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第四十六章
“馬上就要進鹹陽城了!”
在馬車上颠簸了大半個月嬴異人緩解了焦急心态。
“正兒,頭還疼嗎?”他低頭碰觸兒子小臉,連日趕路,本來還帶着奶膘的小兒如今瘦了一大圈。
好在這孩子身體争氣,一路平安無事度過。
車過鹹陽城門出入需要證明,今日也不知為何,外來人特別多,導致嬴異人被堵在城門處。
呂不韋也察覺出不對,打算進城後先将嬴異人父子送入自己在鹹陽城購置的歇腳之地,再派人打聽這鹹陽城最近發生了什麽事。
牛馬車隊看着雖長,放行的速度卻不慢,在一小隊軍卒證明下,他們安然進入鹹陽城。
本來軍卒是打算直接護送他們去原來的安國君府也就是現在的太子府邸。
卻被呂不韋以他們日夜奔波面色疲憊去見太子不雅委婉攔住,于是将一行人送去呂不韋在鹹陽的住處後,這些軍卒便回去複命。
嬴異人排隊進城後,便貪婪地盯着城中一磚一瓦,他年幼離開鹹陽城,記憶最深的不是安國君府,而是離開那是進宮拜別祖父後,離開鹹陽城時所看到的一切。
此時還是在這條街道上,他卻總覺得熟悉中夾雜着陌生。
已經過去十多年了,當年沿街空地多了不少房子,只街邊一些賣水歇腳鋪子不變。
“公子,還請下車。”車子拐到城南偏僻的一片住宅區停下。
呂不韋雖然說豪富,但他到底身份低,沒資格購買北的房子,是以買的房子離他們進來的南城門不是很遠。
嬴異人先下車,又将兒子從車上抱下來。
Advertisement
呂不韋已經敲門将府裏的仆人叫出來,五個仆人開始圍着他們團團轉,先送上食物,又準備洗漱的熱湯。
就在嬴異人洗漱時,他回歸的消息已經通過軍卒傳入有心人耳裏,很快被彙報給了嬴稷。
再次因為白起抗戰而大發雷霆的嬴稷聽聞這個好消息,也顧不上滿腔怒火,面色帶出喜色,“采!來人,快将寡人好重孫帶進宮來!”
等嬴異人洗漱完畢,抱着香噴噴的兒親香時,呂不韋一臉急色從門外走進來,他還是那一身衣服,顯然還沒來得及洗漱。
“公子,門外有宮內來人在等候!”
嬴異人忐忑不安等候在殿外,至于他的兒子在離開呂不韋府邸時就被宮中近侍抱走,說是大王想見他。
等候了約莫小半個時辰,嬴異人才被引入殿內,剛走到殿門口,就聽見裏面豪放的笑聲。
他心提起來,這笑聲雖然陌生,可能在王宮中這般放聲大笑的還能有誰?
嬴異人走進大殿,沒敢擡頭便跪地大拜,“孫兒拜見大王,孫兒從趙國回來了。”
殿內聲音停止,很快嬴異人聽到一個熟悉聲音,“是異人啊,起來吧。”
嬴異人激動起來,他聽出這是父親的聲音,起身後小心擡頭就看見上方父親坐在祖父下首,而祖父正抱着……?!
正兒!
嬴異人驚呼一聲,祖父竟然抱了正兒?
要知道這是他兄長公子傒都沒有的待遇!
“既然回來了就好好為國效力,這些你也辛苦了,幸好還不傻,知道逃跑,真跟傻子一樣留在趙國,死了也活該。”
嬴稷毫不客氣地吐槽。
随後低頭看看自己的小重孫又笑道:“慶幸你将正兒帶回來,不然寡人說不定會将你送回趙國将正兒換回來!”
