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第六十一章
皇帝出行向來是呼呼啦啦一大群人,哪怕是打獵,攜帶是人也不少,李世民也沒跑遠,也就距離長安城八百裏之外的洛陽苑。
跟着鹿群追逐了半個時辰,夕陽下,他停住腳步看着前方的湖水命人在此地駐紮。
篝火燃起,李承乾和李泰各帶着一小隊人馬趕到,在呈上獵物時,兩兄弟明争暗鬥一番,李世民将一切都看在眼裏。
“高明很不錯。”
在李泰黯然眼神中,李世民誇贊了李承乾,李承乾愣了一下,眼裏爆發出驚喜光芒。
他振奮道:“兒臣會更加努力。”
李世民颔首。
獵物清洗腌制後已經擡上了烤架,這時有人将藥端上來。
李世民三父子不約而同皺眉,可還是端起碗一飲而盡,沒辦法一家子都帶着遺傳病,若是不趁着身體好的時候養一養,等病症暴發可就來不及了。
為了活久一點,一家子相互盯着對方喝藥。
往常有長孫皇後盯着,這次狩獵長孫皇後沒有跟過來,就輪到李世民盯着兩個兒子。
喝完了藥,李泰将碗往随從手裏一丢,一把抱住李世民都手臂撒嬌問道:“阿耶,我要聽高長恭的故事嗎?”
李世民陷入沉思,要說沒聽過那是不可能,李家所在的太原本就是北齊的領土,高長恭故事當然沒少聽,當地還有《蘭陵王入陣曲》呢!
嗯,他的《秦王破陣樂》可就是致敬《蘭陵王入陣曲》。
他年幼時也曾崇拜過蘭陵王,想為國出力。
Advertisement
可惜隋炀帝不給他機會,他可不想淪落到蘭陵王為人刀俎的處境,只好努力翻身當家做主。
沒想到有朝一日竟要給自己兒子說起這段往事。
他想了想,将邙山之戰那場戰役拿出來講。
蘭陵王雖然只參與了幾場戰事,卻無人能否定他的戰功。
可惜了這樣一個英武又忠國的了生在了北齊,明珠暗投呀!
李世民在借着蘭陵王的故事教兒子,秦王政也沒閑着。
他将才幾歲大的兒子們提溜到自己身邊。
自從知道這個長子未來會被儒家教傻了,他就禁止他接觸儒家。
秦王政此時對儒家這門顯學并未有意見,哪怕稷下學宮那些儒家來秦也是盡量以委婉方式将人留下。
稷下學宮早落寞了,在齊國禁止學宮之人前往他國做官後,稷下學宮不再是天下兒學宮,已經成為田齊的族學。
稷下學宮雖然落寞了,但是有一點很好,那就是這些大儒每個人都有那麽幾個朋友。
紙張一出現,由着這些天呼朋喚友,不知多少人從深山老林裏鑽出來。
秦王政自然樂于見到這一幕,不過各家學說良莠不齊,極容易帶壞小孩子。
所以還是先帶在身邊親自教導為妙。
【錨點鎖定,視頻投放成功。】
西晉五胡亂華後,一衆中原人士狼狽過江,将大好山河讓給胡人,可問題是南遷後西晉并未安穩下來,八王仍然在争權奪勢,其中就有不少野心家,大家都知道亂世來臨,想要争權奪利,至于胡人并未被漢人看在眼裏,大家都想拼殺出個結果再去處理掉胡人,完全不去考慮淪陷區的百姓如何生存。
前往建康的路上,一個容貌出色的青年面無血色咳嗽中,他被面前突然出現的光幕驚到,咳嗽得更加厲害了。
“郎君,無事吧?還有一個時辰就能趕到健康,到時請醫者為郎君好生看看。”驅趕着馬車的奴仆忙不疊道。
青年咳嗽止住後,奴仆看向前路,被光幕吓了一跳,屁滾尿流跳下馬車跪地叩拜,“太一皇顯靈了!”
【華夏千古第一美男是誰?毫無疑問非潘安莫屬,潘安本名潘岳,字安仁,西晉人,活躍在傻子皇帝司馬衷時期。潘安之稱來自杜甫的一首詩“恐是潘安縣,堪留衛玠車。”或許是為了押韻,省略了一個仁字,自此由潘安來稱呼他。】
光幕上白底黑字出現一首詩,随後又出現一張網圖。
本來咳嗽的青年再次咳嗽起來,馬車無人駕駛已經停下,仆人驚訝擡頭,“奴好似聽見了郎君的名字,這潘安是誰?能與郎君比沒?”
