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農資市場
第53章 農資市場
◎農資市場◎
沒想到小魏同學“被點擊率”着實過高。
笑死, 李燭想聊根本沒機會,要排隊。
下午的課剛上完,魏檗便被紀大姐拉走, 宿舍搞“團建”,和謝英、溫榮一起去農資市場。
八十年代的城市,還沒有像攤大餅一樣四散攤開, 農資市場離學校, 紀大姐說, “十多裏路”。
才五公裏, 不遠,開車十多分鐘。
魏檗正想說不遠, 謝英和溫榮卻齊齊嘆了聲“好遠”,要打退堂鼓。
魏檗這次一愣, 反應過來。
她們現在出行,別說汽車, 自行車都沒騎過來, 要腿着去。
“啊……”她也真心實意感嘆了一句,“好遠啊,出行不易。”
“瞧你們一個個的。”
紀大姐點點她們三個,溫榮和謝英無所謂,魏檗她是一定要拉去的。但大家都是一個宿舍裏的,如果只拉魏檗去,分成兩撥, 似乎在拉小團體,顯得不太好。
紀春蘭學歷不高, 能到如今的位子, 靠的全是會做人。
她點點魏檗三個人, 拿出老大姐的派頭,跟她們說:“不要抱怨路遠,今天大姐帶你們開開眼界,請你們坐車。”
“哇!”
“那怎麽好意思。”
謝英和溫榮立馬轉變了态度,嘴上說着不好意思,身體卻很誠實的往校門外站臺走。
魏檗真的有點不好意思,她掏出一把零錢,還沒點齊,被紀春蘭一把搶過。
紀春蘭強硬把零錢塞回魏檗包裏,“這點能力姐姐還有。再掏錢,就看不起姐姐了。”
好吧。魏檗不再和紀春蘭争辯,只是和紀春蘭約好,下次再去,由自己付錢。有來有往,關系才能長久。
四個人說着話站在街邊。
不一會兒,過來一輛售票的公交大巴車。謝英往前走了兩步,被紀春蘭一把拽了回來。
紀春蘭指指被她揮手招過來,停在公交後的黃色面包車說:“坐那個。”
“啊?啊!”
謝英的神色從迷茫轉為震驚。
魏檗和溫榮也吃驚的看着紀春蘭。魏檗吃驚于現在竟然已經有了招手即停的出租車。而溫榮本來以為,紀大姐請客,讓她們坐公交車已經很奢侈了。
要知道,前幾年,這些“面包車的士”可是只收外彙的。只有外國領導人、外賓來,才能約到。
紀大姐竟然,竟然請她們坐“專車”?!這得多少錢啊。
溫榮看看紀春蘭,竟然有點不敢上車。
紀春蘭爽朗大笑,她相信,這次出行,會讓三個“小妹妹”印象深刻。
“走啊,上車,都傻了嗎。”
魏檗率先反應過來,做了個請的姿勢,讓紀春蘭先上車:“大姐,你請。我們跟着你。”
有了魏檗提醒,謝英和溫榮也反應了過來,連連請紀大姐先上車。
紀春蘭也不推辭,打開前門坐了進去,見魏檗三人從後門上了車,對司機說:“走青年路,去農資市場。”
“好嘞。”司機師傅十分複合魏檗的“刻板印象”,及其健談。
就着紀春蘭的話頭往下聊,“看來您常去。路熟。”“是學校裏的教授嗎。”“科學院的專家啊,不得了。”“農科院不就是農業科學院?”
