倒行逆施?”

“怎麽不行,秦漢還能通婚和立軍功改賤為良?”

不然衛青是怎麽出現的?還不是他姐嫁給了皇帝,全家改賤為良?

“陛下,我大唐良賤不得通婚吶!”有人嗓子喊劈叉了。

李世民傻眼,取出律書,确有明文規定。

大唐律例脫胎于隋律,關于奴婢倒是沒有改變。

或許是沒人将奴婢當成人,自然也不會為這群人考慮。

說來唐律對奴婢這麽苛刻還得追溯到北魏時期,北魏孝文帝劃分了良籍和賤籍規定了士庶不得通婚,鮮卑貴族的秉性,圈養奴婢屬實正常,一百多年來大家都習以為常,誰能想到天音出現,令李世民突然想到這個群體。

李世民很苦惱,想要修改律法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只能眼睜睜看着這個群體流口水。

他想要人口完成他的大業都想瘋了!

【清風自來:這還得怪朱八八,小農思想嚴重,元奴役漢人那麽厲害,他還搞什麽賤籍和匠籍這些戶籍制度,農民世代是農民、匠籍世代是匠籍、士兵世代是士兵,他這是自己翻身當皇帝,恨不得将人身份永遠圈在原地!】

朱元璋坐在椅子上很委屈,農民不種地幹什麽,難道做工匠?也得有人願意教啊!

再說他也沒制止農民不能進城販賣果蔬和畜牧産出,還特意免除了小商小販稅收。

軍籍有什麽不好?旱澇保收,有國家養着。

怪這些不肖子孫不知道因地制宜靈活制定政策,反而牽連到他這老祖宗身上……

他可沒學李世民寫《帝範》教後代學自己這樣當皇帝,都是老四這王八羔子做下逆行倒施之事,讓文人拿捏住了後世子孫,《大诰》都敢不當一回事!

老四呢?怎麽還沒死回來?

【愛麗舍:明末小冰河時代,各種自然災害頻發,連海南都被大雪覆蓋,百姓哪有什麽抗災能力,地裏收成不好,要是還被黃冊困在原地不得逃離,那才是等死。李自成造反為何那麽多人響應?“均田分糧”一句話就響應者衆!封建王朝末年不都那個德行到處土地兼并嚴重,朱家那些藩王就是最大地主,除了沒有藩王的省和直轄市,其他省加起來共500萬頃耕地,藩王加起來就占了50萬頃,還不加上勳戚、官莊田、軍田,還有東林黨、宣黨、昆黨、齊黨、浙黨等這些衆多黨派本身和依附小地主的耕地,這些人統統不需要交稅,國家收稅都指望在只占有一小部分土地的百姓身上,又遇到各種天災,國家赈災能力都沒有,怎麽辦?只有逃了,明末到處都是流民,李自成那句均田分糧對百姓誘惑力太大了,均田未來能不能實現不重要,他們太想填飽眼前肚子了!】

朱元璋愣住,想到元末自己餓肚子那會兒,當初要不是餓肚子吃不飽他怎麽想到造反,要是那會兒有人跟他宣傳“均田分糧”,他肯定也響應。

他體會過餓肚子是什麽滋味,胃液燒得人撓心撓肺,喝再多水也沒用,餓急了,腦子念得心裏想的只有吃的。

有人給吃的,他肯定跟着跑。

原來大明是這樣沒到嗎?天災是一方面,土地兼并是一方面。

他封藩王本是讓兒子戍邊環衛中央,結果這群混賬的子孫帶頭挖大明的根,沒了地,百姓拿什麽來活着?

崇祯皇帝盯着評論區一臉沮喪,這就是他越勤政天下越糟糕的原因嗎?

大明已經爛透了,他哪有那個本事改天換日?

