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章

第八十二章

被護着的乾隆心裏咯噔一聲,乾隆正是他剛定下的年號,他眼睛盯着前方不遠處的光幕。

那光幕竟然播放着流動性的畫面,不是千裏鏡,不是海市蜃樓,是實實在在帶着聲音的影響。

乾隆深吸一口氣,這到底是何東西來亂我大清章法?

光幕圖像暗下去,再一亮已經是鐵齒銅牙紀某某的影視劇片段。

女音再次在諸多位面人耳邊響起。

【乾隆的一生很順遂,順到什麽地步?他爹大概是被他爺爺搞出來的九龍奪嫡給搞出恐懼症來了,繼位後宣布不立太子,而是在正大光明牌匾後放遺诏,這樣雖然避免了皇位争奪戰,可也出現了另一個問題,沒有經過宮廷鬥争選出來的皇帝都太平庸。】

九阿哥剛下了船,在一衆倭人誠惶誠恐下走進了靠海的村子。

“此處是倭國?”

船員忙介紹道:“這裏還屬于琉球國,倭國還在北邊。”

九阿哥顯然是知道此刻琉球還未被倭國吞并,甚至知道琉球跟倭國有仇。

有仇就好,有合作空間。

此刻船只靠岸補給,九阿哥也跟着下船活動身體,入目是低矮的海草屋,漁民個頭也很低矮。

九阿哥自然不會屈尊纡貴跟這些庶民說話,活動了下身體一轉身又上了船。

閑着無聊又打開了光幕打發時間。

“咦,這次出場的又是哪位皇帝?”

“乾隆?這不是老四的兒子嗎?”

【乾隆還好一點,年幼時見過九龍奪嫡的兇險場面,多多少少摸到了奪嫡風險的暴風尾巴,可乾隆的兒子就不一樣了,因為老爹太長壽,熬死的兒子不是一個兩個!】

九阿哥倒抽一口氣,“不可能,老四子嗣不豐,生一個死一個,他還能生出一個長壽的兒子來?”

九阿哥嫉妒了,老四這運氣也太好了!

乾隆此刻已經回過神來,命人出宮去查探情況。

之後他盯着光幕若有所思,“回養心殿!”

【乾隆之後的嘉慶皇帝有唯一拿得出手的功績是什麽?也就剛登基時砍了自己爹一手養出來的大貪官和珅。】

【說來說去,這根子還是埋在了雍正王朝,為了不讓親生兒子在受到自己在奪嫡時的風雨,雍正以一己之力為自己兒子掃清了前方障礙。】

【老三弘時腦子不清楚跟廉親王胤禩勾勾搭搭,雍正二話不說将這個兒子過繼給了胤禩,弘時次年抑郁而死,前面唯一一個哥哥死了,這皇位基本上就等于落入乾隆懷抱。】

胤禛心裏咯噔一下,弘時竟然跟老八糾纏在一起?

另一邊胤禩像是吞了一只蒼蠅,他又不是沒有兒子,會稀罕過繼老四的兒子?

老四當了皇帝也會惡心人了,一定是看上了他都爵位!

本打算在海外占一塊地盤當成一條退路,這會兒胤禩下定決心将更多資源傾斜過去。

他不能将這些人脈財富留下來白白便宜了老四!

暢春園裏,老大正在拜別康熙,父子之間相顧無言,最後老大黯然退下,留康熙一個人在屋裏發呆。

光幕出現,讓康熙回過神來,吩咐人取來眼鏡戴上,一邊下指令一邊皺着眉頭盯着光幕。

【再加上乾隆人是真聰明,少時還被康熙撫養過一段時間,大概是見多康熙皇帝對臣子的優待和生活中的奢華,乾隆對于雍正節儉的政治理念很不屑,他更加崇拜自己的祖父,這一點從他執政之初“寬嚴相濟”的執政思想就能看出。】

“老四的四兒子?”康熙記得老四家的四子去年才出生,他也不是沒給四兒子賞了幾個好婚事,可到現在都沒傳出個好消息。

跟他二十多個兒子相比,老四才三個兒子實在是太少了!

【不能說乾隆有錯,康熙雖然晚期朝政腐敗,但論到做皇帝,康熙手段比雍正強的不是一星半點,少年天子從小沉浸在權力鬥争中,康熙在位時朝政握住在手不說,隔三差五不是北巡就是南巡,到了雍正就不一樣了,他喜歡事事都掌握在手裏,埋頭苦幹,終雍正一朝他都沒有離開過京城。】

康熙搖搖頭,大清立國不穩,不論是蒙古還是南方漢人都需要安撫,他出巡不是為了享樂,而是穩定南北,老四這皇帝做的,皇帝不是埋頭苦幹的職業。

【我們都知道乾隆一上位跟雍正對着幹,還推翻了雍正很多政策,赦免了許多雍正朝的罪臣,甚至在乾隆十三年,雍正那些被關押的兄弟們全都釋放和恢複爵位了,但很多人大概不知道,乾隆這些跟雍正截然相反的政治理念是得到雍正允許的。】

胤禛一怔,雖然以前聽聞後世人罵過自己兒子是敗家子,可胤禛并不偏聽偏信,他看過史書,弘歷在位期間所為也算是說得過去,哪怕大興那什麽子“文字獄”,可針對的都是官員和讀書人,并未牽連到百姓身上。

他唯一不悅的就是弘歷在位間打仗太過頻繁,致使民間積貧,國力出現衰退。

可這能怪罪他身上嗎?

