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石鍋魚雜

第21章 石鍋魚雜

白灼蝦, 吃的就是蝦仁原本的鮮甜。

蝦仁緊實q彈,蘸上萬能料汁,吃得張盼瞪圓了眼, 這也太香了吧!

萬能蘸料汁, 非但不會蠻橫搶走蝦仁的甜, 生抽的鹹鮮, 香醋的甜酸,為蝦仁增添多姿多彩的豐富口感。

鹵海帶滑溜溜,膠質裏富含海藻類物質,其中的甘露醇可以起到降血壓, 消腫等醫用價值。

鹵海帶和鹵藕片色澤呈油亮的醬紅色, 經過五香微辣鹵水的千錘百煉後, 本就風味十足,不需要太多烹饪手法,澆上一勺湯汁, 少許香芹菜葉和蔥花點綴。

芹菜葉有一種獨特的刺激性芳香,芹菜葉的清香,比香菜葉別樹一幟的香氣,往往更容易被大部分人接受。

張盼就很喜歡這種小芹菜葉子帶來的清香, 經過短時間的汆燙, 在湯水的餘溫下燙熟, 芹菜葉爽口鮮嫩, 還能解油膩。

鹵海帶能吃到濃郁的肉味,但又不見肉, 滋味美妙絕倫。

鹵藕片切得厚實, 外面吃着一點點粉糯,裏面還是脆生生, 跟啃脆蘋果似的,甜津津。

紅燒魚小刺巨多,大家吃得慢,吃的時候需得多抿幾下,抿出魚小刺。

一整條大鲫魚擺在盤子裏,魚身撒着碧綠蔥花、芹菜葉,與之截然相反的是它的紅燒汁,紅豔豔的琥珀色湯汁,點綴着蔥花和小米椒,給人帶來一場視覺上的盛宴。

夾一筷子鲫魚肉,蘸着紅燒湯汁,一起送到嘴巴裏,鮮香濃稠,一點魚腥氣都沒有。

魚肉鮮嫩嫩,煮得很入味兒。

張盼最喜歡的還要屬魚皮,煎得兩面金黃的魚皮,吸納着濃稠的紅燒汁兒,一起送到唇齒裏,油汪汪的汁兒,齒間咀嚼到魚皮的油酥香,這是什麽神仙美味啊!

魚肉香香辣辣,細細品味間,暗含一絲微甜。

Advertisement

盡管吐魚刺麻煩,張盼還是被這道紅燒魚迷得神魂颠倒。

幾分鐘後,紅燒魚被拆得只剩下魚骨架,魚肉被大家分食得幹幹淨淨。

連紅燒湯汁兒也不放過,詢問了桌上其他人,見大家頭也不擡擺手,只顧埋頭大快朵頤。

紅燒魚湯被張盼取了來,澆在米飯上,拌飯吃。

顆顆分明的蒸米飯,裹上魚香汁兒,巨香,香到張盼恨不得把舌頭也一起吞下去。

本以為鹵藕片和鹵海帶已是一絕,沒想到後面還有更絕的。

切得薄薄的鹵豬頭肉片,經過漫長時間的歷練,豬頭肉的膠質肉汁炖煮得軟軟糯糯,看似很肥,吃起來一點不膩味。

經過五香鹵水的輔佐下,豬頭肉肥美軟爛,耙耙糯糯,肥油和脂肪都被浸煮到湯汁裏,肥美不膩,肉香十足。

夾起一片豬頭肉薄片,裹着鮮紅油亮的鹵汁,一顫一顫,肉感超足。

豬頭肉滿滿的膠原蛋白,最妙的是脆骨軟骨,嚼起來咯吱咯吱。

最後一片豬頭肉被張盼搶到,頓時她喜笑顏開。

見大家轉頭朝豆腐肉圓子進攻,一口吃掉鹵豬頭肉片的張盼,也跟着去夾圓子……

“夏姐,這個豆腐圓子好鮮嫩,清爽解膩。”邵駿兩口吃掉一個圓子,不止鮮嫩,還很爆汁呢。

程夏嘴巴裏包着肉肉:“那當然了,清水煮的,口感鮮嫩,還可以油炸,外酥裏嫩。”

邵駿咂咂嘴,清湯煮的已經很美味,不知道油炸豆腐圓子,又是什麽樣的美味?

