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第四十五章

曹孟德很得意,當初在兖州攻打黃巾軍不僅收獲了百萬人口,還得了兖州那塊地方。

正是有了這批人馬他才成為天下諸侯之一。

【來到兖州的黃巾軍可不是像咱們這時候的正規軍能嚴以律己,那時候黃巾軍拖家帶口好幾百萬人,這些人是要吃飯的,沿路燒殺搶掠那是正常事,所以一入兖州這些人當然先找豪族搶糧食。】

【黃巾軍在自己地盤燒殺搶掠,劉岱自然不願意,他不顧鮑信的勸解,跑出去正面對敵黃巾軍,最後敗亡。】

【正好這時候曹操進退兩難,因為他在董卓一戰時失去了大量兵馬,這時候曹操到謀士陳宮看到機會,建議曹操謀奪下兖州作為根據地,他前去兖州說服劉岱的人馬,正好兖州的鮑信跟曹操有幾分淵源,很快親自去東郡請了曹操主持兖州事宜,曹操搖身一變成了兖州刺史。】

【有了地盤,他開始整頓軍馬向黃巾軍發動進攻,第一次失利,他調整戰略派遣少量騎兵日夜襲擊,令黃巾軍狼狽防守,連劫掠的機會都沒有,斷了補給對于黃巾軍來說無疑是大問題,很快黃巾軍潰敗北逃。】

【在曹操多次追擊後,這些黃巾軍不得不舉手投降,這一戰曹操獲得三十餘萬士卒和數十萬家屬。】

光幕上播放着老版《三國演義》曹操收攏黃巾軍。

【大家應該清楚戰亂年間人口的重要性,戰亂可不是餓死人那麽簡單,沒有穩定的大後方連種植糧食都是奢侈,可能糧食還沒長成,就被流民拔·出來吃了,糧食種了白種,餓肚子的人多了,流民也就更多了,這時候人自己都勉強活着,更不要說生孩子。每逢亂世,人口會大量減少,生存環境惡劣,也減少了百姓生孩子的意願。】

【所以我們始皇帝幹掉六國也是變相阻止再出現戰争,他本來計劃幹完匈奴南越就休養生息,可惜……】

光幕前正盯着看的一衆六國人滿嘴髒話,這樣說他們是不是還得感謝秦國?

【曹操得到一塊地和急需的人口會做什麽?大家應該猜到了,“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

“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曹孟德眼中冒出精光,這句話确實符合他之前心态,可惜現在不行了,他接到了天子,已經正式走入諸侯眼中,他只能進不能退!

朱棣清理掉拿下頭盔,笑呵呵對孫子道:“當年你太祖爺爺正用的就是這一招。”

當年太祖絕對不是反元最大的勢力,最大的是劉福通,劉福通當年面對的是元軍主力,若不是劉福通在前面擋着,牢牢吸引了元軍注意力,他爹也不可能有成長時間。

Advertisement

“來,乖孫子,爺爺考考你,若你是曹操,你會如何幹掉另外兩國?”

【三年後,董卓的手下李傕、郭汜二将打入長安城幹掉王允等多位大臣,挾持天子劉協,兩人在長安城燒殺搶掠,又因争權奪利向對方下死手,天子劉協下召各路諸侯進京勤王。】

【小皇帝不斷落入不同人手裏,不變的是他一直是個傀儡皇帝,這令大漢天子的臉面蕩然無存,大漢天子成為大漢棋子,小皇帝下诏各路諸侯勤王,可實際上已經沒有人把他當一回事。天子的存在其實只是東漢未亡的最後一塊遮羞布。】

劉徹笑不出來了,誰能笑出來?大漢天子成了人形玉玺,這讓他如何敢相信?

【這時候剛投奔曹操到謀士毛玠建議曹操“奉天子以令不臣。”】

奉天子以令不成,這話一出明白得心裏都哦一聲。

心照不宣嘛。

【曹操最開始沒同意,直到隔年在荀彧再次建議下才啓程去洛陽将已經流落與乞丐無異的天子接回了許昌,同時将大漢都城也遷到了許昌。】

剛吃上飽飯的劉協眼淚落下來,可不是他堂堂天子從長安乞食到洛陽,可不就如同乞丐一般?