胤禛嘆息一聲,要說年羹堯狂妄自大,目無尊長,可他打仗是屬實厲害,殺了年羹堯,大清再未出現能将。

別說弘歷當皇帝期間,就是雍正朝也再未出能将。

【雍正在自己的遺诏裏就有寫到,他施展嚴苛政策是特殊情況,新帝繼位後可根據情況修改,雍正的使命是處理康熙一朝的爛攤子,為國庫積攢銀子,而乾隆的使命就是讓國家更加強大起來。】

胤禛愣住,史書上并未記載他在遺诏上內容。

想一想也對,他不可能給弘歷登基留下制約,他已經受到漢阿瑪去世未留下明确聖旨的苦,自然不會為弘歷留下隐患。

【乾隆做到了嗎?】

【毫無疑問做到了,乾隆一朝可以說是發展到了大清的頂峰,我們不能因為頂峰過後的衰落來否認乾隆做出的貢獻。】

胤禛陷入了苦惱,天音反複,一會兒說弘歷是敗家子,一會兒說弘歷做得還算不錯,到底哪個說法為準?

朱棣冷哼一聲,“這女真人王朝就算得了天下又怎麽會對漢人好?”

想到這裏他就生氣,氣後世子孫不争氣,竟然被一個小小女真部落奪走了江山!

【乾隆前面十三年是采用寬嚴相濟的治國理念,可實際上為了緩和雍正在位期間官紳納糧一體制而出現的矛盾,乾隆上位主要以寬仁為主。】

寬仁?

胤禛點頭,他是沒辦法,他也想寬仁留個好名聲,可汗阿瑪留下的爛攤子再寬仁下去,大清就走到頭了。

他沒法寬仁,只能硬着頭皮一路走到黑,下一任皇帝寬仁一些,他不是不能理解。

【他的執政理念何時出現變化的呢?是在他的皇後孝賢純皇後去世後出現的,乾隆的皇後富察氏去世時,當時經過雍正一朝和乾隆十三年的治理下,國力已經有所恢複,但是我們知道,康熙雍正的皇後去世都是簡辦。】

【康熙皇後去世時面臨三藩之亂,為了避免将過多注意力放在為皇後治喪這件事上,康熙下令簡辦。雍正也好理解,這位老爺子簡樸了大半輩子,又如何會為自己皇後隆重大辦,可是到乾隆年間情況不一樣了,雍正可是給乾隆留下了一份豐厚的遺産。】

【乾隆十三年,自己心愛的女人去世,乾隆肯定難過,這時候又發現下面的人對于皇後的喪事都不放在心乾隆那個生氣啊,覺得過往對于臣子太過寬容。】

【當然這只是其中一個原因,在乾隆十三年這一年還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弘皙逆案,這年乾隆恢複了叔叔們的爵位,關押的也釋放了,其實能活到這個時候的叔叔們少之又少,被解除圈禁都是乾隆這一輩堂兄弟。】

“弘皙……”康熙想到往日受寵的皇孫,不由嘆口氣,這孩子心高氣傲,如何肯低堂弟一頭?

【或許是為了表達自己的寬仁,乾隆在解除這些人圈禁後還将康熙一朝的廢太子之子弘皙提為理密親王。】

【然而弘皙一被解除圈禁就幹出了一件大事,和許多宗室結成一個小圈子,在王府中仿造皇宮建造了各種違制建築,這一出直接将乾隆給氣得不清,終于明白自己的父親為何對叔伯們要下狠手。】

康熙對幾個兒子下場是門兒清,老四雖然氣量小,卻絕對不是會殺手足的人,老八等人跟他作對,犯下那等大罪也只是被廢為庶人收回了名字。

這懲罰,康熙都忍不住搖頭。

【另一件事跟當時平定大小金川有關,或許是乾隆朝再無一位出名的名将,乾隆在平定大小金川時前後投入了六十萬人和超過七千萬帑幣,要錢給錢要糧給糧,結果兩年都未拿下這塊小小的土地,乾隆再好的脾氣,這會兒也繃不住了,前前後後三件事,将乾隆的好脾氣耗盡,再之後乾隆的治國理念轉變成了嚴厲。】

