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第三種選擇?
第63章 第三種選擇?
程向黎給宋喻明煮了碗小馄饨。宋喻明吃完,晃晃悠悠地走上樓,一聲不吭地躺進床裏。
程向黎第二天還有航班,沒空陪他太久。稍微聊了幾句,宋喻明就困得吱不出聲了,頭一歪趴在床裏睡着了。
程向黎嘆了口氣,解下他腰上硌人的皮帶,把系在褲腰裏的襯衫抽出來,好讓他睡得舒服一點。
宋喻明昏昏沉沉地睡了一整晚,第二天醒來,果不其然錯過了上班時間。明明睡了快十個小時,太陽穴還是溫溫地脹痛。
程向黎已經走了,宋喻明随便在冰箱裏找了點吃的,先打車去飯店,把車取回來,再去醫院上班。
洪藝博的講座下午兩點準時開始。來聽講的大部分都是為了醫院規定的培訓學分,前面三排基本都空着。
宋喻明作為丁院指派的代表,還要負責做個開場白。
介紹完這位年輕的主任,宋喻明心裏還在怄氣,在第一排找了個座位,坐在了洪藝博正對面。
不過讓他不得不服的是,洪藝博确實是一位非常優秀的急診醫生。他一手創建的空中醫療團隊,甚至還是前年冬奧會的一支主要醫療力量,也參與過幾次重大災難救援,成功挽救了上百人的生命。
不同于其他滿嘴火車跑的專家講座,他的彙報也很有質量,結合歐美國家的發展模式,與國內不同區域進行分析、匹配,給宋喻明提供了全新的思路。
問答環節,面對其他醫生的質疑,他也是侃侃而談,引經據典、由小及大,回答得真實又理想。
宋喻明夾着筆,單手托腮坐在下面,在不同觀點中默默醞釀自己的想法。講座結束,大家陸續離開,宋喻明上去幫忙整理設備,順便向他請教了幾個問題。
因為從小生活在澳洲,宋喻明對國內的區域化差異并不敏感。洪藝博詳細和他解釋了自己“因地制宜”的思路,一聊就是半個多小時。
談完這些,宋喻明徹底對他心服口服,不由得誇贊了幾句。
洪藝博也對宋喻明思考和提問的能力非常欣賞。兩人邊聊邊送,一路走到醫院門口,快要到分開的時候,洪藝博擡手看了眼表,突然露出一個溫和的笑:“宋醫生,我還有幾句話,能不能借一步說?”
Advertisement
宋喻明聽到他嚴肅的口氣,實在想不出還能有什麽事:“怎麽了?”
“是這樣的,”洪藝博把他拉到一旁,打開随身的名片夾,取出一張名片遞到他手邊,“你有考慮來我們醫院工作嗎?”
“……什麽?”宋喻明驚訝地磕絆了一下,都忘了伸手去接名片。
“我是認真的,宋醫生。”洪藝博拉起他的手,把名片塞到他手心裏,鄭重地拍了兩下,“我們院有全國最先進的航空醫療體系,可以輻射整個華北乃至西北地區,而且和澳洲的模式非常相近。我真心希望你能加入我們,一起把這份事業做好做大。”
介紹完自己的優勢,洪藝博又開始打感情牌:“我是在美國讀博,工作幾年後才回來。剛參加工作時,我也适應了很長一段時間,也能體會到你現在的處境。我是一個惜才的人,如果你願意來,一定不會虧待你。”
說了半天,竟然是在挖牆腳。宋喻明被他的話術哄得一愣愣的,低頭看了眼名片:“洪主任,這個……”
“需要點時間考慮是吧?”洪藝博搶着幫他把話說完,“沒關系,名片上有我的聯系方式,你可以随時給我電話、發郵件。或者——我們先加個微信?”
