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第五十九章

【人在芝加哥:要我說宋仁宗純粹是給自己女兒人生制造難度,這跟李淵殺了窦建德,嫌棄自己兒子奪得天下太順利給兒子制造困難是一個道理。世人都明白一個道理,嫁人要講究門當戶對,宋仁宗不僅給自己女兒挑了個窮小子,害怕不夠保險,給錢給權,直接綁死了自己女兒。】

【人在芝加哥:窮小子能嫁嗎?《西廂記》告訴我們,窮小子一朝得志會來一套升官發財死老婆。現代男女貧窮可以抱團吃苦,一朝富貴換女朋友老婆的還少嗎?】

【人在芝加哥:人家福康是公主,接受的可以說這個國家最頂尖的教育,往來認識的也是有才有貌之人,偏偏被自己父親嫁給一個剛從平民翻身又是庶出,長相才識樣樣不怎麽樣,關鍵輩分算是自己舅舅的男人!敢問誰能對這樣的人生出感情?】

【人在芝加哥:我在談陽春白雪,他跟我聊今日外出吃了什麽,這是一個世界的人嗎?純粹被宋仁宗硬湊成一對,一個女人看不上男人,全身都在抗拒,這種抗拒我們從書中能窺得蛛絲馬跡。】

【人在芝加哥:那麽人李玮就想娶公主嗎?要知道他定下婚事的時候才十三歲,十三歲會對一個九歲女孩情窦初開嗎?再加上婚後住在公主府,自己跟個客人似的,公主和公主的奶媽都不待見自己,敢問這日子過得舒服嗎?本來他可以和其他兄弟一樣,娶個貼心的妻子,就因為宋仁宗這麽一個瞎指揮,将他跟公主硬湊在一起,兩人也一直沒有孩子,好不容易離婚,結果沒幾年又強拉着複婚,這樣一個人到後頭可以說跟公主成為了怨偶。】

【人在芝加哥:到最後毫無夫妻情誼,冷眼看對方去死,兩人或許都有錯,可錯最大的不應該是宋仁宗嗎?一段不對等的婚姻,一段沒有感情的婚姻,從開始就注定了悲劇!】

宋仁宗心涼透了,這種被人指責的感覺并不好受。

他其實在準備下旨解除這樁婚事的時候隐隐有些後悔,不應該呀,福康性情柔順,李玮也老實憨厚,這樁婚事無論從外從內看着都毫無問題,為何會發生到那個地步?

他已經派人去調查了,還沒得到結果,在看光幕上提到公主的乳母,他怒氣終于有了發洩的窗口,好啊,他就知道肯定有人在裏面搗鬼,一定是這刁奴挑撥小夫妻二人的感情!

當看到後面再出現的文字時一盆冷水潑在他身上,令他寒冰刺骨。

這樁婚事真的只是他一廂情願。

所有的僥幸都沒了,一想到可愛的女兒最終是被自己害死,宋仁宗不由紅了眼眶。

兒子!

還得有兒子才能成為女兒的依靠,不然皇位旁落,自己女兒也變成了沒人在意的小草。

很快朝廷鬧出了一個大新聞,無論是占據上風的新黨還是處于弱勢的舊黨全都消停下來。

Advertisement

因為出大事了,官家帶着老婆孩子要搬到皇宮外面居住了!

哪有皇帝不住在皇宮的道理?

衆多大臣阻攔,趙祯卻紅着眼睛問,“衆位卿家是想眼睜睜看着朕無後不成?”

這種大逆不道的想法誰敢有?

衆臣子立刻請罪。

商讨到最後,皇帝執意要出宮,畢竟他想生兒子後快急瘋了,眼下唯一的兒子病歪歪還不一定能養成,皇帝能生出孩子說明身體沒問題。

生這麽多,活下來的卻很少,那證明皇宮出了問題。

趙祯也有理由,這可不是他一個皇帝沒兒子,是後世幾代皇帝都遇見了這個問題。

不是皇宮有礙子嗣的東西,就是皇宮風水不好不利于子嗣,總之一句話這皇宮住不得了!