一股寒意竄上嬴異人心頭。
太子嬴柱笑呵呵打岔,“父王,嬴異人回來了,往後有的是時間教訓他,不如讓他回去先安頓下來。”
嬴稷哼了一聲,還為光幕中被洩露嬴政被抛棄趙國一事耿耿于懷。
他好嬴家還沒人幹出将小崽子丢掉的事。
嬴異人滿頭冷汗。
嬴柱開口打發兒子出宮,“回去先看完你母親,一切事情等孤回去再說。”
嬴柱不在意嬴異人這個兒子,卻不能不在乎自己父親嬴稷的态度,顯然父親已經将自己的孫子嬴正視為繼承人,他在得知這個年幼繼位一掃六國的孫子時也對他充滿好感。
嬴柱在女色上糊塗,在大事上卻不糊塗,知道有這麽一個孫子在,他的繼承人之位穩了,不用像之前那些擔憂看他不順眼的父親将他的太子之位給廢除了。
因這一點,他也願意給孫子的生父好臉色看。
嬴異人糊裏糊塗出了宮,等上了宮外等候的馬車時才突然驚醒過來。
等等,正兒呢!
正兒怎麽沒随他回來!
他忙跳下馬車,叫住要進宮門的近侍。
“可否讓我在這裏等待我兒出來?”他試探性問。
內侍勸他先回去,公孫或許會跟随太子歸去。
自己父親還在宮裏,嬴異人信了這個理由,迫不及待上馬車回太子府裏。
他先見了華陽夫人,拜見華陽夫人後被打發出去見了自己母親夏姬。
夏姬看到兒子滿臉驚喜,随後又抓緊他的手臂一臉焦急道:“你拜見了華陽夫人沒有?華陽夫人對你态度如何?”
然後告訴了他一個不好消息,華陽夫人将太子最年幼的兒子抱到了身邊養。
若是在天音未降臨前,知曉呂不韋謀劃後,他可能會心慌不已,可如今嘛……
誰都知道他長子正兒未來是一代橫掃六國的千古一帝秦始皇。
因為有這個兒子,他已經進入祖父眼裏,那需要鑽研華陽夫人的路子。
他的前途一片光明!
嬴異人留下夏姬這裏感受了一番母親的噓寒問暖。
待太子嬴柱歸來,他被喊了過去,一見他,嬴柱便劈頭蓋臉問他。
“你是否願意認夫人為母?”
坐在太子旁邊的華陽夫人臉上不是很情願,嬴異人心裏詫異,很快想到什麽直接跪地一拜。
“兒願意。拜見母親大人。”
片刻後華陽夫人才不情不願應聲。
嬴柱面色和緩,“明日孤會将你記在夫人名下,改名子楚,往後你可要孝敬夫人,待她如母。”
嬴異人心裏激動,“諾,兒定會視夫人為生母!”
“行,你下去吧。”
嬴異人激動退下,剛走兩步想起自己兒子來。
“父親大人,正兒……”
嬴柱道:“大王喜愛小公孫,便留在宮中一些時日。”
嬴異人面色驚訝,很快平複下來,“諾。”
目送嬴異人背影消失不見,華陽夫人抱着太子嬴柱撒嬌:“殿下不是答應妾養育公子啓嗎?怎麽又反悔了?”
嬴柱牽住美人的手,嘆了口氣,“美人吶,孤都有孫子了,哪怕避開死劫又能活幾年,異人雖然是你半路兒子,好歹和正兒都對你很尊敬,美人晚年無憂矣。”
華陽夫人雖然不甘宣太後交到她手裏的楚國勢力被嬴政削弱,但好歹她未來人生有了保障。
真換個大王在,還不一定比原來好到哪裏去,便也就認了。
“來人,将公子啓給楚姬送去。”
楚姬是她無子,楚國送來幫她生兒子的滕妾,她本來不是很高興,現在也不得不認命了,她命中沒有兒子。
嬴異人,不對,現在該改名嬴子楚了,嬴子楚離開了太子府,身為成年兒子已經不适合在太子府裏居住,跟其他公子一樣,他分到了一處府邸搬出去。
公孫的府邸已經準備好了,拎包入住,就在王宮不遠處,靠近東面宮牆,這裏還住着不少宗室貴族。
嬴子楚被少府安排到一個空住處,因為他最晚分出來沒得挑,只能選擇靠近城牆的房子。
哪怕這府邸對于其他貴族來說小得可憐,可嬴子楚已經很滿足,因為他心定下來,這裏才是他的家。
趙國呂不韋贈送他的住處比這裏還要大,可他始終無法當成是自己的家。
這一晚嬴子楚睡得很安穩,過了兩日呂不韋尋上門來。
“先生來得正好。”
嬴子楚拉他進門,迫不及待将昨日認華陽夫人為一事說了。
呂不韋高興道,“恭喜公子,這是大喜事!”