“現在農資市場可比以前亂。”“您了解啊,您肯定比我了解。”“公家單位都沒飯吃嗎,不能夠吧。”…………
一路上,師傅話就沒落地。
魏檗坐在後排,窗外高大的法桐掠過。通過紀春蘭和司機師傅的聊天,她才琢磨出來為什麽紀春蘭對自己這麽熱情。
她穿來之前,也在農科院待過。雖然地方不同,每家單位各有際遇,但在時代的浪潮前,總體經歷是大差不差的。
八十年代之前,農資——化肥、農藥、作物種子,作為戰略物資,一直是國家統一調配。特別是作物種子,有嚴格的适種區域和主要栽培區域。比如,湖南的水稻,賣到黃淮地區種,是犯法的。
這個規定,其實有一定道理。
因為各地氣候環境不同,在一個地方種得好的品種,拿到另一個地方,可能會因為不适應另一個地方的環境,導致産量大幅度下降。
在糧食極為緊張的事情,一個地區當年收成不好,是要餓肚子的,不得了的大事情。
并且長途運輸,還容易造成各地病害、蟲害大交流,造成病蟲害大爆發。
所以八十年代之前,各省統一調配農資。農科院負責研究生産種子,每年財政直接給錢,按照下發的計劃任務,有多少需求生産多少。
但到了八十年代後,市場全面放開,農資經營一步一步變成了純粹的市場行為。
連水稻、玉米、小麥這些戰略性主糧作物,也沒有強制手段要求必須種某一品種,只能通過引導、宣傳,讓當地更多種植适宜本地的品種。在魏檗工作的時候,政策監管和市場已經相當規範,還會偶爾出現種了本地不适宜品種,導致沒有收成的情況。
更別說現在,一切向錢看,各家農科院、研發單位手段齊出。
魏檗聽到紀春蘭抱怨,“現在成啥了,每家單位都要自己創收,不斷推新品種。我們所地不夠,新品種出的慢,都快被兄弟單位擠得工資發不下來了。”
說起來,紀大姐在的北南市,雖然不是省會城市,但因為離滬市近,比省會城市更像省會城市。農用地少,經濟發達,人工貴,大家夥兒寧願去滬市打工,也不願意留在家鄉種地。
紀大姐她們那邊,必定缺土地,人工貴,所以她才想在外地找代種基地。
巧了不是,魏檗她們西河市,黃淮大平原,一個字,窮,兩個字,土窮。
地多,人多,沒錢。
和紀大姐她們兩下裏必定一拍即合。
“工資都要發不下來了啊。”
魏檗琢磨着紀大姐的話,油山西村裏的大家夥兒,可不面臨什麽火燒眉毛的急事兒。她和紀春蘭感情是感情,在商還是要言商。現在,是紀春蘭更急切,她可以再觀察觀察看一看,貨比三家,穩坐釣魚臺。
車窗外飛快掠過“XX市農科院”的字樣,是省會城市的農科院。魏檗淺淺勾了下嘴角。
沒幾分鐘,到了農資市場。十多裏路,不堵車,一會兒就到了。
司機師傅停在路口,跟她們說:“從這小路進去,走到頭左拐就是。”
溫榮意猶未盡下了車:“咋這麽快,眨眼到了,我還沒坐夠。”
大家哈哈大笑,走過小路,往左一拐。
魏檗被乍然出現在眼前的“農資市場”吓了一跳。
怎麽這麽多人!
農資市場烏泱烏泱,人聲鼎沸。和她之前去過的,以及她認為的,完全不一樣!
她以為的市場,是一個集中大園區裏,有水泥路,有很多商鋪。有來來往往的車輛裝卸貨物。每家商鋪挂着标牌,或者簡陋一點,沒有标牌,甚至更簡陋一些,化肥種子農藥亂糟糟堆在門口。人多的時候,在某家店鋪裏還會傳來争吵、嚷嚷的聲音。
——這樣的場景,已經是魏檗想象中最初級、最淩亂的市場了。
然而眼前的景象,比她想象中的還要混亂擁擠,完全超出魏檗的認知。
還能叫“市場”嗎?如果能叫“市場”的話,至少也得是個“狂野版”。
門店幾乎看不到幾家,所有的人,都席地而坐,涼席一鋪,直接開攤!
地方雖然大,但因為人多,便格外擁擠。
紀春蘭伸出手牽住魏檗,然後魏檗、謝英和溫榮一個牽住一個,四人緊緊牽在一起,免得被擁擠的人群沖散。紀春蘭打頭,在人群的縫隙中游魚一樣往深處去。
好在,過了進和出交彙,格外擁擠的狹小路口,裏面人群分散之後,還算寬敞一些。
魏檗沿街看去,有賣大豆種子的,有賣小麥玉米種子的,有賣各種蔬菜種子的,她看到有一個老頭,看起來五六十歲的樣子,在賣果樹苗子的。果樹苗子旁邊放着用紅色塑料袋裝着的一大包,看起來像辣椒種子一樣。
魏檗彎腰撿了根果樹苗,苗子上綁着紅繩,離根部大概20公分左右,有一個凸起的疙瘩。根下面還帶着土。
攤主聲音嘶啞,向她介紹:“這是蘋果苗,一塊錢根。別看我賣的貴點,拿回家栽下就能活。不信你問問,數我們家苗子長得好,結的果多。”
魏檗沒作聲,點點頭,放下蘋果苗,又抓了一把塑料袋裏的種子。
種子白色偏黃,魏檗抓起來就發現,這不是辣椒種,是西紅柿種。
“這是洋柿子,1毛錢20粒。”攤主大爺又出聲了:“結的可好了,你買點回家種上就知道。”
魏檗依舊沒作聲。她第一次來市場,一路看過來,賣的東西真真假假。
老大爺這邊賣的倒是實在貨,但價格有點高了。
市場裏魚龍混雜,她摸不清頭緒,擔心一出聲詢價,便被人賴上。
魏檗把手裏種子全部放回塑料袋,跟攤主大爺說,“再看看。”轉身去尋找紀春蘭三人。
紀大姐她們已經走過去快二十米,謝英和溫榮在小攤子前走走停停,紀大姐卻熟視無睹,看都不看一眼,時不時停下腳步回頭叫她們三個快點跟上,抓緊往裏面走。
魏檗快走幾步追上紀大姐,問:“姐,你不看這些攤子?”