最後所有人都退讓一步。

皇帝可以搬到宮外,只是早朝還得在宮中,也就是說往後大朝皇帝也得跟官員一樣起個大早進宮。

不過這也有個期限,十年還生不出兒子,皇帝還是認命搬回宮中吧。

對此趙祯先點頭,至于十年內還生不生得出兒子,十年後再說。

【人在芝加哥:不好意思,情緒有些激動,聯想到了身邊的朋友。】

【七七:摸摸小姐姐,走出來就好了。】

【人在芝加哥:不是我,是我朋友,另外我是男的。】

【星星點燈:剛才沒看明白,李淵殺窦建德有什麽問題嗎?】

【離婚帶兩娃:李淵好像把投降的都給殺了吧?】

【大明戰神:說李淵殺窦建德為李世民奪取天下增加難度是因為當時窦建德在河北名聲非常好,你想想在那個朝不保夕的年代,最上頭老大是個儉樸,每次戰場上有收獲大頭分給戰士,還會勸農勸桑,甭管是不是收買人心,一直這樣做,假的也成真了,這樣的領頭人你說受不受人擁戴?】

【大明戰神:李淵殺窦建德就是一敗招,直接失去了河北百姓的民心,不過李世民也沒好到哪裏去,唐朝建立後,河北人口十不存一,滅亡東突厥後,他将投降的突厥人安排在了河北,結果這些契丹人後來反了又将河北糟蹋了一遍。】

【大明戰神:河北一直沒能歸心,最後唐亡于河北三鎮也是因果循環。】

武德年間太子李世民出兵攻打王世充,結果俘虜了窦建德。

正在調侃問,我打王世充,你窦建德湊什麽熱鬧的李世民……

李世民心中一涼,啥玩意,唐亡于河北三鎮?

貞觀年間,頭疼後宮女人造反的李世民還沒等到颉利可汗來長安城先得到了突厥人會反這個消息。

好吧,他壓根不驚奇,因為早先就被天音告知過了,拿到手的歷史書上也寫得明明白白。

他讪讪一笑,摸着鼻子自言自語:“朕不是已經改變主意打散這些突厥人了嗎?”

還不是看河北大,又是窦部老巢,才準備将突厥人塞過去。

他看河北極不順眼,誰能忍受河北老百姓家家戶戶供奉窦建德?

他又不傻,不知道将突厥人抱團安排在一塊的危險,這不是準備借刀殺人清理掉窦建德忠部嗎?

誰料到自己未來會差點翻車?

想到唐亡于河北三鎮,他唏噓一聲,誰能料到安史依靠河北三鎮就能将大唐拖入深淵?

算了後世他不去想了,他李世民更應該放眼如今的未來,已經知道未來歷史走向,他自然不會再給子孫留下問題,大唐可是要放眼全球。

苦一苦自己,讓後代子孫不必學外語。

這可是他的新使命。

算一算突厥來降還有一段時間,他還是先出去打獵活動一下身體。

至于後宮女人的怨氣,他準備避開一段時間,總不能因為自己女人怨氣幹掉自己的大舅子吧?

【青梅煮酒:不是聊宋朝嗎?怎麽又歪到唐朝去了?】

【最愛巴衛:我不喜歡宋朝,明明經濟文化站在中國歷史頂峰,卻因為軍事不行,後期充滿了屈辱。可是卻不得不否認,宋朝是個群星璀璨的朝代,各種思想爆發的朝代,要不是有軍事這個弱點,可能我們早就沖出地球了。】

【青梅煮酒:可是真要穿越的話,最好還是去北宋,因為這個朝代經濟繁榮,賺小錢錢也方便,而且皇權被閹割,很容易發展成君主立憲制。】

【七七:你是被君主立憲制給洗腦了嗎?大英帝國可是已經落幕了!】

【青梅煮酒:可人家也曾經稱霸過世界,腳步遍布全球,王室雖然失去了權利,可一直享有財富,做個名義上的皇帝有什麽不好?有首相背鍋,子孫還能永享富貴,總好過每隔幾百年改朝換代強!】

【周圓:不可能,自從陳勝吳廣喊出那句“王侯将相寧有種乎!”這句話後,沒有一個野心家會逃過皇位的誘惑,皇帝失去權利等于慢性自殺,就看權臣什麽時候拿他下刀,皇帝不會放棄保護自己的武器,而權臣也不會甘心只做一時的權臣,肯定謀劃着謀朝篡位,讓權利永久掌握在自己手裏。君主立憲制在古代根本沒有施展的土壤,除非你推翻亂世,像是我們太祖一樣從頭開始定下規矩,從家天下再轉變為公天下。】

