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章
第五十六章
【宋真宗趙恒:你們什麽都不懂,憑什麽說朕懼戰?當時遼國可是馬上要打到開封來了,面對來勢洶洶的遼軍,我大宋哪怕贏了一場又如何?遼軍勇猛,太祖都幹不過,若繼續打下去,那就是滅國之戰,你們這些後世之人真是站着說話不腰疼,澶淵之盟雖然每年要給遼國歲幣,可好歹被遼軍占領的一半國土還回來了,朕就不信你們這些後世之人站在朕這個位置還能比朕做得還要好!】
【宋真宗趙恒:事實證明簽訂澶淵之盟沒錯,保住了我大宋百年和平!】
【大明戰神:站在當時宋朝那個角度,又不知道遼國是兩面作戰,想要休戰也是正常,就是可惜澶淵之盟腐化了遼國沒錯,可也廢掉了宋朝的軍隊。】
【最恨人刀我:宋真宗這一點其實不算過錯,最大過錯還是在宋太宗身上,搞什麽陣圖打仗,當玩游戲呢!宋朝重文輕武就是他埋下的禍根!】
【七七:我只想問樓上小哥,去泰山封禪,你是怎麽有臉去的?】
本來還高興自己能洗清污點的趙恒在看到這句疑問後直接臉熱起來,他費盡心思來封禪的理由天音不是都說出來了嗎?
何必再扯開他這層遮羞布?
宋朝其他皇帝看宋真宗可以發言洗清污點,紛紛意動,連剛跑回開封的趙匡義都忍不住發言。
【宋太宗趙匡義:我覺得我不比我哥差哪裏,我哥只想着存錢買回燕雲十六州,只有我深信我大宋可以憑借自己力量收回來!】
【星星點燈:這一點趙二說的沒錯,北宋歷代皇帝只有趙二有謎之自信大宋能靠着軍事力量收回燕雲十六州,可惜這人有“慨然有削平天下之志”,“但無能”。】
但無能,這三個字直接把趙匡義給整崩潰了。
【星星點燈:別誤會這句話可不是我說的,前半句是宋史形容,後半句是我們偉人批注,我覺得很精辟,趙二在玩政治手段一流,但是軍事上卻是菜雞,你以為他謎之自信的是大宋軍隊嗎?不,人家迷之自信的分明是他自己的指揮能力!】
【星星點燈:趙二用事實證明什麽叫做人菜瘾大,當時遼軍在遼蕭太後手裏實力比宋軍高幾個等級,打個比方當時的遼軍和宋軍就相當于白起和趙括,趙匡胤都沒信心收回燕雲十六州,只想着存錢買回來,至于遼軍願不願意賣還是得另說。】
【星星點燈:趙二上位不正,還得了被害妄想症,看哪個武将都覺得要害死他,瘋狂的排擠武将,他為何重文輕武,還不是他靠糊名制科舉選取的文官屬于他的人,武将和舊臣屬于他哥的人。】
【星星點燈:他哪裏敢放權給武将?這其實跟楊廣當年去哪裏都随身帶着關隴門閥一樣。然而他高估了自己,趙匡義的打仗指揮能力爛得一塌糊塗,高梁河一戰後連項黨人都看出他不行,結果證實趙匡義連項黨人都沒能鎮壓住,導致西夏誕生,讓宋朝上交保護費的名單又多了一位,不得不說趙二絕對是軍事天才。人家打仗是消滅對手,他打仗是為自家增加對手!】
Advertisement
趙匡義捂着隐隐作痛的地方,滿眼都是不敢置信,什麽項黨人也敢趁火打劫?
他還鎮壓失敗了?
趙匡義一直很相信自己的領軍能力,他也一直不認為自己比二哥差到哪裏去,這可這回看見後世人這般評價他,他真繃不住了,他的軍事能力真那麽差?
【七七:大家別笑話趙二,人還真是一狠人,不然高粱河車身、斧頭幫幫主、絕命毒師這些綽號哪裏來的?要知道這家夥可是連沒有危險的南唐後主李煜都一杯毒酒送走了。】
【周圓:趙二是公認歷代太宗裏幹得最差的。】
趙匡義繃不住了,他氣得捶地,然後傷口崩裂了。
看到太宗都被逮着一頓損,其他躍躍欲試的宋朝皇帝咽了咽口水不敢輕易發言了。
這時因為焦急兒子身體滿眼通紅的趙祯在評論區求救。
【宋仁宗趙祯:誰能救救我兒?】
【笑顏似錦:沒頭沒尾是說哪個兒子?要不考慮一下搬到宮外,多喝牛奶、綠豆湯排排毒,再考慮重新生一個?】
趙祯眼神滿是絕望,這麽說他這個兒子也保不住了?