青年咳嗽聲音暫歇,他嘆了口氣道:“潘公十多年前被夷三族了。”
曾經年少時有人言他貌若潘岳,他好奇打探過,可惜這位潘公已經去世,無緣再見。
若不是這女音嘆談起,他都快要忘記有這個人了。
“加快腳步進建康吧。”也不知是不是只有他跟奴仆能觀神跡,若是建康的人也能看見,城內現在已經大亂了吧?
【潘安的容貌若是稱第一,可能無人敢稱第二,換到現在也是能靠臉吃飯,當然人家在古時候也同樣如此,年輕那會兒一出門,就被一群迷妹圍着往車裏投蔬菜水果,還誕生了一個成語“擲果盈車”。】
【除了這個成語,什麽“君子世無雙,陌上人如玉。”“白玉郎”“玉樹臨風”都是形容他。潘安可以說是名副其實的千古第一美男子。】
奴仆上了馬車很不服氣,“我們郎君每次走在大街上也有人擲果子!”
郎君身邊的人已經練出來了,如何駕駛車避開果子襲擊,萬萬不能被砸死了,那也太可笑了。
【可惜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天爺在給一個開了一道門的同時會關上另一道門,給了他絕世容貌,卻沒給他相應的坦蕩征途。】
【潘安年輕時為人恃才為傲、不願意與人同流合污,當了十年縣令後被磨平了棱角,回京後又很快被罷官,然後被外戚楊俊看中,賈南風發動政變後,受到楊俊波及,還是好友找盡關系幫他求情才将他從牢中釋放出來,最後被發放到偏遠地區長安當縣令。】
長安城一衆偏遠地區的人不敢置信,何時長安城成為偏遠地區?漢時不是都城嗎?
【西晉時期的長安經過三國戰争已經荒廢,顯然潘安并不想去荒涼地長安喝西北風,借着母親生病的機會他辭官回了家,反而贏得了至孝名聲。】
光幕上出現了一張地圖,旁邊寫着長安在漢亡後經歷了哪些磨難。
【可惜這樣一位絕世美男并未留下一子半女,他妻子去世後他未再續娶,一年內寫了三首悼念賦,當然他沒有子女并不是妻子沒生,而是後來腦子進水攪和進了政治鬥争,八王之亂後被夷三族,也算是自找死路。】
【所以說美男就安靜地待着不要動,讓人靜靜欣賞,非要攪和進政治鬥争中,最後落到無人敢收屍的地步。】
【相較于可悲可嘆和蘭陵王,潘安的事跡乏善可陳,基本上是環繞他的容貌。】
青年也就是衛玠咳嗽一聲,嘆口氣,這種事在這會兒很正常,朝中哪有什麽正直之人,正直實幹之人早排擠出朝堂了。
哪怕幸運站在朝廷又如何?說不定何時就被清洗了。
【這點下一位要出場的宋玉同樣如此,宋玉楚國人,跟屈原算是同一時期人。相傳是屈原的弟子,當然是不是,從漢朝開始就是一個未解之謎,宋玉算是千古四大美男中活得最長的一個人,秦始皇帝二十年去世,享年七十六。】
秦王嬴稷驚訝,這樣算的話,楚國的這位宋玉豈不是還活着?
可惜現任楚王就是一傻子,傻乎乎被春申君黃歇架空,還遷都去了壽春,壽春那可是靠近黃歇的地盤,現在楚國可是黃歇做主,也難怪下一任楚王要殺黃歇。
哈哈,沒關系,反正楚要滅與正兒之手!