【這時候袁紹不幹了,“奉天子以令不臣”有好處也有壞處,好處是自己的勢力是合法是正統,壞處是從此成為其他勢力共同征讨對象,曹操的謀士能看見,身為士族之首的袁紹身邊不缺謀士,自然也有人提議他将天子接過來。】

【可惜袁紹看不上這個建議,他還惦記着另立劉虞為皇帝,曹操這突然一背刺,袁紹心裏非常不爽,看曹操越來越不滿,好你個曹阿瞞,我多次救你,你就是這樣回報我的?】

【不過袁紹這會兒沒時間找曹操算賬,他在跟自己的嫡出弟弟袁術死磕。】

【要說袁紹和袁術為親兄弟要是聯手也沒其他諸侯王什麽事了,偏偏袁紹是袁逢庶出長子,被過繼給了袁逢兄長袁成,搖身一變從庶出變成嫡出,最重要的是在董卓殺了袁氏一族後,袁紹以袁氏家主身份得到了士族支持,大量士族來投靠他,袁氏資源被他得去,這袁術如何願意?一個賤婢之子也敢壓在自己頭上?】

【袁紹和袁術的仇大了!兩兄弟死磕,袁紹不僅沒找曹操麻煩還得拉攏曹操。】

曹孟德等人緊張起來,因為在接天子之前,曹操卻是擔心袁紹的态度,毛玠提出這個建議的時候他心動過,最終顧略袁紹态度還是拒絕了,可就在今年荀彧再次提起。

荀氏家族的建議,曹操不好否決,再說荀彧有句話說得好,他們先是漢臣,如今天子有難,身為臣子如何能不聞不問?

眼下他本來打算警戒袁紹,如今神跡告知接下來幾年袁紹還得拉攏他們對付袁術,一群人精腦子靈活轉起來。

荀彧:“袁術必與公孫瓒聯合了!”

只有這樣才會讓袁紹警惕,拉攏他們。

曹孟德也同意這個說法。

“既然本初顧不上咱們,咱們這幾年就好好發展。”

【公元199年,袁術大勢已去,本打算帶着傳國玉玺北上投奔袁紹,卻被劉備攔截,無奈只能撤回,在江亭時嘔血而亡。】

光幕再次出現這一段影片。

【沒了心腹大患,袁紹總算有時間去打曹操,公元200年,雙方在官渡發生大戰。】

【官渡之戰的結果,大家也都知道,曹操幹掉袁紹統一了北方大部分地區。】

正看得起勁的曹孟德:“為何不詳細說來?”

【之後二十年,曹操南征北戰,收複中原大部分地區,同時與蜀地劉備,關東孫權政權并立,中原正式進入三國并立時代。】

【曹操這人你要說他的奸雄,可他又恪守當年和荀彧等人的誓言,至死是漢臣。】

【曹操是英雄嗎?清溪認為是,曹操是奸雄嗎?在清溪看來,曹操不算是奸雄,他的所擁有的一切都是靠自己白手起家,你說他篡漢,漢又不是他滅的,他也算對漢帝不錯了,沒有他,說不定少年天子早餓死了,東漢滅亡于誰手裏?滅亡于土地兼并,滅亡于黨政,滅亡于昏庸皇帝,絕對不是滅亡于曹操之手!】

曹操很激動,如今這一切可不是他親手打下的,若不是感念皇恩,他也不會将皇帝接回來,人家袁本初受到的皇恩比他還要多呢!

【《三國演義》刻畫曹操·黑點,有兩個,一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我們看來跟“奉天子以令不臣”差不多,在古代那差別可就大了,那會兒講究忠君思想,儒家馴化的時代,這是所有人共同認知,“挾天子以令諸侯”是亂臣賊子才能幹出來的,只改變一句話直接将一個忠臣一言轉化為奸詐雄心的奸臣。不得不感嘆一句中文的魅力。】

荀彧看了主動漆黑的面色,典韋一拍桌子,“何人敢诽謗俺家主公?”

