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流言

夏末青草離離,初秋的風掃不盡科爾沁的流言蜚語。

“聽說寨桑臺吉家的格格不滿父母安排,竟然拒婚出逃了 !”一個正給馬兒喂食養膘的牧人悄悄與同伴議論。

“怎麽會?清早還見布木布泰格格遛馬兒呢,瞧着她很是愉快呀!”同伴聞言,面上并不大相信,手上活計也未停,仍築起草垛。

那牧人得意一笑:“不是布木布泰格格,是哈日珠拉格格!聽說前兒晚上一個人逃走了,連婢女也不帶上,真是個黑心腸的!”

同伴見他這樣篤定,也将信将疑起來:“這可是丢臉的大事,你怎麽會曉得?”

牧人停下動作,面上得意更甚:“我家大嫂可是在大福晉跟前兒伺候着呢,消息千真萬确!”

旁邊默不作聲的阿娜日再也忍不住,一把扔下手上活計,大聲争辯:“你們兩個胡說什麽!我們格格才不會逃走,她一定是被人害的!”

那嚼舌根的牧人不以為然,脖子一梗:“臭丫頭,你才胡說呢!是不是又想挨打?”說着揚起手上荊條就要抽。

阿娜日瑟縮一下,短短兩日,身上已添了不少傷痕,此時再經不起新傷。

想起格格,她眼裏盈滿淚水。那天傍晚再回樹林,卻一個人影也不見,等了一個時辰仍不見格格回來,她焦急不已,立刻回去禀報。

誰知大福晉一口咬定格格不滿前陣同林丹汗議婚之事,獨自出逃了!她心中不忿,硬是争辯幾句,卻立刻換來一陣毒打,要不是四世子出面阻止,只怕自己早就被打死了!

大福晉氣不過,把自己發送到這角落裏來做粗活兒,又派這兩個壞脾氣的家夥監督,挨打成了家常便飯。

如今不過短短兩三日,草原上就傳遍了這樣不堪的流言,壞了格格的名聲,更惹得臺吉面上無光,揚言不再認這個女兒。

好在這牧人今日并無太多暴戾之氣,見阿娜日并不激烈反抗,有些無聊,只撇撇嘴虛晃幾下就把她趕去一邊,繼續同他人八卦起來。

阿娜日滿腹委屈,一面畏縮着躲向角落,一面在心中呼喚哈日珠拉,只求她仍然平安的活着。

……

Advertisement

五百裏外,沈陽城內。

哈日珠拉對科爾沁的事一無所知。她夜間如夢也時常擔心阿娜日,卻更要考慮自己未來生路。

此時正是晌午時分,哈日珠拉身體剛剛恢複些,在屋子四處晃悠了一會兒,現下正百無聊賴坐在桌案邊。

濟蘭見她無甚大礙,便趁此時間趕回家中看顧幼小的兒女,也順道料理其他家務。

哈日珠拉那日見桌案上擺着書冊筆墨,并未看清哪些,如今随意瞥過,卻原來有幾冊《三國演義》!

哈日珠拉驚喜拿過,過去在草原多是讀的經史,好容易見到一本正經講故事的小說,實在很開心,更何況還是本自己知曉的名著!

除了幾冊漢語三國,旁的還有些舊日遼東官文,以及幾冊滿文書籍。哈日珠拉随手翻翻那滿文書籍,裏面文字倒同蒙古文一樣,單個字母她個個認得,合在一起卻一點不懂。只這幾冊書裝訂排版同漢文三國如出一轍,想來應是滿文翻譯版。

夏日屋內悶熱,哈日珠拉打開門窗,搬了椅子在窗後吹着自然風,邊乘涼邊讀起了三國。

這幾冊書裝訂印刷顯然不是上品,有些單字或者單頁有歪印、錯印。哈日珠拉想起現代的盜版書,不禁抿嘴笑起來。

皇太極才踏入外間,就見哈日珠拉掩在窗後,手捧書籍細細看着,不時抿嘴微笑。屋外陽光正烈,哈日珠拉在陰影下瑩潤如玉的肌膚卻平白去了幾分人心中的躁郁。

“海蘭珠,你在看什麽呢?”皇太極聲音傳來。

哈日珠拉才看到第三回 ,正入了迷,忽聽這說話聲,猛地擡頭,才發現皇太極已至近前,而自己渾然未覺。

“你竟在看三國?你識得漢子?”皇太極起先還納悶兒,他這兒似沒有蒙古書籍,走近卻赫然發現她捧着的竟是漢語三國,不禁對她另眼相看!

哈日珠拉放下書,欲起身行禮,被皇太極随手一揮制止。她微笑答道:“過去在草原上認得幾個漢人,教了我識字念書。”

皇太極微微眯眼,心下對她編造的普通人家女兒越發不信,面上卻未露分毫,轉瞬便和顏問道:“那你覺得此書如何?”