【四大美男在容貌上得天獨厚,在政途上卻充滿坎坷,宋玉同樣如此,不過他算是屈原詩歌的繼承者,公元前222年,楚亡,宋玉跟着而亡。】
【史書上關于宋玉的容貌描寫并不多,反而側面描寫過他的美貌,據說因為他的容貌出色,十七歲就被人舉薦給了楚王,他做了兩首賦,被楚王任命為文學侍臣。想想別人的十七歲,再想想我們的十七歲。】
【不過容貌才華帶給宋玉的便利也就到這裏了,因為容貌出衆他受到了多方排擠,生怕他受到楚王重用,身邊的同僚不約而同向楚王進獻讒言。不過清溪倒不覺得主要原因是在他才貌雙全上,宋玉的出身并不是很高貴,靠着容貌步入官場顯然是異類。】
【那時的官場可都是靠貴族推薦,當時楚國已經山河日下,政壇烏煙瘴氣。宋玉不與這些人同流合污自然會遭到排擠。】
衛玠想到了自己,自己可不就是不願意與朝堂那些烏煙瘴氣之輩同流合污才避開朝堂?
【因為讒言進的多了,連楚王對他都失去了重用。更因為這些讒言,楚王都開始質疑他的為人,質問他是不是哪裏做得不對,為什麽這麽多大臣都說他不好。】
【宋玉簡單舉了一個例子化解了這場危機,還誕生了“陽春白雪”“下裏巴人”“曲高和寡”幾個詞語。】
【在春申君黃歇徹底架空楚列王後,宋玉被趕出了朝堂,只能寫賦來抒發自己的悲憤之情。】
剛跟平原君簽訂協議,送走趙國一行人還不到一個月,楚列王就看到光幕拆穿了他的處境,很是惱火。
胡說,他才沒有被架空!
【也不知大家對宋玉熟不熟,這位在文壇地位很高,被後世人稱為“賦聖”,和屈原一起被列為“屈宋”,還開啓了“傷春”“悲秋”兩大題材,代表作《九辯》被譽為千古悲秋之祖,對這方面感興趣的朋友可以搜一搜“宋玉悲秋”。】
【要問四大美男美貌出自哪裏,毫無疑問唐詩宋詞就是自來水。我們現在了解的四大美男來源幾乎都是出自唐詩宋詞。就看是出自詩仙、詩聖還是詞聖,好吧蘇東坡這位詞聖名不副實,人家只愛好宣傳美食,偶爾自戀誇自己風流帥!】
宋朝不同時期的蘇轼摸了摸鼻子,倒不是不好意思,自己的帥氣是有目共睹的!
只是這下被更多人知道了,是不是不太好?
萬一大家都沉浸在他的帥氣之中忽略他的才華該如何是好?
【最後一位出場的美男也是最短命的一位,傳言他是被粉絲看死的,還誕生了一個詞“看殺衛玠”!】
奴仆吓得手一抖,差點沒握住缰繩。
衛玠也跟着一怔,自己會被看死?何意?
【在潘安誕生的三十九年後,西晉再次誕生了一位美男,就是衛玠,衛玠字叔寶,秦叔寶的那個叔寶。】
【衛玠從小長得就如玉雕一般,出門人們還以為看見了玉一樣的小人兒,可惜這位從小就是一個男版“林黛玉”。】
【衛玠少年時出門時坐着四匹雪白的羊拉着的羊車,那時男子以白為美,男子敷面在那時候是常态,你們想一下,一個如玉一般的少年,坐着雪白的羊拉着的精致羊車在街上行走,可不好奇去圍觀?衛玠每次出門都會引起交通癱瘓,車經過後地面扔的都是鮮花水果,這位美男應該慶幸自己沒有生在最南方,否則百姓扔的水果就不是棗、梨,是菠蘿、芒果、榴蓮了!】
【西晉時期人瘋狂追求美,衛玠遭遇到的粉絲比潘安年少時進化的還要兇猛。潘安時只有少女粉絲圍觀,到衛玠已經發展到男女老少都不錯過!】
【八王之亂後,五胡亂華,衛玠跟随其他人離開繁華的洛陽來到江夏,也就是四大火爐之稱的武漢,因為不适應炎熱,這個時候衛玠的妻子被熱死了,但是很快衛玠又被征南将軍山簡看中,迫不及待将他收為女婿。】
想到失去的妻子,衛玠神色有些黯然,年少夫妻相敬如賓,扶持到現在,誰能想到比他還要健康的妻子走得會比他還要早?
【但是南下的西晉主流是清談,誕生了很多名士,這些名士就像現在的頂流一樣走到哪裏受了人追捧,而衛玠在當時就是頂流中的頂流待遇。】
【衛玠來到了豫章也就是南昌,在這裏見到了名士謝鲲,與之一見如故徹夜長談,結果因為身體原因生病了。他生病也沒有在豫章多留,又舟車勞頓趕赴建康。】
衛玠咳嗽一聲,他很不喜歡鎮守豫章的大将軍王敦,滿嘴都是權欲,俗不可耐。
原以為琅琊王氏都是君子,不料是權欲裹身的俗人!