張盼也被饞到,不管,先吃吃清湯豆腐圓子解解饞吧!

入口鮮嫩嫩,水汪汪,有豆腐煮出的豆子水分,也有豬肉餡兒的肉汁,二者纏綿交錯成一汪油花花的湯汁兒。

柔嫩的豆腐圓子,能吃到豬肉的味道,偶爾咀嚼到姜末蔥花的細小顆粒,提香增鮮。

因為是清水煮的,只加了少許食鹽佐味,豆腐圓子的口感清新淡雅。

吃過大魚大肉,稍顯油膩,這時候來一份豆腐圓子,清爽解油膩。

碗裏的清湯,也不放過。

煮過豆腐圓子的湯水,湯面漂浮着點點油花,入口鮮美,細細品味間,能嘗到淡淡的黃豆香氣。

後廚吃完飯,張廣勝還在招呼着賓客們。

“老張,你家席面好吃,比上個月老王兒子的升學宴香多了。”有賓客拉着張廣勝說。

“可不是,酒店的席面都是預制菜,有什麽好吃的?還是這種大鍋飯燒的流水席香,鹵豬頭肉香得很,下酒又下飯,你家請的師傅手藝好啊!”另一人附和說,消瘦的面頰染上熏紅酒氣。

今天不知道被多少親朋好友誇酒席好,飯菜香,張廣勝夫妻倆倍兒有面。

環顧一圈,兒子帶着未來兒媳婦坐在桌子扒飯,吃得那叫一個香。

張毅扭頭看向身旁的女友:“你不是怕穿不進婚紗,要減肥?”

蔣瑤用醬骨頭湯拌飯吃,扒着米飯:“太香了,今天先不減,以後再減。”

張毅:“對,吃飽了才有力氣減嘛!多吃點,還要米飯嗎?”

蔣瑤:“要。”

看見兒子兒媳沒出息的樣兒,張廣勝搖搖頭。

這時候賓客散得七七八八,張廣勝夫妻倆準備給幫忙打下手的親朋開一桌,他們自家人還沒吃午飯呢。

“老張。”身後有人喊住他,張廣勝轉過身來,對方搓搓手:“你家酒席吃着不錯,我家下個月要辦點喜事,想請師傅也給整個流水席面。”

問了張廣勝請大師傅的酬勞,倒也不算特別貴,一般請初級廚師辦流水席,差不多也要五六千左右。

張廣勝:“行,我把你引薦給程師傅,你問問她。”

一早得知今天老張家請的流水席大師傅,是個的面嫩年輕人。

等見到程夏,沒想到她還是個正在上高中的學生。

經由張廣勝的介紹認識,聽說對方來意,程夏問了日期,搖頭拒絕:“不行,八月下旬我要回學校上課,接不了。”

對方失望片刻,又說:“那我回去商量下,看能不能改日子。”

主要是今天老張家的席面,大家吃着都覺得好,太有面兒了。

程夏跟對方添加了聯系方式,等對方商量日子去了。

吃過飯後,程夏簡單清理鍋具廚具,至于餐盤,有幫廚助手清洗。

中午閑下來的時間,她把剛才拍攝的素材,稍稍剪輯下,上傳到個人賬號。

作品一經發布,立刻被泡在網絡海洋裏的粉絲捕捉到。

【我的天,好多好吃的,口水直流三千尺。】

【青陽二中又開席啦!】

【看背景好像不是二中,今天菜式好多,好豐盛,跟整流水席似的。】

【有沒有可能,它就是流水席!剛才群裏我朋友發的席面,跟這個一毛一樣,好像是她表哥的婚宴!】

【饞鼠了,在哪兒,超想給個份子錢,太想吃這種流水席面了。/流口水】

【嗚嗚,我也好想吃,聽我奶奶說她小時候吃過農村酒席,農村大師傅們燒的菜,就是比飯店的飯菜香。】

【啊啊啊,看得我好想摟席!】

【好想吃席,可不可以随個份子,我也想吃夏夏老師做的席面/大哭/大哭】

【原來我關注的夏夏老師,竟然跟我同一個小區,醬肉骨頭香死人了,我們整個小區十裏飄香,饞得我和我的鄰居們直流口水。】

……

打下一串評論,很快,吳悅收到好多私信,問她地址在哪。

吳悅當然不會透露別人隐私,她的目光定格到那些想給份子錢,來吃席的評論……

她,也想給份子錢呢。

不知道人家收不收,不管收不收,她去問問不就好了。

聞了一上午的醬骨頭香和鹵香,吳悅再也坐不住,大不了就是被回絕,又不會少一塊肉。

推開房門,看到鄰居也同樣走出房間,手裏拎着一只垃圾袋。

吳悅搬來好幾個月,跟鄰居沒打過幾個照面,不怎麽熟。

因為上午兩人在陽臺聞肉香,說了幾句話,拉近了距離。

曹月馨主動跟她打招呼:“你也出門啊!”