【不,或許比嚴厲還要恐怖,光乾隆一朝文字獄就有一百三十多起,這還是數得上號的,文字獄多恐怖,大家應該有所耳聞,說錯話得死,寫錯字得株連一大片人,簡直就是文人克星。】

【乾隆一生四萬首詩,但是我們都知道其中不少都是文人代筆,代筆的人裏出名的有紀曉岚和江南名儒沈德潛,沈德潛去世不到一年就被查出,他詩集裏有幾首給乾隆當搶手寫的詩,還有幾首被牽強附會定為了“反詩”而遭到清算。看過電視劇的都知道,那會兒漢人寫的書和信裏甚至不能出現明和日月二字,否則都會被歸罪于反清複明。】

【我們再來聊一聊乾隆給嘉慶留下的最大財富——和珅。】

年輕的乾隆皇帝坐在椅子上一言不發,他面前案桌上擺放着不少奏折,卻一個都未翻開。

【萬貪之王和珅,和珅這個人是貪官,那麽乾隆知道嗎?】

【肯定是知道的,但是我們知道手下怎麽用,全看上位者,和珅這個人才思敏捷、辦事乖巧,簡單來說就是急皇帝所急,需皇帝所需,皇帝什麽樣,他手下的狗就是什麽樣。】

【如今也有人在不斷洗乾隆,說雍正雖然給他留下了偌大的遺産,可根本不夠花,這點錢連一次南巡都支持不起,乾隆雖然能花,可他自己也能賺。】

【但是很多人不清楚乾隆的錢是哪裏賺來的。】

【乾隆的錢哪裏來的?從和珅就能看出來,和珅就是乾隆的錢袋子,和珅籠到錢財一大半會上交給皇帝,也就是說和珅搜刮到的錢財大頭交給了乾隆,從和珅被炒出的家産就能看出乾隆花掉了多少錢。】

胤禛想起和珅那長長的家産名單,眼珠子都紅了,和珅那麽多家産竟然還不是大頭,拿大頭的竟然是他寄予希望的弘歷!

身為皇帝竟然帶頭貪污,那可都是民脂民膏,他不相信弘歷不清楚那些錢財的來源。

【這些錢都花在了哪裏?一方面是打仗上,乾隆晚年自得自己是十全老人,這裏的“十全”是指乾隆地十次大獲全勝的武功,這十個武功分別是兩次平定準噶爾、兩次平定大小金川、兩次征戰廓爾喀,平定大小和卓、平定臺灣、清緬甸戰争、清越戰争各一次。】

胤禛神色緩和了些,這些錢用在正事上,也不是不能理解。

打仗多費錢他能不知道?

漢阿瑪那麽多虧空,除了北巡南巡,還有不少是平定準噶爾時留下的爛賬。

【乾隆雖然有誇大自己的功績,可這些戰争卻都有其事,這十場戰争花下來的錢肯定不是小數目,再加上乾隆學習祖父六次南巡,讓國庫不堪重負。】

【乾隆身為一個富二代,從小未吃過苦,當皇帝後想讓他吃苦那是不可能,生活上享受先不提,萬園之園的圓明園是不是要修?六次南巡巡山游水的錢該不該花?】

【到了乾隆中後期,清朝腐敗已經很嚴重,但是乾隆根本不管,為了弄錢,他還帶頭索賄,也就是和珅提議的“議罪銀”政策。】

【這個政策就是臣子犯錯可以拿銀子贖罪,乾隆中後期的大部分零花錢都是從這個“議罪銀”得來,“議罪銀”制度出現導致了一個嚴重後果,那就是乾隆晚年腐敗嚴重,嚴重到什麽程度,可以稱為中國古代腐敗之最。】

胤禛眉頭緊皺起來,就是這個政策讓他将弘歷從他生母身邊奪走,這麽小的孩子從哪裏學來的壞習慣,貪圖享樂,這一定是他專注奪嫡顧不了後院時跟他生母學來的壞習慣!

胤禛不承認這孩子是學祖父。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省大臣貪污受賄了,在雍正朝是砍頭的罪名,到了乾隆朝花錢贖罪就了事了,這交罰款的錢是從哪裏來,挪用公款來交罰款,當時大江南北官場腐敗橫行,地方糧倉留存稅銀根本對不上賬,哪怕有官員上報給了乾隆,乾隆也是自欺欺人,包容這些貪官甚至還提前告知自己要查貪腐。】

胤禛坐不住了,弘歷竟然還幹出了這等荒唐的事?

他雖然拿到了後世人給的歷史書,上面也只記載了緊要的事件,更詳細的內容并沒有記錄,相較于這些史書,他更想要的是清廷實錄。

身為皇子他自然知道皇帝身邊有一群人記載當時發生的事,而不是經過後世人塗抹修改過再呈現出來的歷史。

【自古查貪腐哪個不是偷偷來?只有乾隆光明正大,還早一步在欽差到之前提前通知地方官員,皇帝和臣子一起貪污,也是開了先河。】

可恨自己兒子太少,沒得選!