“哦?”
嬴子楚忙問,“喜在何處?”
他心裏有些猜測卻不敢肯定。
呂不韋意氣風發道:“太子讓您認華陽夫人為母,就等于定下了您嫡子身份,可不就是喜事?”
嬴子楚也高興起來,他昨日本想拒絕,畢竟從母親那裏知道華陽夫人打算養他異母弟弟,可昨日父親那神色哪裏像是在尋求他意見,分明是已經定下這事了。
他不敢拒絕,只能當場認下這位剛出爐的母親。
知道是好事,他提着的心便放下了。
他對呂不韋保證,“福禍與共,吾很快舉薦先生。”
“不急。”呂不韋笑着拒絕,他心裏已經打定了主意。
既然已經知曉公孫正是未來大帝,他當然是改變了“奇貨可居”的對象。
呂不韋到底是個商人,還是希望自己付出的利益最大化。
眼下他還不是那個被權力迷花了眼,敢在秦王眼皮底下幹出“一字千金”這般狂妄之事的一國丞相。
現在的他還是小商人,本來因為知道自己未來命運還有些膽怯,但這段日子欽慕權勢之心占據上風,他已經知道未來的命運,又如何避不開未來的死劫?
那可是一國丞相,最強大秦國的丞相,大秦的丞相權力是實打實的,這樣一人之下萬人之上,讓他如何心甘情願放棄?
特別是這二日去拜訪鹹陽城貴族吃到的閉門羹和鄙夷不屑之色,令呂不韋更加不甘願放棄。
目送呂不韋離開,嬴子楚面色一變嘆口氣,“算了,先生初心不改,不過是丞相一職而已。”
大秦可是向來有殺丞相祭天的傳統。
“正兒未歸,乘着這機會看看後世之事,那漢會是替代大秦的王朝嗎?”
【畫大餅這種事大家多多少少都經歷過,從年幼時壓歲錢被父母收走,允諾幫存起來結果再無音訊,再到一部分人工資被收走承諾結婚時歸還,工作時領導拍拍你的肩,承諾你好好做給你升職加薪,結果一轉眼以為社會輸出人才為由将你開了,信息流通的現代,餅畫多了沒人信,但對于冉闵不一樣。】
光幕中出現了不少現代畫餅的梗,很快又跳到古代戰場畫面。
【此時的冉闵就跟年幼時的我們一樣,哪怕心裏有點懷疑,也抱着僥幸,祖父越過親孫子,應允将皇位傳給自己,要不是心裏想過,又怎麽會說出這種糊弄人的話?】
【抱着未來皇位是自己的,冉闵在戰場上越戰越勇,一句話,他殺瘋了。】
【可這些信任随着石虎立石邃為皇太子終結,冉闵發現自己無論再建多少功勞,始終被排斥在權勢之外,他選擇潛伏下來。】
【此時後趙再次陷入了皇位之争,這大概是胡人的傳統,首領之争異常殘忍,特別是南北十六國,幾乎沒多少是一帆風順繼位。】
光幕上出現了一張思維導圖,分別是南北十六國那頻繁的皇位更替名單。
【這也導致南北十六國皇位更替殘忍,武力登位的後遺症大家看唐朝就能知道,一旦開了這個頭,血腥政變将成為傳統。】
冷不丁被刺了一“刀”的李世民:“……”
【再說說石虎這個人,身為歷史有名的暴君,他性情殘暴,以濫殺取樂,軍中凡是英勇果敢接近他的人,立即誅殺。嫉妒賢能到這個地步,啧啧。】
【除了殘暴還很荒yin,這可不是史上硬潑他髒水,在位期間,石虎下過一條令,國內十三以上,二十歲以下女子無論是否嫁人,都要做好成為他後宮一員的準備,比西方的初夜權還要離譜。】
【所謂上行下效,胡人權貴将這一套用在了百姓身上,身為百姓若是娶了漂亮媳婦兒,在那時是保不住的,搶人殺全家是常用之事,多少家庭破碎,多少女子因此自殺。】
曹孟德憐香惜玉之心盛起,“吾與胡人勢不兩立!”
