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二十六章
第三日,集市出攤子的商人,都陸陸續續就位,原本以為二人的着裝會與旁人有出入,結果真是穿什麽的都有,完全多慮了。
遠路來的,多數穿着羊皮襖子,牛皮馬甲。附近鎮子裏的,多數穿棉布的夾襖,毛線織的厚開衫,只是做工都比較粗糙,看得出來應該是自己家裏手工做的。
也有些閑逛的男女,穿的稍微靓麗一些,類似毛呢一樣的外套,只是看着很硬,一點都不柔軟,也有粗毛線紡的毛衣,顏色也就有,藍,黃,紅,這兩三種顏色,不過這也是少見的鮮豔了。
三個月一次的集市,東西還是琳琅滿目的,她第一眼,就看見了心心念念的棉花。第一站,就走到一個拉着棉花的馬車前,馬車上面摞的高高的,白花花的棉花一層壓着一層,虧得是兩三匹馬,要不然早就累吐血了。
目測都有一千來斤,雲朵一樣,争先恐後的被擠出了綁繩,一小堆一小堆的摞滿了整個馬車。三米高,四米長的方塊,壓的緊實,看着就能感受到豐收的喜悅。
“大叔,這棉花怎麽換?”
“三斤玉米換一斤的棉花。”
蘇甜掐着手指算着,一斤白面約等于三斤玉米,那基本就一斤白面換一斤的棉花,這兩個屬于等價交換了。
“大叔,我有細面換不換?”
“細面好呀,有細面誰不換!”年長的男人,說話帶着點生硬的口音,聽不出是哪裏的。
“這細面怎麽換棉花?”
“一斤細面換一斤棉花,要是換五十斤,再送三斤。”老漢賬算的很快,熟練的很。
蘇甜在心裏盤算着,冬季的一個大被,最少需要八斤的棉花,而且都是雙人被。不算褥子,就得做四個大被,這就三十二斤了。
再加上一人一身棉衣,算它二斤,就得十二斤,零零碎碎的棉鞋,帽子,手套,還得幾斤,這一套下來,剛好五十斤。
天啊,白面好不禁花,這就沒了一袋。
“那就換五十斤吧,家裏孩子多,少了過不了冬啊!”她一副肉疼的樣子說道。
“姑娘,別舍不得,省了棉花,冬天是要凍死人的。”看蘇甜望着面袋子依依不舍的樣子,商販勸道。
“您說的對,不過大叔,您湊個整,送我五斤如何?我們趕一回集市,要走老遠的路。”
“哎呀小姑娘,你也看到了,我們拉着這麽沉的棉花,也是全家一年的嚼頭嘞!”商販沒那麽容易松口。
蘇甜轉身拿出一個巴掌大的紅豆面包,放在了商販手裏。
“我加個細面雞蛋馍馍,這下總行了吧!”
“細面馍馍?”商販看着手中多出的紅豆面包,端詳着。
“你聞聞香不香?要不是棉花更重要,我才不拿出來呢!”蘇甜又道。
“虎蛋,你來,爺給你個好東西。”濃重的口音,喊着車尾的一個小男孩。
小孩跑到前面,拿着面包咬了一口:“爺,這個好吃。”
“細面雞蛋馍馍,能不好吃嘞?”商販看着孩子吃的高興,咧着一口黑黃的牙齒笑着,腰上還別着煙杆。
“他奶,給這姑娘秤上五十五斤的棉花,綁的緊實點。”
“好嘞,這就來!”
蘇甜也讓星野搬着一袋白面,給老人過秤,雙方都看着斤數,沒什麽問題,這筆買賣就算完成了。
五十五斤的棉花,用蘇甜自己的袋子,裝了兩袋子,綁的結結實實的,放在了車坐上。自行車在星野不在的時候,偷偷打了氣。
買了棉花,再就是種子了,玉米,地瓜,土豆,蘿蔔,白菜,這些是必須有的,只是土豆,地瓜,都是塊莖繁殖,玉米得買專業的種子,蘿蔔白菜的種子最好攜帶了。
自行車承重有限,她只能支開星野,偷偷多買一些,放進空間裏。明面上也就,十斤土豆,十斤地瓜,二十斤玉米種子。
這些加上鍋竈被子,就有一百五十斤了,大壯的極限了。
衣食兩大類買到手了,她人都放松了些,接下來,随意看看日用品,意外的看到了賣布的攤子,深綠,深藍,黑色,咖色,白色,基本都挺适合,如今人們的生活狀态。
綠色,深藍,各十六尺,按攤主說的,成人做一身衣服,得用八尺布,她與星野一人兩身。黑色,咖色,各十尺。白布是純棉的軟布,她想多換點,要了二十尺。
這一套下來,白面與火腿腸,面包都沒了。就剩四件衣裳沒有買主了,可這些一般人不會要,只能找那幫閑逛的女孩子。
她了解到如今,一件好些的衣裳,能換八十到一百斤的玉米,但是基本找不到買家,整日為吃飽穿暖奔波的人,沒人用糧食換這些。
她将目标,定在了那幾個閑逛的女孩子,可這會人不見了,不知逛到哪裏去了。
兩袋白面換走了,兩袋棉花加上棉被,又是高高的一摞,這大半天的,她也累了。
“先回去休息一會吧,我們吃了飯再來,逛街真是太累了。”
“好!”