【七七:李自成棄北京而逃不是正常嗎?他一路殺了那麽多地主,搶了那麽多錢,跑到明朝首都稱帝那才是找死!】

【四四愛若曦:德妃就是偏心眼,給小兒子後宅塞了一堆八旗貴姓,輪到四四,能查到的姓氏全都是漢姓,要不然也不會挑選鈕祜祿氏的兒子做皇帝。】

愛新覺羅·胤禛愣住,四四是指他?

等他再看下去明白過來了,這是有人在為他抱不平。

娘娘偏心嗎?或許是,但他也不是不能理解,他自小長在養母身邊,成親後才知道有生母,那會兒他住在阿哥所,哪怕認了生母跟她見面機會也不多。

生恩養恩,他情感也偏向養母,又怎會怪罪生母更偏愛長在她身邊的孩子?

【元和:你猜有沒有一種可能,他就喜歡那一款?後期可是獨寵小年糕,可惜小年糕孩子沒少生,一個都沒活下來。】

【四四愛若曦:德妃還說“欽命吾子繼承大統,實非夢想所期。”這不是告訴別人,皇帝讓我兒子繼承皇位,不是我所期盼的。暗示四四得位不正嗎?】

【七七:??樓上歷史是跟電視劇學的吧?正史哪裏有這句?】

【四四愛若曦:那她後面絕食尋死又是什麽意思?四四登基不接受四四行禮又是什麽意思?堅決不願意遷宮,不願意上“徽號”總沒得洗了吧?】

【四四愛若曦:後面大年初一,四四帶大臣給她行禮,她拒絕了,她生辰四四又要行禮她還是拒絕,這麽多次給四四難堪,不就是因為登基的不是她心愛的小兒子嗎?】

【元和:小心翼翼·JPG 親,你怨氣有點大,要不咱冷靜冷靜?】

【七七:@四四愛若曦 請不要将飯圈那一套帶到歷史圈裏來!】

暢春園中,十四跑來給額娘請安,看到光幕頓時暴跳如雷,“額娘,肯定是老四修改史書污蔑額娘!”

“沒大沒小,叫四哥!”德妃拍了小兒子背一記。

這會兒後宮都知道她的兒子是勝利者,說不定就有人盯着她院子。

老十四這沒大沒小的話傳出去,豈不是惹萬歲爺生氣?

不管老四未來是不是做皇帝,都跟她現在無關。

德妃很拎得清,她跟長子關系不親近,也不指望靠她享福,她這一生都依附在萬歲爺身上,真有一日萬歲爺走在前頭,就如同這光幕上所說,她舍了性命陪萬歲爺一同去。

【左澈:倒黴太子怎麽不加上李建成?他也夠倒黴吧?李建成做太子還是很不錯的,可惜時運不濟,要是換成秦朝,那也是秦始皇渴望的繼承人吶!】

【大明戰神:別說李建成,劉據換給秦始皇也不至于那下場,起碼劉據被沒儒家忽悠傻了,也別把劉據想得那麽簡單,他很清楚自己想要的是什麽,你們覺得就老劉家那翻臉無情的德行,能生出一個傻兒子,還是一國太子?】

【以“德”服人:可惜劉詢上位後選了許平君的兒子當皇帝,一個資質平庸的皇帝沒那個政治手腕玩轉朝政,他老婆還相信外戚,不明白外戚需要權臣制衡,結果玩脫了,讓娘家侄子王莽篡漢終結了西漢王朝。】

【趙四駕到:要不是我們位面之子劉秀出道建立東漢給大漢續了一波命,大漢就完了。】

大漢就完了!

大漢就完了!

這五個字不斷在劉徹眼前循環。

不行,他要知道大漢是怎麽完的!不是說他重孫将大漢帶入高光,怎麽一轉眼就亡了呢?

本來還高興後代有個劉秀力挽狂瀾,可看後世人意思

劉徹迫不及待發評論。

【漢武帝劉徹:大漢為何而亡?王莽是誰?劉秀又是何人子孫?】

其實他想問的問題有更多,後世皇帝批閱的奏是什麽材質,怎麽造出來,還有《貨幣論》一書講了什麽?最最重要的是,作為皇帝在不傷民力的情況下該怎麽搞到小錢錢?