【曹操的另一個黑點是好色,愛人·妻,這個愛好如今看來也很正常,古代人結婚早,十三四歲還是個半大孩子就結婚了,曹操愛好人·妻,只能說他審美正常,沒有戀童癖,只能說他遇到的美人都是長開後的模樣,這樣的美人往往都已經結婚了。】

“什麽好色?哥哥是拯救柔弱婦人!否則讓這些婦人如何在亂世存活?”夏侯惇同樣為主公叫屈。

畢竟有什麽樣的主就有什麽樣的臣子,夏侯惇他們也沒少收女人。

【當然好色一點不算什麽,問題因為他好色而導致他大業差點沒半道崩殂。】

曹孟德臉色一變。

【這話怎麽說,曹操将天子遷到許都後可沒閑着,他也知道袁紹遲早要跟他算賬,怎麽辦?當然是拼命地擴大地盤和招人,之後的三年他四處征讨,又是讨張繡,又是讨袁術,還擊敗了呂布拿下了徐州。】

“張繡!”荀彧已經将羊皮圖紙展開,“宛城,下一步攻打宛城是個不錯選擇。”宛城作為下一個目标很不錯,張繡的叔叔張濟去世,留張繡一個獨木難支,若是再斷掉張繡跟劉表的聯合,宛城就成了他們嘴邊的一塊肥肉。

【說他貪色誤事正是發生在征讨張繡時期,本來張繡已經投降,還将曹操引入宛城,本來吧又有了新地盤,收了新人該是一件高興的事,結果曹操看上了張繡的嬸嬸,直接将人收入帳中。】

啊這……

荀彧很想吐槽,主公怎麽能在緊要關頭幹出這種事,哪怕您真看上張繡的嬸嬸,好歹将張繡的人馬收編再說!

這張繡的嬸嬸得多貌美,才能讓主公這般迫不及待?

曹府,同樣看着光幕的丁夫人咬牙,“等回來再教訓他!”

曹孟德打了一個噴嚏,總覺得後背有股涼意。

【這下可好,張繡直接叛了,夜襲曹操大營,又跑去與劉表聯合。】

【後來官渡之戰前夕張繡再次投降曹操,官拜破羌将軍,封宣威侯,還與曹操聯姻,兜兜轉轉又成了曹操的手下。】

【可曹操失去的卻回不來了,在那一次張繡夜襲中,他失去了自己的長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失去了身邊最強保镖典韋,這些人都因為他的好色白死了!】

光幕出現影片曹操含淚面對幾具屍體。

丁夫人花容失色,“什麽,昂兒沒了?”

丁夫人沒有孩子,曹昂是由妾室劉氏所生,劉氏早亡,丁夫人将曹昂接到膝下撫養,聯合母子情深,丁夫人可以對後院日益增多的女人睜一只眼閉一只眼,卻無法忍受因為丈夫貪色害死了兒子性命!

曹操也猛然起身,“子修死了?”

在他看來只是一樁風流韻事,怎麽會害死自己的長子?

曹昂可是對于長子他很滿意,一直視為繼承人。

典韋摸了摸腰間的武器,“原來俺死在宛城。”

“閉嘴,不要說了!”夏侯惇小聲提醒。

他頭大了,他對丁夫人這位嫂夫人還是很敬重的,也知道這位嫂夫人将長公子曹昂當成了心頭肉,每次出行都會千叮咛萬囑咐,眼下被天音預知長公子會死于主公好色……

完了,主公後院不平靜了!

【好色又是亂臣賊子可不就是枭雄形象?】

【好了,關于曹操就講到這裏,我們接着講下一位,今天的速度會加快,一些耳熟能詳的人物,不會重點描刻,第二位出場的是第二個英雄人物張飛,張飛是英雄嗎?】

曹操陣營因為光幕預知不平靜,其他勢力又何止會平靜。

如今還沒塊地盤的劉備只能四處投靠人,前一年他投靠了公孫瓒,和田楷出兵青州。

今年北海孔融派遣太史慈前來向他求援解北海之危,劉備有些心動,剛整三千精兵出發就碰見了光幕降臨。

“原來備未來會跟曹孟德并立。”這對于沒有一個着落處的劉備來說,是一個好消息。

【那肯定是,不過清溪這裏說張飛不是讨論他是不是英雄,而是還原一個歷史上真正的張飛是什麽樣子。】

【張飛長什麽樣子?】

光幕中出現眼小臉黑粗脖子胡須拉碴的壯漢。

所有見過張飛的人都沉默了。

劉備看着旁邊馬上三弟,張了張嘴想要安慰他又不知道該如何開口。

“噗呲。”關羽忍不住笑出聲,“哈哈哈,三弟,別怪後世人,說不定我比你還不如。”