胤禛扼腕,他知道自己未來就活下來四個兒子,弘時傻乎乎被老八哄騙,老五弘晝不着調,小兒子出生太晚,數來數去只有弘歷适合。

弘歷早年還算英明,也能聽得進去臣子勸告,誰能想到随着他年紀大了,會好大喜功,聽不進勸不說,還活了那麽長時間?

【很多人不承認乾隆年間盛世,認為這不過是一場他自欺欺人一個人的騙局。】

【乾隆晚期的時候可能不知道,當時前來要求通商的英國使者已經傳出了大清國力衰敗的消息,當時英國的軍隊已經準備來打大清,若不是在印度遇見了印度起義,大清可能在乾隆年間就跟外國軍隊對上。】

乾隆臉色很陰沉,區區蠻夷小國竟然也敢來攻打大清,當他不知道那英國還沒臺灣大?

【說到這裏清溪就不得不惋惜一句,若是當時對上,可能會讓清朝被迫打開閉關鎖國政策,強逼着清朝放眼看一看全世界,而不是在之後幾十年裏錯過了發展時機,人家鐵艦堅炮轟開過門,大清還拿肉身來堵槍眼。】

【好了,關于乾隆的解說今日就到這裏,哈哈,勉強湊夠了一期解說,下期我們帶來了解一下王朝的三百年魔圈論,感興趣的給個一鍵三連,我們下期再見。】

光幕突然暗淡下去,乾隆臉色難看到了極點,此刻京城誰不知道他未來是一個好大喜功的皇帝?

就不知道這光幕是不是全天下都能看到。

還未坐穩皇位的乾隆,想到蠢蠢欲動的準噶爾部,民間反清複明的那股浪潮,腦瓜子那叫一個痛!

已經補充完淡水和糧食,重新登船出發的就胤禟一拍大腿,忍不住幸災樂禍道:“我當老四贏了,就永無後患了,結果整出個敗家子!”

哈哈哈,這就是報應!

他跟八哥是對的暫時避開老四一脈的鋒芒,未來等待時機再回來争奪天下,自古王朝就沒有超越三百年,未來他們子孫拿下了大清江山,那才是對老四最好的反擊!

大秦已經進入備戰狀态,秦王政粗略觀看了最新一期的視頻就不放在心上了。

少府一早上報上來一個難題,就是從匈奴收購來的羊毛已經無處堆放了,按照少府那邊給出的一件是轉賣給黔首消耗掉一部分。

每年士兵家人都要做厚衣,貧窮的家庭會塞蘆絮進去,有積蓄的家庭會将獸皮縫制進去,塞羊毛要比蘆絮暖和多了。

這個提議被秦王政一下子給否決了,他已經了解到因為始終無法清理掉羊毛上的異味,又因為保存不當,堆積在最下面的羊毛出現腐爛,少府才會急着将羊毛處理掉。

也是他失誤,聽到羊毛政策不錯,就拿來用了,完全沒有考慮過合不合時宜。

再好的政策,用在錯誤的時間也不行。

科舉制他現在能拿來用嗎?

沒有紙,知識未能得到大範圍傳播,科舉制還不如現在的選才之策。

萬一選出一群心向六國的有才之人那才是大問題。

軍功制才最适合大秦。

秦王政親自去少府看那堆積了好幾個宮室的羊毛,也陷入了糾結中。

羊毛怎麽處理,後世給出來辦法,可那香皂需要油脂來制作,當前油脂可要比羊毛還要稀缺。

毫無疑問羊毛政策失敗了,光憑大秦還無法靠着經濟來讓匈奴經濟崩潰,還是得舉起大一統棍棒才能打得匈奴屁滾尿流。

秦王政沉默片刻後,命人去喊張蒼。

沒錯,張蒼也被秦王挖到了鹹陽,因他擅長計算,秦王政将他安排在了治粟都尉管理農業,主要是計算大軍需要的糧食和調遣各地的糧食供應軍隊。

或許是真不負未來“計相”之民,張蒼此人雖然不着調了些,可總是能完美完成工作。

羊毛出現的問題,秦王政找不出解決辦法,只能交給能解決的人去辦了。

想必張蒼能夠完美解決這個問題。

張蒼被喊過來,很快得知這件棘手的事落在了他頭上,呆了一下,他很快問秦王政要了權限。

秦王政松了口氣,迫不及待道:“寡人會命少府聽令,希望張卿能夠解決羊毛泛濫一事。”

除了索要少府聽從他指令的權力,張蒼還向秦王政索要了他眼饞的部分書籍。

他知道秦王政手裏握有很多書籍,也知道秦王政大方公布了一部分,可他眼饞的那些并未放出。

本來以為秦王會拒絕,不料秦王竟然大方允許了。

張蒼總算是知道後世人為何對這位王上這般推崇了,用人不疑,六國還沒有哪位大王能夠做到,哪怕知道他是未來大漢的丞相,一旦用他,這位未來的會一掃六國的秦王仍然給予了他足夠多的信任。