【翠微:up主五一出去玩了?真羨慕自由職業者,不像我一想到節日後連上六天班,選擇在家躺平了。】

【蛋炒飯:我出去玩了一天,沒敢跑遠,周邊一日游,景點那叫一個人山人海,好像疫情過去,大家對旅游突然爆發熱情。】

【權少女:好累啊,一想到要連上六天課,好想死啊!淚流滿面。JPG】

【芥下不是人:@漢武帝劉徹你人設崩了,漢武帝應該不關心劉秀是誰吧?不應該更關心在位時期有名的美女嗎?還有匈奴的行軍路線等等。】

劉徹:……

這樣想想,好像也對!

他關心王莽作何,只要不廢太子,天音預知的未來早發生改變,說不定劉詢那小子都不一定會出現。

哪怕出現,他也不允許他流落民間。

所以,還是匈奴行軍路線更重要,對了還有小錢錢。

【漢武帝劉徹:求漢武帝時期匈奴行軍圖路線一張,最好附帶搞錢法子!】

【唐太宗李世民:朕也要!朕要突厥、吐谷渾、吐蕃輿圖!】

【清聖祖康熙:二位漢武帝和唐太宗可是本人?】

【唐太宗李世民:私聊。】

李世民本打着靠之前從後世那裏得到的幾本醫書從後世皇帝手裏騙點幣過來,沒想到後世皇帝沒聯系他,後世人拿着他們一家的遺傳病防禦和治療法子來找他了。

【勸人學醫天打雷劈:你檢查一下,要是可以将懸賞撤掉,直接轉我。】

【唐太宗李世民:沒問題。】

以他的等級,在本視頻下只有發三次評論的機會,私聊可不需要次數,他巴不得私聊。

後世人大段大段文字私聊發過來,自動變成繁體字,李世民掃過後眉頭皺起。

【唐太宗李世民:這阿卡波糖片、鹽酸二甲雙胍片、氨氯地平、硝苯地平都是什麽藥物?】

【唐太宗李世民:朕在大唐未曾聽說過這些藥物。】

【勸人學醫天打雷劈:不是吧,兄弟,你入戲好深!得了,我明白,你是想要中藥方是不是?你是甲方爸爸,你說了算!】

半個小時後,勸人學醫天打雷劈陸陸續續發過來幾張截圖。

李世民難以抑制激動回他。

【唐太宗李世民:朕這就讓孫神醫檢驗這方子!】

手機另一頭某個快學禿了的碩博連續研究生順手又将自己學習的電子書過去。

一個小時後他看到大筆錢到賬眉開眼笑,“太好了,這個月生活費有了!”

上個月末他生活費花沒了,上網找兼職,結果聽說某個up主會在評論區懸賞問題答案,他過去沒想到剛好碰上,還小賺了幾百塊。

這次他早早潛伏進來,果然搶到先機。

看着屬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懸賞已經撤銷,他笑容燦爛,這錢誰也不能搶走!

康熙盯着私聊二字遲遲未動彈,作為九五至尊他對于這突然出現的光幕抱着深深戒心,如何敢碰觸。

只是……

他盯着光幕上那幾個耳熟能詳的名稱,懷疑這光幕不止他大清能看見,漢唐同樣能看見。

【康熙愛新覺羅·胤禟:@漢武帝劉徹賺錢哪有挖金礦銀礦快樂,我有歷朝礦圖,只賣你一百幣!】

愛新覺羅·胤禟盯着評論區眼花缭亂,本來他還未老四撿了漏生氣,後來看到老四最後被活活累死,他立刻不氣了。

很快摸索清楚了評論區的玩法,什麽發言需要金子提升等級?

爺是缺錢的人嗎?