“呵呵。”劉備也忍不住笑出聲。

【關于長什麽樣?史書并未記載,倒是有馬超的記載,“身長八尺,俊秀如錦”,但你要說張飛有多醜,倒也不一定,畢竟張飛的兩個女兒都是劉禪皇後,實話說生女像父,要是長得醜也不可能連續兩個女兒都能做皇後,只能說張飛樣貌尋常。】

【《三國志》記載張飛“雄壯威猛”,周瑜也評價他為“熊虎之将”,當然後世也有人說劉禪娶皇後那是政治聯姻,那你要這麽說的話,劉禪為什麽不娶諸葛家女兒?】

【這裏再說提一下,曹操、劉備、孫權這三位勢力政權,只有曹操沒稱帝,雖然他最後已經相當于是皇帝,可到死也是魏王,淚目,他遵守了當年的承諾,永為漢臣。】

曹孟德看向荀彧,文若,答應你的孟德辦到了!

【可惜曹操一生努力都為他人作嫁衣,最後被司馬家篡位。】

本來高興的曹孟德臉色僵住。

“司馬家?”他僵硬轉過臉,面沉如水。

提起司馬家還有誰?他第一個浮現在腦海的是司馬朗,司馬朗正是他的心腹,他有心提拔他為司空屬官。

“主公!”荀彧沖他搖頭。

曹孟德眼裏滿是殺氣,他合上眼眸,他努力奮鬥,最後被司馬家奪得走一切?

【三國的英雄人物數不勝數,這裏清溪只提及兩位,我們再将時間線往後拉,司馬懿的兒子司馬昭殺曹爽攻蜀戰吳後,魏完成大一統,司馬昭的野心已經到了“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地步,不過司馬昭最終還是沒有稱帝,到他兒子司馬炎逼魏元帝曹奂禪位,才改魏為晉。】

曹孟德吐了一口氣,原來不是司馬朗是司馬懿,等等,他面色再次僵住,司馬懿是誰?

司馬懿是誰,你問司馬朗肯定知道,那是他同胞弟弟啊,他曾想着将弟弟舉薦給主公,可現在如何是好?

【司馬炎稱帝後也不是沒有煩惱,他立了次子司馬衷為太子,可問題是這個司馬衷是傻子,或許是得位不正,為鞏固皇朝,他大勢分封宗室,在他死後諸王為争奪中央權勢,陷入十六年戰亂,這也就是我們熟知的“八王之亂”。】

【而就在中原陷入戰亂時,一旁虎視眈眈的胡人在悄悄發育,沒錯,在東漢末年,中原打成一團豬腦子時,所有軍閥不約而同打壓胡人,壓得胡人勢力哪怕是中原陷入戰亂也無法翻身。】

【然而到晉朝不一樣了,八王之亂打成一團,導致邊疆失守,導致胡人鐵騎肆虐中原,導致西晉滅亡,導致漢人成為兩腳羊,導致中原陷入三百年戰亂,導致漢人一度瀕臨滅絕……】

秦王政閉上眼,他握緊了拳頭,“可恨!”

嬴稷失聲,“這群晉朝人是傻子嗎?”你搶了人家曹家江山,好歹給人家守住啊,哪怕他秦國有吞并中原的雄心也不敢忽略草原。

曹府,曹孟德等人皆失去了聲音。

許久曹孟德開口:“胡人?”

三國所有軍閥不約而同将目光放在不曾注視的胡人群體,這些養馬奴也敢?!

