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章

第 55 章

已到了八月,便要為八月十五中秋節做準備。

黛玉想着他們家裏主子少,只有她和慕澤兩個人,也不必許多下人伺候,不如到時候就讓下人自去玩樂,有事再叫人。

慕澤聽了,就說再請個戲班子來,不就更熱鬧了。

黛玉這些日子出門應酬也聽了不少從前沒聽過的戲,不像往常在賈家時,上頭有老太太,太太,鮮少有輪到她點戲的時候。

如今自己當家做主了,自然是想聽什麽戲,就點什麽戲了。

因着提到了賈家,黛玉又想起自己先時曾和慕澤提過,秋日裏請外祖母來家裏逛一逛的事,後來忙起來她倒把這事給忘了。

“外祖母……我是有些日子沒有去給外祖母請安了。”黛玉道。

黛玉這些日子不是出門應酬,就是在家裏也有打發空閑的樂趣,每日過得太充實,倒顧不得再想起別的了。

雖說先時和賈母鬧了些不愉快,可到底老太太還是黛玉的外祖母,多年的養育之恩,黛玉總不能因為那點事,就和外祖母老死不相往來了。

況且,賈母為着賈寶玉忽視黛玉,倒不是頭一遭了。

日子久了,就和從前那些事一樣,黛玉安慰自己兩句,也就過去了。

終究不是什麽踩到黛玉底線的事。

慕澤雖然很樂意黛玉想不起來賈家,但總歸老太太活一日,黛玉就不可能完全不在意賈家。

就如同此時,黛玉只記挂着自己沒有去給賈母請安,卻忘了賈母也沒讓人來問她一句話。

也或許是,她習慣了這樣被忽視……

Advertisement

慕澤心疼不已,遲疑着道: “明日……改日我陪你去給老太太請安,老太太許是忙着呢,也顧不上咱們。”

黛玉這才想到,賈家的确多日沒來過人了。

黛玉苦笑一聲: “外祖母許還怪我呢。”

“都是我對老太太不敬,怪也是怪我。”慕澤不想讓她自責, “何況那一日,雖說是寶二爺有錯在先,再三糾纏,但老太太護短,難免遷怒我。”

“跟你沒關系。”慕澤捧着她的臉頰,輕聲道, “我去給老太太賠個不是……”

黛玉搖頭,道: “老太太生氣便生氣吧,你若是去賠不是,不定又要……”

以賈母對賈寶玉的溺愛,若是他們這邊低了頭,賈母必然記不住之前的教訓,還得讓賈寶玉接着出現在她和慕澤面前。

再者說了,賈母護短,黛玉難道就不護短麽明明是賈寶玉的不是,為什麽要讓慕澤先低頭,沒有這種道理。

黛玉最終道: “且再看看,老太太若是還在生我們的氣,咱們去了倒惹得老太太不痛快,還不如不去。”

既然是賈母和賈寶玉的不是,斷然沒有他們這邊先低頭的道理。

慕澤點頭。

慕澤怕她郁悶,又引着她說些中秋的安排,又說起家裏的事來,如今靖國公府有一件要緊事,必須早做決斷。

初夏時分,他們去莊子裏帶回來了幾只小兔子,這些兔子在靖國公府安家,并且從那以後繁衍生息,不過短短的兩個月,四只兔子變成了二十只,并且還有再增多的趨勢。

再不管一管,以後靖國公府就是兔子窩了。

慕澤本想提議不如吃了算了,他知道有家酒樓的廚師做兔頭的手藝極好,但他怕黛玉不忍心。于是,慕澤從酒樓裏買了兔頭回來給黛玉嘗,黛玉吃過之後表示的确很好吃,但她能吃別人家的兔子,自己家的萬萬是吃不下去的。

慕澤又說不如将它們送回到莊子上養着去,但那樣也是皮毛和兔肉的結果,只是黛玉或許看不到罷了。

好歹養了些日子,心裏頭還是不忍心。最後,黛玉讓人将它們隔開養着,不許它們再生小兔子了,此事才算完。

因着中秋節到來的,皇帝緊繃了一夏天的心情終于舒緩了些許,因為節日當天文武百官都要在家裏團圓,皇帝便決定在八月十三在承乾宮宴請群臣。

但皇帝的好心情很快被甄家人打破了,他們家給太上皇送了份中秋節禮,倒在床上快一年的太上皇收了後,枯木逢春,竟然能下床走路了。

皇帝親自去給太上皇請安,确定太上皇不是回光返照,是真的見好了。

那天是八月初十,與此同時另有一個消息從江南傳到京城,甄家尋到了一位大和尚,據說可以生死人肉白骨,這位大師此刻正在進京的路上。

據說,甄家進獻給太上皇的節禮,就是這位大師給的。

皇帝派出去的人只能查到那所謂的節禮,是枚丹藥。

陳大學士當場提出質疑: “煉丹乃是道家所學,這所謂的大師,不知道是哪裏來的邪魔歪道,陛下,怕是來者不善啊!”