“家天下”“公天下”一出,不知震撼了多少文人墨客,要知道從大禹将公天下專為家天下後,幾千年來都是家天下為主流。

從未有人想過再回公天下,哪怕向往三皇五帝時期的天下大同。

這種“人人為公”正是儒家一直宣揚的思想,天下大同也是儒家理想社會。

凡是儒家學者都開始向往起後世來,之前還在罵後世之人不知羞恥,妖魔之言,這會兒知道這些後世人生活在天下大同的時代,又充滿了羨慕。

原本罵得最兇的儒家名門也改了口音,“原來是生活在大同社會,難怪言語犀利,雖然話語中有些不妥,不過聖人都有教無類了,些許意見相左也是正常。”

也有人很佩服這位後世之人口中的太祖,不是所有人都能忍耐住誘惑将家天下轉為公天下。

起碼他曹孟德辦不到!

【叮,錨點鎖定,視頻投放成功。】

公元563年,清河二年。

這是一個戰場,顯然是已經發生過大戰,勝利一方正在打掃戰場,一隊人馬穿梭戰場巡視。

“吩咐軍醫為受傷士兵救治,一切支出由我承擔。”

開口的是一位戴着鬼神面具的男人,他的聲音清冽而富有磁性,不由想讓人掀開他的面具一窺他的真面目。

一旁的守将有些為難道:“高将軍,晉陽糧草不足,草藥也不足……”

這位高将軍擡手止住他要開口的話,“從太原調取,我已經派人前去調取。”

守将立刻拍馬屁稱高将軍有預見。

高将軍并不理會,回到城頭招人詢問突厥人馬駐紮之地,得知已經撤離晉陽才松了一口氣。

就在此時眼前突然閃現一道光幕,城內外不論百姓還是士兵都是一陣喧嘩。

【大家好,清溪來更新了,今日做個中國古代四大美男專場,第一位出場的歷史人物是中國古代四大美男之一的蘭陵王高長恭,這位蘭陵王可以說驚豔了整個南北朝的人物,他的俊美外貌更是在史書留下了痕跡,當然除了外貌,他的悲劇人生也成為不少人心中的遺憾。】

城牆上一片安靜,守衛們不由自主拿眼神飄向自家将軍,若是沒有記錯的話,他們的将軍不就是受封為蘭陵王嗎?

“竟然是解說蘭陵王?”李世民來了興趣,要知道他在太原時可沒少聽蘭陵王的故事。

歷朝歷代女性掌權者也來了興致,這大概就是人性,男人對美人感興趣,女人和GAY對美男感興趣。

【提到蘭陵王的悲劇人生,又不得不提到北齊高家那一家子蛇精病。】

【都說一屋子出不了一個正常人,蘭陵王高長恭這個正常人生活在一群蛇精病人中被弄死實在太正常了,今日我們先來扒一扒這個四大美男之一蘭陵王背後的家族——北齊高家。】

許多知道這一家子的人扁嘴,高家這一家人有什麽好說的?

【北齊高家的一切開頭要從蘭陵王的祖父高歡說起。前面說過南北朝朝代更替很頻繁,北齊前面的朝代是東魏,東魏只存在了十七年,是從北魏分裂出來。】

【這個北魏最開始人家叫魏,因為在北方後來我們叫北魏,這個北魏跟曹魏可沒有半點關系,北魏是鮮卑族建立,北魏末年各族人民起義,可以說起義遍布北方,當時晉州刺史高歡攻占洛陽控制朝政,立了元修做皇帝,也就是孝武帝,自此北魏滅亡。】

【這時候被高歡立為皇帝的元修比較有個性,他不願意做個傀儡皇帝,在遷都長安的時候乘着高歡帶兵南下,他偷跑成功投奔宇文泰了,宇文泰擁立他建立了西魏,可惜借殼上市後,隔年就被宇文泰斬殺。】

【北魏也從這個時候分裂成兩個政權,高歡政權掌握的是東魏,宇文泰政權掌握的是西魏。】

【搞笑的是西魏給元修追谥孝武帝,東魏給追谥為出帝。】

出帝是什麽鬼?