【接下來清溪要說的這位是歷史公認的民族英雄,什麽民族?漢族,我們漢族的民族英雄——冉闵!】

【五胡亂華可以說是我們華夏大地最黑暗的一段歷史,時間跨度長達三百年,從西晉滅亡開始,五胡亂華,我華夏子民猶如堕入阿鼻地獄,人口銳減一千多萬,這是什麽概念?秦始皇統一後,整個大秦也才不到兩千萬人口,這相當于整個大秦帝國人死沒了大半!】

光幕出現一張圖片,分別是胡人政權路線圖。

【五胡亂華只是總稱,實際上遠不止這五個胡人部落,在百餘年的時間裏,胡人在北方建立國家政權,漢人退縮的南方。】

凡是三國之前的古人都認真記在心裏,從今往後他們将視胡人如敵寇!

【那時候的南方跟我們現在可不一樣,事實上在宋朝之前南方都是不毛之地,伴随着吸血蟲、瘴氣,南宋政權遷到南方後才靠着海上貿易将南方開發成富裕之地。別看胡人只占據北方,實際上北方才是中原腹地。】

【我們為什麽恨瓦剌留學生不争氣,不就是恨他将大明大好形勢斷送嗎?明朝那會兒要是放眼海外,我們早跨出統一全球的腳步了,哪裏像現在這樣東海南海時不時有別人家的航母當成後花園開進來。】

光幕出現幾則新聞,很快又跳到十六國地圖。

【我們再說說冉闵,說到冉闵就不得不提到一個人——石虎。石虎是羯人,羯人本來是匈奴貴族的奴隸軍,随着匈奴入中原,羯人跟着變強,羯胡首領石勒起兵建立後趙,石勒死後,次子石弘繼位,這個石弘一上臺就跟胡亥一樣達成自滅滿門成就,不僅殺了老爹的子孫,連妻妾也沒放過。】

【但你要說這些是石弘幹的,那就呵呵了,畢竟這時候大權都在石虎手裏,達成自滅滿門成就後,石弘就被逼禪位給了石虎,沒多久也奔赴黃泉了。】

【我們再說說冉闵,說他是民族英雄,自然是因為他是漢人,那麽這樣的一個漢人如何跟石虎這樣一個羯人牽上關系?】

漢人!

漢族!

劉徹嘆息一聲,我大漢未絕!

【冉闵,字永曾,小名棘奴,光從這小名我們就能看出一二來,冉闵的父親冉良是魏郡人,晉永嘉年,冉良所在的乞活軍跟石勒大軍在蓬關相遇,乞活軍陳午喪命,冉良被俘。當時冉良只有十二歲,石勒命令石虎收冉良為義子。】

【這可是古人的老傳統了,打仗父子兵,兒子不夠,義子來湊,朱元璋打仗時喜歡收義子,後來藍玉跟着學收了一千義子,自古以來誰敢這麽幹?也難怪最後被老朱收拾了。】

朱元璋:“……”

藍玉正在教訓闖禍的義子,聽光幕提起他心中惶惶不安,自己竟會因為義子被收拾?怎麽收拾?陛下收拾人可只有一種手段!

他慌忙跑出府去向太子求救,只有太子能救他!

【收義子,娃娃不好養,弄不好養不住,最好就是養這種半大的,養個幾年就能帶上戰場,再說乞活軍裏都是流民,找不到父母,這種孩子也不怕養不熟。】

【冉良改名叫石瞻,且勇猛果敢,攻無不克戰無不勝,最後被封西華候,有這樣一位父親,冉闵的自幼便入了養祖父石虎的眼裏。】

【冉闵長大後比他爹還勇猛,且善計謀,因屢建奇功,被封為将軍,此時他的勇猛,不管是漢人還是胡人老将都懼他。】

【那麽冉闵為何為石虎這麽賣力?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清溪的第一期視頻,朱棣在靖難之役時多次被他勇猛的次子相救,為了鼓勵次子再接再厲,他給次子畫大餅,“你哥體弱多病,你再努力努力。”】

【這餅石虎也為冉闵畫了,石虎曾親口答應冉闵立他為太子。】

【這話當然騙不過我們這些成日被領導畫大餅的,可那時候冉闵可不知道大餅看着好,其實是不可能兌現,石虎有自己的親子孫,怎麽會将皇位送給外人?可冉闵相信了。】

我好像每天都更了,又好像沒更,卡文了,找找思路。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