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花費

第26章 花費

◎肯定不夠陸文堅持到青山書院入學◎

陸方洲捋着胡子, 對陸文點頭說道,“我聽你斷句斷得很有韻律,可是有什麽心得, 不管是如何的心得都和我講講, 我也好根據你的情況為你制定适合的學習方式。”

陸文沒想到陸方洲教學方式如此先進,他還以為古代的學習方式就是統一讓他們讀,然後背,要麽就是講解段意, 沒想到他要根據情況來制定自己的學習方式。

陸文其實在現代并沒有讀過聲韻啓蒙, 現代跟大楚國的教育方式完全不同,他雖然不能說都認識所有的古文字。

但大部分還是認識的, 特別是聲韻啓蒙上的字, 因為比較簡單,基本上都認識。

陸文覺得他該把自己的情況酌情告訴陸方洲,以他現在的情況和心中所求,并不适合藏拙。

“回夫子的話, 神韻啓蒙上面所有的字, 小子都認識, 只是不會寫,小子在反複研讀的時候發現了其中的一些規律,整本書包含的天文, 地理, 花木, 鳥獸,人物, 器物, 虛實相對, 從單字到雙字,其中似是有某種韻律,能讓人讀起來朗朗上口。”

陸方洲聽陸文講解研讀神韻啓蒙的所思所想,對他更是滿意不已,想到他之前在族學牆外聽學了很久,對他認識這些字,又不會寫,也不以為意。

想了想,又問他,“你說你都認識上面的字,那更多的字還認識嗎?”

陸文想了想,說道,“回夫子的話,十之七八應該是認識,小子也只是坐在牆外遠遠的看着,因距離遠,不是所有字都能看清,所以到底是認識多少字,小子也說不準。”

陸方洲想了想,很快就給陸文制定了适合他的學習方式,“按說你今年也九歲了,此時才來入學開蒙,已經比較晚了,不過你的情況還是比較樂觀的,今日你無桌,我也未備書,就不需你入學了。

你讓你大伯帶着你去城中多買一些筆墨紙硯,日後你的主要功課就是抄書,遇到不懂的字,記下來。

你需要抄大量的書,盡快把不認識的字都認識起來,也無需買太好的紙張,用最次等的黃紙即可。”

陸方洲還想道陸文是被陸方旗當衆說給他免學費,轉頭對陸大伯說道,“既然族長已經允諾過要給陸文免學費,自然就不會收你們的學費,不過這筆墨紙硯的費用估計還得家裏想些辦法。”

陸家村也不是人人富裕,而陸文家估計是屬于陸家村最貧困的那一層,陸方洲明白,今日陸豐能帶陸文來入學,也是跟獵虎賣了錢的緣故,那些錢估計也只夠陸文的筆墨紙硯錢。

Advertisement

陸方洲既然收下了陸文,自然也是擔憂陸文日後的筆墨紙硯的費用,族中能給他免了學費已經是極限了,書本可以抄,其他就只能靠他們自己了。

對陸文囑咐道:“這幾年辛苦些,待你學業有成,去青山書院繼續學業後,我可以介紹你一些看賬本的活計,到時候也能緩解家裏的壓力,現在你剛剛入學,不要被這些外事所擾,你可明白?”

陸文明白陸方洲此言是在告訴他,既然決定入學,就不要被家庭貧困等因素所影響,特別是現在打基礎的時候,一定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學問當中去。

陸文對陸方洲的話并不以為意,人總不能只讀書不吃飯吧,如今他家裏只有母子兩個人,雖然地裏有陸大伯要幫忙。

但他不可能心安理得的接受別人的幫助,所以日後他能幫家裏的!肯定是要幫,不可能真的全身心的投入到讀書當中去。

當着陸方洲的面,陸文肯定是要把好聽的撿給陸方洲說,“夫子的教導,學生銘記于心。”

什麽都沒有,今天是入不了學的,陸文跟陸方洲約好,明日來入學。

陸大伯帶着陸文直接去了陸進的師傅家,讓他給陸文打兩張桌子,一張是送去族學的。

陸家族學都是如此,桌子都是各自準備,還要統一大小,管學子的陸斌已經告訴了他們書桌的尺寸,村中的木匠都會打,做好了直接送到族學就可以了。

此外,陸文還要自己打一張放在自己家裏,畢竟他不可能一直就在族學裏面看書寫字,平時也要在家裏做功課的。

山上到處都是木材,打一張桌子并不要多少錢,反倒是陸大伯帶着陸文進彭城去買筆墨紙硯花費不少銀子。

雖然陸文買的都是最次等的黃紙,筆墨也是最差的。

但一套筆加上幾塊墨就花了二兩銀子,加上三兩多銀子的一大捆黃紙,一下子就去了五兩多銀子,而在村裏打兩套桌子才200文錢。

陸文雖然買的都是最次等的,但這些東西都是比較難制作的物件,而且都是人工制作,陸文的那一兩多的筆,握在手裏都能感覺做工有多細致,可在人家這裏卻是最次等的。

黃紙倒是粗糙的很,但真的非常大的一捆。

掌櫃見陸文他們不懂!怕人家以為自己欺騙,還解釋說,用黃紙書寫文字大多是鄉下學子,所以只能走量,不能拆開賣。

花了這許多錢,讓陸文見識到了在大楚讀書科舉,真的是一項很奢侈的活動,他到此時也有些能理解武氏的父親,為何要典賣自己妻子的地步才能去出門科舉!