說完,洪藝博掏出了手機。宋喻明本想拒絕,但看到他直接把二維碼翻出來了,實在不好意思拒絕,拿出手機掃了碼。
洪藝博看到他發來的好友申請,輕輕扶了下眼鏡框:“宋醫生,我先去趕飛機了,我們有緣再見。”
“慢走。”宋喻明颔首告別,回想起臨別前他嘴邊的那一抹笑意,有種說不上來的奇怪。
程向黎今天飛國內航線,要到晚上八點才能落地。宋喻明給他留了個言,告訴他自己先回家了。
下班路上,他在快餐店裏打包了一份吃的,打算趁熱打鐵,今晚就把培訓心得寫出來。
加完洪藝博的微信,他沒有再主動聯系。宋喻明吃完飯,坐在書桌前,拿出下午記筆記的iPad,照着洪藝博的名片輸入了京大醫學院的網址,打算先拜讀一下他的論文。
網站上跳出他壯觀的履歷,發表的論文不勝其數,受邀的論壇也都是業內頂尖出版社,配上主任的頭銜和那張精修證件照,誰看了都會驚嘆一聲“青年才俊”。
洪藝博主攻的課題是顱腦創傷,宋喻明點開他去年十二月剛發表的論文,仔細地研讀了一番。
看完他們醫院這些年參與的重大搶險救援和醫療設施儲備,宋喻明回到醫院的主界面,開始斟酌洪藝博今天的提議。
其實洪藝博說得沒錯,相較于長三角開闊的地形和發達的路上交通,華北地區更适合發展空中救援,而且京大醫學院也确實擁有全國最完備的救援體系。
或許是因為昨天的事打擊太大,宋喻明還沒有緩過來,竟然對洪藝博抛出的橄榄枝有點心動。
但畢竟他在申城生活了五年,這時候選擇離開,換一座城市,又要經歷許多分別。宋喻明沒法輕易割舍這些感情,感覺胸口悶得慌,拿起手機,給江聽然打了個電話,希望找人傾訴之後能好受一點。
江聽然好端端的,突然聽他說想跳槽去北京,還以為他和程向黎吵架了。
聽完事情的來龍去脈,江聽然也從最初的驚訝逐漸冷靜下來,仔細分析道:“喻明哥,你是認真考慮過了,還是因為受了刺激,一時沖動說氣話?”
“都有吧……”宋喻明打開免提,把手機放在桌上,蔫蔫地捧着臉,“我只是突然發現,原來我在龍江工作了四年,還是沒有适應這裏的工作環境。”
他不想寫每月一篇、表面說着不限字數,實則無效內卷的心得體會,也不想浪費時間聽一些沒用的講座,還要時不時應付領導談話,甚至被拉去喝酒。
“如果你是不适應工作環境,那國內的醫院,無論京大還是龍江,其實都差不多。”江聽然毫不留情地戳穿了洪藝博的大餅,“喻明哥,我說句實話,你如果真的接受不了,不如狠狠心直接回澳洲。”
宋喻明沒想到他會這麽說,聽到回澳洲,情緒瞬間湧上來,小聲吸氣說:“可是我回去的話,就再也見不到你們了。”
他說這句話時,下意識用了“你們”。
江聽然猜出了另一個人是誰,在電話那頭嘆了口氣:“這個問題你和程向黎聊過嗎?”
“沒有,我不知道該怎麽跟他說……”宋喻明無助地趴在桌上,因為他感覺無論程向黎給他怎樣的回答,自己都不會開心。
這時,他注意到了電腦上的時間。已經快十點了,程向黎怎麽還沒有回來?
他打開微信,找到程向黎的對話框,結果發現他在七點多時連着給自己發了幾條消息。
【我終于要推了,估計九點才能到。剛才下了一陣暴雪,公司不讓飛,還以為今晚回不來了[小狗落淚][小狗委屈]】
【今天心情好一點了嗎?等我回家給你帶薯條和炸雞,一起吃夜宵吧。】
為了逗他開心,程向黎還發兩個可愛的小狗表情包。
而那時,宋喻明忙着自己的工作,竟然錯過了這麽重要的消息。
看到他延誤了這麽久都不忘給自己買薯條炸雞,宋喻明又想起了昨晚程向黎把他從沙發裏揪起來,哄自己吃下去的小馄饨。
之前他還埋怨程向黎沒有為兩人的關系努力,到頭來卻是自己遇到一點挫折就動搖了。
江聽然好久沒聽到他的聲音,“喂喂”喊了兩聲:“你沒事吧?”
“沒事,”宋喻明揉了揉眼睛,一邊打字回複程向黎的消息,“我再堅持一下吧,這種事多經歷幾次就習慣了。”
“宋喻明,我看你是陷進去了。作為你們共同的朋友,我還是想提個醒。”江聽然始終保持着旁觀者的理性,“如果你真的決定留下來,必須要從心理上接受這樣的工作環境。不然下次工作上再遇到不順心的事,你會把落差轉移到程向黎身上,轉移到你們的感情裏。這樣對誰都沒有好處。”
“我知道,你放心,我可以調整好的。”宋喻明換了個坐姿,緩緩吸了一口氣,努力拴住自己搖搖欲墜的情緒。
只是在剛才激烈的交談中,他并沒有聽到半分鐘前,家門打開的聲音。
屋外,程向黎正欲敲門的手,因為江聽然的話懸在了半空中。
作者有話說:
不知道大家看不看得出來,洪主任對宋喻明其實還有那麽一點點其他的意思。
香梨內心os:為什麽我不能跳槽啊啊啊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