張蒼領到這項任務先去查看了少府堆積的羊毛,又查看了秦王傳給他的資料。

很快理清楚了程序,主要是困在沒有皂清洗油脂這一步上,這不是很簡單,沒有油脂就用草木灰水,黔首洗衣物都是用草木灰,連皂角都不怎麽舍得使用。

羊毛堆積帶着濃郁的羊騷味,這肯定是不能放在鹹陽城內處理,最好找一處靠近大河平坦的地方。

一來方便清洗,二來洗完就能晾曬。

很快少府掌管的禦林苑一塊田地被征收了,附近村子不管男女都被征召過來,女人負責清洗羊毛,男人負責劈柴煮羊毛。

這活不累,比服役去修河修長城舒服多了,被征召來的黔首都很高興,這次服役後,今年就不用再服了,服役就在家門口,可是難得的好事。

十多日後,秦王政收到了一批幹淨的羊毛,心中滿意,交給少府嘗試編織成衣服。

忙完這一出後,秦王政詢問,“張都尉,購買羊毛一事是否能繼續?”

張蒼給出了一個否定答案,還給出了自己的建議,“昔日有管仲買鹿之謀,今日大王可效仿買羊之謀,雖沒有羊毛政策厲害,也足以削弱匈奴實力。”

秦王政心中嘆息,他也知道光憑借秦一地來攪亂匈奴經濟希望渺茫,羊毛買回來一茬就放棄了,畢竟大秦的主力都放在戰事上。

只是沒料到少府這般無用,羊毛弄回來還任由其腐爛,最後還想着讓黔首來接這個爛攤子。

想到這裏秦王政臉色就不是很好,少府被他罷免了幾名官吏,仍然無法出這口氣,這些人還當是呂不韋在那會兒好糊弄。

楊堅将心愛的小兒子帶在身邊,潛心教授他帝王之道,老師也選擇了大儒。

這日楊堅下朝後帶着小兒子一起觀看後世乾隆帝的一生所做作為,不由提問小兒子。

“益錢,治國之道自古難選,是嚴苛好,還是寬仁好,還是寬嚴相濟好?”

楊堅給出了三個答案,絕對小兒子充滿了信心,這個小兒子像他,一定會選擇跟他一樣,絕對不去理會什麽寬嚴相濟之道,沒有那個本事很容易翻車,還是老老實實一條路走到黑。

楊諒想了想道:“兒子認為寬仁易滋生腐敗,嚴苛易讓大臣生異心,若是兒臣,當選寬嚴相濟。”

楊堅臉色僵住,打算再給心愛的小兒子一個機會。

“哦,難道你也想學你二哥,嚴苛對待臣子百姓,逼得衆人皆反?”

楊諒當即反駁,“兒臣當然不是這個意思,兒臣覺得這乾隆皇帝做法也沒錯,初上位就該寬仁,待到坐穩了皇位再施加嚴厲政策清除朝廷亂象。”

他可是将天音所有視頻都看了,總結出了不少傑出皇帝的理念。

他是未來的“天可汗”,什麽李世民都可以靠邊站了!

楊堅有點後悔了,後悔沒有多生兒子,弄得現在選無可選。

正打算一點一點将這些分析塞給小兒子時,突然一則消息打亂了楊堅的盤算。

“什麽?!晉王反了!”

楊堅被這個消息一下子給弄懵了,晉王反了,他反什麽反,王位都是他封給他的,這個小兔崽子有什麽資格反?

不就是将他流放到嶺南嗎?

這怪他嗎?還不是他不争氣,他怎麽就不能理解讓他出去就是抱住他一條小命?

楊堅頭眩暈,轉眼暈了過去。

再次醒過來燭光已經亮起,睜開眼後沒多久記憶回籠,楊堅發出了動靜,很快太子楊諒出現在床邊。

“父皇,您保重,千萬不要被二哥氣到。”

楊堅抓住楊諒的手,“你母後呢,去把你母後請過來!”

老二何時潛逃回江都,為何他沒收到消息?是皇後幫着隐瞞了嗎?

皇後糊塗啊!

楊諒臉色不好看,“母後聽到消息被氣到昏迷不醒,太醫那邊說母後情況有些不好。”

楊堅陷入了懷疑,難道他錯怪皇後了?

此刻楊堅已經顧不上再追究這件事了,當前最重要的是處理次子造反一事。

楊堅開始詢問楊諒事情經過,然而讓他失望了,他竟然沒有去問,而是一直守在他榻前。

守在榻前又有何用?身為太子,自己兄長謀反,他不應該主動去詢問嗎?