哈日珠拉歪歪腦袋,這書是好書,內容人物豐富,其中計謀令人拍案,只印得品相不太好,也不知該不該實話實說。

皇太極見她這幅為難樣子,實在可愛,轉頭定定神,便灑然笑道:“你不必拘束,這書也只是初來沈陽時,城中好事者贈的。”

哈日珠拉了然,原來是城內人溜須拍馬,便不再顧慮,直接說出心中想法,還順帶指出了些錯處。

皇太極此刻眼中更是差異:“想不到你還能看出其中錯誤!”他點點頭,繼續笑道:“不錯,這幾冊不過是市井小販那兒買來糊弄的。想來那人不過是聽說父汗愛讀三國,随意拿了本送來,卻不想遇到了你這能辨好壞的人。”

皇太極平日裏接觸女子皆是金國權貴女子,女真人尚武,連男子都甚少通漢文,更不說女子。就是偶爾遇見幾個對自己有意相就的漢女,為迎合自己喜好,紛紛自稱知書達理,卻又矯揉造作,恁的讓人厭煩。唯眼前這女子,雖是蒙古人,卻通漢文,又行止大方,倒是畫風清奇。

皇太極心生贊賞,一時脫口道:“這幾本都不是好的,你若喜歡,回了遼陽城,我書房中不少藏本可以供你看!”

話到此,兩人皆愣住。哈日珠拉此時身份不過是蒙古投奔而來一普通女子,回了遼陽城,會編入那位貝勒人口,會被如何安置,還都是未知數。外來投奔人口一向是大事,一切都要聽從金國大汗決斷。

前途未蔔,哈日珠拉也不禁開口問出這幾日藏在心中的憂慮:“貝勒爺,不知大汗會如何安置我?”

皇太極想了想,往日成群來投的蒙古人多是分配給諸貝勒,若是想繼續游牧的,自會在草場林間辟出地方供他們游牧,若是想住房屋的,也會分配房屋,成為普通人口,按時繳賦稅,服勞役。而三三兩兩,沒有領頭臺吉來投的,往往也是家人夫妻,有些成普通人口,有些入了府中做包衣奴才。像哈日珠拉這樣獨自一女子前來的,還未有過,不知父汗會如何安置,八成會随意配了人家。

他辨不清心中所想,卻知道自己并不想讓她被分到其他人那兒,更不想讓她随意嫁人。

“通常都分編給衆貝勒,有些由父汗決斷,但也考慮來人意願。”他頓了頓,有道:“你若願意,可以分在我這兒。回了遼陽,我帶你去看看其他科爾沁來投的人,找找有無舊識親屬。”說完,他突然忐忑起來,觀察着哈日珠拉的表情。

哈日珠拉聽完,心下有些感激慶幸。她過去不熟悉歷史,并不完全知曉未來,只是皇太極這裏肯定是安全的。現在看來,他确實和善寬厚,分作他的人口,确實比其他人要好得多。只是……

“多謝貝勒爺好意,海蘭珠自然是願意。”

皇太極心中一喜,卻聽哈日珠拉話鋒一轉。

“只是……我若找不到親屬,又不同女真話,卻不知該如何謀得生路。”

皇太極明白她話中意思,該是害怕被随意配人家,略一思索,便道:“我膝下養女宜爾哈正缺個教習的女先生,你不妨為我教導宜爾哈,我也派人教你女真話,如此安頓,你日後有何打算,可再做商量。”

哈日珠拉除了讀書,實在無其他本領謀生,況且遼陽城易主,此時各行各業定混亂無序,民族矛盾也尖銳,要謀機會,也得等大金國汗定下規章秩序。現下當個女先生,确實是好差事,只是皇太極府中,哈日珠拉姑姑哲哲還在,會不會被認出?

哈日珠拉想起過去阿娜日的話,哲哲與寨桑乃異母兄妹,年歲相差也大,并不親近,而哈日珠拉過去極不受寵,年紀也小,同哲哲該是沒怎麽打過照面,應該不會認出。

思及此,哈日珠拉放下心,蹲身行禮道謝。

皇太極心滿意足,只叮囑哈日珠拉好生修養,又告知再過一日就啓程回遼陽,便自行離開。

皇太極離開後,哈日珠拉又看了會兒書,不知不覺過了晌午。

濟蘭料理完家中事務,此時已回到哈日珠拉身邊。她照看着哈日珠拉喝藥,又遞給她解苦味的果子,看她好好兒的,才坐在炕上一面拿了針線細細納着鞋底,一面同哈日珠拉唠着家中瑣事。

相識不過兩三日,那細密針腳與家常瑣事,卻讓哈日珠拉倍感親切溫暖。

不知怎的,在這個世界裏,陌生人反比許多至親更愛護自己。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