紀春蘭點點頭,等謝英和溫榮也走到近前,說:“別圖攤子上便宜,他今天在這裏,明天說不定就跑了,找都沒地方找。”
魏檗反應過來,問紀大姐:“裏邊有固定的?”
溫榮說:“我就看看,哪能在攤子上買。”謝英也笑道:“想買也沒錢啊。”
“不買最好。”紀春蘭說:“騙子太多。咱都拿的是公家的錢,別因為個人錯誤給公家造成損失。”
“來了來了~快快快!!”
紀春蘭還想再囑咐她們兩句,一下子被人群沖了個趔趄。
她們前邊不遠處,突然呼啦啦圍了一群人。
“怎麽了怎麽了?”溫榮眼睛驟然發亮,興奮的踮起腳,快速拉扯魏檗的袖子:“去看看去看看!”
小城市裏熱鬧少,到省會城市趕大集已經夠興奮了,看熱鬧更難得。
謝英也蠢蠢欲動。
“好~~!”“給我,給我五十斤!”“我先來的!”“給我!!”
人群中忽然爆發出一陣陣叫好聲,争搶聲此起彼伏。
魏檗遠遠瞧着,圍成圈的人手裏揮舞着各色編織袋,瘋了一樣往裏擠。
“這是賣什麽的?”她問紀大姐。
紀春蘭搖搖頭,“不知道。新興的吧,我之前來沒見過。”
“看看去?!”
魏檗和溫榮謝英對視一眼,都看到了對方眼裏濃濃也來了興致。
“紀大姐~~”
三人齊聲叫道,閃着buling~buling~的眼睛。
“紀大姐~~~”
紀大姐有什麽辦法呢,一個妹妹還好,三個妹妹盯着看,紀大姐無奈嘆氣,“去看看。”
“喔,好诶。”
溫榮歡快叫了一聲,一手牽起魏檗,一手牽起謝英,“嗖”一下竄過去。
人群裏三層外三層。
溫榮憑借小巧靈活的個子,在人群縫隙中插空,生拉硬拽着魏檗和謝英往前擠。
謝英生得胖,身量大,她往前一擠,把溫榮找到的小空,生生擠成大空,然後魏檗被謝英用力一拽,拽到擠出來的大空裏。
被擠到的人怒目而視,魏檗只好堆起一臉笑……
三人分工協作,溫榮負責插空,謝英負責趟開,魏檗負責賠不是,配合分外默契。
魏檗臉都要笑僵了,終于,好不容易擠到了最前面,看清楚了引大家夥兒發瘋發狂的東西。
這是……
魏檗愣愣看着被大家夥兒圍在中央的三個壯漢,和地上堆成三堆,黑漆漆散發臭味的東西。
一個壯漢拿着鐵鍁,中間堆裏鏟三下,左邊堆裏鏟兩下,右邊堆裏鏟一下,全鏟到一個大木桶裏。另一個壯漢拿一根木頭棍子,在木桶裏來回攪拌,讓散發臭味的東西混合。
最後一個壯漢,拿着一杆秤,一邊收錢,一邊把木桶裏的東西鏟到大家夥兒遞過去的編織袋裏,裝好之後上稱。
“這是什麽?”
溫榮扯大嗓門問。
過稱的壯漢頭也不擡,“肥料,一塊錢十斤。”
溫榮驚呼:“什麽肥料這麽貴?!”
過稱的壯漢這時擡頭看了她一眼,說道:“我們自己家傳秘方配的肥料。你問問這些人,貴不貴?”
“不貴不貴。”溫榮旁邊的一個大姐遞過去一個黃色編織袋,“兄弟,給俺稱50斤!”