楊堅心裏嘆息一聲,這孩子也不是沒有優點,起碼純孝,其他還得教。

此時楊堅哪裏知道自己小兒子已經被歷來太子的悲慘經歷給吓到了,直接将楊堅帶入漢武帝和康熙,并發下誓言絕對不主動侵占帝王權力。

楊堅起身後第一件事就是召見大臣,趁着大臣還未進宮,又去看望了皇後獨孤氏。

獨孤皇後孤單躺在床上,早在次子被流放後,她的身形就開始消瘦。

楊堅嘆息一聲,為妻子撚了撚被子,吩咐皇後身邊的宮人用心伺候便悄然離去。

【徐久福:沒有鴉片戰争,太平天國就幹掉清朝了,當時距離乾隆才過去幾十年?乾隆之後清朝國力已經走下坡路了。】

【寒風瑟瑟:清史我只看康熙雍正,不管是前面還是後面都沒什麽看頭。】

【大清巴圖魯:多少老人思想頑固?乾隆糟糕在老死在皇位上,晚期喜歡阿谀奉承,有人揭穿了大清盛世的遮羞布他還不願意,為何明察貪腐,不就是為了保證自己的顏面嗎?乾隆盛世純屬笑話,皇帝帶頭貪污撒謊,國家還能好嗎?】

【七七:一個家的家風看家主,一個國家的國風看皇帝,晉朝司馬家得位不正不準人議論,導致清談盛行,清朝呢搞文字獄,不也是為了閉塞言路。】

【四四:說乾隆是敗家子真沒說錯,窮國家飽私欲,我們四四創下的大好局面全都給毀了。】

【騎馬找驢:多少人年輕時英明,年老時昏庸?哪怕我們現在不也有很多倚老賣老的人存在?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變老了!】

【瑪卡巴卡:大家在讨論物種多樣性嗎?】

【貓貓教主駕到:不,我們在讨論乾隆是不是人這個話題。】

【瑪卡巴卡:這還用讨論,能養出千古第一貪還有誰?趙佶都甘拜下風。】

【小胡說史:你們有看大英博物館最近展出的清朝文物嗎?沒有一個中國人是笑着走出來的。嘉慶皇帝聖旨。JPG南京條約英方原件。JPG】

【夕陽無限好:哎,時刻提醒咱們,你弱,你的文化都不是你的!】

【大明戰神:呵呵,我覺得乾隆就是報應,自己玩弄權術,搞閉關鎖國,最後呢,墓地被太監盜了,裹屍布都拿出來拍賣了。】

乾隆握緊了拳頭,身子陣陣發冷,鋪天蓋地的嘲諷打在他心頭。

也就他還年輕,要是晚年的他早被氣死了。

【起古娜拉:我記得孫殿英不僅将乾隆的裹屍布扔掉了,盜取金銀珠寶後,乾隆的屍骨都被扔出棺材外了,康熙的屍骨也沒得好,最後泡在污水裏了吧?】

康熙聞言震驚到語無倫次,再沒有比知道自己後世陵墓被盜,自己和皇後屍體泡在污水中更加令他震怒的了。

難道要改陵墓地址?可他的陵墓已經修了幾十年,哪裏是能輕易修改?

他也不想自己死後被泡在污水裏!

以前康熙還對是否傳播科學還帶着幾分忌憚,現在知道未來下場,那是勢在必行。

大清必須變強,他不想後世子孫太過無用,連景陵都保不住!

【歷史老師:康熙帝陵早被挖了,1945下半年被盜,帝後屍骨全部泡在污水裏,清東陵所有皇陵和妃子陵都被盜過了。】

【七七:清西陵和明十三陵是完好的,乾隆本來是可以葬在清西陵的,可惜這位皇帝比較親近自己祖父,所以選擇葬在清東陵,清東陵為何被盜還不簡單,清東陵距離北京更近,葬着康熙和乾隆呢,乾隆多有錢,招盜墓賊惦記不是太正常不過了嗎?自古以來,要說最賊的還是曹操,到現在還沒找到曹操墓地在哪。】

【周圓:許久沒上來了,七七說漏了一點,我來補充,明朝十三陵之所以沒有大批量被盜,是因為明朝皇陵是二十七米以下,每個陵墓情況也都很複雜,有的挖掘半個月都沒找到入口,而清朝陵墓只有九米深,屬于淺葬,另一點清朝陵墓格局都一樣,一個陵墓被盜,其他墓地照葫蘆畫瓢就能打開。】

【周圓:當年軍閥缺少軍費就專挖清東陵,因為沒有機關好挖,景陵因為盜得厲害,積水嚴重就因為這個原因,說十三陵保存完好其實是指地下,地上建築也被破壞的差不多,只是相比之下比清東陵要好很多。】