劉徹呆住了,只能說不愧是蠻夷。

【高家人大概天生就是不一樣的煙火,腦子跟正常人不大一樣。】

【元修跑了後,高歡立了元善為皇帝,元善這位皇帝也當得很憋屈,因為有前任皇帝逃跑的先例在,元善被高歡嚴加看管,不過他自己是個傀儡皇帝為了活命還立了高歡的二女兒為皇後,在高歡活着的時候還能維持表面和平,可等到高歡死後,高歡的嫡長子高澄繼承了高歡的政治遺産後,對元善态度變得不一樣了。】

【在高澄看來這天下是高家打下來的憑什麽要一個外人來當皇帝,于是在元善身邊安插了親信想要監視他,找出他的錯處名正言順篡位。】

宇文赟一肚子氣,可不就是這個道理,他普六茹堅又憑什麽對皇位虎視眈眈?這北周大半土地都是老不死東征西讨打下來的!

普六茹堅想要篡位,除非他死!

可惡,老不死的竟然廢掉他太子之位,傳位給了普六茹堅!

【一次兩人出去打獵,元善獵物越打越多,他越來越興奮,便飙起馬把高澄抛在後面,身邊的侍衛立馬提醒他,“皇上您不要跑太快,大将軍會不高興的。”】

【兩人沖突越來越多,元善不由發了幾句牢騷,好家夥立刻有人告知了高澄,高澄也馬不停蹄進宮去質問元善。】

劉協臉色沉下來,好像看到了自己的未來。

【沒辦法,元善只好推脫是沒有的事,還宴請高澄,高澄此時還沒有殺元善的想法,可也不會輕易就放過他,宴席上一直敬酒讓元善喝。】

【元善被逼迫就不肯喝,高澄立馬生氣質問:“臣勸陛下喝酒,陛下為什麽不喝?”】

【被逼迫着灌酒,元善脾氣也上來了,做皇帝做到這份上有什麽意思,左右不過一死,便回了一句,“自古無不亡之國,朕亦何用此活!”要知道南北朝時很少有皇帝稱朕,基本上都是我或者吾,朕一般是書面語或者正式場合代表皇帝身份的時候才說,元善這裏用朕是提醒高澄自己是皇帝,不要太過分。】

【高澄聽明白了沒有?當然聽明白了,不過他直接怒罵了一句,“朕、朕、狗腳朕!”】

狗腳朕一出,漢之前的皇帝都破防了,這往後誰還敢稱朕?

李世民則表示,愛怎麽稱就怎麽稱,已經是皇帝了,誰敢管他?

朱棣吓了一跳,喃喃自語道:“難怪老頭子不愛稱朕,滿口咱、咱的,還以為老頭子鄉音難改。”

随即他拍了拍胸口,幸好,他也不愛稱朕。

逃過一劫。

【劉協應該慶幸自己遇到的是曹操,曹家可沒給他這份屈辱。哪怕曹丕篡漢,也安穩活到晚年,起碼比後面的傀儡皇帝要幸運不知多少。】

劉協并不是很開心,這代表大漢滅亡了。

曹孟德一聲不吭,哪怕察覺到旁邊荀彧投過來的眼神,不用看他,他沒篡位,他死後,後代子孫幹出的事他也管不着。

【除了“狗腳朕”這個名梗,還有一個梗叫“陛下何故謀反”也是出自高澄嘴裏。】

【不得不說高澄這張嘴還真是毒。】

【元善的臉面被高澄扯下來丢在地上踩,踩了還唾了一口,這元善也受不了這份委屈,決定跟高家拼了,可是他受人監視,皇宮都出不了怎麽辦?于是招來親信問策。】

【自古以來沒人能逃過從龍之功誘惑,連叫門天子身邊都有想謀奪從龍之功的更不要說是元善,北魏還是有忠于皇室的人,最後所有人商議挖地道出宮,再召集忠于皇室之人跟高家決一死戰。】

【元善大概是第一位搞地道戰的皇帝,可惜地道挖到城門處被守城将士聽到了動靜,向高澄高密,高澄氣勢洶洶跑進皇宮,見到元善一開口就說出了那句千古名言,“陛下何故謀反?”】