丁夫人氣沖沖闖入屋內,剛好聽見這話,“夫君,你說什麽?!”
“夫人!!”曹孟德酒杯裏的酒灑落,他心裏一驚,夫人怎麽來了?
【石虎殺石弘後未自立為皇帝,而是改稱呼為趙天王,立了石邃為皇太子後,也不知道這父子有什麽矛盾,石邃親口對手下說要殺石虎,消息傳到石虎耳中,石虎殺了石邃身邊近臣,幽禁石邃,不久後赦免,結果石邃死不悔改,被石虎殺死,沒多久改立兒子石宣。】
【瞧瞧,這是完全沒想過讓冉闵當繼承人,這冉闵能願意?】
李世民“嘶”了一聲,冉天王誰不知?想到這位的壯舉,李世民是既佩服又不寒而栗,畢竟他也有胡人血統。
【石虎立石宣後沒多久就後悔了,想立幼子石韬,石韬也因為父親寵愛,并未将太子放在眼裏,很快與太子産生矛盾,被太子派人殺死。】
曹孟德跟丁夫人大吵了一架,結果丁夫人氣得要回娘家,曹孟德哄不好,無奈只好喚長子送丁氏回丁家。
歇息一晚,再打開光幕就聽天音繼續敘說,他搖搖頭,“太子為國本,哪裏能随意更換。”
果然是一群蠻夷。
【石虎懷疑太子石宣殺死了石韬将他詐進宮捉拿了他,很快審訊得出真相,石虎大概是恨極了石宣,之後發生的事令清溪三觀盡毀,石宣這位太子遭遇在清溪看來,可以說評為史上死得最慘的太子!】
【史書怎麽記載?石宣被囚禁在倉庫中,用鐵環穿透了他的下巴颏,用豬槽以喂豬方式來喂石宣,之後用殺豬的方式,絞脖子吊住,砍掉他的手腳,挖出他的眼睛,刺穿他的腸子,将他挫骨揚灰,骨灰扔到通往各個城門的十字路口任人踐踏,不說石宣死後,妻兒盡誅,連石宣原來住的太子府邸也被改為了養豬場。】
【這還是兒子嗎?這分明是殺父仇人!】
光幕出現史書記載,《資治通鑒》再次出場。
李建成摸了摸脖子,想到南北朝時政權之亂,不由慶幸自己沒生在那個時候,那時候哪有什麽父子,父子相殘,手足相殘是家常便飯。
不夠狠,後腳就被權臣篡位了。
他現在終于明白,後世為何将二弟列為千古一帝了,因為突厥入侵中原,差點又讓中原回到那段黑暗時期。
南北朝有多黑暗,翻閱歷史就令他感到窒息。
漢人權貴哪怕在胡人政權也是權貴,可百姓真如豬狗,亡魂遍野!