吳悅:“是啊。”

下樓的時候,吳悅說了自己的想法。

曹月馨頓了頓,遲疑開口:“我也想,可以跟你一起嗎?”

吳悅巴不得:“好呀。”

兩人一起做個伴,也有底氣。

不知道主家管事的是誰,吳悅在人群裏環顧一圈,見到張盼,知道她是這家的女兒。

見了張盼,兩人把來意告知。

張盼領着她們見父母,聽說她們是樓上住戶,問能不能随個份子錢?

張廣勝和老婆對視一眼,心領神會,一看又是被酒席饞到的人。

宴席結束後,小區有好幾個來随份子錢的,有相熟的保安,對門的住戶……

今天酒席有一些空出來的位置,再者家裏辦喜事的,但凡有人願意來吃席,一般不會拒絕,人多也熱鬧。

張廣勝收了份子錢,在賓客名單上添了兩筆。

臨走前,還被老張兩口子囑咐,讓她們五點鐘準時來吃席。

吳悅和曹月馨對視一眼,異口同聲:“好的叔叔,我們一定準時來。”

現在才過一點,還要等上四個小時,好漫長啊!

回到家,兩人時不時從陽臺探頭,瞄向底下的遮陰棚。

樓下空地,程夏帶領着她的一幫助手們,奔赴在煙火氣中……

四點鐘後,陸陸續續有賓客前來。

望見樓底下坐着一群人,吳悅和曹月馨也坐不住,兩人生怕錯過了開席時間,一合計,也跟來坐着。

遮陰棚內,人挺多。

年輕人低頭玩手機,年長者三五成群,唠着嗑。

吳悅束起了耳朵,聽奶奶們聊八卦,聽得起勁,倒也不覺得時間難熬。

忽而,飄來一股濃郁厚重的肉香。

“好香。我去廚房看看小程師傅又做了什麽好吃的?”

聽到熟悉的聲音,一扭頭果然看見張盼,吳悅立馬扔下八卦,随着張盼來到搭建的臨時廚房。

曹月馨默默擡步,跟上。

來到廚房,這裏正忙得熱火朝天。

程帆用機器絞好一盆豬肉餡,開始剝玉米粒……

邵駿專心切薄魚片,其他助手幫忙清洗豆腐皮,小龍蝦挨個用刷子洗刷。

聽見熱氣推動着鍋蓋,鍋中傳來咕嘟咕嘟聲,随着騰騰的熱氣溢出,那股鮮美香濃的奇香,便是來自于此。

另一只鍋裏煮着東坡肉,同樣肉香四溢,卻不似老母雞湯那樣鮮明濃烈。

見到張盼,還有身旁跟着的兩個陌生人,程夏以為她們等得着急了,安撫說:“再等等,還有半小時。”

張盼指着被熱氣推動的鍋蓋,問:“那個是什麽啊,好香?”

程夏回:“老母雞湯。”