【瑪卡巴卡:等等,清東陵被盜不是因為太偏了嗎?孫殿英可是明目張膽拿着炸藥去盜都沒人發現。】

【東方一匹狼:那會兒袁世凱稱帝了吧,誰還顧得上清朝的陵墓,溥儀好像都投靠日本人了,說實話,孫殿英盜走的那些可沒有溥儀賣出去的多吧。】

【周圓:說來說去最幸運的還是明朝皇陵,有清朝保護着,兩宋帝陵被盜得幹幹淨淨,南宋帝陵更是無跡可尋。】

【三國誰游:南宋那叫帝陵嗎?就埋了三米,跟老百姓得墳墓有什麽區別?】

【大清遺民:南宋做夢能回古都,埋葬到祖墳呢,埋得淺才好遷墳。】

【徐家彙一游:曹操的墓地不是被發現了嗎?】

【三國誰游:年輕的盜墓賊喲,你挖出來的是曹操他爹的墓還是曹操他爺的墓,又或者是他本人六歲時的墓?】

【茶言茶語:曹操是盜墓賊的老祖宗,他的墓地找不到不是挺正常?】

【七七:啊,最厲害的難道不是成吉思汗?死後埋在了草原,幾千幾萬匹馬将墳頭踏平,來年草一長,誰還能找到他墓地在哪?成吉思汗的墓地應該才是最難找的吧?曹操都被發現好幾個疑冢了吧?】

【清風明月:早着呢,曹操有七十二疑冢,坐等發現曹操真墓。】

【四四:等等,大家都歪到哪裏去了,不是說乾隆嗎?】

【徐家彙一游:乾隆的分歧點不就在他是明君還是昏君這一點上嗎?不過我覺得人無完人,按照當時的情況來說,乾隆可能做出了最有利于他的選擇,他又不是秦始皇能放眼未來,作為一個帝王他的功大于過,若不是他平定西藏,西藏也不會成為我國不可分割的領土。】

【悟空在此:乾隆年間發生了三件大事,一是英國工業革命,二是美國成立,三是法國大革命,三件事乾隆一個都沒趕上,這跟春秋戰國的楚國有什麽區別?眼睜睜看着秦國改革,國力增強,拍馬也趕不上,後來外面的國家都在變強,就清朝走下坡路,國力衰退,西方國家不打他打誰?】

【松韻快遞使命必達:最重要的不是乾隆在位時期,農業文明已經發展到封建王朝的巅峰嗎?想要再進一步只能發展工業革命,乾隆時期中國跟外國差距不大,還能追趕上,結果乾隆沉迷于他的十全功績,沒有卓越眼見,搞閉關鎖國,才被西方國家拉開距離,最後完全被抛棄在身後。】

【榴蓮面包:乾隆閉關鎖國也不是沒有原因,不能斷章取義,當時外國人要求通商,你們知道是什麽條件嗎?要乾隆劃地,這就相當于在清朝領土上劃一塊給外國人做租地,澳門和香港不都是這麽來的,一租就是九十九年,這還是我們的領土嗎?乾隆當然斷然拒絕了,最後搞閉關鎖國。結果到他孫子道光皇帝上位,好了,人家弄了第一次鴉片戰争來打開大清國門,打不過,還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該賠的銀子,該劃的地一個沒少,這鍋還是得背在乾隆身上。】

胤禛握緊了拳頭,這一切得怪罪到誰頭上?

怪汗阿瑪沒有傳播科學,怪他和弘歷不重視科學?

怪後世子孫沒一個機靈的?

現在還來得及,大清還來得及改變,這一世他絕對不會再讓大清走上那條喪權辱國飽受罵名的道路上。

乾隆目光呆滞盯着光幕評論,他已經一天一夜未出養心殿了。

皇後來求見,他不見。

皇太後來見,他也不見。

乾隆此刻腦子嗡嗡地,他不知道該怎麽辦!

作為一個剛登基的新帝,他本來該是人生中最得意的時刻,卻被老天爺告知自己未來會是那樣一個飽受罵名的皇帝。

此刻的乾隆猶如早年的唐玄宗一樣,期待大有作為,将大唐再創高峰,結果呢,老天爺卻告訴他,你還不如不做,按照你爹的政策來。

起碼你爹沒有被罵到狗血噴頭。

【榴蓮面包:乾隆時期蒸汽機還在實驗當中,真正拉開距離是兩次鴉片戰争之後,機器大規模使用,不過說到底還是乾隆太自負了,眼裏只有中原,外面對于他來說都是貧瘠的蠻夷。】

【徐家彙一游:我覺得這也不能全怪在乾隆頭上,乾隆在位期間,西方卻是沒比清朝強到哪去,乾隆不放在眼裏也說得過去,最主要責任不應該是嘉慶和道光嗎?放任鴉片流通,康熙和雍正都知道禁福壽膏,總不能換個名字就不認識了吧?】