一箱子金子全砸進去,愛新覺羅·胤禟賬號瞬間升到八級,賬號後面還帶着一個小金皇冠,看着就財大氣粗。

潛水了一會兒,愛新覺羅·胤禟發現商機,他興沖沖向漢武帝推薦,至于礦圖怎麽來的?當然是找工部要啦!

康熙眼皮抖動幾下,終于忍不住沖着外面喊,“去,将九阿哥給我押過來!”

劉徹眼皮一跳,他不知道挖礦嗎?可礦山産出就那麽多,給他再多礦圖沒人給他挖又有何用?

他想要的是錢嗎?錢有什麽用?多了也花不出去,他想要的是藩王領地的産出!

只有足夠多的糧食布帛牛馬才能供得起北伐大軍!

他要的是治國理政之法!

【四四:挖什麽國內的礦?給後世子孫留點吧!要挖你挖日本的!日本金銀礦分布圖。JPG 吶,看看這三大金礦,再看看這石見銀山,日本可是名副其實的金銀島!】

【左澈:卧·槽!大佬你哪來這麽詳細的地圖?百度都沒搜到同款!】

【四四:抽煙。JPG 別問,問就是寫書自己做的資料。】

【圓周:石見銀山吶,這可是十六世紀之前世界最大銀礦!】

諸多皇帝沒看懂十六世紀是什麽意思,卻看懂了世界最大銀礦。

康熙:“這日本指的是倭國?”

李世民:“天音曾經說過,大唐與日本交好,雖然不知道這日本在何處,未來一定會出現。”

李世民焦急踱步,“不行,不能等日本出現,我要先找這金銀山。”

李世民點開往期視頻,終于找到誇他功績的那個,找到大唐最大疆土的輿圖,又多叫了幾個臣子進殿,光幕變大,幾人盯着光幕找。

一開始找的是內陸,房玄齡突然提問:“日本既然有金銀島之稱,是不是意味着是島國?”

這下大家又順着沿海察看,距離大陸不遠的流求和貼近新羅的倭國映入眼簾。

“是倭國!”跟後世人傳的那張圖地形相似。

李世民感嘆:“倭國竟然離新羅這般近!”

大唐這會兒已經有倭人靠岸,只是未有正式派遣使者到來。

因為這些倭人不少都是遠洋而來,給大唐印象就是倭國是個離大唐很遠還是不毛之地的孤島,誰他耶耶的能想到離大唐這般近?

程咬金躍躍欲試:“陛下,咱們啥時候去取金銀島?”

李世民知道日本在哪裏反倒是不急了,“先造船。”

他視線劃過殿中大臣,道:“朕帶個頭募捐錢建這造船廠,以後賣船賺到的錢按出資多少分!”

李世民嘴邊噙着神秘微笑,他才不會耗費兵力去攻打日本,後世人都将礦圖放在世人面前,肯定有人忍不住。

世家會眼睜睜看着金銀島在眼前不去取?

與其在打突厥的時候世家門閥拉他後腿,還不如将世家注意力轉移。

至于那金礦銀礦,他就派兵守着港口等待分錢!

那些世家還能将金銀放在海外不成?

要真放在海外,那就更好,等他掃蕩完突厥,就組建水軍,一個一個海島去清理海盜!

琉球在唐時叫流求,不是指沖繩那一塊,是指臺灣和臺北邊那一大片神秘島嶼。

本文設定,主播屬于歷史愛好者,講解帶着個人傾向,評論區有贊同的也有唱反調的,都是娛樂,大家不要當真。

寫皇帝也是突出自私一面,想法自然偏向自己有利一面,不代表是作者個人看法。

另外唐朝時良賤不通婚,賤籍被視為財産,一代為奴,世代為奴,雍正取締的賤籍許多都是隋唐宋時祖先就是賤籍。古代想要擺脫賤籍非常困難,幾乎沒可能,除非皇帝特赦,但絕大部分是遇赦不赦。

另外雍正取消賤籍,他兒子乾隆又發明了賤籍,與披甲人為奴,真正廢除奴隸制是在宣統年間。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