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第七十二章
嘩啦啦,雨水順着房檐落下,大隋皇宮宛如成為雨中孤島。
偌大光幕暗淡下去,殿內氣氛凝重,一片寂靜。
太子楊勇身子晃動一下,終于忍不住開口。
“阿耶,阿娘,你們聽到沒有,我大隋亡于二弟之手!”
楊勇這段日子不好過,不僅老娘對他不滿,連父親最信任的大臣楊素都支持晉王,眼下天音預知了未來,自己的太子之位會被廢除,他心一橫,破罐子破摔,他太子之位保不住,二郎也別想要!
楊堅冷哼一聲,“我耳朵沒聾!”
說完,他又盯着一直未說話的二郎一眼,平日裏這小子看着乖順,還真沒料到骨子裏這般強硬,敢跟世家對着幹!
就是手段激烈了些。
楊堅跟獨孤皇後對視一眼,然後下命令。
“你二人老老實實跪着,好好反思一下自己所作所為!”
楊堅重重的看了次子一眼,才轉身。
大隋帝國的最高統治者攜手往側殿走去。
大雨帶走了暑氣,兩夫妻心思沉重走入側殿,宮女已經提前點上了蠟燭,挂起的紗帳将惹人煩的文字隔離在外朦朦胧胧的紗帳內,夫妻二人盤腿坐下臉色都不好看。
剛過花甲,楊堅還是滿頭黑發,自覺精神氣十足,能再活個二十年。
此刻楊堅的精神氣像是突然被人抽走了一樣,昏暗的殿內,看着一臉陰森。
Advertisement
“我夫妻二人共同渡過那麽多道難關,宇文邕警惕我,宇文赟想殺我,忍無可忍才奪了宇文家的天下,我這般努力操持國務,兢兢業業維持世家的關系,結果全完了,我以為大隋哪怕不能超過周八百年,起碼也能做到超越漢朝歲月,哈哈哈,可笑,只三十八年,我都在位二十載了,他到底是怎麽在十餘年時間裏玩誇了大隋?”
楊堅說着說着流下了眼淚。
他口中的那個“他”毫無疑問指的是下一任皇帝楊廣。
見丈夫這般心碎,獨孤皇後忍不住抱住了他,她咬緊牙關道:“怪我,我只知道二郎比大郎強不少,卻沒想到他上位後會這般急躁。”
獨孤皇後的政治理念是拉攏關隴貴族集團,她一生貫穿了東魏西魏北周,見多了朝代更替,自然知道世家的恐怖,改朝換代也是輕而易舉。
你當她沒事就找朝中大臣小妾的麻煩是閑着沒事幹嗎?
正是靠着幫大臣之妻出氣,她也在這些貴女的支持下獲得了政治權力。
夫妻二人不是不知曉關隴貴族的弊端,可是已經坐上這尊貴的位置了,只能硬着頭皮走下去,關隴貴族不能得罪,她以為兩個兒子能懂。
大沒有善待太子妃才令她生氣,太子妃的人選是随意挑選的嗎?元氏,八大國柱之後,那是在給太子找政治幫手。
有元氏支持,他的太子之位誰能動彈得了?
有了元氏支持,光憑借獨孤家、楊家、元氏三家力量,壓制住其他勳貴。
結果他傻乎乎放着太子妃不寵,跑去寵一個小妾,大好局勢被他弄得一團糟,他失敗在于沒有擔起自己的責任,倘若他生下兒子,兩家的聯姻也能繼續下去,現在可好了,跟元氏聯姻的目的告吹。
獨孤皇後失望至極,一個太子連自己的責任都不清楚,皇位哪能放心交給他?
正因為對太子失望,獨孤皇後才将目光放在二郎身上。
可惜,天音告訴她,她還是選錯了,二郎性子焦躁,他做得不是跟勳貴們對着幹,而是拉攏朋友幹掉敵人,潛移默化增強皇室實力,将皇位平穩過渡下去。
結果,他做了什麽?!
獨孤皇後很是焦慮,“太子不行,二郎不行,其他兒子能行嗎?他們連二郎都不如!”
要真有出色人選,二郎也不會進入她眼簾。
楊堅重重嘆氣,“以前只可惜秦始皇後繼無人,哪裏料到如今我們也面臨這種情況。”
選誰是個難題。
選太子,太子上位後,二郎肯定不甘心,這小子都有膽量很勳貴鬥上一場,又怎能不做出篡位奪權這種大事。
朝中也有不少人是支持他的。
後果是二郎不是上位就是上位失敗被殺。
可選二郎,大隋還是很可能二世而亡,光憑借這小子那糟蹋江山不珍惜民力的勁兒就知道讓他做個規規矩矩皇帝是妄想。
楊堅嘆口氣,“後繼無人呢!”