她低頭給魚籽、魚泡、魚白、魚腸、魚肚用清水清洗幾遍,

魚籽容易散掉,清洗的時候,需得格外格外小心。

浸泡出血水,清洗幹淨後,她用蔥姜、料酒、食鹽,少許黑胡椒粉,給魚雜腌制十幾分鐘。

看她們實在太忙,張盼不好繼續打攪,多吸忌口雞湯香氣,走出廚房。

竈臺前,趁着腌制魚雜的碎片時間,程夏把蔬菜下水汆燙熟,調了一碗料汁,攪拌均勻,放到冰箱裏保鮮冷藏。

腌制好的魚雜,用清水沖洗一遍,整個過程小心翼翼,防止魚籽散開。

清洗後,瀝幹水分,單獨取出魚籽,給其它魚雜焯水去腥。

單獨取出的魚籽,下鍋小火油煎。

高熱的油溫,也可以起到去腥的妙用。

煎好的魚籽撈到容器裏,放入焯好的魚泡、魚白、魚腸、魚肚也一起煎一煎,同樣撈到容器裏,放着備用。

利用鍋中殘留的部分底油,下蔥姜蒜、泡椒碎、花椒、幹辣椒段,爆出香氣,一勺豆瓣醬,兩塊火鍋底料,炒出紅油,加入适量清水,倒入剛才油煎過的魚籽魚雜,大火煮開。

煮至魚湯沸騰後,轉小火慢炖十分鐘,可以放入豆腐塊、菌菇、木耳、青菜、豆腐皮等配料,繼續小火焖煮五分鐘。

利用程夏給的小妙招,用木筷抵住,邵駿就不會切透了藕夾。

切到三分之二處,填上調了佐料的豬肉餡兒,裹一圈面糊糊,下到鍋中進行油炸……

炸完藕夾,程夏順便把剛處理好的小龍蝦也一塊兒炸了。

過濾掉雜質,熱油盛到容器裏,利用底油,加蔥姜蒜、花椒、八角、香葉,倒入炸好的小龍蝦一起翻炒,适量清水沒過小龍蝦,蓋上蓋子,大火煮開。

半小時後,被通知可以開席,老張家的親友幫忙鋪桌子,招呼賓客落座,清點人數,以免有遺漏。

這個問題,顯然不可能出現。

不等到開席時間,大家早已圍了過來,生怕一不小心自己被漏掉。

中午的席面,在老張家的親友團裏獲得了不錯的口碑。

份子錢是小事,錯過了大師傅親手制作的流水席,才叫後悔。

這種手工現炒的席面,一年也難得吃上一次。

聽到要吃席,小孩子烏黑的葡萄眼,頓時亮晶晶:“鍋包肉肉。”

中午的鍋包肉,酸甜可口,簡直戳中小孩子們的味蕾。

聽到馬上要開席,大家和不用三請四催,紛紛自己找位置坐下,眼巴巴瞅着旁邊單獨的小遮陰棚。

一會兒端菜的人,會從那裏出來。

吳悅和曹月馨被招呼着跟張盼的未來嫂嫂坐一桌,大家都是年輕人,有共同話題,吃飯也合得來些。

很快清點完人數,确認賓客名單上的都來人了,開始出菜。

第一道菜,豆腐皮肉卷。

裏一圈淡粉色的豬肉餡兒,外面包裹着一圈金黃色的豆腐皮,肉餡裏頭點綴着蔥花。

豆腐皮肉卷擺在盤子裏,像是向日葵,中間放着一碗蘸料汁兒,暗紅色的醬汁裏點綴着蔥花和小米椒,聞着似乎有生抽的鹹香,辣椒油的辛辣芳香。

擺盤好漂亮啊!

用手機拍了張照片,吳悅迫不及待握住一次性木筷,給自己夾起一塊豆腐皮肉卷。

看數量,桌上每人能分到兩個肉卷,吳悅遲疑片刻,決定先不蘸汁兒,吃個原味的看看。

年輕人吃席,沒那麽多講究,大家早已被廚房時不時飄來的肉香饞到,不知道吞了多少回口水。

一切都是值得的。

送進嘴巴,肉餡鮮美多汁,一口咬下,流着油水汁兒。

豆腐皮筋道有韌勁兒,越嚼越香,能吃到豆子香。

因為是上鍋蒸熟的,口味偏清淡,非常适合老人小孩吃。

吳悅又去夾屬于自己的第二個,這次蘸了蘸油料汁,紅油吸附在肉卷上,辣椒的辛香刺激着味蕾,分泌出口水。

咬下一口,率先被料汁裏辣椒油的熱辣滾燙,席卷了整個口腔,火辣之餘,還有一絲絲麻香。

“好辣。”

聽見身旁的曹月馨辣得直哈氣,給自己猛灌飲料,吳悅覺得這個辣度還可以接受,麻麻辣辣的,超過瘾啊。

感覺這個蘸料汁很香,拌點蔬菜啥的都好吃,要是一會兒沒人要的話,她決定厚臉皮打包了。

蔣瑤東張西望,瞅見未來小姑子幫忙跑腿回來了,立馬招手讓她過來,投喂了豆腐皮肉卷:“我覺得這個可好吃了,特意給你留了個嘗嘗。”