在大楚,沒有錢絕對是寸步難行,加上文人又最是好面子,衣食住行又都不能太差,免得被人看不起,花費只會更多。

陸大伯肩上扛了一大捆子黃紙,一路上都沒有發話,臉色也是肅穆不已,他也沒有想到筆墨紙硯竟然花費這麽多。

陸文雖然也沒有想到會花這麽多錢,不過開弓沒有回頭箭,他只能安慰陸大伯說道,“大伯無需太過擔憂,今日花了這許多錢,只因為我們買的量多,這次用量估計可以夠我用一年的了,家裏不容易,我不會随便浪費。”

陸文已經想好了,他不能直接在紙上練字,除了用墨在紙上書寫,他還可以用水在桌面上練字,日後他練字,先在桌上練熟了,在書寫到紙上,估計可在省下一些。

陸大伯不知道陸文所思所想,他只知道若是以今天這個花錢的方式,陸文的二十多兩,加上他給的十兩銀子,肯定不夠陸文堅持到青山書院入學。

他已經打聽清楚,在族學中學習的學子,一般都會到青山書院中繼續學業,然後才會開始科舉考試。

雖然他聽不懂今天陸方洲跟陸文講的對話的內容,但是有一些還是聽懂了,那就是陸方洲建議陸文需要大量的抄書,讓他盡快的跟上別人的進度,所以自己肩上的這一大捆紙,絕對不像陸文說的夠用一年,估計半年都不夠他用的。

不過此時想再多也沒有用,只能想着這幾年他家也盡量省着點錢,等陸文進青山書院沒有學費的時候,自家也還能把錢省出來給他去上書院,至少也要堅持到他能得到陸方洲介紹活計的時候。

不過看的陸文那小心翼翼的模樣,陸大伯知道自己現在的神色可能給他了打擊,便安慰他,“你一直都是個懂事的孩子,即便不用大伯囑咐,你也知道會該怎樣的安排自己,其他的我也就不說了,我只是囑咐你日後要一心向學,不能辜負了我們大家的期望。”

第二天他就算正式入學了,因為桌子還沒有打好,他被陸方洲安排坐到陸子軒身邊。

整個族學也就二十多名學子,大多都是子字輩的主家子弟?而旁支族人只有少數兩三個來入學,像陸文這樣家庭實在困難來入學的,只有他一個。

不過大家都是同宗同族,可能也跟大楚的淳樸風氣有關,并沒有人因為他家庭困難就瞧不起他的。

陸方洲的得意門生陸子軒見陸文的書桌還沒有送來,還好心的空出了一半自己的書桌!讓陸文跟他坐在一起。

陸方洲把陸文帶到陸子軒身邊,就去給別人上課了。

陸子軒看了看陸方洲那邊一眼,對陸文小聲的講道,“昨日夫子就與我講了你的情況,他讓你日後就跟我一道學習,有什麽不懂的就直接問我,進度也跟我一樣。”

陸子軒十三歲了,他的進度是如今族學中最快的一個,他其實也不太明白陸文才剛剛入學,為何陸方洲就讓陸文跟着他一個進度。

其實陸方洲并不是讓陸文跟陸子軒一個進度,而是想讓陸子軒給陸文當一段時間的識字小師傅。

陸文現在的主要任務是識字,學堂二十多人,每個學子的進度都不一樣,他不可能有很多時間幫陸文認字。

所以只能先幫他找一個識字師傅,這個人非陸子軒莫屬,誰讓他是所有學子中進度最快的一個呢。

陸文對陸子軒點點頭,小聲的問道,“子軒堂兄應是所有學子中進度最快的吧?之前我來族學之外聽學,常常聽到你跟夫子對答如流,而且其他的族兄弟對你也都是贊許有加,你應也是學問最好的。”

陸子軒為人平和,最是喜歡幫助別人,見陸文這樣明晃晃的誇贊,很是難為情。

學堂中的這些學子都不似陸文,大家比較矜持,即便對他欣賞,也不會這樣說出口, “不要如此講,許是族學中也就屬我年紀最大,稍大些的那些都已經去青山書院入學了,只是山中無老虎,猴子稱大王而已。”

陸子軒心裏明白,他今年已經十三歲了,估計再過個兩三年就一定要去青山書院,若是陸文能跟上他的進度,日後他兩人也可以一起去青山書院入學,如今族學中已經沒有太過聰穎的人了,一個人難免形單影只。

作者有話說:

陸文:我可是男主,會賺錢想,也許會...

同類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