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第六十九章

轟隆,殿外雷鳴聲越發震耳欲聾,殿內油燈被風吹得閃爍。

楊堅夫妻二人分坐在殿內,臉色如同一個模子刻出來得難看。

哪怕天音聽着偏向二人,可大隋二世而亡這結局還是令二人的心不住下沉。

“聖人,選擇了阿英,可不能再反悔了。”晉王楊英是二人的次子,不僅人聰慧,日常簡樸,還獨愛其妻,令獨孤皇後非常滿意。

至于長子楊勇,獨孤皇後非常憤怒,光是寵妾冷落妻子這一件事就讓她很不滿。

楊堅點頭,又喚人去催促将太子帶來。

天音才出現不到一盞茶時間,楊堅已經催促了三次。

【宇文赟被關隴貴族抛棄,是楊堅主動聯系嗎?顯然不是,在早幾日前他還盤算着出京,為何在他要出發前像是突然收到消息,找借口不走了呢?】

【這裏面無論如何都繞不開一個人的身影,那就是楊堅的妻子獨孤伽羅。】

【自己的女兒差點被殺,害得自己這個丈母娘跑去皇宮苦苦哀求女婿才挽回自己女兒性命,獨孤伽羅能咽下這口氣,會善罷甘休嗎?要知道關隴貴族的女人就沒一個好惹的。】

【獨孤信有七個兒子和七個女兒,都跟關隴貴族聯姻,可以說北周最頂層那一小撮人全都是獨孤家的親戚,光靠聯姻就編織了一道偌大的關系網,獨孤信死了,獨孤家族轉而扶持只娶妻未納妾的楊堅,這也是楊堅最受宇文赟忌憚的原因。】

【楊堅面對想殺自己的皇帝只能一退再退,不敢反抗,可是獨孤伽羅卻對皇帝起了殺心,同時她也起了想推自己丈夫上位的心思。】

【女人在某種時候遠比男人果斷,獨孤伽羅就在這時候出手了,推了自己丈夫一把,她做了什麽?】

【很簡單,靠着夫人外交拉攏關隴貴族支持。】

【在謀朝篡位上很多人忽略了女人作用,但是在北周時期不一樣,原本誕生草原的鮮卑族根本沒有漢人的男尊女卑思想,一家子裏丈夫死了,女人出來支撐門戶是再正常不過了,在這個時期,女人地位并不低,特別是關隴貴族裏。】

Advertisement

【獨孤伽羅只用了一個承諾就搞定了這些夫人,拉攏了關隴貴族的女人,那麽掌握權勢的男人還遠嗎?男人可以不聽妻子女兒的話,還能不聽母親的?】

【那麽獨孤伽羅承諾了什麽?】

李世民托住下巴沉思,獨孤皇後還承諾過什麽誓言?他為何沒有聽說過?

楊堅也轉頭看向自己皇後,很快眼裏閃過什麽。

【這個大家應該都聽說過,只是被輕易忽略了而已,沒錯就是獨孤伽羅活着時候一直堅持的一夫一妻制度,她靠着許諾一夫一妻拉攏了貴族女子的支持,關隴貴族的女人雖然地位很高,可嫁人後依然無法阻止自己丈夫納妾。一生一世一雙人的許諾,對于世家貴女來說太具有誘惑力了!】

【人心只有一個,沒有哪個女人會忍受将自己的丈夫分享給別的女人,除非不愛對方。】

李世民愣住,大隋的諸多皇子也愣住。

以前他們只覺得自己母親很不講道理,不允許耶耶納妾也就算了,還管着他們。

從未考慮過這背後竟然還有關聯。

此時晉王楊英露出神秘微笑,他是最知道自己母親為何這般堅持的人。

母親擁護一夫一妻制,他就做給母親看,也只有傻乎乎的大哥沒有注意到母親對他的不滿。

【隋朝建立後很多人只關注楊堅,完全忽略了獨孤皇後存在,要知道隋朝建立後可是開國二聖,這個國家的統治者是兩個人,不能因為獨孤皇後是女人就忽略了她的地位。】

【獨孤皇後深度參與朝政,卻始終堅持一夫一妻制,還管到朝中大臣身上,顯然是兌現當初的承諾,而當太子楊勇公然納妾,寵幸妾室,顯然就是挑釁她這個做母親的權威。】

“報,聖人,太子已經抵達殿外!”

楊堅突然被驚醒,皺眉道:“讓他進來!”

獨孤臉色很冷。

楊勇神色倉皇走進來,“兒子見過父皇,見過母後。”

他已經得到消息,母後有廢除他太子之位的想法,心裏充滿了恐慌,不知該怎麽解決。

【大家查看歷史可以發現,隋朝善妒的大臣夫人很多,比如楊素的夫人鄭祁耶就有記載身性悍妒,隋朝的大臣小妾生孩子,都會被獨孤皇後指使楊堅痛罵。】

【太子楊勇寵妾冷落妻子,冷落的這個妻子還是自己母親為自己挑選的,無疑惹怒了自己母親,更不要說太子愛奢靡,兒子都是庶出,要知道鮮卑那可是嫡長子制!】

【太子無嫡子是個問題,更不要說他還愛奢靡,太平天子愛奢靡導致國力衰落不是沒有,北齊的教訓才過去沒幾年,在獨孤皇後的耳旁風下,楊堅對這個兒子也産生了不滿。】

【夫妻二人選來選去,二兒子楊廣進入二人眼中。】

楊勇身子一晃,他竟然被廢了?因為母後不滿他寵愛妾室?