張盼嗷嗚一口,塞得嘴巴裏鼓鼓的,瘋狂點頭:“嗯,真的好香,麻麻辣辣的,我喜歡。”

不止張盼喜歡,小孩子也很喜歡這種顏值高的肉卷。

它不像魚,要小心仔細着魚小刺,肉卷清淡,一口咬下都是肉肉,拿着就能吃。

第二道菜,也映入眼簾。

東坡肉一上桌,帶孫兒吃席的爺爺奶奶,立刻夾來給孫兒吃。

鹹甜口的,也是小孩子們的最愛。

一看到東坡肉,橫豎交錯的綁着繩子,那棗紅色的油亮色澤,勾得張盼挪不動腳:“嫂嫂,我想吃這個。”

蔣瑤也想吃,一共有十塊,每人都能分到一塊:“好,我分你一半。”

“給你先咬一口。”她夾起東坡肉,表面流動着玫瑰色的醬汁兒,肉塊在空中一顫一抖,肉感十足。

因為綁着繩子,張盼左右各咬掉肉塊的一角:“軟乎乎的,好軟糯。”

看似很肥,許是油脂肥油被炖煮出來,吃起來不覺得肥膩。

連蔣瑤這種不愛吃肥肉的人,都覺得很香,拆掉麻繩,入口鹹甜,軟糯香濃。

尤其是肉皮,肥嫩似果凍般,q彈彈,膠質滿滿。

第三道菜品麻辣小龍蝦,備受年輕人的寵愛。

“我靠,現做的小龍蝦好麻好辣好新鮮,真帶勁兒。”

後面一桌的年輕人,因為麻辣小龍蝦的出現,躁動不已。

吳悅默默嗦着手指上的麻辣汁兒,心想着,确實好帶勁兒,辣手指頭啊!

很辣很麻,又不舍得放下,龍蝦肉蘸着麻辣湯汁兒,初時麻辣鹹香,肉質緊實q彈,細細品嘗,吃到後面是龍蝦肉的一絲絲鮮甜。

很新鮮的小龍蝦,所以肉質才這麽q彈,不像預制菜包裏的蝦尾巴松散,只剩鹹辣,幹燥的辣,吃得胃裏火辣辣的痛。

席上的麻辣小龍蝦,新鮮味美,它的辛辣是香而不燥,主要突出一個“香”字。

剝完一個,嘴巴裏沒味道,被一陣失落的空虛感包圍住。

吳悅又拿起一只麻辣小龍蝦去剝,剝殼之前,先嗦一下他的辣湯,可謂是小龍蝦的靈魂所在。

嗦完後,利落擰下蝦尾巴,撥開硬殼,取蝦仁蘸着湯汁兒,鮮香麻辣的豐富口感,在舌尖輪番登場……

嗯,就是這個味兒。

一盆麻辣小龍蝦看着分量很多,吃起來肉少,大家還沒過完嘴瘾,發現容器裏已經空了。

炸藕夾又被端上桌,大家正沉浸在麻辣小龍蝦沒了的失落中,對炸藕夾暫時有點提不起興趣。

吳悅還是緊随着大家一起夾了一塊,被它酥脆的面糊糊驚住。

這又是什麽神仙美味?