雷鳴聲暫消,風聲雨聲更大了,樹木被懶腰折斷的不在少數。
這一晚夫妻二人都不平靜。
次日,夫妻二人紅着眼睛,獨孤皇後送楊堅上朝,得知太子跪了一夜承受不住暈倒了過去。
獨孤皇後聞言派人将太子擡偏殿休息,喚太醫去查看,又詢問晉王情況。
得知晉王還能勉強支撐,便道:“找個宮室扶晉王去休息。”
至于出宮就別想了,光是昨日的天音就知,眼下遭了不少人恨。
好歹是自己肚子裏生出來的,獨孤皇後也不能眼睜睜看着他被人弄死。
獨孤皇後剛梳洗好,正準備眯着眼睛休息,就聽見門外傳來晉王求見。
獨孤皇後年紀大了,熬不了夜,此刻腦子昏昏沉沉,她晃了晃頭道:“讓晉王去休息,午時在過來。”
補了幾個時辰覺,獨孤皇後醒來,就有前殿的宦官來禀報。
“聖人留了幾位大臣用膳,今日不入後宮了。”
獨孤皇後将人打發下去,又詢問兩個兒子的情況。
得知太子醒來吵着要出宮,不由臉色黑了,“出什麽宮,讓他在宮內先待着。”
“晉王在何處?”
“回陛下,晉王一直在殿外等着。”
“沒去休息?”獨孤皇後挑眉看着銅鏡裏的自己問。
得知早上晉王來後就沒離開,獨孤皇後嘆口氣,這讓她怎麽不傾向二郎,
跟二郎相比,太子就是個恃寵而驕長不大的孩子!
“讓晉王進來吧。”已經換好衣服的獨孤皇後吩咐道。
楊廣一進來就伏地跪拜,“懇求母後救救兒臣!”
天音不僅限于皇宮,昨夜楊廣進宮前就知道府裏的仆人都能看見,說不定整個長安城甚至整個天下的人都能看見。
這下所有人都知道他上位後玩完了大隋,弄死了一多半人口,誰會支持他上位,皇位越來越渺茫了,這讓他如何甘心?
他跪着來到獨孤皇後面前,頭抵住母親的膝蓋,就像小時候犯錯了一樣向母親撒嬌認錯。
“兒子知道錯了,兒子已經知道未來,肯定不會重蹈覆轍。”
獨孤皇後嘆氣,她摸着次子的頭發,嘆息一聲,“二郎,這次母後幫不了你,那些勳貴不會允許聖人和我選擇你。”
楊廣眼裏滿是殺意,“誰反對,殺了誰就是!”
“啪!”
獨孤皇後甩了他一巴掌,“你想氣死母後不成?誰反對就殺了誰,天下人反對,你還能殺盡天下人嗎?”
“母後,兒子不服,兒子什麽都沒做,就拿那沒做過的罪名強加在兒子頭上,兒子不服!”楊廣心焦如焚哭訴。
獨孤皇後并未見過兒子暴虐無道的一面,哪怕知道這個兒子表裏不一,他在她眼裏還是聰慧乖巧模樣。
是太子之位的優先人選。
哪怕有光幕,她也下不了狠心斷絕自己兒子的煌煌之路。
兩儀殿內,皇帝楊堅正在召見幾位重臣,包括宰相高颎、楊素等幾位朝中重臣。
楊堅此刻毫無皇帝威嚴,反而一副拉家常的語氣詢問幾人,“諸位卿家對天音所言有何感想?”
在座都是人精,哪裏不知道皇帝試探語氣,可這種事瞞不住,早朝那會兒就已經吵得沸沸揚揚。
甚至有勳貴逼迫皇帝廢晉王為庶人,被皇帝以次子名楊英不叫楊廣而敷衍過去。
現在所有人都知道晉王楊英就是天音中的楊廣,即使晉王現在不叫楊廣,未來也會改成這個名字。
大隋皇室改名太正常不過了,皇帝都能改姓,碰瓷弘農楊氏一族為同宗,改名不過是小事一樁。
“恭喜陛下功績蓋過秦皇漢武!”宰相高颎率先向楊堅道喜。
跟大方向皇帝道喜的高颎相比,楊素立場有些尴尬,随着太子日漸長大,在政事上明顯跟皇帝起沖突,又加上太子妃一事直接惹怒了獨孤皇後,很少見一國太子同時令帝後生厭的,楊素見到機會投靠了晉王楊英。
也在楊堅面前幫楊英說過幾次好話,現在就有些尴尬了,突如其來的天音直接斬斷了晉王的登天之路,楊素再改支持其他皇子也來不及。
楊堅本意是問光陰中關于晉王登位一事,見高颎忽略不提,自是不高興,目光看向楊素。
楊堅眼下對于如何處置晉王還沒有想法,那可是他親兒子,殺是不可能殺。
大概是皇位來的太容易,楊堅沒把自己當做高高在上的皇帝,也沒覺得為了皇位可以犧牲掉自己的孩子。
經歷戰亂,太知道和平的不易。
為了這份和平他可以跟世家妥協,說實話知道二郎這小子敢跟着世家對着幹,他心裏還挺欣賞這臭小子。
這是太子辦不到的,連給他的臂膀都能搞丢,糊塗呀!
楊素眼觀鼻不吭聲。
楊堅皺眉,直接點名。
“處道,你對我大隋未來亂象有何看法?”
有何看法?他也不知道晉王未來會這般頭鐵,哪個人會一上臺就跟世家莽着來?