就因為這般可笑的原因?

獨孤皇後心裏一沉,大隋是滅在二郎手中的嗎?

【我們這些事後諸葛看來,楊堅和獨孤伽羅都選錯了,選擇楊廣直接将隋朝推到滅亡結局,可實際上在那個時候楊廣還真是一個好選擇。】

楊勇心裏起了希望,二弟不是好人選,是不是自己的太子之位就不會被廢?

遠在封地的楊英氣地摔碎了杯子,眼看太子之位要到手,這鬼東西直接給了他一蒙棍,太子之位要飛了?

不行,他忍了這麽久,裝了這麽久,皇位只能是他的!

【楊廣年少聰慧,贏得七大姑八大姨喜愛,在參與滅陳朝一戰立下過功勞,跟士兵同甘共苦受到楊堅誇贊,同時還是一位大才子善于寫詩,他的詩,二鳳就抄過,身為皇子難得的是他還生活簡樸。只守着妻子一個人,簡直就是當代好男兒,完全按照獨孤皇後心裏長的完美兒子。在沒露出真面目前,誰敢說這不是一位好繼承人?】

“大隋毀于阿摩之手?”楊堅身子晃悠了一下。

獨孤皇後也是心中一驚,什麽叫沒有露出真面目以前?難道她選錯了?

聽天音意思,次子一直在跟她裝?

【楊廣,一位在明君和暴君之間反複橫跳的皇帝,有人說他是非常有遠見的明君,平定陳朝,創下大一統,開鑿大運河功在當代利在千秋、開疆擴土,平定吐谷渾,通絲綢之路,完善科舉制打破世家對人才的壟斷、這每一樣不是明君的功績?】

楊堅眉頭緩下來,這樣說二郎做得還不錯,大隋又怎麽會二世而亡?

【也有人說楊廣是名副其實的暴君,以上這些事本該是幾代人來完成,他太過急切,全都壓縮在十幾年內,為實現野心,濫用民力,征調全國民夫修長城,修京杭大運河,動員百萬兵力三征高麗,窮兵黩武導致民不聊生,短短十年時間,隋朝人戶從907萬戶降到了不足三百萬戶,相當于從人口5500萬減少到2200餘萬,折損了三千三百多萬人。】

楊堅突然捂住胸口,他好不容易從世家手裏逼出來的隐戶,全都被二兒子敗完了?

心好痛,這個敗家子!

“來人,将晉王給朕拿進宮!”

【唉,隋朝結束亂世,是難得的大一統國家,歷代國家絕大部分因弱而亡,只有隋朝和秦朝因強而亡。】

秦王政從案前擡頭,給了光幕一個冷厲眼神,都說了不要再提那個沒出生的不孝子!

【隋的滅亡很可惜,可這些能怪楊廣嗎?楊廣雖然要占絕大部分責任,可還有一些根源在隋文帝楊堅身上。】

光幕出現北周地圖。

楊堅愣住,“怪我?”

滅國根源竟然還跟他有關?

【隋朝立國是奪了北周孤兒寡母的皇位,從北周代西魏,隋代北周,別看經歷了三個朝代其實只過去了短短幾十年,朝代更替太頻繁,導致一個結果,權勢大的權臣對皇位都有了一些想法。】

楊堅深深皺眉,他都已經打壓關隴貴族,分散世家力量,最後還是功歸一篑嗎?

【在侵犯到關隴貴族利益時,皇帝都能換,雖然說皇帝換了,可西魏、北周、隋朝的頂層還是那些個家族,頂多某些壓錯籌碼的個別族人死了。】

【這些貴族集團還擁有改朝換代的能力,楊堅就是既得利者,請問他心裏不犯嘀咕嗎?】

【楊堅在位期間,不論是大索還是推行科舉都是侵犯了世家利益,不過這些是為了拉攏江南世家,貪婪的北方世家可以妥協。】

【到了楊廣登基,為了擺脫北方世家門閥限制,死活要遷都洛陽,不就為了離開長安城這座世家門閥的老巢,畢竟他爹篡位北周近在眼前,若是不擺脫世家控制,他恐怕就是第二個宇文赟!其次他修運河是為了直達揚州,将南北連通起來,争取南方世家的支持聯合抵抗北方世家。】

【不是楊廣太急,而是他不能不急,可惜命運沒有眷顧他,還是沒能玩過這些關隴貴族集團,讓唐朝見識到世家的危害,致力打擊這一群體,終于關隴貴族在武則天手中終結。】

【說到關隴貴族滅亡,還不得不提到這裏面楊廣的作用很大,楊廣三征高麗,大家應該不陌生,前面幾次聊到這個,是高麗真的難打嗎?楊廣舉國之力都滅不掉嗎?】

【不,楊廣是靠着三征高麗削弱了關隴貴族集團的武力,只是做得太明顯,被關隴集團發現了,才有了天下四處起義。】

大殿內一片寂靜,只聽得見外間風雨聲。

楊勇擦拭冷汗,楊堅和獨孤皇後二人則一臉嚴肅。

次子膽子也太大了,他二人也只敢試探着幹這種事,次子竟然明晃晃跟關隴貴族對着幹,實在是小瞧了這些世家的能量!

玩翻車,實屬正常。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