面糊糊酥脆油香,立刻吸引了她的注意力。

咬開脆皮,內裏的藕夾和肉餡猶抱琵芭半遮面,若隐若現,勾魂無比。

蓮藕脆生生,甜津津,炸過的肉餡香嫩,配着外面香脆的面糊糊,彙聚成了一個外酥裏嫩。

麻辣小龍蝦,早已被抛諸腦後。

現在吳悅滿心滿眼裏,只剩下這份又香又脆的炸藕夾。

蓮藕脆爽,回味是一絲絲藕的甘甜。

絕了,炸藕夾好好炫。

剛炫完炸藕夾,又端來酸湯財魚片。

這道菜,吳悅在“夏夏吃吃吃”的id賬號裏見過,似乎是上次給社區幫忙時做過的。

當時看剪輯過的短視頻,她和其他粉絲一樣,回看了無數遍,被手機屏幕裏的美食饞得慌。

沒想到有一天,她也能吃到夏夏老師做的美食。

這道酸湯財魚片,她可要好好品嘗。

筷子夾起一片潔白魚片,薄得幾近透明,流動的紅油汁緩緩停留,懸在底部,滴落,在桌面炸開一朵紅梅。

今天的酸湯財魚片跟上次不太一樣,似乎加了辣椒,入口是二荊條的香辣,只餘辛香,吃着不覺得辣。

魚肉鮮嫩到了極致,一抿即化,舌尖裏只餘下一個“鮮”。

好嫩滑的魚片,香辣之餘,飽含一絲香醋的甜酸。

分成十份的玉米烙,金黃的玉米粒上,撒着綿白糖,糖裏顆顆晶瑩剔透,在光線裏投射着碎光。

用手拿起一塊,牙齒切割時,能聞見甜玉米的清香,夾雜着絲絲奶香味。

香香甜甜,金黃酥脆,甜玉米裏還能在口腔裏爆着玉米甜汁兒。

舌尖,泛着白糖的甜香,甜如蜜。

濃香綿延的雞湯粉絲一出,飄香杳杳,誰與争鋒?

湯面漂浮着金黃油脂,絲絲縷縷的粉絲像是海藻,一看就知道是正兒八經的土雞熬的湯。

這可是好東西,小孩子吃不夠。

吳悅也吃不夠。

吸收了雞湯精華的粉絲,帶來濃香馥郁的鮮美,賦予舌尖一種極致的味蕾享受。

粉絲爽滑,很好嗦,吃完粉絲,端碗啜飲一口熱雞湯,鹹香鮮美在味蕾綻放,經過一個多小時的炖煮,炖出這一鍋甘醇濃鮮之味。

金黃的雞油,一點不膩,喝着油香油香,滋補豐盈,心底生出幸福感。

一碗熱湯下肚,渾身出一身熱汗,煩惱和焦慮,被暫時抛諸腦後。

只剩下渾身毛孔舒張的輕松,滿足。

涼拌什錦蔬菜和幹豆角燒肉一同上桌。

涼拌菜不用說,下飯神奇,炎熱的夏天,沒胃口,吃個涼拌菜最好不過。

吳悅品嘗了下,發現涼拌菜裏的料汁和豆腐皮肉卷的蘸汁味道相似,更加确認用這個料汁拌涼菜好吃。

怎麽辦,好想打包走蘸料汁?

幹豆角燒肉,大家專撿幹豆角吃。

吳悅好奇,也挑了幹豆角吃,果然幹豆角比肉還香。

經過自然陽光的晾曬,幹豆角具備一種植物晾曬後的幹香,經過熱水浸泡開來,在肉湯裏炖煮,吸收了肉湯肉汁,軟爛有韌勁兒。

用肥一點的五花肉燒幹豆角,吸納了肥油,幹豆角嘎嘎香。

石鍋魚雜,菜如其名。

這道菜,不含魚肉,取用各類魚雜,經過香料的精雕細琢,又以各類蔬菜、豆腐、千張等配料的輔佐,醞釀出一鍋濃香美味。

魚籽綿密,顆粒感分明。

大塊大塊的魚籽,鮮美銷魂。

魚肚脆嫩,很有嚼勁兒,越嚼越辣。

辣得吳悅斯哈斯哈,手裏的人筷子根本停不下來。

魚白嫩嫩的。

魚泡肥美鮮嫩,怎麽吃都不夠。

吳悅發現自己最愛裏面的魚泡,可惜魚泡好少,才吃到兩個。

張盼盛來一大碗米飯,給自己盛了小碗,剩下的放桌面上,誰要誰拿。

吳悅添了一碗米飯,問身旁的曹月馨要不要……

她端着米飯,舀一勺魚湯,一大塊魚籽,搗開,魚籽魚雜湯拌飯,挖一勺送來,跟她想的一樣,真夠味兒。

許是湯裏加了泡椒,辛辣之餘,帶着一點點酸香,酸辣下飯。

顆顆米飯裹滿了魚湯,香噴噴。

光用魚雜湯拌飯,她能幹掉兩碗米飯。

吃完一碗,又用魚雜湯拌一碗米飯,這時候碗底已經沒有魚籽魚雜,還剩下零星配菜。

豆腐塊煮得滿是孔洞,咬開一角,爆着湯汁。

就着一塊豆腐,扒掉兩口米飯,辣得要命,又辣又香,舍不得放下飯碗。

吳悅一把抹掉額頭熱汗,繼續低頭扒飯。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