【七七:慈禧帶頭吸,這誰能禁得住,同治還想反抗一把,結果是被慈禧關了兩年,十九歲就死了,這時候帝王權力已經旁落到老妖婆慈禧手裏。】

【四四:孫殿英挖慈禧陵墓挖得好!嘿嘿,伺候了半輩子,最後将主子的陵墓給挖了。】

【糖糖在粒:說句實話,乾隆那可是雍正一手培養出來的,雖然好享樂,可對于大事卻不糊塗,十全武功起碼一半是貨真價實,死前幾年還收複西藏,這事放在嘉慶身上,能不能收回還不一定。】

【烏龍蜜茶:行了,別洗了,乾隆就是低配的唐玄宗。】

【風輕雲淡:啊這,說低配版唐玄宗我可不接受,唐玄宗前期就靠他奶奶遺澤,前期誇誇誇,後期拉跨到不忍直視,你說信任太監也就算了,他還信任安祿山史思民,這兩人可都掌握軍權,這就好另類的董卓,楊堅,信任權臣,搞出安史之亂這太正常不過了。

可乾隆真不一樣,你看看寵信和珅,和珅貪污他不知道嗎?他當然知道,他不在乎和珅貪了多少,反正這些最後會落入國庫裏,只是暫時被和珅保存着而已。和珅哪怕再受寵,皇權也被乾隆牢牢掌控着,說實話,唐玄宗要是換成乾隆的話,大唐結局還真不一樣。】

【大明戰神:你們只看到雍正給乾隆留下了什麽,就沒看到乾隆給嘉慶留下了什麽,乾隆留下的可是一個無藩王鎮割據,無後宮外戚幹政、無強大外敵,少內亂造反,一個封建王朝走到最頂峰的國家,歷代王朝滅亡漏洞都被他補上了,他還留下了一個和珅,殺了和珅吃飽了嘉慶,只能怪他後世子孫不争氣,沒想到外國不走尋常路,搞了個工業革命彎道超車。】

“工業革命!”乾隆兩眼帶着血絲,什麽叫工業革命?!

【壓路嘉:啊,這樣說來乾隆也是挺厲害的,這要是換到清朝之前的朝代好歹也得弄個千古一帝,可惜了碰上了工業革命,農耕文明跟工業文明碰瓷,注定要被動挨打。】

【上與下:乾隆不是一般厲害,同時實質性控制新疆、西藏、外蒙、外西北、外東北和彎彎,到乾隆時期,西藏和新疆的活佛和大小和卓都要朝廷封,這控制西藏新疆的手段可是傳到了現在,西藏轉世靈童那可是需要得到政府批準。】

【時間殺豬刀:乾隆已經做到封建皇帝極致了,我們之所以讨厭他,不是因為乾隆是君主,而是君主這個本身,我們不需要一個君主高高站在我們頭上。】

【安踏滾:乾隆放救濟糧也是皇帝裏最多的,上位就普查人口,後來按照戶口來發放救濟糧,說他貪圖享樂有點過了,這些錢大部分都歸于國庫。說真的,後期官員腐敗,這些留在地方的銀子,乾隆也是故意變相弄到自己手裏,不然不就便宜了這些地方官員,而且還多了罪證,等嘉慶上位完全可以學雍正,來個清算。可惜乾隆料不到,自己兒子不是自己爹,沒有為自己擦屁股的能力。】

【0584:嗯嗯,當時亞洲閉關鎖國是主流,清朝、日本、朝鮮都是,不能以後世眼光來怪罪乾隆,乾隆已經做到極致了,怪就怪子孫拖他後腿。】

【大明湖畔:乾隆可以堪稱中國封建王朝皇帝标本,皇帝身上的缺點他都有,皇帝身上的優點他也有,歷朝歷代皇帝身上的特質你都能在乾隆身上找出來,就問你牛不牛?】

【趙尼古拉斯:所以說清朝滅亡的不正常,兩次鴉片戰争,一地東亞病夫,不然還真有可能跳出三百年魔咒。】

【四四:還完美标本,你們是不是誇得太過了?】

【0584:嘿嘿,這個标本可不是褒義詞,我的意思是乾隆的一舉一動都符合封建皇帝的規則,完美不只是優點,多疑、好大喜功、自私自利等等特質,都能在乾隆身上發現,或許是因為他活的時間長,才成為最好的觀察标本。】

【五條貓貓:要是能當皇帝的話我還是選擇乾隆,一生太順遂了,唯一的挫折也就老婆死的早,兩個嫡子都沒留住,排在前面有能力的皇子也死的早,他可以說是當皇帝當的最容易的一個,朱标都比不上他。】

【七七:總結下來,乾隆唯一的失敗之處是養出了一個絕世大貪官。】

【周圓:那是大貪官嗎?那是小豬儲錢罐,和珅貪有什麽用,全都給嘉慶存着,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活着的時候能享受多少?死的時候可是一點都沒帶下去。】

【四四:你們說的都不對,乾隆最着名的稱號是文物破壞者,凡是被他蓋過章提過詩的文物價值都直線下降,跟當年宋真宗強行碰瓷泰山有得一拼!】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