【元善也不客氣,回怼了一句,“你都要反了,還來問我?”】

【兩人顯然都撕破臉皮了,高澄見元善這般硬氣也不敢逼急了,不過心裏有殺元善的念頭,處理掉元善身邊的親信和後宮嫔妃,三天後他将元善囚禁起來,結果沒等高澄殺元善,他自己先被自己的廚子給殺了。】

康熙搖搖頭,北齊高家就是一出鬧劇。哪像他大清,一入關就明白必須融入漢家文化,以漢治漢。

鮮卑人還是逃不脫草原習性。

【後面誕生了一句話,皇帝也不敢得罪身邊的三種人——廚子、醫生、剃頭匠。前者和權臣搭配,多少皇帝倒在廚子手裏,哪怕不能毒死,廚子也能動刀,禿頭匠就更不要說了,說不定剃下來的不是發是頭,至于醫生就更不用提了。】

【高澄不明白這個道理,從白癡皇帝司馬衷死于食餅也該知道,廚子應該是心腹來擔當才對,你看朱元璋就很明白,他一輩子只用一個廚師徐興祖,哪怕人家做得再難吃也沒換過,難吃有保命重要嗎?】

李世民心有戚戚點頭,可不是南北朝多少掌權者死于廚師手裏?

那些被毒死的人可都是例子。

看來往後對宮中禦廚要多有優待了。

【高澄這家夥有點反骨在身上,寒山之戰後他将南梁徐州刺史蘭欽的兒子蘭京擄來當奴隸,還将他安排進廚房當廚師。蘭欽想要贖回兒子,他不允許,蘭欽死後,蘭京多次請求回國,結果被杖打一頓,威脅再提就殺了他。】

【好家夥,都将人得罪透了還安排在自己廚房,也不怕人家給他下毒。好吧,蘭京沒有下毒,人家借着廚師上菜身份直接刺殺了他。】

【高澄死後,他弟弟高洋繼承了他哥的一切,高洋很快逼迫元善退位,隔年又毒死了他。】

【東魏滅亡,高洋建立起了北齊,高洋執政初期表現得人模人樣,後期屬于高家的蛇經病屬性就冒頭了,這裏提一下,從高歡開始,高家人就喜歡人·妻,這個人·妻還跟曹操不同,高家人喜歡的是搶人家的妻子。】

何為蛇精病?

所有聽見這詞的人都滿腦子疑惑,不過南北朝之後的人聯系到高家這與衆不同的一家子不由意會,南北朝之前的人可就真抓瞎了。

【高歡在世時,魏國莊帝、建明帝的皇後、魏廣平王、任城王、城陽王的妃子他都睡過,到他兒子高澄那就更厲害了,他曾将一個外派大臣的妻子騙到府裏霸王硬上弓,結果對方強行抵抗,高澄惱羞成怒将外派大臣的一家老小全都殺了,這外派大臣幹脆投了宇文家,讓高澄吃了不小一虧。】

【吃過虧後高澄不敢找外面的人了,他目光放在自己家中,遠房高慎的妻子進入他眼中,這高慎的妻子在當時是美名天下的一個美人,被騙入宮中強上後,一轉眼成了高澄的妃子。】

【得了美人後高澄并沒罷手,他又看上了自己的弟媳婦,也就是高洋的老婆。這裏提一下,蘭京刺殺高澄時聯系的人裏有一個人是高洋身邊侍衛的兄弟,清溪深刻懷疑高澄的死有貓膩,不然高洋怎麽會那麽巧在高澄死透了才趕到,還順理成章接手了自己兄長的一切?】

【這高洋登基後也不知道是不是報複兄長,将自己嫂子也占為己有,大家瞧瞧,這一家子亂不亂,跟混亂的南北朝相比,李世民的後宮可以說是很幹淨了。】

【高澄死的利落了,他的孩子們就比較難過了,畢竟掌家的是跟自己父親有仇的叔叔,這個叔叔還成了開國皇帝,從李世民就能看出皇位争奪有多血腥,幸好的是高洋沒有将兄長的子嗣斬草除根。】

李世民拉下臉,這怪他嗎?他要不殺,這些小兔崽子未來肯定找他報仇,殺父之仇誰敢不報?

再說,高家這群沒腦子的人能跟他比嗎?他可是千古一帝!

【高澄的兒子裏有一位比較特別,也就是本期第一位出場的四大美男之一蘭陵王高長恭。】

一半補昨天,明天正常更新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