【古往今來,有哪一個太子死得有這麽慘?石宣還是石虎的兒子都這樣下場,更不要說當時的百姓了。生活在後趙的漢人連豬狗都不如!】
【石宣死後,石虎改立了石世為太子,沒多久便稱帝,好在老天開眼,稱帝當年石虎就病了,四月底去世。】
【石虎去世,年僅十一歲的石世繼位,他母親劉太後和将領張豺還想學霍光,可惜後趙不是大漢,這裏是胡人政權,胡人的只看拳頭,不玩漢人那一套!】
【石世只當了三十三天皇帝,就被石遵廢除殺害。】
【石遵沒多久,又被冉闵率軍攻入皇宮殺死,冉闵擁立石虎的兒子石鑒為皇帝。】
光幕上出現了一尊石像,旁邊用隸書寫着冉闵字樣。
很快畫面又變成了史書。
【這時的冉闵或許終于明白了一個道理,不要指望別人施舍,這是個誰拳頭大,誰有道理的亂世。】
嬴子楚睜大眼睛,後世皇位之争這般激烈?動不動就死·全家?
他心神顫抖,慶幸自己不是生活在那個時代,否則他哪有膽子敢妄想王位?
【公園350年,冉闵廢除石鑒,在連續更換了四位皇帝後,冉闵終于改趙為魏,恢複漢姓,将後趙從胡人政權搖身一變成了漢人政權。】
已經抵達北海的劉備很是激動,“漢人政權吶!”
哪怕未來已無大漢,漢人未滅,大漢永遠活在世人心中!
【冉闵的冉魏在當時長江以北可以說是唯一的漢人政權,那麽這樣一個漢人政權在北方就顯得格外顯眼,也成為被胡人政權圍攻的對象。】
【稱帝太早成為冉闵最失誤的一點,當時東晉還在,他擅自稱帝無異于跟東晉決裂,得不到南方漢人支持,又如何得到北方漢人支持?】
【冉闵以為自己是北方唯一的漢人政權就能得到北方漢人起兵者支持,可他忽略了漢人對正統的支持,在北方漢人起兵者看來,他跟胡人無異,都是亂臣賊子!】
【清溪覺得很可惜,可惜冉闵沒有遇見一位告訴他“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謀士,也可能胡人只教會了他打仗,把他當成在戰場上拼殺的一把刀,沒有教他何為漢人謀略,最終放任他那個世界碰得頭破血流。】
【得不到北方漢人支持,又跟東晉決裂,還面臨胡人政權的虎視眈眈,這時候冉闵無異于四面楚歌!】
【面對這種情況冉闵沒有退縮,他發布了一道命令。】
【滅胡令!】
光幕出現一張白紙黑字,上面寫着滅胡令幾個大字和下面一行小字。
【沒錯,面對這種情況,本應該搖頭擺尾茍活的冉魏并未屈服,而是選擇了硬碰硬!】
【沒有漢人力量支持沒關系,他自己打胡人,哪怕國破人亡也不退縮!】
【一道滅胡令,凡是漢人遇見手握兵器的胡人,盡可殺之!】
【殺了兩百萬胡人,殺到胡人膽寒,殺出了漢人的血性,殺到哪怕自己死後胡人再也不敢視漢人為羊犬!】
“好!”
劉徹一拍桌子!
在他看來冉闵此人政治手腕着實拙劣,仿佛一個手持武器的孩子遇到敵人,只會胡亂砍殺,可正是因為這樣他才叫好!
只有冉闵這樣的人,這才是漢人該有的血性!
無論是茍活在長江以南的東晉,還是不願與冉闵聯手的漢人勢力,他娘的全都是一群無膽鼠輩!
漢人最愛窩裏橫,都緊要關頭了還在乎什麽正統不正統,不聯手将胡人驅趕出中原,還任由冉闵孤軍奮戰!
氣死他也!
【那麽在那樣一個滿是胡人的後趙,冉闵又是憑什麽讓一個胡人政權變成漢人政權呢?】
【這裏不得不提到那段歷史中一個最悲壯的軍隊——乞活軍!】
修改的章節還未改完,改好再換,只是增加了各個朝代旁觀帝王的反應,不必回頭再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