【芸豆:新人初來乍到,大家都這麽認真扮演角色嗎?】
【七七:@芸豆待久了你就知道,up主視頻下的互動有多搞笑,你就當這是up主的特色。】
【王安石:新法最後失敗了嗎?】
【七七:這也沒辦法,新法地挑選的操作人選不當,反而成為低層官吏剝削百姓的新手段,本來是富國利民之策最後變成苛政,除非将當時全國的基層人員都換一遍,不論新法怎麽制定,到了實施的人手裏總是會變了味,除非像武則天一樣使用酷吏讓低層官吏不敢動手,否則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下面總有撈錢的手段。】
王安石有些心灰意冷,注定要失敗的新法還有繼續的必要嗎?
不行,大宋還等着新法來救,官家也信任他,他沒道理半途而廢,已經知道新法失敗的原因,他這一次未必就會失敗!
【王安石:後世就沒有變法成功的例子嗎?】
【七七:還真有,明朝的張居正吸收了宋朝的兩次變法失敗經驗,沒拿地主官僚開刀,采用“一條鞭法”選擇經濟上下手,同時還整頓吏治,不僅官員考核,低等小吏也得考核,能者上庸者下,“立限考成法”從中央到地方各級官吏都嚴格控制,哪怕拿到現代都一點不過時。】
不少皇帝來了興趣,要知道從古至今都有皇權不下鄉一說,百姓最常接觸的不是縣官員,而是不入流的小吏,控制住了小吏就等于控制住了地方。
本來想深入了解一下“立限制考成法”,結果一發言還是提醒權限不足。
明白了,是宋朝的專場是不是?
【七七:不過張居正幹的事情直接觸犯了當時的統治階級,畢竟明朝中期土地兼并最兇猛的時候,“一條鞭法”中的清丈土地就侵犯了很多人的利益,其實張居正變法不過是飲鸩止渴,不解決當時明朝嚴重的財政負擔,反而尋求辦法找錢,只能說只治标未能治根。】
【七七:不過張居正變法還誕生了一個嚴重問題就是“火耗”,當時朝廷收稅是收銀兩,百姓交稅要先賣糧才能交稅,糧價有高有低,銀價也有高有低,這就有了不法商販和官員可操控空間,“火耗”也成為明清政府的一大弊端。】
【七七:張居正的“一條鞭法”随着他人亡政息,但是到了清朝雍正地攤丁入畝變法卻成功了,很多人大概不知道雍正變法跟張居正的“一條鞭法”思路目标都是一樣的,甚至就是脫胎于“一條鞭法”,只是雍正做得更徹底,實行士紳士一體納糧納稅,攤丁入畝,直接教導大家怎麽準确在士紳身上割肉。】
朱元璋眼睛一亮,他總算是知道了攤丁入畝還缺什麽條件了,原來攤丁入畝指的不只是百姓是所有的官員和有工功名之人,清朝做得更徹底是不是還包含了宗室?
朱棣嗤了一聲,果然他爹又給他治國之路上埋下了一個坑。
在大明有功名之人是有優待有一定份額是免稅的,不僅免稅連徭役都一塊免了,以前只當是理所當然的事,自古以來如此,可現在看來自古以來就一定是正确的嗎?制定這些政策的可是文人!
再說說宗室這個坑,他爹不懂人口增長問題,這些文官還能不知道嗎?特別是精于算數的戶部官員,為何就沒一個人将這筆賬好好算給他爹聽聽?
好吧,就算是恐于他爹手裏的屠刀,那他哪?
如今大量藩王可是他兄弟,他兄弟的子孫早就跟他隔了一層,怎麽就沒人算給他聽?
他就不信整個朝廷就沒一個人沒算過這筆賬的!
朱棣野心勃勃想要做超越唐太宗李世民的人皇,所有對大明好的政策都抄下來準備實行。
士紳一體納糧納稅,攤丁入畝?
凡是有眼光的皇帝都看出了這項政策的高明之處,這是取消貴族官員優待跟庶民一樣納稅服役,除了秦朝幹過,大概也只有最後的王朝清朝敢這樣幹了。
之前還不知道為何一個鞑子皇帝為何受後世人擁戴,眼下總算是知道了,光是将這項變法給搞成了就值得他們認同他的功績。
【周圓:清朝是個很奇葩的國家,最有希望逃出三百年魔咒,跟歷朝歷代滅亡與土地兼并不同,清朝沒有這個問題,誰擁有的土地多交稅也多,也不用在意土地兼并問題,清朝是滅亡于外國入侵,這口鍋章總得背,若不是他實行閉國鎖國政策,清朝最後也不會被八國聯軍用炮火轟開過門。】
胤禛在思索章總又是哪位。
可惜天音說的這些,并沒有什麽可以幫助到大清,最多是金銀礦地圖幫助大清更加準确找到地方。
日本如今被弗朗機的船隊占據,想要驅趕走弗朗機船隊,不洩露風聲悄悄拿下日本金銀礦的難度不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