楊素心裏嘆了口氣,世家是那麽好對付的嗎?
不說傳承千年的五姓七族,就說關隴這些個新貴,哪個是好對付的?
一上來就想鏟除這麽多世家新貴,難怪大隋命數只剩下十餘年。
光是科舉就能讓世家翻臉。
誰不知科舉的好處,一層層選拔人才,對朝廷絕對有利,卻損害了世家利益,之前朝堂上也有人建議過科舉。
皇帝也心動了,為什麽沒有施行,不就是怕觸動世家那根敏感神經嗎?
世家掌握了書籍,哪怕考試就如何,選出來的還是世家人。
正是基于這一點,皇帝才沒考慮這個建議。
“陛下不如看一看後世人言論?”楊素立刻禍水東引,引導皇帝自己去光幕找尋答案。
昨夜在光幕暗下去後,他和獨孤皇後二人和衣躺下,聊着幾個兒子和光幕中的大隋未來。
因并未再看光幕,自是不知光幕後面還有評論區。
大方懸賞了一箱金餅後,楊堅的賬號等級極速飙升。
他也終于看到了光幕下方評論。
【孤燈夜雨:不是吧,還有人洗楊廣的up主?】
【浪花朵朵:up主多看看史書吧,隋炀帝改革的科舉制跟後世完全沒關系,需要五品以上官員推薦才能參加,哪個寒門學子能認識五品以上官員?隋朝的進士科選的全都是貴族學子,根本沒有寒門的機會。
還有大運河,楊廣也只疏通了一小段,大運河從春秋就開始修了,楊廣修完之後也沒用多久,唐初就堵了,宋朝廢棄了,也就是說死了那麽多人修的運河壓根沒用多長時間。這算得上功在千秋嗎?現在的京杭大運河那是忽必烈修的,楊廣修運河修了個寂寞好吧!】
【七七:那個,up主好像也沒有洗白楊廣吧?主要說的不是隋文帝嗎?】
【周圓:隋朝滅亡起因是楊廣得罪了世家,還真不是什麽科舉制,隋炀帝時期的科舉制跟唐朝的科舉制都是兩個概念。唐朝的科舉制經過不斷,大批寒門學子可以通過科舉改變人生才達到打壓世家目的,可在隋朝這是不可能的,楊廣的進士科需要五品推薦才能參加進士考試,且考試還不是糊名,遠沒有後世的科舉制先進。】
【離婚帶兩娃:現在營銷號牛吹上天了,洗白楊廣不說還抹黑唐太宗,說楊廣留下的糧食一直讓唐朝吃到了三十年。說實話,這保存糧食的技術,國際糧商都得稱呼一聲神仙。】
【魔力鴨:楊廣就是典型的富二代,出生後家世就牛逼,比他好的也就那麽幾個人,姐姐是太子妃,想一想就知道當時楊堅肯定掌握軍權。稍微大一點,自己爹當了皇帝,前半生順風順水,沒吃過苦,唯一費心思的就是在爹媽面前裝乖孩子,順利搶走了大哥的太子之位。】
楊堅一個一個念出來,念到這裏他陷入沉思,跟他的經歷相比,他這幾個兒子确實都長在富貴窩裏。
【魔力鴨:媽死後,沒兩年爹也死了,上面再沒壓着他的人了,可不就浪起來了。一輩子沒體會過民生艱辛的人,讓他憐憫民生,這不為難他嗎?死的人在他眼裏就是個數字,他一心想超越秦皇漢武,想超越他爹,可惜一個國富民強的帝國被他弄得民不聊生,頻頻起義,最後發現挽救不了又擺爛避世,我們二鳳比他強不知多少,楊廣是靠花錢買來的“聖人可汗”,我們二鳳可是滅東突厥,滅吐谷渾打下來的“天可汗”!拿楊廣跟二鳳陛下比,這不是登天碰瓷嗎?】
李世民嘴彎起,多說點,他就喜歡後世人對他誇誇誇。
【給我一張桃花符:楊廣還是挺牛逼的,也沒有哪個皇帝像他一樣将所有階級都得罪了,其實皇帝昏庸還沒事,說不定還有明君能挽回,你看西漢抽出幾個昏君還茍延殘喘好幾代,就怕是暴君,直接将王朝給幹沒了。】
【五毒俱全:楊廣還是挺會造的,自他登基大業元年到大業八年,修洛陽皇宮、修運河、修長城,出塞北,巡江南,忙來忙去憑借一己之力亡國了,造的大唐花了一百年才恢複過來。】
兩儀殿內,楊堅心不住下沉,晉王不适合做太子。
說得沒錯,哪怕是昏君,也能讓大隋延續下去,而不是二世而亡。
這個兒子竟然是個志大才疏之輩!
【五毒俱全:呵呵,隋文帝雖然奪了孤兒寡母的皇位,可功績是實打實,稱得上一代明君,按理說隋朝第二代國力應該往上升,再創比開皇之治還要高的成就,結果呢,到楊廣手裏滅國了,他壓根連他爹千分之一都不及,拴頭豬,什麽都不幹,也能保持住楊堅的開皇之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