兩人又推着車子,回了住處。
她想偷偷換些日用品,可是星野跟在她身邊,她不是很方便用空間裏的東西置換。
“你在這裏看着東西,我去看看有沒有蠟燭粗鹽什麽的,很快就會回來的。”
“不要走遠,盡快回來。”星野覺得她大概是小姑娘愛熱鬧,想去自己逛逛,便也沒阻止。
蘇甜拿着裝在袋子裏的衣裳,像小鳥一樣帶上個大帽子便又去了集市區。
到底是在一個熱鬧的地方,找到了那幾個看着光鮮的女孩。主動上前搭讪,将自己的四件衣裳推銷了出去。
幾個人看蘇甜的穿着,還以為她是遠處的基地過來的,還在感嘆到底是大地方的人,衣裳面料都這麽柔軟。
蘇甜也沒敢在價格上咬的太緊,三百斤玉米的價格成交,但女孩們只有銀塊,原來遠處的人們又開始用金銀,鑄造簡易的貨幣,果然輪回是個圈。
蘇甜只好收下,那十個方方正正的銀幣,可她還需要不少東西,便用去了包裝的面包,換了更多的土豆,菜籽,蠟燭,粗鹽,針線,甚至還找到了毛線,但顏色只有白色,淺灰色與淺綠色。
這就很驚喜了,她可以打毛衣了,她拿出了剛剛得來銀幣,多換了些,然後将拿不動的,通通在沒人的地方,放進空間內。
快回去的時候,她還找到一塊硬硬的泡沫板,那種用指甲都掐不出印子的。
“大娘,這是幹什麽用的?”看着那一大片一大片,摞在一起的泡沫硬板,她有些好奇。
“這是做鞋底的,一張板子能出二十雙鞋底,很合算的,姑娘來一張吧!”
竟然是鞋底,這真是瞌睡來了有枕頭,開春她們都要幹活,鞋子是不能再将就的,不過這一個板子也夠了,這東西看着大,實則很輕,等會去她就拿刀,将這大板子割成小塊的更方便。
該買的基本齊全了,蘇甜背着大包小裹,拎着大片的硬塑泡沫板,艱難的回到了住處,星野看到她都快被東西埋住了,連忙上前将東西接了過來。
“拿這麽多東西,怎麽不叫我一起?”
“沒事,還拿的動,拿不動一定會叫你。”她心裏卻道,叫你多不方便啊,我也不想彎腰駝背的回來,可是還不到攤牌的時候啊!
“東西差不多了,我們明日就回去吧。”蘇甜高興的說道,這趟采購她還是滿意的。
“今天确實晚了,那我們明日一早就出發。”
“好,那就再住一晚。”其實這漏風的地方,還是比野外要強不少的。
心滿意足的她,笑得甜甜的,發自內心的高興,雖然路上辛苦,可一切順利就好。
星野能清楚的感受到,在她身上散發出的活力與熱量,對生活充滿了希望的态度,能讓他一顆沒什麽波瀾的心,也跟着有了溫度。
次日,二人整理好東西後,便推着車子出了寺廟,臨行前蘇甜還是拉着星野,進了院子正中間的大雄寶殿,在沒有墊子的木塌上,對着佛祖的銅像拜了拜。下一次不知多久才會來,當然要與各路菩薩打個招呼,才不算白來一次寺廟。
集市還要進行好幾天,但也有東西換的比較快的人家,這會也與蘇甜一樣,在往回趕了。
他們剛出門不久,就碰到了那買棉花的老兩口,高高的棉花,已經沒有了,取而代之的是半車的玉米,肉類,布匹,還有些不多的副食,以及從蘇甜這裏換走的白面。
沒了棉花的拖累,三匹駿馬拉着這一車的東西,毫不費力,甚至還閑着一匹馬,跟在後面。
星野看着他們趕車的方向,眼神動了動,忽然追上前,不知與那老漢說了什麽,那老漢與蘇甜揮揮手,讓她快點過去。
“你跟着他們坐在馬車上,大概能一起走三天。”說着提起蘇甜的腰,将她放在了馬車的尾部,這驚喜太突然了。
她抓着玉米袋子的耳朵,問道:“那你怎麽辦?”
“別怕,我就一直跟在你後面。”他騎上車子說道。
“那好,你要跟上哦!”她看了一眼車後面的東西,雖然面積大,但再加一個人的重量也不是不行。
“把車杠子上的袋子給我!”車杠上還有一袋土豆,玉米,鍋碗瓢盆啥的,有些重量。
星野将那一袋子東西,扔到了蘇甜的旁邊,這樣就輕松了不少。
“大爺,又見面了!”她揮着手與趕車的老漢打着招呼。
“姑娘坐好了,一會馬跑來起颠噠的很!”老漢提醒道。
“沒問題,您放心吧!”頭一次坐馬車的蘇甜,有些興奮,還與那小虎蛋聊着閑天。
星野随着馬車的速度,緊緊跟在車後面。大道上的土路,寬窄不一,高低伏起,蘇甜覺得自己好幾次,都要掉下去一樣,只能緊緊的抓住車板。