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奇跡會發生嗎?
第51章 奇跡會發生嗎?
宋喻明一路跑回醫院,在急診更衣室裏換了衣服。走進搶救室,看到了一片混亂的場景。
病床前站滿了醫生護士,一個男人被護士攔在後面,絕望地嘶吼着。
“什麽情況?”宋喻明上前拉住了杭文萱。
“孕婦CVP突然升高到25,BP60,血氧下降。”
宋喻明透過一雙雙手臂,看到他們把孕婦擺到了半卧位,問道:“急性左心衰?”
“對,我們考慮擴容利尿,等情況穩定後,立刻進行剖宮産手術。”
“胎兒還活着嗎?”
“活着,但是因為孕婦被困火場時間太長,胎心緩慢,有窘迫風險。”
宋喻明點了點頭,走到一旁的電腦前,查看孕婦入院後的所有檢查和胎兒的影像,擠到病床前:“你好,我是燒傷科的宋喻明。”
終于,他看清了孕婦的傷勢,血鏽和皮膚組織的焦糊味也随之撲面而來。
孕婦的四肢、後背大面積燒傷,臉頰、頸部也有灼傷,唯一完好的一塊皮膚就是她微微隆起的腹部。
“我們打算對孕婦進行緊急剖宮産,你們科室的建議呢?”産科的主刀醫生掃了他一眼。
宋喻明垂下眼睛,認真地評估她身體的耐受性:“我同意方案,建議術前先開氣管,再開放一條靜脈通道用作輸血,預防DIC。”
孕婦本來就是高凝人群,加上大面積燒傷,血管通透性增加,容易引發呼吸道水腫和各種并發症。雖然目前凝血四項均沒有出現明顯延長,宋喻明還是做好了最壞的打算。
氣切是很小一個環節,但也是遇到緊急情況時,搶救成功的關鍵。
Advertisement
“需要我做什麽嗎?”宋喻明問他們。
“幫我和家屬說明一下情況,他進來後情緒一直很激動,我們沒空管他。”
“好。”宋喻明回頭看了眼,被攔在外面的男人,精神已經近乎崩潰,不停地喊着“柔柔”、“柔柔”。
“你是她的丈夫?”宋喻明走上前詢問。
“醫生,救救她,救救她……”男人一把撲倒了宋喻明身上。
“先生,你冷靜點,聽我說。”宋喻明抓住他的肩膀,把他當身體扶正,“你的妻子現在情況不太好,我們決定終止妊娠,把胎兒取出來。”
“我不要孩子,我要你們救她啊!”男人掙開宋喻明的手,漲紅着臉嚎了出來。
“這就是在救她。取出胎兒,可以緩解孕婦身體的壓迫,讓母親得到更好的循環。”宋喻明一邊解釋,一邊告訴他手術的風險,“不過,六個月的胎兒心肺功能發育不完全,現在進行剖腹産,孩子的存活率大約只有30%,還有可能伴随肺功能和腦部殘疾,請你做好心理準備。”
“怎麽會這樣……那我老婆能活嗎?”
“不确定,但這已經是當下最好的方法了。請你相信我們。”宋喻明鄭重地向他保證。
但其實,所謂最好的方法,就是賭。把24周的超早産兒和重傷的母體分離,相當于兩邊同時承擔風險,将原本為零的概率,變成兩個百分數。
也許最後,這兩個百分數還是會雙雙歸零,但萬一——奇跡就發生了呢?
“為什麽不是我?”沉默片刻,男人喃喃自語,痛苦地揪住頭發,蹲下身狠狠捶着地面,“為什麽不是我啊!”
“先生,你起來,去和我簽手術知情書。”宋喻明把他從地上拽起來。
另一邊,這位年僅25歲的大面燒傷孕婦也被推進了急診手術室。麻醉醫生用藥維持着她的血氧,糾正酸中毒。NICU的醫生也推來了暖箱和呼吸機,在一旁随時待命。
宋喻明安頓好哭得筋疲力竭的家屬,又返回搶救室,查看另外兩位傷者。
通過詢問,他才知道,原來是電瓶車充電起火,封鎖了一樓的逃生通道,導致樓裏的居民被困,才造成了如此嚴重的事故。
緊急剖宮産,按理說動作會很快。孩子取出後也許會因為胎兒窘迫經歷心肺複蘇,但是過了幾分鐘,手術室裏依然沒有動靜。
宋喻明隐隐覺得不對勁,打開手術室的大門,走進了非限制區。
在觀摩區的大屏幕上,他看到了最不願發生的一幕。
只有一雙手掌大的嬰兒正在NICU的醫生手裏進行心肺複蘇,孕婦還未縫合的切口裏,鮮血不斷地湧出,下面也在出血,手術室的地板上血跡斑斑,血漿和濃縮紅細胞已經輸了好幾袋,血壓和血氧都在不斷下降。
宋喻明愣了一秒,突然聽到身後的門打開,護士捧着儲血箱跑了進來。
宋喻明跟了上去,走到準備區刷手消毒,等護士從裏面出來,叫住了她:“幫我穿衣服,我要進去。”
整個過程又花去了不少時間,等宋喻明穿戴整齊準備進去時,手術室的門率先打開了。
在NICU兩名醫生的努力下,這個24周的超早産兒暫時轉危為安,發出了微弱的哼唧聲。
看着從身邊推過去的暖箱,宋喻明懸着的心放下了一半。
孕婦已經轉到了全麻,三名産科醫生正在全力止血,麻醉醫生在一旁,用針管給她快速輸血。
然而血壓還是在飛快下降,宋喻明的眼神在幾組數據間來回跳動,發現心電圖上的波群并沒有出現明顯異常。
“糟了,血壓要沒了。”
“PEA了。”宋喻明二話不說,走到手術臺前,立刻開始胸外按壓。
所謂PEA,就是無脈性電活動,心髒無法通過有效的機械收縮向全身泵血。此時通過胸外按壓,可以代替正常的心髒搏動,增加大腦和末梢灌注,極大程度上挽救瀕死的症狀。
這也是宋喻明以前在急診工作時,親身經歷過的一個案例。
一下、兩下……在尖銳的警報聲中,孕婦的血壓一點點地回了上來。
宋喻明的身體随着胸外按壓的動作起伏,仿佛在用全身的力氣,拽回這條迷路的生命。
“血能止住嗎?”
“不行,考慮摘除子宮。”
摘除子宮,就意味着無法二次懷孕,也不會再有月經。24周的小生命,是她的第一次妊娠,也是最後一次。
宋喻明想起簽署手術同意書時,丈夫哭天搶地的喊叫,輕聲嘆了口氣:“摘吧。”
做到快三分鐘時,他和麻醉醫生換了位置。
胸外按壓是個體力話,短短幾分鐘,宋喻明的胳膊已經有點麻了,但還是穩穩地推着針管,繼續給她輸血。
“周女士,你聽到了嗎?剛才你的孩子哭了,是個很健康的女孩。她在很努力地活着,請你也一定要加油。”輸血期間,看着手術臺上灼傷的面容,宋喻明輕聲為她祈禱。
“子宮摘除完畢,準備縫合。”
宋喻明監護儀上的數字,終于松了口氣:“接下來就交給我們了。”
作者有話說:
每次寫搶救我都要掉一堆頭發,歡迎專業人士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