“甄家……”皇帝咬牙切齒道, “這麽輕易就走了,果然是為了讓朕放松警惕!”

太上皇和皇帝可沒有什麽父子情深,皇帝巴不得太上皇早日去見列祖列宗,如今太上皇眼看着竟然真的要死灰複燃了,皇帝簡直覺得老天無眼,老頭子那麽大歲數,怎麽還不死

但這話皇帝還不能直白的說出來,即使滿屋子人都恨不得立刻聽到太上皇駕崩的好消息,但面上大家還是要裝一裝的。

陳大學士說完,又有另一位內閣重臣上前道: “甄家心懷悖逆,怕是要借此謀害太上皇,請陛下徹查此人!”

皇帝不但想查那個弄虛作假的大和尚,他還想着那個和尚最好不要踏進京城,但轉念一想,如果那個和尚真有起死回生的本領,那該收歸己用啊!

懷着這種想法,皇帝将禁軍統領留了下來,雖說論本事,慕澤更勝一籌,但要說信任,皇帝當然更信任禁軍統領。

禁軍統領覺得皇帝腦子有疾,歷來追求長生的帝王不知凡幾,可到了誰能長生了開國之君,盛世明君,最終都化作一捧黃土。

誰能永生誰都不能!

八月十二,慕澤和禁軍統領商議內外協同防護之事時,馮統領将此事透露給了慕澤: “陛下如今已經派了暗衛去截殺此人,但甄家如此大張旗鼓的送人入京,我想必定有重重防護,或許不會這麽容易就能得手。”

慕澤道: “如果太上皇真的是因為這個和尚給的藥才好的,不說甄家,太上皇就不容許他死。”

誰知道太上皇還有多少後手,皇帝的目的可不是那麽容易能達成的。

馮統領道: “太上皇……真的一日比一日有精神了。”

禁軍防衛宮禁,除了後宮進不得,宮裏所有地方禁軍無孔不入,知道些太上皇的情形,輕而易舉。

“那個妖僧,一定是用了什麽歪門邪道!”馮統領恨恨道。

慕澤道: “難道不可能是太上皇之前一直在裝病麽”

馮統領斷然否認道: “不可能!我親眼見過太上皇喝藥,還有那些藥渣,這個做不了假。”

但慕澤絕對不相信有這種醫術,一個快死的人,愣是一下子活蹦亂跳的,這其間,必定有什麽隐情。

不過馮統領不是來和慕澤商議太上皇怎麽好起來的,他是想着入了京,就是他們的地盤,禁軍不能在外頭動手,慕澤的京營卻可以,如果皇帝派出去的人沒能成,就……

慕澤打斷他的話,道: “沒有陛下的命令,誰都不能擅動京營。”

馮統領道: “你可是京營節度使!”

慕澤道: “我只是京營節度使。”

馮統領因聽了皇帝那些話,見了皇帝的态度,很不放心大和尚活着進宮,但他自己又沒有人手能在宮外動手,這才将主意打慕澤這裏來。

馮統領曉之以理動之以情的勸了慕澤半天,還說皇帝事後必定有賞,但慕澤堅持除了皇帝,誰都不能擅動京營。

馮統領知道慕澤的顧慮,只好放棄勸他,轉而想方設法去勸皇帝,如果大和尚入了京,就讓慕澤派人去截殺。

黛玉前兩日還和馮太太去賞了花,聽慕澤回家說起今日的事後,氣道: “虧他還是禁軍統領,他難道不知道沒有陛下的命令擅動京營是多大的罪過,況且陛下根本沒有和你說要截殺大和尚的事,你倒是先動手了,他是怕陛下不疑心你嗎”

慕澤撫着她的胸口,勸道: “消消氣,消消氣,別為不值得的人生氣,我與他也只是泛泛之交,他呢,一片忠君之心是不假,可……再忠君,也不能把什麽事都想在陛下前頭。”

黛玉摸摸他的臉,道: “他忠他的君,把別人往火坑裏推算怎麽回事”

慕澤倒不怎麽在意,貼着黛玉的手,道: “他可不這麽想,他只覺得為臣者就該同他一般,一心為君,将自己的榮辱生死置之度外。”

說到這裏,慕澤歪了歪頭,慶幸道: “幸好,我小時候不愛讀那些迂腐的聖賢書。”

黛玉捏了捏他的臉,道: “是啊,我可愛讀了。”

慕澤低頭蹭着她的額頭,道: “你讀書是明理,他們呀,都讀迂腐了。”

黛玉撲哧笑出聲來,想了想,踮腳撞了撞他的額頭,道: “你又有理了。”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