哪怕生病了他也不願意在豫章多待。
【建康百姓非常熱情,知道這位從京城來的頂流來了建康争相圍觀,一路堵截,給他車裏塞吃塞喝,衛玠花費了很久才抵達當時王導的府邸,到達目的地時已經筋疲力盡,結果又被王導拉着徹夜長談,好家夥,本來就帶着病,這樣連續糟蹋下來沒兩天就重病不起。】
奴仆猛然拉住馬車,看着遠處的城牆仿佛在看一頭吃人魔獸。
已經知曉那裏是郎君的身亡之地,他如何肯前進?
“郎君!”奴仆呼喚聲帶着哭音。
真不能走了,郎君沒了,他哪能保住小命?
衛玠在知道自己死訊後很惆悵,“罷了,這裏前不着村後不着店,還是進城吧!”在野外更加危險。
【衛玠這位頂流亡故後,建康的粉絲哭聲震天,從此誕生了“看殺衛玠”這個詞,不知道南京的小夥伴了不了解,聽說衛玠就葬在南京。】
此時建康等着見這位第一名士的百姓都傻眼了,什麽?他們會把人給看死?
哭死!都怪他們建康人太熱情了,累着了衛郎君!
“請大家讓讓,大家先散去,先讓醫者為衛郎君看病,待衛郎君身體康複,再與大家見一面!”
王導面帶愧疚走出來催促人群散去。
在得知衛玠之死也有他一份“功勞”後他如何不愧疚?
【四大美男有幾個版本,本期挑選的是比較公認的一個版本,其他版本有潘安、曹植、沈約、衛玠,這些公認的美男都有一些共同點,不是才貌雙全就是文武震驚華夏,還因為容貌被人争相目睹。】
【潘安因為天下第一美男而名傳後世,高長恭既是戰神又是美男,文武雙全卻因為遭遇嫉妒含冤而死,悲劇的一生令人惋惜而傳到後世。】
【宋玉的美貌來源最迷,因為沒有正面描述過他的美貌,不過感興趣得可以看看《登徒子好色賦》,裏面有寫他因為容貌出色被小人告了一狀,也因為這篇賦,登徒子跟好色小人畫上等號。】
【至于衛玠的人生幾乎可以說是時代悲劇,當時西晉司馬家篡位為了封口,朝堂上敢于仗義執言的都被殺了,偏偏這類了往往是實幹人才,士大夫遠離朝政寄情山水,來往讨論也不涉及國政民生,這些被視為俗事,這些人讨論的都是“玄學”“周易”,此類也被稱為“清談”。】
【很多人将西晉滅亡歸于“清談”誤國,還真不是,這只是一群手無縛雞之力的人逃避現實而已,真正亡國的原因是晉的“八王之亂”。】
西晉所有人都愣住,什麽叫做西晉亡了?
【好了今日視頻就到這裏,下一期會挑選衆籌的一個題材講,老規矩再求一個一鍵三連,我們下期再見。】
光幕淡下去。
衛玠回過神來,神色莫名,“進城吧。”
奴仆伸出袖子一抹眼淚,唉聲嘆氣往城池駛去。
本來提心吊膽盯着城門,等進了城發現等待的人都站在兩邊,頓時驚住,完了完了,真如老天爺預知的那樣,全建康的人都來看郎君了!
郎君是不是逃不過這一劫了?
奴仆欲哭無淚,他若是沒保住郎君性命,說不定也會跟着沒了小命!
衛玠下車,走向城門處的一行人。
“叔寶見過王先生。”王導與其從兄王敦有幾分相似,衛玠來建康就是奔着王導來的。
“叔寶,我久候你已久了!”
說着熱情地拉着他進城,“自從接到我從兄的信,我就日夜期盼着你到來。城中百姓得知也萬分期待,神言告知叔寶你身患有病症,醫者已經準備好了,先看病,在回府休息。待身體妥當我們再聊。”
他臉上帶着愧疚,催促衛玠上車:“百姓只是看看你,答應了不會攔着你。”
衛玠神色動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