過稱的壯漢接過編織袋,看了看溫榮和魏檗、謝英,道:“不買離遠點,別當人家。”
魏檗三人一臉懷疑人生。
經歷了後世營銷手段轟炸的魏檗,懷疑剛剛遞袋子的大姐是托,絕對是托吧!
許是魏檗懷疑的眼神太過明顯,大姐接過裝好肥料的袋子之後,好心給她們仨解釋了一句:“這肥料用得好,俺家每畝地去年多産了10斤糧。”
聽完大姐說話,溫榮震驚臉彎下腰,撿起崩到腳邊的碎渣渣,掰開看了看,放在鼻子底下聞了聞,站起身來,攤在掌心給魏檗和謝英看,“這明明是……”
接着溫榮被魏檗一把捂住嘴。
“唔唔唔。”
鏟肥堆的壯漢看到這邊的動靜,把鐵鍁杵在地上,滿臉橫肉,神色不善的看向她們仨。
魏檗對謝英說:“壞了,我身上沒錢。咱的錢都在大姐手裏,我們找大姐拿了錢再來買吧。”
“哦,好,好。”
謝英随便魏檗說什麽,只是猛點頭。
魏檗說:“咱走吧。”
“好,好。”
謝英轉身,擠出一條道。
到了人群外,溫榮皺着眉問魏檗:“你捂我嘴幹嘛呀?!”
“你說呢?!”魏檗拉着溫榮走遠了一些,才說:“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你當場叫破,那仨壯漢,能繞得了咱?”
這時,紀春蘭和謝英也跟了上來。
紀春蘭問:“怎麽了?”
魏檗:“沒怎麽。”溫榮:“我差一點兒就闖禍了。”
兩人異口同聲。
魏檗無語看向溫榮,姐妹兒,你太直腸子了。
紀大姐果然吓了一跳,拉着溫榮仔細問。
溫榮說:“裏邊有仨騙子,普通肥料摻一起,賣老貴了。要不是小魏,我一時嘴快揭了他們的底,怕是要挨揍。”
“你還知道要挨揍啊!”紀春蘭恨不得戳溫榮腦袋,再給她們強調:“這兒魚龍混雜,千萬不要多嘴多舌!”
“知道知道。”
溫榮在嘴上做了個拉拉鏈的手勢。
可她拉鏈拉了白拉,一路上沒有停嘴,唠唠叨叨不停罵騙子。跟魏檗幾個說,“左邊是草木灰,右邊是尿素,中間是農家肥。草木灰農家肥不要錢,尿素八分錢斤,摻起來就敢賣一塊錢。”“啊啊啊騙子,大騙子。”“成本不到一毛錢,直接翻了十倍,太掙錢了。”“那些人怎麽不把他攤子砸了。”“這麽多人,是不是托?”
“我猜,還真可能不是托。他們,也不能完全說是騙子。”魏檗石破天驚一句話,砸得溫榮暈頭轉向。
“啥?!這還不是騙子!”溫榮差不多要跳起來:“我才是土肥專業!你不要質疑我的專業!”
“沒有沒有。”魏檗好笑,問溫榮:“他們不就是摻成複合肥了麽,效果好是應當應分的吧。”
“啥?!”
溫榮直接被“釘”在地上,拉住魏檗,“你仔細說說,什麽是複合肥?”
魏檗也吓了一大跳。
什麽玩意兒?!現在還沒“複合肥”這個概念嗎?是了是了,之前沒有在意,現在仔細一想,農資店裏,和田頭丢棄的肥料編織袋,一般都是印着不同的大字:尿素、磷肥、鉀肥。
從來沒見過印“複合肥”三個字的。
但是在四十年後,廣告裏地毯式轟炸的,田頭編織袋上印的,都是鮮紅的“XXX複合肥”大字。
史丹丹,金大大,先達達,這些幾乎壟斷國內市場的化肥品牌,全都歸屬國外大的跨國農業公司,市場上幾乎見不到一家國産品牌。
難道是因為國內複合肥發展慢,單一品類肥料抵擋不住複合肥的沖擊?
魏檗上前握住溫榮的手,深情的跟她說:“姐,我發現了一條發家致富的金光大道!”
溫榮眼神蹭一下亮了,“怎麽說?站住了細聊!”
“細聊個鬼!”
紀大姐一巴掌拍開魏檗和溫榮牽在一起的手,攬過魏檗的肩膀,佯怒道:“小魏,你可不能朝三暮四。還種不種辣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